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四类疾病会引起胸痛,哪些会危及生命?

哪四类疾病会引起胸痛,哪些会危及生命?,第1张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较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有可能来自胸壁、心血管、呼吸系统,或许是膈下、肝、脾等部位的疾病引发。严重胸痛常常危及生命,成为“生命的狙击手”。

遇到胸痛,我该怎么做?

这类问题,很多患者在看病时常常会问及。远大心胸医院心衰中心执行主任、老年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委员张雅君表示:由于胸痛病因纷繁复杂、或存在个体差异,使得快速正确诊断胸痛疾病变得困难。而如今,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检查手段——超声心动图,却能给胸痛“把脉”,为临床医师快速准确鉴别诊断胸痛的病因、排查致命性胸痛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急诊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哪些疾病导致的胸痛,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一、急性心肌梗死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压榨感,可向肩、背、左上臂、左前臂尺侧放射,伴出汗、恶心等症状。胸痛发作时多无明显诱因,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30分钟,休息和含服药物无法有效缓解。

超声心动图:可帮助医师除了结合病史和临床外,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二、主动脉夹层

疼痛剧烈,常表现为突发的胸背部刀割样、撕裂样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心力衰竭、晕厥、甚至突然死亡。胸痛的部位与夹层的起源部位密切相关,随着夹层血肿的扩展,疼痛可随之向近心端或远心端蔓延。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患者胸痛症状并不明显,仅表现为胸部不适。

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多切面对主动脉进行全程扫查,检查部位包括胸骨旁、胸骨上窝、剑突下、腹部、髂窝甚至大腿,确定夹层累及范围和内膜裂口的位置,观察主动脉主要分支动脉受累情况,确定主动脉扩张的范围和主动脉弓部受累情况,尽可能进行分型,为外科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三、急性肺栓塞

发病突然,剧烈胸痛,可放射到肩部,有时类似心绞痛。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1)对于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的栓塞,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显示其内的团块回声;

2)对于肺内小动脉的栓塞,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一些间接征象,如右心扩大、肺动脉增宽、室间隔运动异常、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高压等,这些间接征象提示应进行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

四、急性心包炎

胸痛是急性心包炎主要的症状表现。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易变,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颈部和背部,呈锐痛,偶可位于上腹部,类似“急腹症”;或与心肌梗死缺血性疼痛相似,呈钝痛或压榨性痛并放射至左上肢;或随每次心脏跳动而发生刺痛。疼痛可因心包和胸膜炎症受累两个因素引起,也可能与心包腔积液时心包牵张因素有关。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包积液简便、灵敏、可靠的无创性方法,急性心包炎表现为心包增厚和粘连。

致命性胸痛来势凶猛,快速正确的诊治工作很重要。专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应对胸痛存在相关认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主动脉夹层可以发生在主动脉到任何位置,它将导致患者严重异常疼痛,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失望,甚至直接导致病人没有立即死亡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应该住在加护病房,动脉血压监测的实现,内置导管监测尿量。手术条件允许时应进行配血、交叉配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应行气管插管。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症状是什么,诊断和治疗方案是什么首先,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症状有哪些病人可能会有一些心前疼痛和血供不足典型的疼痛症状通常,剧烈的疼痛发生在心前或肩胛间区,通常被描述为撕裂伤或撕裂伤,突然发生。当夹层沿主动脉延伸时,疼痛常从起始部位移出。高达20%的患者会因剧烈疼痛、主动脉压力感受器激活、颅外脑动脉阻塞或心脏压实而晕厥。

低血压和心动过速表明有活动性出血。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症状有时,由于特定血管床(包括脊髓、脑、心、肾、肠或四肢)的供血中断,患者可能会出现灌注不良症状(中风、心肌梗死、肠梗死、肾功能不全、四肢瘫痪或麻痹)。血液供应中断是最常见的急性远端动脉阻塞由于假腔。

动脉脉搏缺失约20%的患者的部分或全部主动脉消失,脉搏可能逐渐变弱。四肢血压可能不同,有时差>30mmHg;这一发现表明预后不良。约50%的近端夹层患者可听到主动脉返流杂音。周围可见主动脉返流的征象。由严重的主动脉返流引起的心力衰竭很少见。有血液或炎性浆液渗漏到左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液的征象;肢体动脉闭塞可引起周围性缺血或神经病变。肾动脉阻塞可引起少尿或无尿。心压塞可引起奇静脉及颈静脉扩张。

一位男子在和朋友喝完酒之后,身上出了许多汗,一回到家就猛吹空调,这也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这位杭州男子在吹了一会儿冷风之后,就感觉到双腿无力,同时胸背部出现了剧烈的疼痛,身体并不听使唤,情况十分危急。家人认为这是心血管疾病,于是将这位男子送到了浙江省某医院里,该医院的主任是心脏疾病方面的专家,在心脏方面有着非常好的经验。

在医生检查之下,这位男子患的是A型主动脉夹层,男子的血管就像是80岁老人的血管,情况非常危急。男子的主动脉夹层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心脏的部位撕裂到了双侧的腿部,同时还影响了腹部的血管,导致下肢缺血,血管急性闭塞以及腹腔脏器缺血。医生认为这位男子的症状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会导致猝死,而且也可能会导致腹腔脏器坏死,双下肢也存在着坏死的风险。

多个学科进行了联合整治,将男子的生命挽救了回来。男子的血管质量非常差,内膜上有许多**的动脉斑块,同时主动脉的内膜也出现了完全撕毁。医生对这位男子进行了紧急救治,在手术结束之后,这位男子在第2天的时候就清醒了,总算是死于逃生。这位男子也感觉到十分害怕,表示以后一定会戒烟戒酒,同时会控制好自己的血压,原来是这位男子有着不良的生活习惯。

心脏的血液通常是通过主动脉来进行传输的,因此在维系器官的过程中,主动脉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还承受着心脏的跳动压力。主动脉夹层可能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剧烈的温度变化,高血压,吸烟,妊娠期,主动脉粥样硬化,马尔凡综合征等,甚至一些先天因素也会导致人们的动脉壁出现损伤,因此人们并不能够掉以轻心,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要戒烟戒酒。

1、

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往往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2、

主动脉分支动脉闭塞可导致相应的脑、肢体、肾脏、腹腔脏器缺血症状:如脑梗死、少尿、腹部疼痛。3、

除以上主要症状和体征外,因主动脉供血区域广泛,根据夹层的累积范围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他的情况还有:可出现声带麻痹,咯血和呕血。主动脉夹层的最大危害是死亡。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主动脉夹层瘤,即主动脉夹层,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肿。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预后

  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在开始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视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而异,越在远端,范围较小,出血量少者预后较好。

主动脉夹分型

  传统主动脉夹层分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tanford 分型和Debakey分型.DeBakey 等根据病变部位和扩展范围将本病分为三型: 

  Debakey I 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超越主动脉弓,直至腹主动脉,此型最为常见;

  Debakey II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局限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

  Debakey III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峡部,扩展范围累及降主动脉或/和腹主动脉。

  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两型:

  凡升主动脉受累者为stanford A 型(包括I 型和II型),又称近端型;

  凡病变始于降主动脉者为stanford B 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又称远端型。A型约占全部病例的2/3,B型约占1/3。

治疗

  一旦疑及或诊为本病,即应住院监护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左室收缩速度(dv/dt)和外周动脉压。治疗目标是使收缩压控制在133~160kPa(100~120mmHg),心率60~75次/min。这样能有效地稳定或中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使症状缓解,疼痛消失。治疗分为紧急治疗与巩固治疗二个阶段。 

  (一)紧急治疗 ①止痛:用吗啡与镇静剂。②补充血容量:有出血入心包:胸腔或主动脉破裂者输血。③降压:对合并有高血压的病人,可采用普奈洛尔5mg静脉间歇给药与硝普钠静滴25~50μg/min,调节滴速,使血压降低至临床治疗指标。血压下降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是夹层分离停止扩展的临床指征。其它药物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及哌唑嗪等均可选择。利血平05~2mg每4~6小时肌注也有效。此外,也可用拉贝洛尔,它具有α及β双重阻滞作用,且可静脉滴注或口服。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合并有主动脉大分支阻塞的高血压病人,因降压能使缺血加重,不可采用降压治疗。对血压不高者,也不应用降压药,但可用普奈洛尔减低心肌收缩力。 

  (二)巩固治疗 对近端主动脉夹层、已破裂或濒临破裂的主动脉夹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对缓慢发展的及远端主动脉夹层,可以继续内科治疗。保持收缩压于133~160kPa(100~120mmHg),如上述药物不满意,可加用卡托普利25~50mg,3次/d,口服。

  (三)手术治疗

  Stanford A 型(相当于Debakey I 型和II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Debakey I型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改良支架象鼻手术。Debakey II型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如果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冠状动脉受累,同时需做主动脉瓣置换术和Bentall's手术。

  (四)介入治疗

  目前Stanford B 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的首选经皮覆膜支架置入术,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感觉比较全面的介绍主动脉夹层啦,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

疼痛的治疗

  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1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通过激动阿片受体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常用药为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可待因及二氢埃托啡等。常用于急性剧烈疼痛和晚期癌症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成瘾性。硫酸吗啡缓释片剂量为30mg/8~12h;成人(体重70kg)肌注或皮下注射吗啡初量为10mg,儿童剂量为01一02mg/kg,必要时每4h重复;静脉注射剂量成人为4—10mg,儿童为O05~01mg/kg,缓慢注射。

  2解热消炎镇痛药

  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10idal ant-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都是外周的镇痛作用,系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对肌肉痛、关节痛、头痛及风湿性疼痛效果较好,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痛无效。这些药物无成瘾性,但可出现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口服剂量为650~1000mg/4~6h;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300~600mg/次;保泰松剂量为100mg/6—8h。

  3神经安定药以苯二氮革类最常用。如地西泮、咪达唑仓等。丁酰苯类药物常用氟哌利多、氟哌啶醇等。这类药物反复应用后可引起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故不宜使用过滥。地西泮口服剂量为4—40mg/d;咪达唑仑常用剂量为10mg肌注或静脉注射;氟哌啶醇口服剂量为05~3mg/d;氟哌利多25rag与芬太尼005mg配制成依诺伐(Lnnovar)镇痛合剂,可为剧痛病人镇痛。

  (二)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是指在末梢的脑脊髓神经、脑脊髓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内或附近注入局麻药而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它是治疗慢性疼痛的主要手段。根据不同的病情部位,采取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常用的神经阻滞的方法:

  1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由下颈交感神经节和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位于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前外侧,支配头、颈和上肢。阻滞时病人平卧,肩下垫一薄枕,取颈极度后仰卧位。在环状软骨平面摸清第6颈椎横突。术者用二手指将胸锁乳突肌拨向外侧,用一22G 35—4cm长的穿刺针(7号针),在环状软骨外侧垂直进针,触及第6颈椎横突,将针后退03一05cm,回抽无血,注入025%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均含肾上腺素)10ml,药液可藉弥散作用而阻滞星状神经节。注药后同侧出现霍纳综合征和手指温度增高,说明阻滞有效。

  2硬脊膜外腔注药常用药物

  (1)糖皮质激素:主要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每周注射1次,3次为1个疗程。常用药物为泼尼松龙混悬液。①颈椎病:选C6-7或C7一T1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入泼尼松龙15ml(375mg),再加2%利多卡因4ml;②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选椎间盘突出的上或下一个间隙进行穿刺,成功后注入泼尼松龙2ml(50mg),再加2%利多卡因4ml。以上药物均充分混匀后再注入。

  (2)阿片类药物:常用吗啡。因有成瘾性问题,在疼痛治疗中仅限于癌症疼痛和手新术后疼痛。

  (3)局麻药:常用药物为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除单独使用外,常与糖皮质激素或阿片类药物合用。罗哌卡因广泛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毒性小,常用浓度为02%,经硬脊膜外输注速率为6~8ml/h。

  3蛛网膜下隙注药

  用无水乙醇或5%~10%酚甘油注入以治疗晚期癌痛。

主动脉夹层,如果是在升主动脉位置,尤其是蔓延到主动脉瓣或心包内有渗液者,应当先开展急诊科的手术,急性症状病人均应先给与消化内科药品加强医治,依据状况,假如必须做介入手术的务必做干预,降主动脉夹层急性症状病况发展趋势迅速,变病部分的毛细血管直径超过五厘米或是是有毛细血管病发症的人,应当争得介入手术,嵌入支撑架,假如夹层范畴并不大,没有独特毛细血管合并症的,先可以试着消化内科保守治疗,假如一个星期不减轻或产生独特病发症,血压值操纵不太好,有夹层开裂,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危害,就必须行手术治疗了。

主动脉夹层最先必须采用保守治疗,主要是多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还能够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操纵血压值和降低心率,必需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一些药品;假如发生了痛感,则可以应用止痛的药品,例如吗啡,病情恶化时必须采用手术治疗。伴随着年纪的提高,得了一些病症的概率会逐步扩大,在其中就包含血管疾病,例如一些血压高和心肌梗塞的病人,就非常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的状况。发生这样的事情后,会感受到剧痛,严重影响到日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必须立即的进行医治。

主动脉夹层的消化内科医治目标是降低心脏伸缩力、缓减左心室收拢速率和颈静脉主动脉压,医治目的是使收宿压操纵在100~120mmHg,心跳60~75次/分。主动脉夹层的亚急性医治为止痛,用吗啡与镇定剂;填补血容量,主动脉夹层流血入心包、胸骨或主动脉开裂者静脉注射;降血压,普奈洛尔静脉血管间歇性给药与硝普钠滴注调整输液速度,使血压值减少至临床治疗指标值,血压值降低后痛疼显著缓解或消退,是夹层分离出来终止拓展的临床医学条件。此外手术治疗可以除根,手术治疗方法为主动脉人工血管融合术等。

主动脉夹层应依据发病原因、年纪、血管破裂部位、病人本身状况,挑选相对应治疗方案。主动脉夹层包含A型夹层和B型夹层,A型夹层侵及范畴主要是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根处,以手术治疗为主导,手术治疗实际操作比较繁杂,难度系数比较大,即在主动脉弓部做毛细血管换置,降主动脉近端置放支撑架;B型夹层不侵及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根,可采用覆亚膜支撑架置入术,而特殊类型的B型主动脉夹层,如马凡氏综合症,可采用人工血管融合术。

一、症状体征篇主动脉瘤常见症状和体征主动脉瘤患者早期多无临床表现,随着瘤体增大,可逐渐出现疼痛或瘤体压迫、牵拉、侵蚀周围组织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疼痛急性主动脉瘤常表现为突发性刀割样疼痛,慢性主动脉瘤则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弓瘤常表现为胸前区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及下颌部,降主动脉瘤常表现为胸背痛,可向左肩部放射,疼痛突然加剧则预示动脉瘤可能破裂。搏动性肿块高位主动脉瘤患者可出现胸锁关节处搏动,或在胸骨上窝出现可触及的搏动性肿块。当动脉瘤逐渐增大至前胸壁,侵蚀胸骨时,会导致剧烈疼痛,严重时瘤体可穿出胸壁,表现为搏动性肿块。降主动脉瘤可侵蚀胸椎横突或肋骨,甚至在背部外凸于体表。动脉瘤瘤体压迫症状当瘤体压迫无名静脉时,左上肢静脉压增高。当瘤体压迫上腔静脉时,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急性发病时,患者可出现严重头痛、头晕、头胀、嗜睡和憋气等症状,甚至颅内压增高,导致颅内静脉破裂而死亡。当瘤体压迫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时,可引起右心衰竭症状,严重者可有心包积液、脉压降低或奇脉等。动脉瘤还可压迫分支血管,如头臂动脉分支、上肢血管、冠状动脉、肋间动脉、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等,并引起相应压迫症状。当瘤体压迫气管和支气管时,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感染。瘤体穿入肺或支气管时,患者出现咯血。瘤体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弓部和峡部动脉瘤可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或失音。压迫颈交感星状神经节可引起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Horner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动脉瘤侵犯主动脉瓣环当动脉瘤侵犯主动脉瓣环并使其扩大时,可导致继发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初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当发展至主动脉瓣中度(或以上)关闭不全时,可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严重时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体检可闻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杂音,患者脉压增大或出现水冲脉。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患者可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水肿。马凡综合征患者有其特殊体征。主动脉瘤破裂主动脉瘤内径越大,破裂可能性越大。主动脉瘤破裂或濒临破裂时,患者会突发剧烈胸背部或腹部疼痛,出现腹部搏动性肿块。突发剧烈腹痛(可向腰背部、骨盆、会阴及下肢扩散)、血压下降和休克为腹主动脉瘤破裂三联征。主动脉瘤破入心包可引起心包填塞,典型者可出现静脉压升高、动脉压下降、心音遥远(Beck三联征)。当动脉瘤破入气管或支气管时,可引起咯血,咯血量大时可导致窒息。动脉瘤破入食管可引起呕血,破入胸腔可致呼吸困难及血胸,破入腹腔可致腹腔积血。当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30%时,患者可发生休克。细说腹主动脉瘤在国外,腹主动脉瘤约占主动脉瘤的3/4,好发于老年(>60岁)男性,患者常合并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年轻人发病的常见原因为先天畸形、感染或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腹主动脉瘤早期可无症状,患者常因查体时发现腹部搏动性肿块而就诊。腹部听诊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偶及震颤。当瘤体逐渐增大并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时,患者可出现脐周或中上腹痛或不适,可放射至腰背部,严重时可出现肠梗阻相关症状。腹主动脉瘤压迫髂静脉可引起下肢水肿,压迫精索静脉可引起局部静脉曲张,压迫一侧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肾盂肾炎及肾功能不全,压迫分支血管(下肢血管、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等)可引起相应压迫症状。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脱落时,可导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引发相应症状。主动脉夹层常见症状慢性主动脉夹层往往发生瘤变,患者表现为主动脉瘤的症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突发剧烈疼痛(胸部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可放射至胸前或背部。急性主动脉夹层所致疼痛可随夹层涉及范围延伸至颈部、肩背部、腹部及下肢,伴大汗、面色苍白及心悸。多数患者因疼痛导致血压明显增高,如夹层外膜破裂出血,则血压进行性降低。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临床需要鉴别急性主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疼痛比急性心肌梗死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进一步鉴别须进行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夹层累及不同范围所致症状当夹层累及主动脉瓣环时,可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累及一侧颈动脉或股动脉,可导致相应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出现双侧血压不对称;累及颈动脉或肋间动脉,可致脑或脊髓缺血,引起肢体麻木、偏瘫、昏迷或二便障碍等神经体征,甚至脑梗死;累及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可导致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急腹症样表现;累及肾动脉,患者可出现血尿、无尿等肾功能不全症状;压迫腹腔动脉或累及肠系膜动脉,可引起呕吐、腹胀、腹泻、黑便等症状,甚至出现肠缺血性坏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262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