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只有一个杠铃,应该怎样利用杠铃进行锻炼?

家里只有一个杠铃,应该怎样利用杠铃进行锻炼?,第1张

杠铃训练作为训练之王,合理的运用杠铃训练,绝对会让训练效果提升一大截。运用杠铃训练一般是重量比较大的复合训练,对于全身性的肌肉增长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人们经常所说的黄金动作也少不了杠铃的参与。由此可见杠铃在训练的安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低位。对于全身大部分肌群的刺激是哑铃和其他固定器械所不能代替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运用杠铃来进行训练。

卧推

卧推作为衡量人体上肢推的能力,不论是健体还是力量举又或者是其他训练。卧推是相当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平板卧推主要是刺激整个胸大肌,此外还有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参与发力。然而这些仅仅是主要刺激的肌群,还有身体的其他方面参与发力。标准的卧推有着完整的发力链条,从腿部到胸部都有参与。此外核心肌群也参与稳定的作用,所以说卧推不仅仅是训练胸部的一个动作,对于全身的肌肉生长都这好处。

深蹲

俗话说无深蹲不翘臀,这句话说的对不对我们暂且不讨论,但深蹲对于全身的刺激却是相当的强的。深蹲作为力量训练之王,无论是增肌还是减脂又或者是塑性,都可以采用这个动作,不仅刺激股四头肌,还有臀大肌也能得到很好的刺激,这个就是无深蹲不翘臀的来历。但是深蹲主要的刺激还是股四头肌,核心肌群参与稳定。力量的提升全身肌肉的增长都少不深蹲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刺激激素分泌。

硬拉

想要练就翘臀,硬拉相对深蹲更加的有效果。硬拉相对于深蹲而言,身体的发力链条不同,硬拉主要是锻炼身体的后侧链。也就是说硬拉更为主要的刺激股二头肌臀大肌,竖脊肌以及背部肌肉。此外硬拉对于握力的要求很高。想要拉起更大的重量,往往握力不足,虽然有助力带这样的辅助装备和正反我这样的技巧。但训练时双正握会更好。相对于身体前侧而言,一般人对于后侧链的训练明显少很多。为了确保身体的肌力均衡发展,硬拉训练不可缺少。

实力举

实力举作为一个上肢上推的训练动作和引体向上动作模式恰恰相反,但对于刺激三角肌和肱三头肌有着很好的刺激效果。由于实力举采用站姿,这个姿势推举杠铃会涉及到全身发力。腿部起着支持作用,核心肌群起着稳定的作用。但这个动作在健身房里面却很少有人训练,可能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动作不当伤到了腰椎。这个动作在运动准备过程也就是杠铃在地上到准备举起到肩部的阶段还会涉及到一个动作那就是高翻,高翻在健身训练中属于比较难得的那一类,技巧性非常的强。这也可能是实力举训练少的原因吧。

杠铃划船

说到背部训练其实就两种训练模式,一种是水平拉类,一般引体向上和高位下拉就属于这一类,主要是锻炼背部的宽度,另一类就是垂直拉类,就是各种划船及其变式,主要的锻炼背部的厚度。杠铃划船作为划船的重要一类,不经对背部的训练还有身体的其他部位有着良好的刺激。保持俯身的姿势进行划船,不仅刺激背部肌群还对核心肌群和腿部力量有着不错的刺激。

则会五类复合动作不仅是仅仅训练一个部位的,对于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有着不错的效果。复合动作的好处在于对于整体增大肌肉体积、增强肌肉力量效果显著,对于提高全身肌肉间协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也很有效果。不是局部,而是整体。在训练的初期我们更应该专注于整体肌肉的塑造。当有了一定的肌肉含量了在进行局部的修饰。维度和线条很难说谁更重要,但更大的纬度才能拥有更为清晰的线条。

1、深蹲和硬拉是两项最实用的力量训练。和深蹲不同的是,硬拉训练一向令人头痛,而且容易受伤。背部的过度弓起很容易损害腰椎和腰部肌肉。但是,硬拉成绩可以通过练习一种从运动力学角度来说更合理的动作——哈克深蹲来提高。

2、这里说的哈克深蹲并不是使用配重器械的肩托深蹲,而是使用杠铃的传统形式。练习者将杠铃放在身后的地面上,屈膝下蹲,直到双手握紧杠铃杆。伸直腿部的同时将杠铃拉起,直到腿部和腰部伸直。

3、硬拉时很容易出现的一些技术错误在哈克深蹲时都能得到自然克服。标准的硬拉动作要求先屈膝下蹲,而不是俯身弓腰,哈克深蹲自然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你不可能向后弯腰。硬拉动作要求将杠铃紧贴身体拉起,而不是杠铃和身体之间有一段距离,这对哈克深蹲也非常自然。硬拉动作要求背部始终保持平直,而不要弓起,哈克深蹲时背部几乎不可能弓起。最后,硬拉要求尽量借用腿力,以减轻腰部负担,哈克深蹲时腿部力量的应用也是自然而流畅的。

4、硬拉世界纪录保持者andy Bolton既练习使用配重器械的肩托深蹲,也练传统的杠铃哈克深蹲。他认为两种形式的哈克深蹲对于他1213磅的深蹲和1003磅的硬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硬拉,Andy指出,在非赛季,用杠铃哈克深蹲取代硬拉训练,更加安全,也更加有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7951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