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训练动作能增强胸背肌群整体力量和联动协调性?

哪些训练动作能增强胸背肌群整体力量和联动协调性?,第1张

关于胸背对抗肌的训练,可能很多健身的小伙伴都很陌生,在训练时也很少这样训练,其实在健身训练中,当体能晋级到一定级别后,这种对抗肌的联合训练非常重要,对抗肌训练可以增强全身力量体统的协调联动性,提升运动时发力的效率,可以更好的提升运动时力量的运动协调,在运动中全身的力量体统是需要全身协调的,如果一个不经常锻炼的人,他的力量协调性是非常差的,比如在进行负重或者身体高速运动时。

力量的反应联动速度非常差,而一个经常训练的人他全身的力量系统联动性就非常强,当神经系统调度身体运动时,力量可以迅速的启动,达到迅速的联动协调,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的力量反应速度非常快,有些人的力量反应速度非常慢的原因,在竞技体育中力量反应快的人,会有很大的优势,而力量反应慢的人就是处在弱势,所以那些运动员都会注重对抗肌的训练。

对抗肌的训练就是平衡在力量迅速启动时,有效的防止发力不均匀造成的反应速度差和力量不平衡造成的身体不稳定的情况,有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情况,就是在某一天突然负重,力量没有控制好,身体突然就出现不稳,造成扭伤的情况,其实这都是因为对抗肌弱,一边力量强一边力量弱造成力量不平衡,再加上自身的基础力量弱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对于小重量大家还能控制住,如果是使用大重量或超大重量训练。

那么发力不能相互平衡,出现意外情况就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当大家晋级到一定的训练阶段以后,必须要重视这种对抗肌的联合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你更好的控制力量,其实胸背力量 看是两个不相连的肌群,但是当力量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会协同发力的,比如你在做重量卧推时,当胸部力量不足时,背部就会协助发力,同样当背部在训练时力量不足时,胸部也会协助发力。

下面给大家整理一组关于胸背联合的训练动作,一般这种对抗肌训练的动作都非常多,强度也非常大,更不适合新手训练,只适合有一定训练基础的训练者训练,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整体的全面提升。这次的训练一共10个训练动作,而且还都是使用超级组训练,整体的强度绝对是你无法想象的,大家在训练时一定要慎重,并且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使用的重量要完全是自己能安全控制的重量,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做12次,组间休息90秒,动作间休息120秒。组间的休息时间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把握好。

动作1(胸肌训练)+动作2(背部训练)组成超级组训练

动作3(背部训练)+动作4(胸肌训练)组成超级组训练

动作5(背部训练)+动作6(胸肌训练)组成超级组训练

动作7(胸肌训练)+动作8(背部训练)组成超级组训练,动作图7前半部分为动作七,后半部分为动作八

动作9(胸肌训练)+动作10(背部训练)组成超级组训练,动作图8前半部分为动作九,后半部分为动作十

协同肌是一组共同运动行使相同工作的肌肉。肌肉的作用相互抵抗被称为拮抗肌。拮抗肌必须抵抗另一块拮抗肌的作用才可以使肢体运动。比如,当上臂前部的肱二头肌收缩变短时(协同作用),肱三头肌必须要松弛伸长(拮抗作用)才可以使胳膊弯曲。

单腿蹲就是双脚站距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单脚往后踏一大步,屈膝至后脚膝盖轻碰地板,前脚膝盖切记不要超过脚尖,起身时利用前侧腿的力量将身体站起,直上直下,重复这个循环,左右交替。

拮抗肌是人体肌肉中的一个部分,是在原动肌(主动肌)收缩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位于原动肌(主动肌)相反一侧并同时松弛和伸长的肌肉。

固定肌是将原动肌定点所附着的骨固定起来的肌肉。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作用  :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作为初学者,有一个科学的健身指引是非常必要的。本人的责任就是帮助你登堂入室。首先需要指出的 是:从健身初始你最好就要培养和改正自己的生活习惯,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不要熬夜通宵,不要不吃早餐,不要抽烟喝酒,不要~~~~~,因为既然你选择了健身,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不要那些不良嗜好了,把它们统统留在回忆里吧!

好了,下面我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

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6664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