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不同的训练方式,可以让我应对不同的需求?

有哪些不同的训练方式,可以让我应对不同的需求?,第1张

在健身当中,你对于训练组的了解有多少,了解一些训练组的特点,才能让训练随之有效,因此,也不是健身的年限越长,形成的效果就越好,我们对于健身的见识需要有所增长,需要懂得各种各样方法的训练,当你了解了更多的训练组不同的训练方法,不断增长了你对健身的认识,还可以让你应对各种需求的训练。

除此之外,健身陷入一定的瓶颈期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健身中所陷入的瓶颈期,就是肌肉无法进行在原有的训练当中继续发展,这就需要一个肌肉应力训练的改变,调整原有的训练模式,让肌肉重新获得刺激,尤其达到一些训练组,训练组可以调整为各种各样的训练模式,不同的训练组,不仅可以让训练突破,还可以让训练更为有效。

1极限组训

极限组训练可以说是一种更大重量训练的体现,极限组发挥的是肌肉能在RM最小数值上对于的重量,一般为承载最大重量100%,一些例如:卧推,深蹲,这样的训练,在有扶持助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最大重量的120%,极限组的训练并不要求很多,有时候需要其他部分借力进行,但是也发挥了你肌肉的最大力量,因此,一系列训练组安排上不必多加以安排。其中最大目的正是要提高肌肉力量。

2复合组训练

对于一些肌肉受力刺激的特点,很多时候可以运用到复合组训练,复合组是利用不同训练动作,不同次数进行的训练,复合组非常适用于一些局部的肌肉群,以不同的训练动作给予肌肉刺激效果,当你进行一个动作训练后,对于同一肌肉群,立刻开始下一个动作训练,几个动作所带来的训练效果更加显著。

3半程组训练

有很多人都会进行完全性的力量训练,动作完整,规范到位,其实,也可能尝试去做一些不完整的半程组训练,半程组可以在几个肌肉群进行的训练动作中,让某个肌肉群孤立训练,一般而言,半程组训练比较适用于一些固定器械的训练,特别是史密斯推举,运用到半程组训练,对目标肌肉的训练更加明确。

4递减组训练

当你从超级组训练完成后,可以在接下来进行递减组的训练,递减组训练的原则遵循了重量减少,但是组次增加的规律,这样的训练,不仅仅是有对于肌肉提高力量,增肌的效果,也能在肌肉进行疲劳时进行对肌肉的抗疲劳训练,增强耐力。递减组的训练,可以慢慢转化为力竭训练。

5孤立组训练

孤立组训练法是针对于某个肌肉群所进行的训练方式,和半程组训练比较相似,但是比起半程训练不同,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自由负重训练,这对于无论是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对于孤立训练的要求较高,孤立组的原则在于调整训练动作,选择合适重量,一般采用单侧性的训练,更给肌肉最直接的训练刺激。

杠铃弯曲举重可以锻炼肱二头肌和前臂肌肉。重量越大,手臂力量越强。一般采用与肩同宽的抱持距离,采用站立姿势法进行训练。将杠铃从底部提升到高处。当前臂和肱二头肌相互靠近时,整个手臂的前肌群收缩效果明显。选择4个砝码,每次增加5kg,如20kg、25kg、30kg和35kg。每个体重分为2组,分别为15次、13次、11次和9次。每组休息20秒。如果筋疲力尽,你可以向上摆动杠铃直到筋疲力尽。

拉起是一个复合动作。除了训练背部肌肉,它还可以加强手、前臂和肱二头肌。尤其是在上半场和中引体向上阶段,对手臂力量的要求更高。一般采用大于路肩宽度的抱杆距离,抱杆采用空抱法。在悬吊姿势中,从下到上做运动,并在横杆上方向上拉至下巴。选择3个递减组进行训练,从8次开始,然后是7次,最后6次,共9组。每组动作之间休息15秒。

杠铃卧推可以刺激底部的胸肌,增强肱三头肌。对手腕和前臂的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握住杠铃的距离大于肩宽的15倍,将杠铃降到胸肌的中下部,然后向上推,直到手臂伸直,杠铃锁定。选择3个砝码,每次增加5kg,如60kg、65kg和70kg。每个体重分为3组,分别为12次、10次和8次。每组休息30秒,以保持一致的节奏。如果你提前排气,你可以把杠铃放回原位,稍作休息后重复。

平行杆的手臂屈伸可以通过肘部和肩部的屈伸来完成动作。底部可以增强三头肌和前臂的力量。当身体前倾时,它也可以练习胸肌。一般采用与肩同宽的抱持距离,两侧小腿向后折叠,以悬吊姿势完成肘关节屈伸,底部与肩关节平齐。选择4组进行训练,每次做2组动作,从12次开始,然后10次,8次,最后6次,共8组。每组动作之间休息15秒。身体可以直接做向下和向上的运动,而无需向前倾斜。筋疲力尽时,可以暂停几秒钟,然后重复。

看你的重量变换

如果都是每组重量都一样的话,那两个动作之间的休息时间,就和组间休息时间(你说的1分钟)一样

如果重量是每组递增(第一组较轻,最后一组较重),那下个动作的第一组会比较轻松,建议几乎不做休息,马上投入下个动作的第一组训练

如果重量是递减组(第一组很重),那说明每一组你都在挑战力竭极限,所以两个动作之间最好充分休息,3分钟左右吧

胸+腹:热身:慢跑五分钟,固定器械夹胸最小重量15个3组。

胸:仰卧推胸6kg(单边)154组,上斜推胸6kg(单边)154组,上斜飞鸟4kg(单边)15个4组,对握窄距卧推4kg(单边)15个4组。直臂支撑30s+直臂登山跑30s+哑铃仰卧卷腹

腹:直臂支撑30s+直臂登山跑30s+哑铃仰卧卷腹30s+哑铃仰卧交叉卷腹30s+仰卧哑铃拍打30s(三个循环)有氧:时间不够:高强度tabata,时间充足:椭圆仪或其他自己喜欢的。拉伸:胸部腹部拉伸。

臀+腿:热身:慢跑五分钟,动态拉伸+侧后踢腿40个2组。

臀:臀推60kg15个四组+快速10个一组,罗马尼亚硬拉50kg15个四组。

臀腿:相扑深蹲175kg15个四组,并腿深蹲175kg15个四组。

腿:内夹腿30kg15个四组。

臀腿:髋外展35kg15个四组(上身前倾感受臀部上侧发力,顶峰停留1-2s)。有氧+拉伸:有氧30min+拉伸5min。

臂+肩:热身:慢跑五分钟,肩肘外旋40个2组。二头:二头弯举2kg20个-4kg20个-6kg20个2组。三头:正手屈臂下压5kg20个2组-75kg15个2组,绳索弯举外旋25kg20个一组-5kg20个3组。

肩:哑铃侧平举:25kg30个两组、5kg20个两组、25kg力竭组,坐姿哑铃推举:25kg20个两组、5kg15个两组,悬臂单侧飞鸟超级递减组:左5右5左4右4左3,右3左2右2左2右1。有氧+拉伸:有氧30min+拉伸5min。

背+腹:热身:慢跑五分钟,蝴蝶机热身最小重量15个2组。背:跪姿划船25kg20个-5kg15个-6kg12个-8kg10个,宽握高位划船8kg20个-12kg15个-16kg12个个-20kg10个,颈后下拉8kg20个-12kg15个-16kg12个-20kg10个,反握划船10kg20个-20kg15个-30kg12个-40kg10个。腹:卷腹触膝-平直抬腿-交替抬腿-支撑收腿-膝下换物-平板支撑(每个动作30s,循环四组)。有氧:椭圆机30min。拉伸:拉伸5min。

手臂锻炼的方法有哪些在健身房可以通过哪些方法锻炼手臂,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健身房手臂锻炼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健身房手臂锻炼的方法

 技巧一、合理安排部位

说到手臂训练,就会涉及到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在训练这两个部位时没有绝对的最佳方式。

要根据自己的训练方式和习惯安排部位,肱二和肱三可以分开练也可以单独练,例如肱三在胸肌训练之后,肱二在背部训练之后。因为胸肌对肱三也有一定刺激,而背部训练对肱二也有一定刺激。

另外,单独抽一天训练手臂也是合理的,因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一对互相对立的拮抗肌群,例如大神拉扎尔也是将这两个部位安排在一起,并且采用超级组,肱二和肱三交替训练,中间无休息时间。

 技巧二、多角度刺激

在手臂训练中,动作并不像其它部位如此丰富,许多动作觉得动作永远是那几个,其实适当调节一下角度相当于有了另外一种刺激。这个角度可以是两手之间的握距,也可以是正手或反手等等。

 技巧三、递增或递减重量

手臂属于耐力较好的部位,偶尔常规的训练不容易给手臂带来良好的刺激效果,所以可以尝试递增或递减重量。

递增或递减组建议安排在训练刚开始,在动作做完一组后紧接着适当减少或增肌重量再做一组。

 技巧四、训练小臂

在许多健友眼里,小臂是不用单独训练的,但对于整个手臂而言,小臂也是非常重要一部分。曾经有不少健友问过肌肉君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引体向上和硬拉训练时,大臂及背部还没酸小臂就抓不住了”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小臂力量和耐力欠缺所致,所以在手臂训练中,小臂的训练也应安排在内。等有一定基础后再考虑要不要停止训练小臂,因为大肌肉群的训练已经足够刺激小臂肌肉。

 技巧五、质量大于重量

在手臂训练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借力”,例如在做哑铃弯举时,身体过度后仰,用身体带动手臂做弯举。

其实这样会大大减少肱二头肌的刺激效果,长此以往,甚至会让身体养成习惯,影响日后的训练。

 技巧六、掌握速度节奏

和其它部位相比,手臂训练对速度和节奏的掌握更加重要。还是以肱二头训练为例,在哑铃和杠铃弯举时,手臂弯曲时的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但是放下的速度应该控制好。

在肌肉收缩最紧张时可以稍作停顿再下落,下落时的速度应该在手臂弯曲的2倍左右,这也是常说的顶峰收缩。

光说不练假把式,最后再送上一组大强度手臂训练,彻底轰炸你的手臂。

整套动作包括肱二和肱三,一套动作能完全轰炸你的手臂。下面每个动作8-12次,共3组,夏天请让肌肉撑爆你的袖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169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