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腰的准确位置图 鱼腰的功效和作用

鱼腰的准确位置图 鱼腰的功效和作用,第1张

1 鱼腰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正中。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目正视瞳孔直上,眉毛中央,按压有痛感。

2 鱼腰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眶上神经外侧支分布,眶上神经是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的分支,经眶上切迹或眶上孔至额部皮下,分布于额顶部的皮肤。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纤维和眶上动,静脉以及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眶上动脉是眼动脉的分支,与眶上神经伴行至额部。眶上静脉自额骨表面斜向内下,注入内眦静脉。面神经的颞支由腮腺上缘穿出,上行至颞部,支配眼轮匝肌上份和枕额肌额腹。面神经的颧支亦由腮腺上缘穿出,横进颧骨,支配眼轮匝肌下份,颧肌及提上唇肌。

3眼轮匝肌:位于眼裂周围皮下,呈椭圆形的扁肌,由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

4枕额肌额腹:位额部皮下,宽阔而菲薄,起自帽状腱膜,止于额部皮肤,受面神经颞支支配。

3 鱼腰的功效与作用

鱼腰位于眉中,属经外奇穴。有疏风清热,明目通络,消肿祛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眼疾,包括外感风邪,风热上扰之目赤肿痛,目翳,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等症;此外对口眼㖞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症亦有很好的保健调理作用。

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明目通络,如配太阳,合谷,睛明,少商,治疗风热目赤肿痛;配风池,阳白,丝竹空,印堂,合谷,治疗风热上扰之眉棱骨痛,风邪伤络之眼睑下垂;配地仓,颊车,阳白,合谷,治疗风邪入中之口眼歪斜。

2配睛明,四白,侠溪,行间,太冲,针刺泻法,清泄肝胆,治疗肝胆火盛之目赤肿痛,肝胆风热之目翳等。

4 鱼腰保健按摩手法

用中指指腹揉按本穴,每次3-5分钟,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力度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眼睛肿痛,眼疲劳,预防耳,鼻,口腔,眼部疾病。

人体运动系统骨和骨之间借结缔组织相互连接的装置称为骨连接。根据骨连结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 1.人体运动系统直接连结是相邻两骨依靠致密结缔组织(如颅骨间的缝)或者软骨(如椎骨间的椎间盘)直接相连。这类连结骨面之间没有空隙,运动性能小或不能运动。 2.人体运动系统间接连结就是一般所说的关节,这类连结骨面之间有空隙,运动性能较大,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等。它是人体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1)关节结构: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①关节面是相邻两骨的接触面,其中一个略凸或呈球形,叫关节头;另一个略凹的,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减少两骨摩擦和减轻两骨撞击的作用。②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囊,它附着在关节面的周缘上,包绕着整个关节。人体运动系统中关节囊内层为滑膜层,能分泌滑液,以滑润关节面和关节囊,减小运动时的摩擦;外层为纤维层,较厚而坚韧。关节囊的外面还有一些坚韧的韧带把两骨更牢固地联系起来。 ③关节腔是关节囊内两关节面之间密封的空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 人体运动系统关节的上述结构,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在关节发炎时,关节囊和关节面都可以发生病理改变,关节腔内可以积液或积脓,使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活动时有摩擦音,并且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2)人体运动系统关节的功能:是在肌肉的牵引下,能够产生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转和环转等运动。构成关节的两骨之间的角度缩小叫屈,角度增大叫伸。以肘关节为例,前臂接近上臂的运动是屈,反之为伸。肢体向躯干靠拢叫内收,离开叫外展。例如,以肩关节为轴.自然下垂的上肢远离躯干为外展,靠近躯干为内收。旋转运动包括内旋和外旋。例如,以肩关节为轴,自然下垂的上肢,前面转向内侧叫内旋,反方向转动叫外旋。环转是指身体的某一部分,以一定的关节为中心所做的圆周运动。例如.上肢以肩关节为中心所做的环绕一周的运动,叫环转。 (3)人体一生各时期骨与关节的特点。 由于儿童期骨质中有机质含量较多,可塑性大,易于变形。关节的韧带发育尚不完善,如用力牵拉易导致脱位.如腕关节脱位。入到中年后,骨密度逐渐降低,关节、肌肉强度逐渐减弱,从30~60岁之间约减弱10%。有资料显示,35岁以后肌肉力量每10年递减10~20%。由于骨骼中矿物质成分增加,因而,骨、软骨可发生纤维化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物理强度下降。关节活动幅度缩小,同时骨质易于增生,容易发生骨折和骨关节病,如颈椎病等。人到老年,骨小梁减少,骨质变薄,强度下降,因而易患骨质疏松症,且女性约为男性的八倍。老年人下肢肌力弱,关节活动障碍,容易摔倒,发生骨折。人体运动系统的关节软骨、椎间盘的变性以及主要承受外力的部位易形成骨赘。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周围软组织也易发生变化,加之骨关节活动障碍或肌力降低,引起腱鞘炎、滑囊炎、韧带弛缓等。 二、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 (一)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的概述 1.肌肉的形态 骨骼肌的形态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长肌呈梭形或带状,多见于四肢,收缩时产生迅速和大幅度的运动;短肌短小,多位于躯干部各椎骨突起之间,运动幅度较小;扁肌扁平宽大,多见于胸、腹壁,除参与身体运动外,对内脏还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轮匝肌呈环形,分布于眼裂、口裂等孔裂周围,如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收缩时可以使眼睛、嘴巴闭合。 2.肌肉收缩特性 肌肉受到刺激,能够收缩。在人体内,骨骼肌所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人体的所有动作,如举手、抬脚、转头、弯腰等,都是由骨骼肌收缩牵动骨围绕关节产生的。 肌肉收缩时可以发生长度或张力的变化,因而把肌肉收缩分为以下两类。收缩时肌肉张力几乎没有改变,而只是肌肉的长度发生变化,这类收缩叫做等张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变化的收缩,叫做等长收缩。 在人体肌肉运动中。上述两种收缩都有,肢体的自由屈曲主要是等张收缩;用力握拳时的肌肉运动主要是等长收缩。如果用力挤压握力计,则可漪出握力(既张力)的大小。一般的躯体动作,经常是两种收缩不同程度的复合。 3.肌肉的疲劳 持久的肌肉收缩活动,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减弱甚至停顿,这种现象称为疲劳。肌肉的疲劳可以由于收缩的代谢产生,是乳酸在肌肉中的积存而引起,也可以由于支配肌肉活动的神经中枢发生疲劳而引起。 适当的收缩节律和负荷,经常地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等,均可以延缓疲劳发生。合理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工作能力。 4.肌肉组织的发育 胎儿期的肌肉组织发育较弱,出生后随躯体和四肢活动使儿童肌肉组织逐渐发育,当儿童会坐、爬、站、行、跑、跳后,肌肉组织发育加速,肌纤维增粗,肌肉活动能力和耐力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发育显著加速与增强,进入青春期后,男孩比女孩更突出。 肌肉的发育与营养、运动等密切相关。人体运动系统的运动可使肌肉发达,避免体内脂肪过多而致肥胖,使儿童变得灵活健壮。因此应保证儿童营养的全面供给,加强儿童的各项运动的锻炼,如体操、球类、游泳等。 (二)人体运动系统全身表层骨骼肌分布 人体运动系统全身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共有600余块,约占体重的40%。全身各部分表层骨骼肌中主要的有:头颈部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额肌、枕肌、咬肌、颞肌、颈阔肌、胸鞘乳突;躯干部的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腹外斜肌;上肢的j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臂伸肌群和曲肌群;下肢的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缝匠肌、腓肠肌、比日鱼肌、胫骨前肌等

表情肌有

眼部周围肌主要是眼轮匝肌(orbicularoeulimuscle)。该肌为圆形环状肌,由眶部、睑部和泪囊部组成。眶部和睑部起于睑内侧韧带,止于皮肤及睑外侧缝。泪囊部起于泪骨和泪囊后壁,连接到睑部肌束。眶部肌束的收缩是紧闭上、下眼睑,睑部肌束作用是闭锁上、下眼睑。泪囊部肌束的作用是牵引眼睑和泪乳头,并扩张泪囊,促使泪液流入泪囊。眼轮匝肌受面神经颞支、颧支支配。

口部肌肉分为上组、下组、颊肌和口轮匝肌四组。

1、上组肌肉:包括上唇方肌、颧肌和笑肌。①上唇方肌:近似四角形,有三个起点分别是内眦头、眶下头和颧头。内眦头起于上颌骨额突,止于鼻翼和上唇皮肤。眶下头起于上颌骨眶下孔上方,止于上唇皮肤。颧头起于颧骨,止于鼻唇沟内侧皮肤。上唇方肌的作用是上提上唇,开大鼻孔,该肌受面神经颧支、颊支支配。②颧肌:呈带状,起自颧骨颧颞缝前方,斜向下前方,经咬肌、颊肌及面动脉、面前静脉浅面,止于口角皮肤和黏膜。颧肌的作用是牵引口角向外上方,受面神经颧支支配。③笑肌:呈带状,起自腮腺咬肌筋膜,行向前下,越过咬肌与面动脉、面前静脉,止于口角皮肤和黏膜。该肌的作用是牵引口角向外上方,受面神经颊支支配。

2、下组肌肉:包括三角肌、下唇方肌和颏肌。①三角肌:又称口角降肌,呈三角形,起于下颌骨外斜线,止于口角皮肤,作用是降口角,受面神经颊支支配。②下唇方肌:下唇方肌也称下唇降肌,呈方形,起于下颌骨斜线,止于下唇皮肤和黏膜,作用是下降下唇,受面神经颊支支配。③颏肌:呈圆锥状,起自下颌中侧切牙下方,止于颏部皮肤,作用是上提颏部皮肤,受面神经下颌缘支支配。

3、颊肌:位于深层,起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外侧面,翼突下咽缝,颊肌嵴止于口角皮肤。颊肌的作用是牵引口角向外。该肌受面神经颊支及下颌缘支支配。

4、口轮匝肌:口轮匝肌,呈椭圆形,浅层肌束为固有肌束,中层肌束来自三角肌和尖牙肌的纤维。深层肌束由在口角处交叉或不交叉的至于上、下唇的肌束组成。口轮匝肌的作用是关闭口裂,深部肌束可使唇靠近牙,口唇突出,成为吹口哨样动作,并可与颊肌共同作用作吸吮动作。此肌受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支配。

枕额肌,覆盖着颅盖前、后部,有两个肌腹,额腹(额肌)位于额部皮下,枕腹(枕肌)位于枕部皮下,两腹之间以帽状腱肌相连。额肌收缩可使额部皮肤出现额纹。

1人笑时需要调动十六块面部肌肉, 主要有:额肌、枕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颧肌、降上唇肌、降口角肌、颊肌、笑肌等

2人哭时需要调动十三块面部肌肉,分别是:枕额肌、眼轮匝肌、颧小肌、口轮匝肌、颧大肌、降下唇肌、二腹肌、下颚舌骨肌、舌骨舌肌、茎突舌骨肌、咬肌等。

3人皱眉时需要调动十六块面部肌肉,主要有:颅顶肌、眼轮匝肌、口周围肌、鼻肌、额肌、枕肌、弥勒肌、上睑提肌、上直肌、上斜肌、外直肌等。

头面部表情肌分口、鼻、眶、耳、颅顶五群

口周围肌群 口周围肌上组:笑肌、颧肌、上唇方肌、尖牙

口周围肌下组:三角肌、下唇方肌、颏肌

口轮匝肌

颊肌

眼周围肌群 眼轮匝肌、皱眉肌

鼻部肌群 鼻肌、降鼻中隔肌、鼻根肌

耳部肌群 耳前肌、耳上肌、耳后肌,已基本退化

颅顶肌群 额肌、枕肌、帽状腱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802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31
下一篇2024-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