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对联趣闻

纪晓岚对联趣闻,第1张

纪晓岚的本名叫作纪昀,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的学者以及政治人物,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

民间关于纪晓岚的对联故事

纪晓岚学识渊博且机敏诙谐,其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据史书记载,他喜联、擅对,是对联奇才。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千叟宴”,席间有一老翁141岁高龄,乾隆帝得知,便以此为题出一上联,命众人答对,联曰:“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60岁称“花甲”,“重逢”等于120岁,“三七岁月”即21岁,相加恰好141岁。纪晓岚稍加思索后随即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70岁称“古稀”,“双庆”等于140岁,“添一度春秋”也是141岁。

时值旧历除夕,瑞雪初霁,梅花傲放,红装银裹。纪晓岚伴乾隆帝到户外赏景,不料乾隆帝叹道:“老叟扶持观梅花,唉!青春已过。”纪晓岚悟出这是一题上联,脱口而出:“幼童侧耳听鞭炮,哟!又是一年。”

纪晓岚为乾隆帝五十寿辰而作的寿联,也堪称流芳佳联:

“四万里皇国,自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全联36个字,字字歌功颂德,句句阿谀奉迎,尤其说乾隆帝“五十年圣寿”之后,还要活“九千九百五十年”,前后相加,正好是“万岁”,妙不可言。

由于纪晓岚才华超众,人人敬仰,不少达官显贵、豪门富户都以攀缘结交他为幸事。一日,某公邀纪晓岚赴宴,正巧席座中有戊子科父子同榜者,某公说道:“人人都知纪晓岚你喜对,今有出语,能即席成之,当以百金古砚为赠,否则照罚。”他随即出上联:“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但见纪晓岚不假思索随口对云:“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众人叹服。

主人又曰:“春宵一刻值千金。”纪晓岚笑曰:“太极两仪生四象。”有数对数,无数对无数,对仗严密工整,主人惊服,随即开宴。

纪晓岚一生写的对联难以计数,但多是为他人所作,写自己的联极少。据知只有一联自咏:“浮沉官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一自咏联道出了他一生居官生涯的坎坷苦乐,也表达出了他终生对治学的严谨追求。

纪晓岚小时候就是一个对对子的能手。一天中午,吃过了午饭,还不见哥哥回来,于是纪晓岚手舞着一根牛皮鞭子去学堂找哥哥。原来哥哥正因对不上老师出的对子而犯愁,纪晓岚对严厉的守在一旁的先生说:“您别生气,我替哥哥对行吗”先生看了看聪明可爱的纪晓岚点头答应了。上联是:

苇篾织席席盖苇

纪晓岚思考了一会,摇摇手中的鞭子说出了下联:

牛皮拧鞭鞭打牛

先生大惊,连连点头,嘴里不断说:“好!好!好!”并挥手示意,叫他哥俩回家。

某年仲秋,纪晓岚去福建督学,途中渡江乘的是摇橹的船。此时,一只帆船乘风追了上来。帆船的人得知幸遇纪晓岚时,便传过来一上联: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此联运用了谐音和双关。“橹速”即三国东吴名臣,“帆快”西汉初大将。联语“橹速不如帆快”意含文不如武,讥讽纪晓岚。纪晓岚久久未能对出。到了福建,在院试大典上,乐声四起,纪晓岚灵感忽现,对出了下联: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和

“笛清”宋代武将狄青,“萧何”汉初丞相萧何,当然,纪晓岚也不会忘了反驳“文不如武”。

纪晓岚长年在京城伴君为官,日子久了,不免思念家乡,因此闷闷不乐。乾隆皇帝看出了纪晓岚的心事,一日,散朝后,乾隆对纪晓岚说“爱卿这几日气色不好,朕出一上联,猜猜。”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连忙跪下,对道: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皇帝只好顺水推舟地准了纪晓岚的探亲假,也留下了这副巧妙的合字联。

相传,纪晓岚曾夸口说:“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句”。他的妻子听后,在一个月夜指着纱窗难他: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此联借他的姓名和字描绘了月光穿透纱窗所呈现的图景。才思敏捷的纪晓岚当时居然被难住了,最终未能对出。直到近代,才有人解答了这一难题: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纪晓岚对联:

牛头喜得生龙角

狗嘴何曾长象牙

(上联为老和尚所出,当时小时候的纪晓岚头上梳着童子髻)

小童子暗藏春色

老宗师明察秋毫

(纪晓岚参加童生试前被担任主考的教谕大人看见他拿着一根树枝玩耍,便把树枝藏在衣袖里向教谕问好)

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

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

(纪晓岚当时十岁,考官在朝中任职三年)

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

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

(考官看着门神出上联)

盲人看牡丹,心中富贵

哑巴念左传,腹内春秋

(纪晓岚的启蒙老师得了眼疾,近乎眼盲)

五月五日,五弟篮中提五粽

三更三点,三嫂床上抱三哥

(纪晓岚在家中排行第五,按照习俗,五月初五这天拿粽子给三嫂)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老师施先生把纪晓岚养的小鸟压死了,纪晓岚对上下联以报复)

水月寺鱼游兔走

山海关虎跃龙飞

(水中有鱼,月中有兔,山中有虎,海中有龙,对得自然贴切,天衣无缝)

鬓边斜插一枝带叶嫩海棠

腰间悬挂半截连毛老山药

(上联为纪晓岚赞美女友文鸾,下联为文鸾所对,山药即红薯。无意中引起一场搞笑,甚是滑稽)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纪晓岚向马家求婚时,**马月芳出上联考验他)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二九佳人逢佳期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一个痴人说痴语

(新婚之夜,轮到纪晓岚出上联,马月芳对下联,对完后,一男一女就钻进被子里为所欲为,大干特干)

二猿伐树,看小猴子如何下锯

一马犁田,瞧老畜生怎样出蹄

(纪晓岚两个族侄玩耍爬树,折断不少树枝,被老和尚看到,出了上联,纪晓岚对下联解围)

中秋八月中

半夜二更半

三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纪晓岚为铁匠写的春联)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寒火尽,须把意马牢拴

(纪晓岚为庙宇题的一副楹联。上下斟酌,上联藏一个“秃”字,下联藏一个“驴”字,加起来是“秃驴”,说得和尚没辙)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南方的太监来到北京,出上联取笑纪晓岚,含春夏秋冬四字。纪晓岚用东南西北回敬)

榜上三元解、会、状

人间四季夏、冬、秋

(上联为太监所出,纪晓岚对之,因此四季中没有春,以讽刺太监)

吃西瓜皮向东抛

看左传书朝右翻

屎壳螂,撞南墙,乒乓,扑拉,炭

癞蛤蟆,跳东洼,咯呱,咕咚,薹

太极两仪生四象

春宵一刻值千金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前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纪晓岚为乾隆献的寿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妈妈驾马,马恋马,妈妈鞭马

妞妞牵牛,牛舔牛,妞妞打牛

暑鼠凉梁,唤匠描猫驱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今日门生头点地

昨宵师母脚朝天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上联谐鲁肃、樊哙,一文一武,下联谐狄青、萧何,也是一文一武)

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

俺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移椅依桐同望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虎走山还在

山在虎还来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钟声磬声鼓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物色,色色皆空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无声无音倒也动神韵

有情有楚更是见芳心

(纪晓岚献给女子小倩的对联)

小住为佳小楼春暖得小住且小住

如何是好如君爱怜要如何便如何

(纪晓岚献给女子小如的对联,上下联首字为“小”“如”)

因火生烟,若不撇出终是苦〔小如〕

水酉为酒,如能回头便成人〔陈半江〕

采丝为彩,又加点缀便成文〔戴东原〕

舛木为桀,全无人道也称王〔纪晓岚〕

女支为妓,情海无心自天青〔刘石庵〕

人言为信,倘无尚书乃小人〔董曲江〕

一大冷天,水无一点不成冰〔刘师退〕

少女为妙,大来无一不从夫〔小如〕

女卑为婢,女又何妨不称奴〔女子嫦娥〕

子女相好,人弗作恶便成佛〔小倩〕

(众人一起对对,像说文解字一样,却都在情理之中,妙)

唯本色英雄方能到此

是可怜儿女何必苛求

抽烟呵气,眼前风云聚会

撒尿放屁,胯下雷雨交加

(好有意思!纪晓岚喜欢抽烟,人称“纪大烟袋”,才子聚会时刘师退以此给纪晓岚出了上联,说完后竟放了个屁,被纪晓岚听到,对出下联。“抽烟呵气”对着“风云”二字,“撒尿放屁”对着“雷雨”二字。觉得“放屁”二字粗俗的朋友,以后可以说得更有文化)

以下是才子聚会时纪晓岚与刘师退的较量,刘师退出上联,纪晓岚对的下联: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大宗师自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何者能弹

山竹无心,空生几对枝节

河藕有眼,不沾半点污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旁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三尺天蓝缎

六味地黄丸

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

明朝奔圆月,圆月几时圆

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未动

鹦鹉洲,洲下舟,水推舟走洲不走

色难

容易

(纪晓岚和刘师退的较量,果然不凡)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生烟夕夕多

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

(一次国宴上,年龄最大的是一个141岁老翁,纪晓岚为他献上此联。计算一下,上联是602+37=141,下联是702+1=141,妙)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崇朝五十又五年

(乾隆八十岁大寿,纪晓岚撰的寿联)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人,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谷登,五云观,五事修,五福备,五代同堂,祥开五凤楼前,五色斑斓辉彩帐

鹤算八旬逢八月,贺万岁,八千为寿,八千为秩,八宝进,八恺呈,八面畅,八风和,八方从化,歌舞八鸾队里,八仙会绕咏霓裳

(乾隆八十岁大寿,纪晓岚撰的另一副寿联)

出将入相,仔细端详,无非借古代衣冠,奉劝众生愚昧

福善祸*,殷勤献演,岂徒炫世人耳目,实为菩萨心肠

宋玉树小住樱桃街

潘金莲大闹葡萄架

《竹取物语》又称《辉夜姬物语》,“竹取”即伐竹之意。此书创作年代和作者不详,其作者一般推断为上层阶级男性,具有较高的佛学、和歌与汉学修养。

书中讲述的是一位伐竹翁,从竹筒中得到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小姑娘经过就三个月长大成人,取名为“辉夜姬”。有五个贵族子弟垂涎其美色,向她求婚。辉夜姬便出题让他们知难而退。

古时候有个伐竹翁,他常到山野中伐竹子,制造成各种竹器贩卖。

一日老翁在竹林中望见一根竹子,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他心存困惑向前探看,只见竹筒中躺着一个三寸大小的小女孩。

老翁觉得和这小女孩有缘,便将其捧在手心带回家中,交给自己的老婆抚养。自从得到这个小女孩后,老翁每次进山砍伐竹子,都会在竹节里发现黄金,久而久之,老翁变成了富翁。

三个月后,小女孩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老翁请来人,给她命名为“辉夜姬”。

世间的男子,做梦都渴望能够娶到辉夜姬为妻,其中有五个人最为突出,分别是:石作皇子、车持皇子、阿倍御主人、大伴纳行和石上糜吕。

这五人频频造访伐竹翁的住处,不断跟他提亲,希望能娶辉夜姬。老翁见这五个人,都是达官显贵,于是便要求辉夜姬选择一个早日成婚。

虽然辉夜姬非常不情愿,但迫于无奈,只能佯装答应,但同时,她提出一个要求:既然这五个人都爱我恋我,可是谁爱得更多却是难以区分,如果能让这五个人分别去取我最喜欢的五样物品,谁能取到,就表明他是最真诚的人,那么我就嫁给他!

伐竹翁将这话转给提亲的五个贵族,五人听罢,异口同声地赞同这个方案。

于是辉夜姬便分别给五人提出具体的要求:

(1)石作皇子:去天竺国取来佛之石钵;

(2)车持皇子:去蓬莱仙山取来宝树玉枝;

(3)阿倍御主人:去大唐取来火鼠之裘;

(4)大伴纳行:去取神龙头上的五色宝珠;

(5)石上糜吕:去取燕子肚子里的安贝。

这五样物件都是世所罕见之物,五人听完瞠目结舌,面面相觑,叹息道:“这不就是明显地劝退嘛……”说完全都无精打采地回家了。

尽管如此,五个人日思夜想辉夜姬的美貌,单相思难耐,还是纷纷采取了行动:

1、佛之石钵

石作皇子最有心机,他想到要去天竺国取石钵,且不说路途遥远,就算真到了天竺,人家也未必肯给,于是计上心来。

过了几日,石作皇子到辉夜姬住处说:“在下这就前往天竺国取石钵。”

三年过去了,石作皇子并没有奔赴天竺,而是跑到了大和国,在某个不知名的寺院里,随手找来一个石钵,装在锦袋里,连夜送到辉夜姬家中。

然而这么拙劣的骗招并没有糊弄到辉夜姬,她看见石钵黝黑无光,知道石作皇子有心骗她,任凭石作皇子有心骚扰,也不再搭理了。

2、蓬莱玉枝

车持皇子在跟辉夜姬道别后,言之凿凿地扬言说渡海去蓬莱,结果在海上航行才三天,就悄悄折返回难波港,一上岸就找到一个隐秘之所,招徕六个能工巧匠,制作玉枝。

过了段时日,他装作历经长途跋涉的疲惫模样,将玉枝送到辉夜姬家中。因为制造工艺精良,辉夜姬没能辨认出这是假的,兀自苦恼。

车持皇子喜不自禁,以为就此能成功娶到辉夜姬,正在向伐竹翁夸夸其谈他旅途中的艰险时,有六名男子走进辉夜姬家中,大声哭诉道:“我们帮车持皇子打造玉枝,历时千日,结果分文未得,实在是冤呐……”

车持皇子羞愧难当,就此隐姓埋名,遁世不出。

3、火鼠之裘

阿倍御主人家财丰厚,人脉资源宽广。他想正巧自己认识一个来往于日本和唐国的朋友,于是便书信一封,让这位朋友代为帮忙。

这位朋友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件火鼠裘,声言花销了50两黄金,希望阿倍御主人能代为偿清。阿倍御主人欣喜若狂,甩下黄金便拿着火鼠裘到辉夜姬家中。

辉夜姬看着火鼠裘,让伐竹翁告诉阿倍御主人,她听说火鼠裘世间罕有,能够触火不燃,如果阿倍御主人肯拿这火鼠裘放到火中试验,如果真的火焚不坏,那么自然会信守诺言嫁给她。

阿倍御主人听完后,毫不犹豫地将火鼠裘扔到火里去,结果瞬间被点燃,须臾间灰飞烟灭。阿倍御主人看到此情此景,默然无语,悻悻离去。

4、龙首宝珠

大伴纳行知道辉夜姬的要求后,回到家便召集家中的奴仆,对他们说:“谁要能取来五色宝珠,不管他提什么要求,一概准许。倘若取不回来,就都不许回来!”

结果,奴仆们出门后就各奔东西,都不知道龙的脑袋上的宝珠该去哪里找,找不到又不能交差,便四处藏匿起来。

一年后,大伴纳行看见没有奴仆回来,无奈之下,只能自己下海出行寻找龙王。结果突遇海上风暴,恶浪涛天,航船几乎沉没。大伴纳行险些命丧于海。

侥幸保得性命,回到自己的府邸,他愈发觉得这是辉夜姬的诡计,希望害死自己,决计以后绝不再招惹她。

5、燕子安贝

听说,燕子只有在生蛋的时候,才会生出子安贝。石上糜吕回到家后,便吩咐家仆:看到燕子筑巢时,就速来报道!如见燕子生蛋,便可取子安贝。

然而燕子筑完巢后见众家仆在树上虎视眈眈,都不敢飞回巢中。石上糜吕为此大为苦恼,正束手无策之际,一个老家仆建议说,不如制作一个大竹篮,里面坐一个人,等燕子飞来生蛋时,让其他人拉动滑索,将竹篮升上去,就可以取到子安贝。

就此试了几番后,仍然杳无所获。石上糜吕急不可耐,决定自己坐到竹篮上去掏摸。

正摸到一个扁平的事物时,滑索断裂,石上糜吕从空中摔下,摔折了腰骨,看了眼手中的“子安贝”,原来是陈年的燕子粪。

石上糜吕生怕这事成为别人的笑柄,心情抑郁,悔恨不已,病体愈加沉重。辉夜姬听说后,给他写了一首和歌慰问:

秋水望穿不见君,

料来燕贝已渺然。

石上糜吕收到和歌后,痛苦万分,气绝身亡。

自此五个求婚者,都没能如愿取上辉夜姬。或许你以为辉夜姬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其实远未完结。时任日本天皇知道辉夜姬沉鱼落雁般绝色美貌,降下圣旨要见辉夜姬。

辉夜姬和天皇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建议大家自行去了解日本的经典文学作品《竹取物语》,在故事的最后,你将会明白,日本的富士山,为什么会叫“富士山”~

其实最难捉摸透彻的便是爱情了,有的热情如火,有的柔情似水,总是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谁不向往白头偕老的爱情,可又怎是那么好遇到的呢?

她17岁遇到爱情,却没想到婚后18天丈夫逝去,第二段婚姻也没持续多长时间,第三任又因为癌症永远离开了她。可她依旧相信爱情,68岁时嫁给了80岁老翁,一生都在追寻真爱,其实她是著名演员黄宗英。

黄宗英生在一个普通家庭,7岁从北京搬到青岛,没想到2年后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走了,一下子就击垮了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生活的遭遇让黄宗英被迫成熟,她总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她喜欢上话剧,觉得他们总是能扮演不同人的人生,演绎不同的人生经历,后来她便走上表演这条路。不得不说,她好像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16岁演了第一部话剧,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笑起来还有酒窝的脸庞就这样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哥哥后来为了让她发展更顺利,靠关系把黄宗英弄到了上海,在职业剧团做着打杂的事情,可是也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话剧基本功在,靠着自己的努力,很快就从打杂的成了演员。

也是在那时候遇到一个叫郭元彤的男人,是剧团的音乐指挥,非常有才华,两人相处都是充满欢声笑语,之后交往还结婚了,那一年黄宗英才17岁。婚后生活也是非常甜蜜的,只是谁都不曾想到,婚后18天,郭元彤就因为心脏病去世了。

她感觉世界都崩塌了,不想再继续待在这个充满了和丈夫无数回忆的地方,所以选择辞职离去。这时候她遇到程述尧,他是南北剧社社长,希望黄宗英能去他们剧社。她也想逃离伤心之地,最后同意了对方的邀请。

程述尧知道黄宗英的遭遇之后,也产生了怜悯之心。他们一起共事了4年,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后来他向黄宗英求婚,两个人结婚,这才看到久违的笑容出现在了黄宗英脸上。黄宗英在丈夫支持下,事业也是非常成功,还转型成了**新星。

随后还和赵丹合作**,她爱上了这个风度翩翩的男子,黄宗英明知道自己才结婚不到一年,可还是难敌赵丹的深情。最终她想程述尧坦白自己嫁给她全然是因为感激,并没有爱情,现在爱上了赵丹,只能离婚。程述尧看着她眼里的坚定,再爱也只能选择放手,甚至还大方地给她送上了嫁妆。

黄宗英和赵丹相差10岁,离婚之后很快就结婚了,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不少的热议,毕竟才离婚就结婚,难免不让人怀疑这段婚姻没有插足的成分。他们夫妻同心,也是出演了不少优秀作品。他们在爱情和事业上都是非常顺利,大家也羡慕不已,生了3个孩子,还照顾赵丹前妻留下的2个孩子。

这段婚姻也是持续了很久,毕竟真爱不容易,可惜赵丹后来查出患有癌症,之后便去世了。他们的婚姻持续了32年,黄宗英带着孩子生活了13年,事业上也非常成功,女强人无疑了。

68岁的时候,她遇到了第4任丈夫冯亦代。冯亦代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或许是相同爱好的驱使,两个人渐渐走在了一起,还来了一段黄昏恋。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顾虑,结婚就非常容易了。68岁的她嫁给了80岁的冯亦代,过了12年相敬如宾的生活,以冯亦代的离世告终。

之后,黄宗英便不再追逐爱情了,全身心放在了文学上,用事业来填补空虚的内心。当有人问她对待爱情,她是怎么看时,她依旧会坚定地说出,他这辈子的最爱是赵丹。虽然这一生情感坎坷,但她却直言不后悔,只愿晚年的她能够幸福生活。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67岁机械师范·麦凯乐(Van Wilder)毅然决定放弃眼前所拥有的安逸生活,追寻自己昔日的梦想,即完成大学学业。2012年,这位老者完成了长达5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毕业于丹佛都市州立学院(Metropolitan State College of Denver),并获得双学位。

 英国《每日邮报》1月26日报道了这位“追梦老翁”实现大学梦的故事。回忆起67岁时的决定,现年72岁的范·麦凯乐表示,“1956年高中辍学,我经过努力成为机械师。丰厚的薪水足以养家,可是我依旧觉得我这一生缺些什么。没错,我渴望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我渴望那种经历。”下定决心后,范·麦凯乐就同女儿一起学习,甚至还积极参加各类补习。终于如愿以偿,他获得了丹佛都市州立学院的邀请。

 5年里,范·麦凯乐不仅仅勤奋好学,选修双学位课程,同时积极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与同学们共享校园生活。当然,他的同学可都是些刚刚二十出头的青少年。范·麦凯乐表示,他喜欢和自己的同学交流,他保持着年轻的心态。除此之外,他也经常会给女儿加油打气,他说,“亲爱的女儿,爸爸都可以上大学,相信你自己,你也可以。”

 天道酬勤,72岁的范·麦凯乐终于完成了学业,获得非裔美国人研究和初步的历史学研究双学位。麦凯乐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子女和更多的年轻人永远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5139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