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掉到输尿管很痛要怎么办

肾结石掉到输尿管很痛要怎么办,第1张

输尿管结石是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结石病,多数是由于平时饮食不注意卫生而导致的,其实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很多,只要对症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主要有:(一)对症治疗:主要是控制肾绞痛,在明确诊断后可用镇痛药物肌注,痛区亦可热敷或行针刺,腰部敏感区可作皮下普鲁卡因封闭(先做皮试)。

(二)中药排石治疗:适于直径在25px以内、有输尿管结石用茶寮的德甫膛的愈石蓪茶的,帮助排出石头的。祝您早日康复!

(三)体外震波碎石:采用X线定位的Dornier型机治疗,已由上段输尿管结石扩大到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上段输尿管结石宜采用斜侧半卧位,对于髂骨翼重叠部位的结石应采用俯卧位下段可采用半坐位,提高电压,均可取得一定的成功率。虽然输尿管全长各部位的结石可用体外震波粉碎,但在结石较小、体胖患者有时存在定位困难,部位深、耗能多等问题,与粉碎肾结石比较,粉碎输尿管结石的难度相对较高,总的效果比肾结石差。因此,必须加强震波时的定位准确性,有困难者同时作排泄性尿路造影或做膀胱镜逆行插管与造影,以协助定位。如能将结石推入肾盂再行震波,则最为理想。造影剂能通过结石者常易震碎与排出。相反,即使结石不大,而上面积水明显,尤其伴有输尿管周围炎,或逆行插管不能到达结石下方,震波碎石效果常不佳。专家讲,对于输尿管下段较小的结石,可经膀胱镜进行输尿管扩张、套石、管口剪开。

泌尿系统结石B超诊断效果观察

 泌尿系统结石为人体中最容易形成的结石类型,结石形成后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对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B超检查诊断,对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并分析B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像学特征。结果:52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25例(4808%)为肾结石,表现为肾内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并可见后方阴影;20例(3846%)为输尿管结石,表现为积水中可见结石回声,呈增强的弧形光带,后方可见阴影;4例(769%)为膀胱结石,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呈现强回声并伴阴影;3例(577%)为后尿道结石。结论:B超对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B超;诊断

 泌尿系统结石为普外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的52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B超诊断确诊,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腰部不同程度疼痛、伴血尿、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等临床症状,23例患者可见恶心及呕吐,13例患者表现为虚脱状态。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0~55岁,平均(422±112)岁;病程3~9年,平均(56±21)年。

 12方法

 52例患者分别接受B超检查诊断,具体如下:检查前嘱患者充盈膀胱,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初步确定结石部位。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者、肾脏结石患者使其取俯卧位,输尿管中、下段及膀胱结石者取仰卧位,必要时可根据检查结石使患者适度调整体位。依次对患者双侧肾脏、输尿管及膀胱行B超(西门子G50超声诊断仪,弧形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35MHz)常规切面探查。观察探查部位有无结石、积水、输尿管扩张等影像学特征,如探及输尿管扩张应沿其上端向下端全面探查。

 13观察指标

 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分析B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像学特征。

 2结果

 52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25例(4808%)为肾结石,表现为肾内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并可见后方阴影;20例(3846%)为输尿管结石,表现为积水中可见结石回声,呈增强的弧形光带,后方可见阴影;4例(769%)为膀胱结石,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呈现强回声并伴阴影;3例(577%)为后尿道结石。52例患者B超诊断结果分析,详见表1。

 3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为人体中最容易形成的结石类型,结石形成后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B超为临床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诊断设备,其在各基层医疗机构均可开展。对于泌尿系统结石,B超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B超诊断可不受结石成分的影响,且具有快速、方便、无痛等优点,还能够补充常规X线片诊断的不足[2-3]。本文对52例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的患者采用B超检查,25例(4808%)为肾结石,30例(3846%)为输尿管结石,4例(769%)为膀胱结石,3例(577%)为后尿道结石,与His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泌尿系统结石中,肾结石的构成比最大,其次为输尿管结石。

 临床诊断中尤其应注意对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的鉴别诊断,及早诊断并接受科学的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膀胱结石与后尿路结石在所有泌尿系统结石中构成比较小,一方面与本组资料研究病例较少有关,另一方面马丽芬[5]在相关报道中也指出,该两种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诊断中尤其应予以重视。

 B超对肾结石的诊断较为简单,本组资料中肾结石的B超诊断特征表现为肾内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并可见后方阴影,其回声光点较强、光团后清晰,诊断明确。

 输尿管结石多为单侧结石,检查前应嘱咐患者保持膀胱充盈,因较小的结石不宜导致肾盂及输尿管扩张,在膀胱充盈程度不足的情况下,B超下可发生输尿管下段结石漏诊的可能[6-8]。此外,膀胱结石与后尿道结石在泌尿系统结石发病构成比中的比例较小。

 患者膀胱三角区呈现强回声并伴阴影即可作为判定膀胱结石的重要依据,且膀胱结石可随体位变化而呈现重力方向移动的特征,也可作为膀胱结石的诊断依据,与参考文献[9-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B超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较好。综上所述,B超对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快速、方便、无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秋菊超声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临床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10-411

 [2]王菊娣,张伟月B超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116

 [3]龙娜泌尿系统结石的B超临床诊断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0):6445

 [4]HsiRS,DunmireB,CunitzBW,etalContentandfacevalidationofacurriculumforultrasonicpropulsionofcalculiinahumanrenalmodel[J]JournalofEndourology,2014,28(4):459-463

 [5]马丽芬输尿管结石的B超显像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56-157

 [6]许仙娥输尿管结石通过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1(4):290-291

 [7]董慧琴,陈芳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2(18):4260-4261

 [8]王秀芳,江滔无创体外尿检诊断泌尿系统结石成分[J]淮海医药,2014,22(3):264

 [9]邹小红,张利群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7):188-189

 [10]童仲海150例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110-111

;

  不是

  输尿管结石

  概述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由于尿盐晶体较易随尿液排入膀胱,故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极少见。有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诱发因素时,尿液滞留和感染会促使发生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大多为单个,左右侧发病大致相似,双侧输尿管结石约占2~6%。临床多见于青壮年,20~40岁发病率最高,男与女之比为45∶1,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最多,约占50~60%。输尿管结石之上尿流均能引起梗阻和扩张积水,并危及患肾,严重时可使肾功能逐渐丧失。

  诊断

  输尿管结石的正确诊断不仅是肯定有无结石,还要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两侧肾的功能和肾积水的程度,有无感染等。典型的肾绞痛与血尿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在疼痛发作时肋脊区有压痛、叩击痛。女性输尿管下端较大的结石能在阴道穹窿处触及。

  90%以上的输尿管结石在尿路平片上可被显示,草酸钙显示最佳,但需与腹腔淋巴结钙化、盆腔内静脉石、阑尾内粪石和骨岛角相鉴别。静脉尿路造影主要了解结石的部位和肾功能与有无积水,必要时行大剂量尿路造影及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均能进一步了解肾功能情况。膀胱镜检查与输尿管插管在结石处受阻,并拍平片钙化阴影在导管的同一平面,即能肯定输尿管结石的诊断。阴性结石用空气为对比剂作逆行造影摄片,则可显示结石的存在。另外CT及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对X线平片不显影结石的诊断。

  治疗措施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中药治疗、体外震波碎石与经内窥镜摘石、手术取石等。

  (一)对症治疗 主要是控制肾绞痛,在明确诊断后可用阿托品05mg与杜冷丁50mg肌注,痛区亦可热敷或行针刺,腰部敏感区可作皮下普鲁卡因封闭(先做皮试)。亦可用心痛定或消炎痛栓剂塞肛。

  (二)中药排石治疗 适于直径在1cm以内、形状椭圆、表面光滑的结石,肾盂造影无积水者。治则与用药:有清热利湿,如金钱草、海金砂等。清热解毒,如黄柏、银花、连翘等。活血化瘀、软坚化湿,如三棱、莪术等。补肾如肉桂、附子、肉苁蓉等。补气补血如党参、黄芪等。还有各种排石冲剂,应用方便。

  (三)体外震波碎石 采用X线定位的Dornier型机治疗,已由上段输尿管结石扩大到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上段输尿管结石宜采用斜侧半卧位,对于髂骨翼重叠部位的结石应采用俯卧位;下段可采用半坐位,提高电压,均可取得一定的成功率。虽然输尿管全长各部位的结石可用体外震波粉碎,但在结石较小、体胖患者有时存在定位困难,部位深、耗能多等问题,与粉碎肾结石比较,粉碎输尿管结石的难度相对较高,总的效果比肾结石差。因此,必须加强震波时的定位准确性,有困难者同时作排泄性尿路造影或做膀胱镜逆行插管与造影,以协助定位。如能将结石推入肾盂再行震波,则最为理想。造影剂能通过结石者常易震碎与排出。相反,即使结石不大,而上面积水明显,尤其伴有输尿管周围炎,或逆行插管不能到达结石下方,震波碎石效果常不佳。

  对于输尿管下段较小的结石,可经膀胱镜进行输尿管扩张、套石、管口剪开。近年应用输尿管镜窥视下取石或激光、超声碎石,虽然报告有40~78%的成功率,但值得注意的是术中可引起穿孔、撕裂等严重并发症。

  (四)手术切开取石 适应证是:①输尿管存在狭窄者;②双侧或单侧输尿管结石嵌顿伴感染引起尿闭者;③结石较大,肾积水严重,肾功能很差者;④体外震波不能定位或震波失败者;⑤临床不能除外肿瘤或结核;⑥经济因素。手术前2小时须拍尿路平片定位。

  如为女性输尿管下段较大结石,有时经阴道穹窿部检查触及结石,经按摩使结石排出。

  临床表现

  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症状基本相似。结石的大小与梗阻、血尿和疼痛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在输尿管中、上段部位的结石嵌顿堵塞或结石在下移过程中,常引起典型的患侧肾绞痛和镜下血尿。疼痛可向大腿内侧、睾丸或阴唇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血尿为肉眼可见。输尿管膀胱壁间段最为狭小,结石容易停留。由于输尿管下段的肌肉和膀胱三角区相连,并且直接附着于后尿道,故常伴发尿频、尿急和尿痛的特有症状。在不影响尿流通过的较大结石,可仅有隐痛,血尿也轻。在孤立肾的输尿管结石阻塞或双侧输尿管阻塞,或一侧输尿管结石阻塞使对侧发生反射性无尿等情况,都可发生急性无尿,甚至肾功能不全。

  输尿管结石的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中,输尿管结石的注意事项有:

  1、多饮水、少憋尿,防止尿液浓缩,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50ML,减少尿内固体成份的沉淀,预防新的结石形成。

  2、增加活动量,如跑步、跳跃、跳绳、上下楼梯等,可促使结石移动排出。

  3、长期卧床患者,应帮助病人多活动、勤翻身,以减少骨质脱胎换骨钙,增进尿流通畅。

  4、限制含钙、含草酸食物及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如牛奶、乳酪、各种豆类;菠菜、甜菜、可可、咖啡、巧克力、红茶、草莓;动物内脏心肝、脑等。

  5、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工作环境,避免长期高温作业,有针对性改善水源水质,降低饮用水中浓度过高矿物质的含量,是预防结石形成的根本途径。

  输尿管结石的食疗法:

  (1) 参三七糯米粥:参三七未3克 炒黄糯米30克 冰糖少许。糯米煮成粥,加冰糖少许,吞服参三七未。

  (2) 白茅根粥:白茅根30克 炒黄糯米30克 冰糖少许。白茅根煎水取汁,加糯米煮成粥,加冰糖一匙。温和食之。

  (3)鸡内金薏仁粥:鸡内金9克 薏仁60克红糖2匙。鸡内金磨粉,与薏仁共煮粥,加入红糖,和匀后随意食之。

  (4) 石苇薏仁粥:石苇30克 薏仁90克,红糖适量。石苇煮水取汁1碗,薏仁粥3碗,与药汁混合,加红糖服。

  (5) 山药粥:淮山药60~100克 茯苓30克 小蓟10~15克 大米100克。先将淮山药、茯苓、小蓟煮熟,取汁与大米同煮成粥。

  (6) 海参粥:海参50克 大米100克。海参浸透,洗净,切片煮烂后同米煮成粥。

  尿道结石

  概述

  尿道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膀胱和肾脏的结石,少数原发于尿道内的结石则常继发于尿道狭窄或尿道憩室。

  病因

  尿道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膀胱和肾脏的结石,少数原发于尿道内的结石则常继发于尿道狭窄或尿道憩室。

  症状

  主要症状有尿痛和排尿困难。排尿时出现疼痛,前尿道结石疼痛局限在结石停留处,后尿道结石疼痛可放散至阴茎头或会阴部。尿道结石常阻塞尿道引起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滴沥、甚至急性尿潴留。有时出现血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及脓尿。

  检查

  后尿道结石可经直肠指检触及,前尿道结石可直接沿尿道体表处扪及,用尿道探条经尿道探查时可有摩擦音及碰击感。X线平片可明确结石部位、大小及数目。尿道造影更能明确结石与尿道的关系,尤其对尿道憩室内的结石诊断更有帮助。

  治疗

  1舟状窝内结石小的可用镊子取出,大的不能通过尿道外口者可将结石钳碎或经麻醉后切开尿道外口后取出。

  2前尿道结石可在麻醉下于结石近侧压紧尿道,从尿道外口注入液体石腊,用钩针钩取,如不能取出,用金属探条将结石推回到尿道球部,行尿道切开取石,但应避免在阴茎部切开尿道取石,以免发生尿道狭窄或尿道瘘。

  3后尿道结石需在麻醉下用金属探条将结石推回膀胱,再按膀胱结石处理。

  4尿道憩室合并结石时,应将结石取出的同时切除憩室。

  5尿道结石合并尿道及尿道周围感染时,应先行膀胱造瘘,尿流改道,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尿道内取石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4242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