太极剑基本常识

太极剑基本常识,第1张

132式太极剑的秘诀是

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虚翎顶颈, 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

起势(三环套月) : ①左脚开步;要点:点起点落。 ②两臂前举,曲蹲下按; ③转体摆臂,丁步挑掌; ④曲肘上步,弓步揉推(前指);要点:定势方向正东。

⑤盖步穿剑,坐盘展臂; ⑥曲肘上步,弓步接剑。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 要点: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力点在剑尖。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地,脚尖外撇45°左右。

②扣脚提剑; ③收脚挑剑; ④提膝反刺。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

左膝要正向前方,与左肘上下相对,右手举剑,手心朝外,剑身水平。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 ①撤步劈剑; ②仆步压剑; ③撇脚扣脚扫剑; ④弓步定势。

4、向右平带(右拦扫) : ①收脚收剑;要点:右手手心朝上。 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右)左右。

③弓步带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直线平带。

5、向左平带(左拦扫) : ①收脚收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 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左)左右。

③弓步左带。 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直线平带。

6、独立抡劈(探海势) : ①收脚转体,合手抡剑; ②上步举剑; ③独立劈剑。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

7、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柄高度同眼高。 ②虚步抽剑。

要点:剑尖高度同头高。 8、独立上刺(宿鸟投林) : ①转体垫步;要点:方向正东。

②提膝上刺。要点:剑尖高度比头高。

9、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 ① 撤步转体摆剑;要点:右手手心朝里。 ②虚步下截。

要点:右虚步的方向是东偏北约30°;转头目视的方向是东偏南45°;两脚的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10、左弓步刺(表龙出水):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尖指向左前方约30° ,剑刃朝上。

②扣脚转体撤剑; ③收脚收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 ④弓步平刺。

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为30厘米。 有32式太极剑信息,办理过32式太极剑,找了好久也找不到32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真难找啊,到处问到底哪里32式太极剑,快告诉我32式太极剑网址吧,我要32式太极剑,后来在这里找到了,32式太极剑哪里办理最稳妥,32式太极剑找了很多公司,但32式太极剑都不是很全,32式太极剑也不是绝对的,32式太极剑给你地址 你自己看一下吧 里面有更多32式太极剑信息,32式太极剑,希望32式太极剑可以帮到你,谢谢了。

2怎样挑选太极剑

无论是表演、比赛,还是平常练习,有一把得心应手的太极剑是很有必要的。

剑拿着顺手,用着称心,除了剑法上比较容易练到位,甚至能影响到练剑时的心情。以下就常用的太极剑的简单知识做些介绍:1、太极剑从材质上分主要有碳钢和不锈钢。

碳钢经加热锻打淬火后其强度、硬度和韧性都较不锈钢好,能够加工的很薄,尤其开刃后极其锋利,缺点是容易生锈。现代制剑工艺为防止剑身生锈,在碳钢表面加镀一层铬镍涂层,抛光后色泽明亮,只要涂层质量好不脱落,一般不会生锈。

不锈钢材料种类繁多,根据材料中含镍铬成份的多少,其防锈程度也不相同,其表面光亮度比经镀铬处理的材料要略微发暗。2、从软硬上分有软剑和硬剑。

软剑适合选为比赛用剑。尤其是武术比赛剑身上大部分长度都较薄,抖动起来颤抖中带声响。

太极用剑则要比武术比赛用剑略硬,大约剑身小于四分之一长度上较薄,以剑身立地,约20公分长度上弯曲90度,在做剑的发力动作时能有较好的抖动效果。硬剑剑身挺直,剑的厚度较厚,以剑尖立地,剑身不弯。

3、从剑脊的形式上分有平脊和立脊两种。平脊即剑脊是由剑面上形成剑刃的两个平面相交而成,剑脊不突出。

立脊则是在剑脊部位呈凸出状,显得剑形挺拔坚实,深受专业人士喜爱,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价格较高。4、从重量上的区别看,根据剑身的长度不同及个人对剑的软硬程度的偏好,选用剑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般女子用剑要比男子用剑略轻,大约06公斤,男子用剑大约07公斤。

练习用剑可选较重的剑,比赛用剑为追求效果可选轻一点的剑。 5、剑的挑选。

首先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剑的材质,剑的软硬,剑脊高低。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身高确定剑的长度,一般左手持剑,剑身贴附于小臂后侧,左肘微屈,剑尖高度不要低于耳朵上缘。

剑拿在手里,将臂伸直,立剑,仔细观察剑身是否平直。尤其是剑刃前部较薄区域。

将剑尖立在地上,检查剑身前部弯曲程度是否能达90度,再将臂伸直,立剑,观察剑身是否仍然平直,反复几次,确定剑的韧性是否良好。如发现剑身弯曲,回弹不好,证明剑本身材料韧性欠佳,或热处理制作工艺不精良。

仔细观察剑身厚薄相接处是否有突然变薄的现象或比剑尖处还薄,这是加工工艺造成的质量不好。检查剑柄安装的是否结实,不要有松动、转动现象,不要有毛刺,木柄与金属件的连接要光滑圆润。

剑柄不宜过长,右手握剑左右挽动剑花,以剑柄不碍事为好。护手上的装饰花纹可有可无,以握持适手为宜。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剑的配重,以食指托剑身平面使剑身平衡,食指距护手一横指远为好。剑刃不可锋利,剑尖不宜过尖,剑锋应略有弧形,剑身平面上下的宽度比例差异要自然修长。

还要注意剑与剑鞘配合的松紧程度,即不能太松,又不能拔着费劲。剑穗是剑的装饰物。

过去说文的挂穗武的不挂穗。练太极剑的剑穗不宜过长,选短穗,穗的材料不要轻飘,颜色最好能与服装搭配,反差大一些,显得明亮精神。

无论是碳钢还是不锈钢材料的太极剑都需要养护,人手上有汗,只要用手摸过,都会留下指印,天长日久就算是不锈钢的、镀铬的也会颜色发乌没有生气。每次使用后最好用棉布或丝绒擦拭一下,剑也和人一样容光焕发、朝气蓬勃。

太极剑选购常识 太极剑选购常识怎么去选择太极剑呢?究竟什么样的太极剑才是上品,什么样的太极剑才最适合我们呢?让笔者来一步一步为您解答疑惑。首先,练习太极剑最好选择标准的太极剑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带鞘的长剑,但是这种剑款式极多,在选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太极剑的标准要求:第一,健身和剑柄剑尾的重量要平衡,测试方法:用右手的剑指(食指和中指)拖住长剑的剑身距护手一寸处的位置,若能平衡则为标准。

第二,剑尖立地基本不弯,测试方法:将长剑的剑尖朝下立在地上,在手松开的一瞬间剑若基本不弯,则为标准。第三,剑身韧度为90度,测试方法:用手指捏住剑尖弯折,若能折到90度且基本不高于90度则为标准,过软过硬都为不宜。

第四,以太极剑起式的姿势握剑,将剑紧贴手臂的后侧,若剑尖高于耳垂低于眉眼则为适合自己的尺寸。第五,标准太极剑的重量一般在600克左右,不同的身高尺寸,剑的重量会稍有偏差一般相差在100克以内。

再次,长剑依剑脊分为平脊剑和起脊剑两种,起脊剑就是剑的剑脊也就是剑身平面的中间部位是凸起的,平脊剑就是剑的剑脊也就是剑身平面的中间部位是平的。标准太极剑的剑脊是凸起的,也就是起脊剑。

一般起脊剑的价位要偏高一些。再者,剑身的材质一般以不锈钢、碳钢、锰钢的为主。

常见的以不锈钢材质为主,这种剑的好处就是不会生锈,易于保养。但是有的朋友会对不锈钢剑有些误解,认为不锈钢的剑就是纯不锈钢制作的。

其实不然,不锈钢的剑身只是剑身表面是不锈钢,而剑身里面的材料却是铁质的,如此铸造自然有其自身的道理:第一,太极剑的韧度的要求,纯不锈钢是无法达到的。纯不锈钢没有韧度无法达到上述剑身标准韧度90度的要求。

第二,太极剑的重量的要求,纯不锈钢也无法达到。不锈钢属于比较轻的金属,若是纯不锈钢则无法达到600克的标准重量。

3练习太极剑主要有什么样的特质

太极剑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内 容,在太极剑套路中,由于转腰的动作 较多,老年练习者以腰脊带动四肢,在反复的运动中就会起到灵活关节的作用。

太极剑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 的特点。一方面,它要像太极拳一样, 表现出轻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另一方面,要表现出优美潇洒,剑 法清楚,形神兼备的剑术表演风格。

太极剑与一般剑术不同,太极剑动 作既细腻又舒展大方,既潇洒、飘逸、优美,又不失沉稳;既有技击、健身的价值,又有欣赏价值。太极剑剑法主要 包括刺、劈、拦、截、撩、点、带、崩、挂、托、扫、抹、击、穿、抽等;步型 包括虚、仆、弓、歇等。

太极剑剑式开阔舒展,姿势大方美观,柔和缠绵,端 庄稳健。不同性别、身体较弱的老年人都可练习,可锻炼意志,调节呼吸,促 进血液循环。

4怎样挑选太极剑

第一, 剑身和剑柄剑尾的重量要平衡 ,测试方法:用右手的剑指(食指和中指)拖住长剑的剑身距护手一寸处的位置,若能平衡则为标准。

第二, 剑尖立地基本不弯,测试方法:将长剑的剑尖朝下立在地上,在手松开的一瞬间剑若基本不弯,则为标准。

第三, 剑身韧度为90度,测试方法:用手指捏住剑尖弯折,若能折到90度且基本不高于90度则为标准,过软过硬都为不宜。

第四, 以太极剑起式的姿势握剑,将剑紧贴手臂的后侧,若剑尖高于耳垂低于眉眼则为适合自己的尺寸。

第五, 标准太极剑的重量一般在600克左右,不同的身高尺寸,剑的重量会稍有偏差一般相差在100克以内。其次,剑鞘一般以花梨木为佳。

5怎样挑选太极剑

无论是表演、比赛,还是平常练习,有一把得心应手的太极剑是很有必要的。

剑拿着顺手,用着称心,除了剑法上比较容易练到位,甚至能影响到练剑时的心情。以下就常用的太极剑的简单知识做些介绍:1、太极剑从材质上分主要有碳钢和不锈钢。

碳钢经加热锻打淬火后其强度、硬度和韧性都较不锈钢好,能够加工的很薄,尤其开刃后极其锋利,缺点是容易生锈。现代制剑工艺为防止剑身生锈,在碳钢表面加镀一层铬镍涂层,抛光后色泽明亮,只要涂层质量好不脱落,一般不会生锈。

不锈钢材料种类繁多,根据材料中含镍铬成份的多少,其防锈程度也不相同,其表面光亮度比经镀铬处理的材料要略微发暗。2、从软硬上分有软剑和硬剑。

软剑适合选为比赛用剑。尤其是武术比赛剑身上大部分长度都较薄,抖动起来颤抖中带声响。

太极用剑则要比武术比赛用剑略硬,大约剑身小于四分之一长度上较薄,以剑身立地,约20公分长度上弯曲90度,在做剑的发力动作时能有较好的抖动效果。硬剑剑身挺直,剑的厚度较厚,以剑尖立地,剑身不弯。

3、从剑脊的形式上分有平脊和立脊两种。平脊即剑脊是由剑面上形成剑刃的两个平面相交而成,剑脊不突出。

立脊则是在剑脊部位呈凸出状,显得剑形挺拔坚实,深受专业人士喜爱,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价格较高。4、从重量上的区别看,根据剑身的长度不同及个人对剑的软硬程度的偏好,选用剑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般女子用剑要比男子用剑略轻,大约06公斤,男子用剑大约07公斤。

练习用剑可选较重的剑,比赛用剑为追求效果可选轻一点的剑。 5、剑的挑选。

首先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剑的材质,剑的软硬,剑脊高低。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身高确定剑的长度,一般左手持剑,剑身贴附于小臂后侧,左肘微屈,剑尖高度不要低于耳朵上缘。

剑拿在手里,将臂伸直,立剑,仔细观察剑身是否平直。尤其是剑刃前部较薄区域。

将剑尖立在地上,检查剑身前部弯曲程度是否能达90度,再将臂伸直,立剑,观察剑身是否仍然平直,反复几次,确定剑的韧性是否良好。如发现剑身弯曲,回弹不好,证明剑本身材料韧性欠佳,或热处理制作工艺不精良。

仔细观察剑身厚薄相接处是否有突然变薄的现象或比剑尖处还薄,这是加工工艺造成的质量不好。检查剑柄安装的是否结实,不要有松动、转动现象,不要有毛刺,木柄与金属件的连接要光滑圆润。

剑柄不宜过长,右手握剑左右挽动剑花,以剑柄不碍事为好。护手上的装饰花纹可有可无,以握持适手为宜。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剑的配重,以食指托剑身平面使剑身平衡,食指距护手一横指远为好。剑刃不可锋利,剑尖不宜过尖,剑锋应略有弧形,剑身平面上下的宽度比例差异要自然修长。

还要注意剑与剑鞘配合的松紧程度,即不能太松,又不能拔着费劲。剑穗是剑的装饰物。

过去说文的挂穗武的不挂穗。练太极剑的剑穗不宜过长,选短穗,穗的材料不要轻飘,颜色最好能与服装搭配,反差大一些,显得明亮精神。

无论是碳钢还是不锈钢材料的太极剑都需要养护,人手上有汗,只要用手摸过,都会留下指印,天长日久就算是不锈钢的、镀铬的也会颜色发乌没有生气。每次使用后最好用棉布或丝绒擦拭一下,剑也和人一样容光焕发、朝气蓬勃。

太极剑选购常识 太极剑选购常识怎么去选择太极剑呢?究竟什么样的太极剑才是上品,什么样的太极剑才最适合我们呢?让笔者来一步一步为您解答疑惑。首先,练习太极剑最好选择标准的太极剑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带鞘的长剑,但是这种剑款式极多,在选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太极剑的标准要求:第一,健身和剑柄剑尾的重量要平衡,测试方法:用右手的剑指(食指和中指)拖住长剑的剑身距护手一寸处的位置,若能平衡则为标准。

第二,剑尖立地基本不弯,测试方法:将长剑的剑尖朝下立在地上,在手松开的一瞬间剑若基本不弯,则为标准。第三,剑身韧度为90度,测试方法:用手指捏住剑尖弯折,若能折到90度且基本不高于90度则为标准,过软过硬都为不宜。

第四,以太极剑起式的姿势握剑,将剑紧贴手臂的后侧,若剑尖高于耳垂低于眉眼则为适合自己的尺寸。第五,标准太极剑的重量一般在600克左右,不同的身高尺寸,剑的重量会稍有偏差一般相差在100克以内。

再次,长剑依剑脊分为平脊剑和起脊剑两种,起脊剑就是剑的剑脊也就是剑身平面的中间部位是凸起的,平脊剑就是剑的剑脊也就是剑身平面的中间部位是平的。标准太极剑的剑脊是凸起的,也就是起脊剑。

一般起脊剑的价位要偏高一些。再者,剑身的材质一般以不锈钢、碳钢、锰钢的为主。

常见的以不锈钢材质为主,这种剑的好处就是不会生锈,易于保养。但是有的朋友会对不锈钢剑有些误解,认为不锈钢的剑就是纯不锈钢制作的。

其实不然,不锈钢的剑身只是剑身表面是不锈钢,而剑身里面的材料却是铁质的,如此铸造自然有其自身的道理:第一,太极剑的韧度的要求,纯不锈钢是无法达到的。纯不锈钢没有韧度无法达到上述剑身标准韧度90度的要求。

第二,太极剑的重量的要求,纯不锈钢也无法达到。不锈钢属于比较轻的金属,若是纯不锈钢则无法达到600克的标准重量。

6太极拳相关知识

太极拳的起源及发展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

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5种不同的说法。

虽张三丰和王宗岳各著有《太极拳论》,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出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之说。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

首先表现在太极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涛涛不绝。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屈伸等诸对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动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

在推手中,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已则滞。尤其讲究“听劲”,通过身体触觉,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并及时作出反应,如对方刚力打来,我则以柔化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人而动,随机应变。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简介如下: 一、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

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掤、捋、挤、按、采、挒、”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挒、肘、靠”的四隅手的运用为辅。

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合,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疾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掤、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

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串。

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动用“掤、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已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二、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

其拳路逐渐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

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

架式有高、中、低之分。 三、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青萍学陈氏新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

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

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随,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四、吴式太极拳 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露禅到北京授拳时,其父全佑从学太极拳,后又拜杨之次子杨班侯为师,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又经吴鉴全改进修润而形成了一个流派,即“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

7选购太极剑有哪些注意事项

选购太极剑要注意:一、重量:标准的太极剑一般重 量在600克左右,误差应在100克以 内。

剑身、剑柄、剑尾的重量要平衡,选购时可用右手的剑指(食指和中指) 托住长剑的剑身距护手1寸的位置, 若能平衡则为标准。二、尺寸:以太极剑起式的姿势 握剑,将剑紧贴手臂的后侧,若剑尖 高于耳垂低于眉眼,则为适合于自己的尺寸。

三、剑尖:将剑的剑尖朝下立于 地上,在手松开的一瞬间,剑若基本 不弯,则为标准。四、韧性:剑身韧度应为90度。

可用手指捏住剑尖弯折,若能折到90 度且不能再弯时,则为标准,过软或 过硬皆不宜。五、剑鞘:一般以花梨木为佳。

其色泽、纹路美观大方,质地细密、结实耐用。老年人练习太极剑时的着装,以宽大、方便运动为主,如参加表演,可穿着中服短装与扩头的布鞋。

起势:马步开立,双臂平举,曲膝按掌。

金刚倒坠:左朋右捋,推掌提膝,开步,双手向右画圆,上步撩掌,扎拳,顿脚扎拳。

懒扎衣:出手,双臂画圆,抬腿,合手铲步,右掌左摆,移重心摆掌。

六封四闭:朋,捋,并步推掌。

单鞭:下引画圆,勾手提膝,开步,移重心摆掌。

白鹤亮翅:按掌,画圆,双手画圆,移重心,摆左脚脚尖,上步

撩掌,右掌左摆,上左步按左掌。

斜行:右手画圆,左手推掌转身,双推掌,抬左腿,铲步,下潜,

左手变钩抬起,立身摆掌。

搂膝拗步:双手朋左膝抬左腿,立为左虚步,双手后摆,抬左腿,左脚上步搂左膝,右手推掌右脚上

掩手拱拳:右脚落实,抬左腿,合手铲步,双手后摆左移重心,左手掩手右移重心,右手出拳左移重心

金刚倒坠:曲臂上引,双臂画圆交叉,双手变掌,右掌左摆,左脚脚尖内扣,双手画圆脚画圆,撩掌,扎拳,顿脚扎拳。

撇身拳:开步托掌,左移重心摆右拳,右移重心摆左拳,左移重心抬右脚摆右拳,铲步,下潜,摆左拳,右拳回摆左移重心,撇身翻拳。

双推掌:朋,捋,转身,上步,并步推掌。

肘底锤:穿掌,左移重心身体右转,画圆,右移重心身体左转,左脚点地,立肘出拳。

倒卷肱:穿掌,左脚撤步,右手前推左手后按打开,合,移重心,右脚回收,左手前推右手后按打开,合,移重心,左脚回收,双手前朋。

闪通背:左脚后撤,双手后捋,两手相合抬右腿,右脚上步,双手画圆,左脚上步,右手穿掌。

掩手拱拳:以左脚为轴,向右转身225度,右脚顿脚,左脚铲步,双手画圆合掌,双手后摆左移重心,左手掩手右移重心,右手出拳左移重心。

六封四闭:朋,捋,转身,开步,并步推掌。

单鞭:下引画圆,勾手提膝,开步,移重心摆掌。

云手:双手画圆,左脚撤步,2次,双掌变拳,两手相合。

雀地龙:双手打开移重心,左手出拳移重心。

上步七星:右脚上步两手相合,翻拳推掌,右脚顿脚。

下步跨虎:双掌翻掌下按,右脚向右转身90度,左脚向右上步,双手画圆立掌(45度)。

双摆莲:双手前朋,右脚撤步,双手向右画圆,右脚回收,踢腿拍脚。

当头炮:双手下捋,变拳出拳。

金刚倒坠:双拳变掌,向右画圆,上步撩掌,扎拳,顿脚扎拳。

收势:双手变掌,手臂上举,头上变拳,头后下捋,过头变掌,双手下按,收左脚。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将该项目的申遗紧迫性写进了提案。来自河南代表团的李光宇等33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太极拳申遗工作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的建议》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以掤、捋、挤、按手法运用为主,以采、挒、肘、靠手法运用为辅,动作力求柔顺,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手法之变,身法中正自然,具有卓越的技击、健身、养生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套路名称。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套路名称介绍

 01、预备式

 02、金刚捣碓

 03、懒扎衣

 04、六封四闭

 05、单鞭

 06、金刚捣碓

 07、白鹤亮翅

 08、斜行拗步

 09、初收

 10、前趟拗步

 11、第二斜行

 12、再收

 13、前趟拗步

 14、掩手肱拳

 15、十字手

 16、金刚捣碓

 17、披身捶含背折靠

 18、青龙出水

 19、双推手

 20、三换掌

 21、肘底捶

 22、倒卷肱

 23、退步压肘

 24、中盘

 25、白鹤亮翅

 26、斜行拗步

 27、闪通背

 28、掩手肱拳

 29、大六封四闭

 30、单鞭

 31、运手

 32、高探马

 33、右擦脚

 34、左擦脚

 35、转身左蹬脚

 36、前趟拗步

 37、击地捶

 38、翻身二起脚

 39、护心锤兽头式

 40、旋风脚

 41、右蹬脚

 42、海底翻花

 43、掩手肱拳

 44、小擒打

 45、抱头推山

 46、三换掌

 47、六封四闭

 48、单鞭

 49、前招、后招

 50、野马分鬃

 51、大六封四闭

 52、单鞭

 53、双震脚

 54、玉女穿梭

 55、懒扎衣

 56、六封四闭

 57、单鞭

 58、运手

 59、双摆莲

 60、跌叉

 61、左右金鸡独立

 62、倒卷肱

 63、退步压肘

 64、中盘

 65、白鹤亮翅

 66、斜行

 67、闪通背

 68、掩手肱拳

 69、大六封四闭

 70、单鞭

 71、运手

 72、高探马

 73、十字单摆莲

 74、指裆捶

 75、白猿献果

 76、六封四闭

 77、单鞭

 78、雀地龙(铺地锦)

 79、上步七星

 80、退步跨虎

 81、转身双摆莲

 82、当头炮

 83、金刚捣碓

 收势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义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陈氏太极拳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其功防含意大都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样,不是武术。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输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

 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

 陈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好象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以拳术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腰隙(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全身;通任、督两脉,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膝,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动作呈弧形,圆活连贯,一招一势,承上启下,一气呵成,导致气血循环,此为运劲 (即运气),它区别于用劲。这种系统的运气方法是符合经络学说的道理,也是其它拳法和体育运动所少有的。

 (三)把武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

 导引和吐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身术,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记载。汉初淮南子刘安就编成《六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又改为《五禽戏》,他模仿禽兽的动、摇、屈伸、仰俯、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用于治病保健锻炼,是后来气功和内行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陈氏太极拳把导引、吐纳术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内外兼修的内功拳运动,这不仅对强身健体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拳术的搏击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四)陈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氏太极拳则把刚劲与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中,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拳谱》规定:"运动之功夫,先化劲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名名之。"为什么太极拳的劲力要以刚柔相济为准呢因有刚而无柔的劲缺乏韧性。易折易损,没有技击格斗的实用价值,只有柔而无刚的劲因失去爆发力也无济实用。故《拳论》指出:"然刚柔既分,而发用有别,四肢发劲,气形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掤、捋、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刚和柔的变换,从神与气上来讲,是通过隐与显表现出来的,隐则为柔,显则为刚。从姿势上来讲,是通过开与合表现出来的,合则为柔,开则为刚 (即蓄则为柔,发则为刚)。在运劲过程中表现为柔,在运动到落点时表现为刚。因有神气的隐显与姿势的开合,刚柔就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落点是运动到达尽头之点,是神显与气聚之处,所以表现为刚,除此之外,运气转换过程则宜用柔法。陈氏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有开有合,每个开合动作都有运劲、有落点,落点要用刚劲,其它都用柔劲,以做到刚柔相济。这是做到刚柔相济必须掌握的原则,也是练习避实击虚,蓄而后发,引进落空,松活弹抖的基础。

 (五)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

 陈氏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内家拳的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意:即心意、意识。陈鑫《拳论》说:"打拳心为主","妙机本是从心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问:运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转圈;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心欲胸腹前合,腰劲塌下,裆口开圆,而胸向前合,腰劲刹下,裆口开圆,无不如意;心欲屈两膝,两膝即屈,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随左手运行,两膝与左右足皆随之,不然多生疵累,此官骸不得不从乎心也。吾故曰: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以上所言,即是心意与动作的关系。《拳论》又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由此可知,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的密切关系。在走架子时,一举一动都是在意的指挥下,将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和呼吸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呼蓄吸,顺其自然,心意不可使气,轻轻运转,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

 (六)实战性的竞技运动一一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

 武术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而摔法只讲摔,不阱打,几千年来就一直独立发展,其他四种虽也综合锻炼,但仍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长拳短打"之称,也就说明这种分歧。与戚继光同时代的名手,如山东的"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也都各具一技之长。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所苦心积累的点滴经验,也因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这就是我国古代一些著名拳种在教传之后"失其真意"或竞技无一人传习的原因之一。

很好发扬国粹,这里给你介绍一种拳法----武当十八式,因为这上面不能发表图谱所以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些基本知识:

一、基本动作要求

(一)手型

(1)八字掌:五指自然伸直,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形如八字。

(2)虎形掌:拇指外展弯曲,其余四指并拢,使第二、三节指骨弯曲,但不得屈拢。

(3)龙心掌:五指微屈,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张开,虎口要圆,手心涵空。

(4)柳叶掌:拇指屈扣,其余四指伸直并拢。

(5)拳:五指内屈握紧,拇指第一骨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骨上,拳心向下为平拳;拳眼朝上为立拳。

(6)剑指:中指、食指伸直;拇指、无名指、小指屈拢,拇指尖附于无名指第三关节处。

(二)手法

(1)旋掌:以腕关节为轴,手掌旋转,前臂同时也随之旋转。分内旋掌,外旋掌,平旋掌三种。

(2)推掌:臂由曲到伸,立掌向前推击,力达掌轮。

(3)按掌:由上向下按,手心朝下,力达掌心。

(4)托掌:由下向上托起,手心朝上,力达掌心。

(5)插掌:臂由曲到伸,直腕向下或向斜下插,力达指尖。

(6)穿掌:臂由曲到伸,直腕向上或向斜上方穿击,力达指尖。

(7)戳掌:臂由曲到伸,直腕向前或向后顶击,力达指尖。

(8)撩掌:由后向前撩击,手心朝前,力达四指。

(9)撞掌:臂由曲到伸,双掌或单掌向前撞击,四指朝下,掌心向前,力达掌根。

(10)掖掌:掌向体侧横击,四指向下,拇指向后,力达掌根。

(11)架掌:手臂向上撩架,同时掌臂内旋,使掌心向上,力达掌根。

(12)反背拳:以肘关节为轴,小臂屈伸,同时拳向体侧或体前弹击,力达拳背。

(13)撩拳:以肩关节为轴,直臂由下向上撩击,力达拳背。

(三)步型

(1)马步: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微向内扣,双脚距与肩同宽,屈膝微蹲。

(2)弓步:前腿屈弓,膝与脚尖垂直;后腿自然挺膝蹬直,脚尖斜向前方内扣,全脚着地。

(3)歇步: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 (4)丁步:两腿略蹲或半蹲并拢,一脚全脚掌着地支撑,另一脚以脚尖在支撑脚内侧着地。

(5)龟形步:前腿自然挺膝伸直,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后脚尖向前,屈膝略蹲,全脚掌着地。

(6)横裆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与弓步同宽,全脚掌着地,两脚尖微向内扣;一腿屈膝略蹲,另一腿自然挺膝伸直。

(7)仆步:一腿屈膝下蹲,膝与脚尖稍向外展;另一腿挺膝伸直仆出,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8)独立步:支撑腿直立或微曲,另一腿在身体前或体侧屈膝提起,高与胯平,脚尖下垂或上翘。

(9)麒麟步:前腿屈膝成弓,后腿沉膝,屈小腿,后脚尖使力,脚跟悬空。

(10)鸦雀裆:双脚平行着地,后腿屈膝略蹲;前腿自然挺膝伸直。

(11)寒鸡步:两腿略蹲或半蹲并拢,一脚全脚掌着地支撑,另一脚以脚前掌在支撑脚内侧前方着地。

(12)跪步: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跪地使膝部接近地面(不得贴地),脚跟离地,脚前掌着地。臀部坐于跪地腿的小腿上面。

(四)步法

(1)进步:两脚连续向前各迈一步。

(2)退步:前脚向后退一步。

(3)摆步:上步落地时脚尖外摆,与后脚成八字。

(4)扣步:上步落地时脚尖内扣,与后脚成八字。

(5)叉步:一脚从支撑脚后叉过横落,两腿靠近。

(6)跟步:后脚向前脚并齐,并将脚尖虚点于前脚内侧。

(7)撤步:前脚从另一腿侧向后挪步。

(8)拖步:前脚上步的同时,后脚随之向前拖进。

(9)碾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或内扣;或以脚前掌为轴,脚跟外展或内转。

(五)腿法

踹腿:支撑腿直立或微曲;另一腿屈膝提起踹击,腿伸直,脚尖钩起内扣或外摆,力达足跟。

震腿:支撑腿直立或微曲;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突然向地面垂直踩击,重心转移,支撑腿随之微曲,脚尖点地。

(六)身型

头顶上悬,头平项直,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紧脊,缩胯敛臀,舒展自然。

(七)身法

周身动作连贯协调,圆活自然,蓄劲宜缓,发力快刚,力从腰中发,以腰为轴带动各个关节协调运动。

(八)眼法

眼随主要的手走,讲究手眼身法步的高度配合,做到势动神随,形神合一。

二、歌诀

起势呼吸缓慢畅,灵猫捕鼠轻快扑;

旋转乾坤髋膝桩,阴阳别翅退两旁。

蛟龙出海迎面上,鸦雀窥鱼虚待势;

寒鸡觅食妙偷裆,童子探海敌慌张。

玄龟戏水龟行步,仙道开门蹬且撞;

仙人指路点中堂,懒龙卧道不相往。

紫燕穿林穿裆手,五行步斗圆圈走;

五龙暗渡手脚忙,黄蜂入洞撩臂膀。

金蛇绕梁横抱拐,黑熊反背左右挂;

青龙回首把裆伤,收势平气修纯阳。

太极拳散手秘诀谱

前言

此太极拳三十七式散手秘诀系王师新午七十年前所传之手抄本,多年来仅供师传弟子内部习练研究传阅,原谱作者是宋书铭老前辈。

  吾今已九十有余,深感先师言传身教之恩,由于本人条件及水平所限,未能将老师所传之技艺发扬光大,深感内疚,今特提议将此拳谱公之于众,供广大武术爱好者学习研究,以便发扬光大。

  一、预备式及呼吸法

纳新吐故气须圆,摄得真精鼎内煎。提神顶劲精神注,坐腕沉肘势自然。纳气两手托上行,提自丹田升在胸。腹收精气全提注,势若腾空上苍穹。待得吸尽变成吐,清气沉来浊气除。腹松手按归元侯,浑然一息还太虚。二气循环无先后,演成六个小周天。呵吁呼咽吹与嘻,内外相生一念转。 常转莫休息,激浊扬清精气添。漫道添功如添线,月临十五自团圆。

二、太极四正方

混沌初分日,阴阳一列看。掤按像乾坤,捋挤似离坎。掤劲含刚健,乘龙欲上天。按顺坤柔德,从人自不难。捋是刚中柔,顾后更防前。挤乃柔中刚,发劲莫迟缓。知此四正方,不外太极拳。

三、揽雀尾式

出手含掤似围墙,虽逢强敌莫慌张。变个圈儿左右化,后步挺劲作中梁。若逢刚劲倚逞强,顺劲下捋敌难防。左搬右拦伤人面,或按或捋自思量。卦象乾健首万物,谨忌上方太刚强。向下常将按劲先,敌虽强悍不相干。变挤变捋从君意,拔背含胸最忌偏。掤按双推须熟练,全凭腰腿作机关。捋来挤去像离坎,刚柔相济势不偏。上掤下按随时变,水火既济妙难言。阴阳配备最称神,揽雀尾势推四正。世人识得环中妙,真能四两拨千斤。

四、单鞭势式

单鞭一势最称雄,左像箭来右似弓。松肩沉肘挡四面,钢鞭一击追人魂。近得身来劲变捌,或推或按任君施。左顾右盼迎头打,进退从人莫相违。

五、提手上势式

遇敌推扑双手合,垂肘松肩往下沉。蹲腿含胸能蓄势,耸面一提见奇功。下势先从左手掤,右手直探敌裆中。待他左手抵防后,左搬右提分外凶。提手本含上下式,全凭起伏建奇功。气发脚跟劲到腕,管教强敌满天红。

  六、白鹤亮翅式

两臂环击状若何,闲来无事访白鹤。自从单鞭逞雄后,顾盼轻灵数着它。步要丁虚势要纵,即引即击快如风。腰轮平转脊中正,舒展双翅立鸡群。

七、搂膝拗步式

齐肩过胯膝外搂,指点掌印盖当头。眉间霹雳一声振,强敌命亡魂归阴。肘外须防敌按推,连环搂打任施威。任他强硬如山岳,肩头一掌判雌雄。

八、手挥琵琶式

双手紧抱一琵琶,折干剪腕用不差。里外圈儿由我化,挥出专会破擒拿。上打玄关下打阴,中间便施虎掏心。此种机关休泄漏,一着伤人祸不轻。

九、上步搬拦锤式

先搬后拦叫搬拦,先拦后搬叫拦搬。这锤夹在搬拦内,乘机击打无后先。相传共有七搬拦,当中直去在中脘。左右斜开主肋下,上打咽喉下丹田。步下往来分进退,迟速封闭认机关。轻灵坚硬阴阳济,尾闾中正不许偏。

十、如封似闭式

如封似闭更出奇,采挒推按四般施。不像他家凭猛力,开弓发箭准相宜。双推双扑势更凶,好似猛虎入羊群。谨防刚劲刹不住,偶然过量即成空。

十一、十字手式

左手采来右手提,紧贴紧靠莫相离。横提骤向裆间去,变着双风贯耳宜。

十二、抱虎归山式

抱虎单来贯耳双,举手横上打太阳。扬鞭左右人难及,虽然圣手亦难防。退步进身膀须横,搂打左右自相生。双环护体攻防技,翻身下按敌裆中。横掌此势最为强,抱虎全凭膊力长。推出跟劲君须记,后脚蹬提敌命亡。

  十三、肘底看锤式

锤居肘下世甚夸,好似叶底下藏花。专向敌人胸肋部,拦腰直打两不差。敌臂来时顺劲抓,执腕反扣落平沙。倘若右手由人执,肘腕相挫破擒拿。搓肘蹲身势有名,挟住敌臂任施行。擒拿是我环中妙,尔想逃脱势不能。

十四、倒撵猴式

此式因号倒撵猴,轻灵倒步快如流。搂采带引中盘下,指点掌印击人头。身后有敌裆中按,还须腰腿曲中求。若逢步踏外门扣,脚跟倒挂利如钩。步退掌进势须平,蛇行常山别样灵。打至肋间兼脑后,才显手段是高明。

十五、斜飞式

搭手斜捋腕外飞,陡然已至颏和腮。任他顺手来推按,腾采膊前势不归。倏地转向肋间去,击中期门一样危。接手若逢搭拗手,变着琵琶手再挥。

十六、海底针式

直刺咽喉与中脘,忽下海底势无偏。若逢敌人擒拿下,插地回撤化立圆。左手搂按与推托,贴身刺点指如铁。蓄势蹲身能聚劲,箭出弦兮针见血。

十七、扇通背式

右臂滚提向上托,左掌乘势进前发。丁八弓箭看步下,类似猛虎出栅闸。前式已伏此势脉,贴身进步向裆前。全凭脊力掌心助,才知腰劲非等闲。

十八、撇身锤式

右腕忽为顺手执,回肘抡臂抱左胁。左手扣紧休松劲,胁下交叉是此式。撤身扣叠势为雄,引进原来更落空。撇身反背一锤去,尚留左掌未前伸。转身压腕破擒拿,齐眉一掌见红花。敌来扣腿兼扑面,移步掤推绊跌他。

十九、卸步搬拦锤式

撇身压腕掌齐眉,敌手忽来圈内推。卸步合腕双捋扣,引敌头来敬一锤。卸步原与退不同,专引敌劲轻斜倾。搬拦更不分左右,锤后还跟一掌凶。

二十、云手式

提挂掤掷滚按推,全凭脊柱圆转随。运到敌人两肘后,铜墙铁柱一齐推。

二十一、高探马式

探马立势最高强,平肩正胯着内藏。捋采扑面真得势、锁喉直向脖间刺。翻手推按敌难防,轻灵神妙世无双。

  二十二、左右分脚式

撤步双捋敌劲空,分踢两臂势须平。后腿微曲能蓄势,缠手掤挂脊须中。五行步内此为雄,进退左右变无穷。耸然一脚分踢去,高自鼻梁底在胸。

二十三、转身蹬脚式

转身忽见敌来攻,闪避拦搁顺势行。开合推缠凭两臂,攻防相济快如风。遇敌追来即止步,虚实相生腿更灵。脚跟蹬去凭腰劲,霎时强敌昏不醒。

二十四、落步搂膝与进步栽锤式

落步原从上式来,忽然此处巧安排。搂膝与前原一样,并步偏右出心裁。转身向左施柔化,专破循口右手推。得陇望蜀君须记,进步轮锤向下栽。栽锤原向鬓间打,左手搬扣且推拿。待他左手迎锤上,栽向丹田用不差。有时顺手被擒拿,顺劲栽击不畏他。锤到丹田使抖劲,管教敌辈落平沙。蹬脚以后前进追,箭步飞身更击 锤。提拳栽向三里去,攻变守来守变攻。

二十五、撇身翻身二起脚式

撇身更带一翻身,专防身后敌来攻。捋手扑面行常事,吐信伤喉格外凶。上惊下取计甚夸,二脚连环起踢他。不是飞身腾空上,如何踢落敌门牙。虚实相生动静间,进退难逃太极圈。卸步披身踢肘后,再攻一步踢胸前。

二十六、左右打虎式

猛虎扑来势更凶,先教引进落成空。搬打相随伤耳鬓,通天一炮血花红。敌来握臂是双手,后撤上转粘即走。引的敌根提起后,挥拳如箭击迎头。

二十七、披身蹬脚式

贴身起腿最为难,披身用脚事偏易。蹲身蓄势任机关,机关全凭后步卸。卸他来劲用披身,捋臂分掷起脚蹬。开合相生多变化,最愁腰腿不轻灵。用脚尺寸要分明,无过不及是为神。向后披身撤半步,向前倒叉脚追心。

二十八、双风贯耳式

当胸敌打不须慌,顺势搂开贯耳鬓。身法一卸即还进,太阳击中命归阴。双风贯耳莫犹疑,堂堂之阵整又齐。上掤下搂随时变,如雷如电准相宜。敌捋双臂按前来,向上掤开进步推。若还刚劲如山岳,十字锤将腕骨挫。顺握两臂欲何为,撤化双环自解危。绵里藏针凭迅速,最快无逾贯耳锤。双锤贯耳快如风,化着双环紧护 身。无端敌手临圈内,搂开贯去便不轻。搂打多着在上盘,引他头上苦遮拦。忽然踢向肋间去,致命方知太极拳。

二十九、转身蹬脚式

脚踏十字号五行,随着进退显屈伸。只因及远兼敌众,踢在前阴蹬在胸。敌人迎面紧来追,忽然偷步转身还。分手格拦看尺寸,蹬去一脚再不来。随机接手身蓄势,赢人却在转身蹬。

三十、野马分鬃式

斜单鞭后此式连,右转身来右手前。蹲身作个琵琶势,椿步穿手好变迁。或分或合闯西东,左右分披敌万人。不似斜飞凭腕用,专将臂力脊间通。肩打肘靠借腰力,摘捍剪腕待拧身。即引即击得机势,运动四两拨千斤。

三十一、玉女穿梭式

上盘右手用掤肘,左臂斜穿肘后齐。进步伸腰发内劲,贴身滚挤莫相离。接手转身化进先,顺他来劲手旁缠。左缠右掤兼进步,梭要轻灵玉女穿。双捋敌臂采扣捌,如鹰搏兔要神速。随他抽撤忙进步,顺手掤来拗手击。

三十二、下势式

下势号为立头蛇,又如一蝶下寻花。双捋带捌开半叉,后路穷时用不差。

三十三、金鸡独立式

凤凰展翅立平原,势似蛰龙丹土天。惊掌托颏面额仰,提膝直撞下丹田。步下连随分进退,手中紧按换阴阳。敌拳击来心莫慌,提膝顺手截腕伤。下颏推遇惊掌托,那堪左右更提膝。追魂索命休轻用,怕他高眠卧不醒。

  三十四、搂膝指裆锤式

搂膝专为防下盘,搂开左右急攻前。既然狠毒还须快,指着他裆敬一锤。任他铁壁与铜墙,如何强硬莫慌张。提锤直指裆间去,教他倾刻便离阳。

三十五、上步七星及退步跨虎式

扑地鸡飞向半空,躬身挽臂拱北辰。左臂撑圆掤带捋,右锤撞上敌当心。贴胸低额弥高仰,反背奔出敌面迎。通天管教朝天望,迎面居然满面青。腾身上步七星锤,迎面通天勇上前。上惊下取随机变,忽然退步撤身边。势成跨虎身中正,步居龙门稳下盘。右手采缠敌肘后,左掌直拍下丹田。太极拳内变多端,进退阴阳转瞬 间。击面虚招修栈道,反拍小腹渡陈仓。拗手采缠人难肪,顺劲掤推敌便偏。不但上接七星式,摆连射虎一齐连。

三十六、转身摆连腿式

摆连横腿最为精,此处还添一转身。平原扫去英雄倒,转后扑击神鬼惊。连环直打势真凶,双采右臂敌前倾。右转身来急起步,摆连横腿见奇功。

三十七、弯弓射虎式

右臂由人双手擒,运来此势似弯弓。画圈上转当头炮,不怕他人不放松。贴着他人顺劲走,后撤上转敌松手。太阳穴上用拳冲,任他铁汉也担忧。得势全凭一转圈,屈伸开合变无穷。从人舍己多捷径,柔化刚制把身安。

三十八、合太极

太极无始更无终,阴阳相济总相同。走即粘来粘即走,攻变守来守变攻。知己知彼真英杰,熟着熟劲见神明。任他强敌多机变,焉能逃出此圈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455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