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完胸肌后如何做放松运动

锻炼完胸肌后如何做放松运动,第1张

1、全身放松,上肢放松活动:站立,上肢前倾,双肩双臂反复抖动至发热止。下肢放松运动:仰卧、举腿、拍打、按摩,颤抖大腿内、前、后侧和小腿后侧,以及臀、腹、侧腰部。

2、低位拉伸,拉伸臀屈肌,首先,跪在垫子上面,然后左脚向前一步,膝盖弯曲90度,将手放在垫子上左脚的两侧。然后,轻轻地将骨盆朝垫子下压。这个动作还可以做更进一步的拉伸,将右手举起,伸直手臂往左肩的方向靠拢。动作保持60秒。换另外一边重复动作。

3、“4”字形状,伸展臀部和髂胫束,人躺在垫子上,脸朝上,双膝弯曲,双脚平放。左脚脚踝放置在右膝盖上方。然后,保持“4”字形状姿势,将右腿往下弯曲侧躺在地板上;左脚放在地板上,并用左膝指向天花板。姿势保持1-2分钟。换另外一边重复动作。

4、腿筋伸展,伸展腿筋和小腿,首先,双手紧握卷起的毛巾,躺在垫子上,面朝上方,双膝弯曲,脚部平放。然后将毛巾绕成环状,抬起右脚放在毛巾上,将就像踩着马镫。接着伸直右腿直接指向天花板。最后弯曲右脚并轻拉毛巾的末尾。姿势保持60秒。换另外一边重复动作。

扩展资料:

放松肌肉的原因:

1、增长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展

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进行的,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紧张收缩,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则对肌肉的刺激就不易达到较深层次,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人体的运动潜能。

2、减缓疲劳,避免运动损伤

紧张收缩的肌肉压迫肌肉中的血管,影响血液流动。肌肉一旦放松,则会大大改善血液循环条件,使血液流动比肌紧张时提高十倍多,降低血乳酸含量,对减缓疲劳和避免运动损伤有重要作用。

3、改善动作协调性

对初学者来说,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使动作轻松自如,具有良好的节奏感,从而加快动作的学习过程。

—放松训练法

我们知道对于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如何有效、健康地做运动很重要,经常健身和学习的你知道怎么打造自己的身体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正确锻炼胸部肌肉和怎么让下垂的胸部再次挺起来。说到这个,相信已经有很多人感兴趣了,谁不希望自己有一双挺傲的胸部呢,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是胸部已经出现下垂要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了解胸部下垂原因,找准问题,才有效地解决问题。一般引起胸部下垂的因素有以下两点:

一是处于锻炼阶段的人,由于长时间不锻炼就会出现,已经锻炼得很好得胸部再次下垂现象,这是由于长时间没有锻炼后胸部肌肉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一堆下垂得脂肪,看起来特别不好看。

二是还没有经过锻炼的,处于肥胖阶段,因为身体的肥胖会导致胸部脂肪偏多,如果是男士的话,看起来可能会像发育后的女孩子一样,也很影响外观形象。

那么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就已经下垂胸部和防止胸部下垂两个方面来说说该怎么做,也给大家介绍下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提供简单指导。

如果是胸部已经下垂了,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来说说该怎么做。对于已经下垂的胸部,如果你还在长时间地做跑跳运动,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停止了,让运动幅度减少。我们都知道,不断地做跳动运动,会让我们的胸部皮肤受到影响,这样的结果是导致皮肤松弛,肌肉力量流失。

面对已经下垂的胸部也不要太急,我们要相信凡事都是可以解决的。可以从锻炼肌肉力量开始,在锻炼时,多注意胸部力量的锻炼,在上胸的训练上也要特别关注。

注重上胸的训练有什么好处呢?这会让这个地方的肌肉力量变大,起到拉扯的作用。可以说,上胸的训练很重要,能让整个胸部有个向上的引力,只有这个地方的肌肉发达了,才能把下垂的胸部重新拉挺起来。

既然上胸的训练这么重要,那要怎么去训练呢,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问题。因为平时注重这个地方的训练了,也可以有效防止胸部下垂的情况。这里简单给大家推荐几个小动作,一起来练练吧。

一是上斜卧推。把一个板凳放成上斜的样子,人躺在这里,躺好后可以结合自身调整好高度,然后做一套动作流程,反复做,建议每组10个,做6组。

 

二是蝴蝶机夹胸。这套动作效果很好,既能锻炼上胸更能锻炼整个胸部,才能防止胸部下垂和增强胸部整理力量,这个运动很值得去做。

男士们一定要注重胸部的锻炼哦,不然下垂像女孩子一样可就不好看了。

  开始健身,首先需要充分热身。先做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慢跑,骑车等,大约20分钟,通过有氧运动来使自己的身体渐入佳境,体温慢慢升高,心率提高,呼吸匀速变快。血液循环也更迅速,这样氧和养料就会被输送到心脏和肌肉,为你的运动做好准备。然后,要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分关节韧带,抻拉四肢、腰背肌肉。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无氧运动了。

  由于力量训练运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多,神经负担重,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训练后的恢复。总的说来,健美训练后在营养充分和休息良好的情况下,机体恢复到90%需要 18小时,完全恢复需要72小时。如果肌肉没有完全恢复就进行第二次训练,则效果肯定不好。长此下去还会造成肌肉僵硬、过度疲劳,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一般来说,一周练3-4次,每次1-2个小时,练1-2个部位就差不多了,再注意适当的调配营养~

  以下给出一个各个部位的练习动作,你可以参考一下,不知道你在家有没有哑铃,有的话就更方便一些:

  (再啰嗦一下:对于初练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渐进性超负荷法则: 增强任何健康素质的基础是使你的肌肉去担负比它已习惯的更重的工作,使肌肉承担不断增大的负荷。具体就是逐步提高重量与密度,但一定要有渐进性。

  2。 多组练习法则: 对每个动作要进行多组训练,以使每一肌肉群都能彻底的锻炼。一般是3-4组,每组8-12个

  3。 迷乱莫测法则: 也即:动作多变法则。是为了以避免肌肉的适应性,经常给肌肉以新的刺激。

  4。 孤立锻炼法则: 对要发展的肌肉部位,要尽可能的,不借助其它部位,单独承受负荷来集中刺激肌肉。

  5。 优先训练法则: 对于身体的最弱或重点要加强的部位,采用安排在训练课的最前面,以精力,体力充足来完保证训练量。)

  胸部练习:你需要在这里多花些精力

   俯卧撑。15-20 (次) x 3-4 组,这是基础的训练方法

  俯卧撑对发达胸大肌很有效,对发达肱三头肌也有一定作用。双脚可以并拢也可以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下降时呼气,撑起时吸气。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身体应始终处于挺直姿势。也可尝试不同的动作:两手距离放宽,可以练胸大肌外侧;足部垫高,成头低足高姿势(角度不要超过10度,不然练的是肩部不是胸部了),可以练习胸大肌上部;两手距离尽量靠近,甚至两手并拢在一起来做俯卧撑,可着重练肱三头肌,兼练胸大肌。

   卧推杠哑铃锻炼,练习胸部最主要的方法,主要以铃重、握杠方式、握距、举的角度、举的速度和组次数等因素影响被练的肌肉,主要是胸大肌,其他包括手臂肌肉和肩背肌肉。在握距上(和俯卧撑手的距离道理一样),应该清楚:

  1平握 : 是指握距与肩宽一样。对胸肌正面刺激最大。

  2宽握 : 是指握距比肩膀明显的要宽,对胸肌外侧刺激最大,使胸肌更宽。

  3窄握 : 是指握距比肩膀明显的要窄,对胸肌内侧刺激最大。以上握距的不同,是对胸肌部位的不同刺激。同样,不同的握距,还影响着辅助肌:肱三头肌,这要从运动时,肘的角度和肩的角度上分晰了。 运动时,肘的角度(上臂与前臂的角度)变化越大,对肱三头肌的刺激就越大。运动时,肩的角度(上臂与躯体的角度)变化越大,对胸肌的刺激就越大。因为很多时候大家在做同一个动作的时候,发现效果不同,而找不到原因。或者是想刺激胸肌,却往往是胸肌还没有感觉时,手(肱三头肌)已经很酸胀了。

   杠铃仰卧推举 10-12(次) x3 组

  http://wwwsport121com/attachments/2007/12/1_200712230127591gif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绝大多数的冠军健美运动员把仰握推举作为锻炼上身最好的动作。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握住横杠,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胸的上部。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杠铃垂直落下,直至横杠接触到胸部(大约接近乳头线上方)。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坐。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上斜杠铃卧推 10-12(次) x3 组

  http://wwwsport121com/attachments/2007/12/1_200712230127091gif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当横杠一接触胸部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一般都采用较宽的握距,横杠放下在锁骨处,这种方法使胸 部肌肉更用得上力。

   坐姿屈臂夹胸

  http://wwwsport121com/attachments/2007/12/1_200712230122471gif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肩部三角肌群

  B、开始位置:坐在蝴蝶训练器固定椅上,收腹、挺胸、紧腰,上身直立,两小臂放在小臂阻力器的护垫上,小臂与地面保持垂直,上臂与地面平行。

  C、动作过程:吸气,两臂同时用力向中间夹胸,使两个相分离的阻力器尽可能触到一起,稍停2-3秒,然后呼气,缓慢还原。

  D、训练要点:注意动作完成要圆滑、从容,防止突然性猛夹动作。

   哑铃卧推 10-12(次) x3 组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67gif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伸直握住哑铃。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 动作,上推时呼气。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坐。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上斜哑铃卧推 10-12(次) x3 组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78gif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臂伸直持哑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接近锁骨处)时吸气。下降至最低 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练习过程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胸大肌上,使胸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肱三头肌作为次要 的补充力量。

   平卧哑铃飞鸟 10-12(次) x3 组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83gif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支撑在胸部上方。

  C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 的拉伸感,并使上臂落下至低于肩部水平线。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 时呼气。

  D训练要点:如果哑铃向两侧落下时,两臂如呈伸直状态,胸部肌肉便很难得到拉伸和肌肉收缩的感觉。

   双杠双臂屈伸 10-12(次) x3 组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71gif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胸大肌下部,其次是肱三头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双杆间距最好宽于肩,双手握杠成直臂支撑、挺胸、收腹,两腿伸直并拢放松呈 下垂状。

  C、动作过程:呼气,屈肘弯臂,身体下降,直至两臂弯曲降低到最低位置时,头部应向前引, 两肘外展,使胸大肌充分拉长伸展。随即吸气,以胸大肌突然收缩力撑两臂,使身体上升直至两 臂完全伸直;当上臂超过杆水平位置时,臀部稍向后缩,躯干呈“低头含胸”的姿势。两臂伸直时, 胸大肌处于彻底收紧状态。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动作要缓慢进行,不要借身体的振摆助力完成动作;撑起时速度要快、挺胸、抬头、 收腹、不耸肩;为加大训练强度可在腰间负重练习。

  如果要练出胸肌的线条,一般是采用采用多次数重复训练法并且且是进行多组数的训练来勾勒肌肉的线条,多次数一般指15次以上。

  还有个方法,是当代伟大的健美运动员李·哈尼使用的方法----爆发性和节奏性相结合的训练。一般是每一部位采用四种练习动作,以全面发达该部位的肌肉。一种方案是采用两种基本动作练习。先进行爆发性用力的练习,目的是提高力量,增加肌肉体积。练习时要像举重或田径力量性项目运动员那样完成动作。动作开始时要有速度和爆发力,还原时要加以控制。采用大重量,重复次数少,即每组6一8次。爆发性用力练习后,接下来是节奏性练习。这是分离训练,即对肌肉进行精雕细刻,使肌肉条块分明的分解训练。动作用中等速度,双向进行,要有节奏性。每次重复都要配合呼吸。伸展时深吸气,收缩时呼气,保持节奏。采用中等重量,动作要舒展。每组为10一15次。

  胸部爆发性节奏性训练方案

   卧推, 6-8 (次)x 4组,中握距,肘部外展。杠铃落在胸的中部,触胸后爆发性用力上推。

   斜板扩胸(飞鸟),10-12 (次)x 4组。35度斜板。做动作时肘部微曲。

   负重双臂屈伸,6-8 (次)x 4组,肘部外展,身体前倾。爆发性向上用力,缓慢下降。

   头朝下斜板扩胸(飞鸟),12 (次)x 4组。做法同斜板扩胸,斜度为45度。

  当然这个量是专业健身运动员的量,具体的要根据你自身的情况来定。

其实很简单,胸肌的跳动就是肌肉一松一紧产生的。面对镜子自然站立,双臂自然下垂,双肩放松。接下来,手臂不动,双肩突然下坠并向内夹紧,然后再放松,再夹紧……胸肌自然就跳起来了。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动作的幅度要小,不能明显看到双肩有明显的移动,另一个就是一松一紧的动作之间切换要快。想让胸肌跳起来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肌肉,但是如果太少肯定是不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8247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