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查疫情情况怎么样

广州查疫情情况怎么样,第1张

11月15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6296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17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6138例、轻型158例,感染者有序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观察治疗,情况稳定,无重型、危重型患者。

15日海珠区新增感染者6060例,仍主要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华洲街龙潭和南洲街大塘高风险区域疫情仍在发展;赤岗街、江海街新增感染人数下降;除上述管控区外,其他区域仍有散发个案,提示海珠区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番禺区疫情趋势向好,部分镇街社会面已经“清零”,钟村街、沙头街部分区域已解除临时管控。但近期仍有感染者轨迹涉及交通站场、肉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有社区传播风险。

天河区近期疫情较为平稳,花都区仍有零星散发个案,白云区前期聚集疫情已进入收口阶段;荔湾区疫情趋稳,但仍有新增感染者,持续时间较长,需警惕翘尾反弹。

焦点二:奥密克戎到底有多强的传染性、毒性?

为什么近期病例数增多,可能一不小心就“阳”了?

钟南山解释说,奥密克戎作为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与此前的野生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等毒株相比,是一个单独进化出来的家族,其发展、演变、变异较快。新冠病毒跟人体细胞结合的区域叫作受体结合区域,奥密克戎这部分蛋白中的氨基酸,其中有96%的点位已发生了变异,换言之,已突变得差不多快饱和了。

“奥密克戎的变异带来了对人体的免疫逃逸现象,所以传染性很强,最新的毒株R0系数可以达到22,也就是一个人可以传22个人。目前中国主要流行的BA4、BA5和BF7等传播很快,这种情况下,再强的防控也很难完全切断其传播链。”钟南山说。

除了传染性,奥密克戎的致病性也受到人们关注。钟南山说,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已经大大减低,近期致死率已降低至01%左右,跟流感差不多。

奥密克戎已经很少见到侵袭肺部。钟南山说:“奥密克戎变异到BA2、BA4和BA5以后,主要的感染部位在上呼吸道。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它已经很少侵袭肺部;从真实世界中的人体感染来看,绝大多数感染奥密克戎的病人症状都表现在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咳嗽、咽痛和发烧等。肺部表现上很少看到有肺炎。”

“奥密克戎的表型可以说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这一点非常明确。它极少导致人死亡。”钟南山说。

钟南山同时提醒,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仍远远高于流感,对它的防范还是要更加注意,重点要放在对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群体的保护上。

焦点三:感染了奥密克戎后,多久能康复?

钟南山说,新冠既然已经主要不侵犯肺,都在上呼吸道,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人的死亡。

钟南山说,从世界上和国内绝大多数的患者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复,症状一般第1至3天最厉害,第四、五天核酸检测结果常转为阴性,那就是康复了。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若确诊新冠,会在7至10天康复。

焦点四:感觉发热了怎么办?

最近,一些城市出现了发热门诊排长龙的现象,医疗体系是否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

“发热是奥密克戎或者是新冠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但此时也处于冬季流感高发期,有时候发热要注意是否患有流感。有少数人可能是双重感染。”钟南山表示。

钟南山说,发热的患者一般要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如果一两天还没有退烧,可以在家做新冠抗原检测,如果是阴性,还可以等一等。如果新冠抗原阳性,但又没有什么其他感觉,也先不需要去医院,居家就行。“要看持续的情况和自己的感觉,奥密克戎的发热一般是2到3天,很少持续,流感也是这样。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钟南山说。

焦点五:假如感染新冠,需要去医院吗?

钟南山认为,这要根据情况,“如果原来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病,又感染了新冠,这很容易造成基础病的加重。这样的情况要密切地跟医院和医务人员联系,一旦有什么变化是要到医院的。”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需要去医院,可以在家。但是在家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钟南山认为,起码有几条要注意:第一,自己注意戴N95口罩,尽量减少感染家人。第二,要经常带着抗原试剂,隔一天、隔两天测试,如果数天高热不退,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了。要是没有症状,过几天呈阴性了,就不用管了。

焦点六:还有必要戴口罩、囤积药物吗?

钟南山表示,针对新冠病毒的变化,要更加注意个人防护。

“我也发现,近期群众对这方面做得更好了,这是好事。”钟南山说,口罩能够至少减少60%的感染风险,特别是N95口罩。

近期,不少人害怕被感染而购买药物。个人是否需要囤积一些药物?钟南山说,他不认为应该囤药,因为奥密克戎感染者绝大部分可以自己好转,囤药没有太大的必要,而且容易引起恐慌。

焦点七:对复学复课有哪些建议?

“新十条”出台后,不少家长关心孩子是否能够复学复课。

钟南山建议,从学校和孩子个人防护来说,要充分鼓励孩子接受全程疫苗接种,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有了全程疫苗的接种,复课更安心。此外,可以做抗原检查,抗原检查是比较准确的。比如复学以后,一旦有孩子测试发现阳性,可以立刻回家隔离,周围的孩子再做检测,如果没有问题,可以继续上课,应该走这条路。“各省各市各学校都有自己的情况和规定,对此不能做一概判断,但是应该走这个方向。”

文字记者:肖思思、马晓澄、徐弘毅

视频记者:肖思思、马晓澄、胡拿云、徐弘毅

延伸阅读:

钟南山:预计明年上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12月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团队两名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黎毅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

钟南山等人接受采访

在采访中,钟南山回答了病毒致病力与演化趋势、疫苗接种安全性与有效性、新冠后遗症、感染峰值何时到来等热点话题。

钟南山表示,当前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根据团队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三月份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钟南山

以下是钟南山及团队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给出的九个判断。

1感染后99%不是重症

钟南山表示,回顾新冠疫情三年,在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前,我国累计感染新冠人数在10万人左右,病死率为465%。奥密克戎进入中国后,特别是9月份以来,通过对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目前重症率不到1%,病死率不到01%,从这一点说明,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下降。

“感染奥密克戎后,99%都不是重症。”钟南山说,大多数能在5-7天内好转,“不要觉得得了新冠就很害怕,更不应该歧视感染者。”

2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

究竟无症状属不属于疾病?钟南山认为,“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突发性急性传染病,假如没有症状的话,应该说是不算病。”此外他认为,未来,可能会将新冠病毒感染定义为一种新冠上呼吸道感染。

3病毒进化毒力趋弱的概率大

钟南山说,自己曾与病原学专家谈论,他们认为新冠病毒未来的进化趋势,毒力大概率会减弱,“没有人说一定会减弱,但我们要遵循最普遍规律去思考问题和决策。”他补充,以目前在新加坡流行的XBB1亚型变异毒株为例,它的传染力更强,但致病力更弱,死亡率是普通季节性流感的62%。

4奥密克戎极少造成肺炎,重症也不等于危及生命

黎毅敏表示,本轮广州疫情中,真正由新冠病毒引致的的重症病人比例并不多,而且主要表现在基础病加重,目前由奥密克戎感染造成肺炎非常罕见。

黎毅敏说,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是指感染者需要吸氧,或者是需要加强观察,跟普通人理解的“病重了”甚至是“病危了”不是一样的概念,“重症及危重症,可能会危及生命,但我们会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由普通型或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的风险。”

黎毅敏

5国产疫苗预防重症效果与进口疫苗无差别

钟南山说,除了做过器官移植手术,患有严重风湿病、心力衰竭、肿瘤等疾病外,即使是患有基础疾病在稳定期的老年人都可以接种疫苗。

钟南山认为,相比于进口疫苗,国产疫苗虽然预防感染效果稍差一些,但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好,而且研究表明,在接种三剂疫苗后,不管是从实验室指标还是真实世界的数据,预防重症的效果都差不多。“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关键的是不要得重症。接种疫苗,特别是接种了全程疫苗,对老年人预防重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6后遗症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

钟南山说,医学上对于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比如脊髓灰质炎,即使好了也会有小儿麻痹症,现在一些所谓新冠后遗症更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全身疲劳和脑雾等,主要是因为精神心理影响导致的。他指出,“我们不能叫它后遗症,目前还没看到新冠肺炎特别明显的对器官引起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7预计明年上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

钟南山团队成员杨子峰表示,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特点以及我国疫苗接种现状,并参考香港地区与日本等地的情况综合研判,广州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1月中上旬到2月中期到来,“随着我们采取一系列非药物干预等压峰措施,预计在3月中上旬会进入一个平稳阶段。”

杨子峰

“刚刚有人问我,什么时候能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状态?我的看法是在明年上半年,3月份后,我不敢保证,但看趋势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时候。”钟南山说。

8不相信会发生大规模死亡病例

此前有人以香港疫情的死亡率推算全国或有几十万人死亡,钟南山认为这一假设不恰当,“不相信会出现这种情况。”

钟南山分析,今年香港疫情暴发时,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疫苗接种率不超过20%,但现在内地的疫苗接种情况比香港5月前好多了。截至12月8日,60岁以上老人的加强针接种率已经到了6886%,“虽然还不够,但比香港当时好很多。”

钟南山

9重复感染在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发生

钟南山院士及合作团队对2021年广州医科大学收治的158例感染了德尔塔毒株的本土感染者及679例境外输入感染者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复阳的新冠感染者没有传染风险,临床症状也没有加重,无需接受住院治疗。

钟南山介绍,卡塔尔的研究显示,感染了奥密克戎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同时,丹麦开展的一份样本量为数万人的研究表明,只要得过一次奥密克戎,98%的人就能避免第二次奥密克戎的感染。“从这个意义来说,得了奥密克戎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钟南山强调,“当然,这不是鼓励大家去感染奥密克戎。”

钟南山等人接受采访

记者黄锦辉刘珊

徐昊

目前,受奥密克戎极强传染力影响,感染病例已迅速覆盖全国各地,处在大规模快速传播阶段,多地日增感染人数超20万。

多地公布感染比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2022年12月20日,全国累计感染人数约248亿,感染率达1756%。其中,北京、四川是目前感染人数最多的两个省份,感染比例超过50%。

根据青岛市卫健委去年12月23日检测数据,青岛市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53万人,预计未来两日感染人数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长。

同日,东莞市卫健委发布数字模型预测称,东莞市感染量正以每日25万~30万人的规模增长,且增速不断攀升。

据浙江省政府2022年12月25日新闻发布会通报,该省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也已突破100万例。

其中根据衢州市2022年12月28日新闻发布会数据,全市目前总体感染率约占总人口的30%~35%;而舟山市29日全市感染率达30%~40%,总感染人数接近40万人。

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取消,造成准确感染数据的缺乏。为更好地了解疫情状况、检测疫情发展趋势,四川、海南、河南、安徽等省份开启了第二轮居民新冠感染情况问卷调查。

据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截至2022年12月25日12时,省内共有158506人参与调查,感染率为6352%,较一周前首轮调查结果上升165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8%的调查人群未测核酸或抗原,但出现发烧、咳嗽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因此本次调查人群的新冠病毒实际感染率应高于6352%。

据海南省2022年12月30日晚间发文,截至12月27日12时,省内共有33682人参与二轮调查,调查对象中共有355%的人在12月19日-12月25日期间感染新冠病毒,较上轮感染率增加53倍。综合两轮调查结果,全省累计感染率达到41%,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其中城市感染率显著高于农村。

而在全国范围内,人社通于12月26日发布了各省市新冠感染比例的调查统计,当日共收到15107份问卷,共计47897人参与投票。

数据显示,在调查者中,四川省感染人数占比最高,达到82%。北京、河南、湖北、河北、重庆、江西、湖南感染人数占比达80%。

云南、上海、福建、海南四省感染人数低于65%,其中海南省以45%的感染比例位列全国最低位置。

不过在所有感染者中,已康复感染者人数占比可观。各省康复感染者多在20%以上,其中北京、河北两地已康复感染者占比超50%。

由于数据统计自调查者自填问卷,存在主观不知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仅供参考。

感染峰值预计集中于2023年1月

在病毒的加速传播过程中,各地新冠感染的高峰会在何时出现?

从目前各地卫健委及有关专家的预测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省市的疫情高峰期,将集中出现在2023年1月份。

据浙江省政府2022年12月25日新闻发布会通报,参照近期病例监测和社区抽样调查结果,预计浙江省将在元旦前后进入维持一周左右的高位平台期,高峰期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可达200万。

江西省2022年12月23日新闻发布会预测,本省第一波疫情将于2023年1月上旬达到感染高峰,多数地区将在一周左右陆续进入疫情高峰期。2023年3月上旬转入低水平流行,疫情持续影响时间约3个月左右,届时累计感染率将接近80%。

山东、安徽、湖南、广东等各省第一波疫情高峰也将于2023年1月左右到来。

而此前多数机构也通过百度搜索指数等方式预测疫情走势,其结果大多为在12月中下旬达到高峰,目前来看,这与专家预测有所出入。

此外,近日多名专家研判,感染高峰期可能提前到来。

去年12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新冠疫情目前还在逐渐攀升,上海疫情预期22日后一周内达到感染峰值,峰值过后还将持续一两个月。

安徽省卫健委主任陶仪声则于2022年12月23日表示,预计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将在12月底前达到疫情高峰,并在高位维持两三天后进入下降通道。而部分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大的地区达峰可能比预测时间进一步提前,如合肥市可能在25日至26日左右达到高峰。

“现在各地感染人数陆续到达了比较高的状态,按照病毒的发展规律来看,各地的重症高峰也可能会在2~3周后到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教授表示。

疫情走向会否“一峰三波”

随着近期感染数的增长,境内疫情后续将如何发展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专家吴尊友曾表示,今冬的疫情将出现“一峰三波”的情况,大约持续3个月的时间。从12月中旬至1月中旬,将为第一波疫情;受到春节期间人员流动的影响,第二波疫情将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第三波疫情则受到春节返岗返工的影响,时间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

从全球各国/地区去年疫情发展情况来看,三波疫情似乎难以避免,而时间跨度、各轮感染数则与该国防疫政策有关。

以日本和韩国为例。

数据图

日本是逐步放开的代表,防疫严格指数呈阶梯式有序下降,因此相对而言,感染人数并未激增。截至12月29日,日本2022年累计感染人数约为2725万,占总人口的2137%。

日本疫情呈现三波增长,首轮疫情时间跨度较长,但感染数相对较少。累计感染人数达744万人,约占其总人口的583%,单日新增感染峰值为93万人。

第二波疫情持续4个月,累计感染1274万人,占比约为10%;第三波疫情目前还在升温中,单日新增病例数在10万左右。

数据图

相较于日本,韩国防疫政策松绑较快,防疫严格指数在4月呈断崖式下跌。因此,韩国第一轮疫情呈爆发式增长,此后两轮疫情有所趋缓,目前也处于第三轮疫情当中。

韩国2022年首轮疫情也持续了6个月,累计感染1765万人,占总人口的34%,峰值为单日新增404万例。

此后两轮疫情皆有所趋缓,第二轮疫情的峰值为单日新增135万人,累计感染683万人,占总人口的132%。而目前的第三轮疫情,感染数似乎已过峰值,单日新增病例在65万人左右。

截至12月29日,韩国2022年感染奥密克戎的累计病例数为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5472%。

数据图

尽管两国疫情呈不同增长模式,但由于奥密克戎的毒性下降,且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相较此前两年,两国病死率皆处于低值。日本目前病死率为021%,而韩国为009%。

数据图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疫情也处于上升期,并且元旦、春节将至,返乡人员增多,疫情或将出现新波动。专家提醒,返乡出行时仍需做好防护,规划好行程时间,错峰出行;并且,注意手部消毒等个人卫生,戴好口罩。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连俊翔徐嘉滢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rong

发布会介绍,11月15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6296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17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6138例、轻型158例,感染者有序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观察治疗,情况稳定,无重型、危重型患者。

发布会介绍,15日海珠区新增感染者6060例,仍主要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华洲街龙潭、南洲街大塘高风险区域疫情仍在发展;赤岗街、江海街新增感染者人数下降;除上述管控区外,其他区域仍有散发个案,提示海珠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11月25日清晨,增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强化增江街部分区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自2022年11月25日6时起至11月30日6时,对增江街西山村、陆村村部分区域实行管控措施。

通告一经发出,不少市民都在关心能否正常开工私家车能否上路衣食住行问题关乎日常生活,下面针对增江街居民关心的10个问题给予逐一梳理解答。

1为何自11月25日6时起至11月30日6时,对增江街西山村、陆村村部分区域实行强化管控措施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增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作出的研究决定,为的是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此次强化管控的范围是增江街全域吗

不是。增城区第100号通告明确,针对增江街西山村、陆村村部分区域。

3家在陆村村强化管控范围,从石滩回来可以吗

可以。但村庄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只进不出,设卡口严格实行测温、扫“场所码”和查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

4我家在增江街西山村强化防控区,还可以到荔城上班吗

原则上居家办公。根据增城区第100号通告,具体分两类情况。

不可外出上班

1家住在增江街强化防控区域内,均要落实居家办公,或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向所在社区报到,全面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和社区服务。

2若住在高风险区,须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管控措施。

可外出上班

1承担防疫任务的医务工作者、保供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城市运行保障工作人员、志愿者及工作人员。

2居住在增江街高风险区及强化防控区域外的居民。

5公共交通运行如何可以自驾出村吗

公交车、私家车都不行。

增城区第100号通告明确,实行临时交通管控。除保障村庄基本运行和疫情防控相关的车辆在落实相应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予以通行外,其他车辆原则上不出村。

6肉菜市场还开吗可以到附近店铺采购吗

开的。可以采购。

除保障市民生活基本运行的水、电、燃油、燃气、通讯、环卫、粮油肉菜供应、物流货运、生活超市、药店、医疗机构、餐饮类企业等行业和场所正常运行外,其余生产经营性场所一律暂时停产停业。

村庄加强“场所码”等扫码核验工作,进入以上场所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7有外卖服务吗快递能正常接收吗

根据增城区第100号通告,餐饮类企业只提供外卖服务。可以点外卖,但需遵循无接触配送。快递可以派送,同样需遵循无接触配送。

8住在增江街强化防控区域,能出外看病吗

根据增城区第100号通告,群众除接受核酸检测和紧急就医等外,原则上非必要不外出,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

增江街建立专门的服务保障队伍,设立暖心服务热线和医疗,及时响应市民诉求。

增江街防控办电话:020-82717133;

医疗保障热线:020-22613388;

西山村电话:020-82738648;

陆村村电话:020-32823716;

生活物资保障热线:13922126996、15914350628。

9想外出理发等,强化防控区域的店还营业吗

不营业。

再次强调,除保障市民生活基本运行的水、电、燃油、燃气、通信、环卫、粮油肉菜供应、物流货运、生活超市、药店、医疗机构、餐饮类企业等行业和场所正常运行外,其余生产经营性场所一律暂时停产停业。

10强化措施实施到什么时候

根据增城区第100号通告,相关措施原则上实施自11月25日6时起至11月30日6时。根据新增病例的区域动态情况,可能适当提前调整,也可能适当延长管控。

特别提醒,对不履行主体责任、拒不执行防疫要求造成疫情传播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感谢广大市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1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披露,通过分析显示,2022年1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死亡病例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主要合并心血管疾病、晚期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等。

焦雅辉强调,由于冬季本身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加重的季节,近期又与新冠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叠加,因此老年人的病亡人数比较多,这也提示我们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乙类乙管”传染病有关规定,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并向社会公布。

卫健委:坚持将核酸阳性的死亡病例判定为新冠死亡病例

1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我国始终坚持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死亡病例判定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该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判定标准基本一致。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归因分析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另一类是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

相关报道:

张文宏:预计第二波感染高峰在5至6月之间

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持续下降。

河南:全省感染率近九成,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

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阚全程也表示,虽然当前感染高峰已过,但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

北京:疫情态势趋缓,门急诊、重症救治任务仍然艰巨

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的能力。下一阶段我们就是要科学地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一些哨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对于新的变异病毒加强监测,防止有变异以后可能会冲击我们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重庆:发热门诊接诊人数大幅下降

1月3日晚,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在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在12月20日达到了峰值,截至1月3日只有7000多人。重庆的感染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感染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

江苏:全省均已度过高峰

据新华日报1月9日消息,数据显示2022年12月8日起,江苏省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到峰值后就诊人数开始“退烧”。从核酸和抗原检测情况看,阳性率从去年12月12日02%上升至23日46%,12月23日-28日保持在40%以上、处于高位平台期,12月29日逐步下降至今年1月4日的186%。

综合各方信息显示,这波疫情于去年12月27日整体达峰,江苏省各设区市均已于元旦前达峰,农村地区稍晚于城市地区,但目前也度过高峰,呈下降趋势。

浙江: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1月9日报道,9日上午,浙江省省长王浩主持召开省疫情防控调度会。会议指出,当前,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接下来要聚焦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盘活住院床位和ICU床位,增强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加强抗病毒药品的精准投放,确保老年人等重点保护群体第一时间用药治疗。

广东佛山: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

佛山市新冠感染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市长周紫霄在1月9日的佛山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12月中下旬,佛山市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达到峰值,目前正处于高峰后的回落阶段,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从12月20日峰值的3万人次下降到1月8日的2110人次。

广东惠州:已于2022年底跨过第一波高峰

据1月9日的惠州市人民政府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根据广东省、惠州市疾控中心预测,惠州市已于2022年底跨过了第一波疫情高峰。根据当前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和阳性个案发现情况,惠州日新增感染人数呈逐步下降趋势。不过,农村社区仍存在一定数量感染者,对医疗需求仍维持在较高位水平。

四川: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

2022年12月26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四川省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至23日,目前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唐雪峰随后表示,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去。

海南:两市已度过感染高峰

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专家观点:第二波感染高峰期将在五六月份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公开表示,据推断,第二波感染的高峰日期将在2023年5月至6月之间。

张文宏估计,第二波疫情中感染者的比例将为25%-50%,症状可能会缓解,随着病毒毒性越来越小,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短期内不太可能逆转的趋势。

2022年10月24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10月24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例,其中16例在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2例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2例在发热门诊就诊人员筛查中发现、2例在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例,其中32例在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5例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5例在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9例。

截至2022年10月24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8290例。其中确诊病例4081例,尚在院治疗268例;无症状感染者4209例,尚在医学观察518例。

新增2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4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本土确诊病例1-14: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5:居住在花都区花山镇。

本土确诊病例16-17:居住在越秀区梅花村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8:居住在白云区江高镇。

上述病例1-18在隔离观察人员或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19-20: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在海珠区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21: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22: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上述病例21-22在发热门诊就诊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25: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28:居住在花都区新雅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30:居住在花都区花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居住在花都区秀全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居住在花都区花东镇。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3:居住在天河区兴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4:居住在天河区新塘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居住在番禺区钟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居住在白云区黄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7:居住在越秀区华乐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1-37在隔离观察人员或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40: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1-42: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38-42在海珠区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居住在花都区花山镇。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发现。

上述65名感染者已闭环转运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相关密切接触者和涉疫场所已管控。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上述感染者新增主要涉疫场所如下:

越秀区

华乐街道:陶陶居。

番禺区

钟村街道:钟村商贸城、钟村地铁站核酸采样点、大张五金。

海珠区

赤岗街道:赤岗一街97号大院4栋、维也纳3好酒店、乐轩水会、赤岗路京东便利店、筒子骨鲜粉、四季天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门诊、网鱼网咖、旧市头村、TIT创意园广州阅微检验有限公司、牛少牛花粥底火锅、第一面;

江海街道:桂田村、敦和社区采样点、虾星人油焖大虾、红卫新村;

凤阳街道:九洲轻纺城、康乐村、瑞康大厦、帅茶饮品店;

新港街道:鹭江西路;

瑞宝街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

新增19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9例,分别为新加坡输入6例,德国、肯尼亚、缅甸各输入2例,美国、蒙古、土耳其、科威特、老挝、加拿大、日本各输入1例。

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

2022年11月7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11月7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4例,其中77例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33例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2例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2例在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63例,其中824例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1387例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37例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12例在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在中风险区域筛查中发现、1例在发热门诊就诊人员中筛查发现、1例在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另有118例此前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例,另有1例此前已公布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截至2022年11月7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17629例。其中确诊病例5770例,尚在院治疗1536例;无症状感染者11859例,尚在医学观察7329例。

新增11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26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本土确诊病例1-9: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0-15: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16-19: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20-21: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22:居住在海珠区华洲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23-27: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28-29: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30-31:居住在天河区员村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32:居住在花都区花城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33:居住在黄埔区龙湖街道。

上述确诊病例1-33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34-35: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36: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确诊病例37:居住在越秀区梅花村街道。

上述确诊病例36-37在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38-114: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83: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84-1144:居住在海珠区赤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45-1252:居住在海珠区南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53-1305:居住在海珠区华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06-1318:居住在海珠区江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19-1324:居住在海珠区新港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25-1328:居住在海珠区瑞宝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29-1330:居住在海珠区官洲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31-1332:居住在海珠区昌岗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33:居住在海珠区龙凤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34:居住在海珠区南华西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35-1369: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70-1373:居住在白云区均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74-1375:居住在白云区黄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76:居住在白云区同德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77:居住在白云区新市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78-1381:居住在番禺区洛浦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82-1384:居住在天河区棠下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85:居住在天河区兴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86-1387:居住在荔湾区站前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1-1387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88-1417: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18-1421:居住在白云区均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22: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23:居住在白云区黄石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24:居住在白云区三元里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1388-1424在高风险区域管控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25-1426:居住在天河区棠下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27:居住在天河区林和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28:居住在天河区沙东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29:居住在天河区兴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0-1431:居住在荔湾区站前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2:居住在荔湾区白鹤洞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3: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4:居住在白云区嘉禾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5:居住在番禺区钟村街道。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6:居住在黄埔区永和街道。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1425-1436在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7:居住在花都区花城街道。在中风险区域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8:居住在增城区永宁街道。在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39:居住在海珠区凤阳街道。在发热门诊就诊人员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40-2263: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人员排查中发现。

上述2377名感染者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相关密切接触者和涉疫场所已管控。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上述感染者新增主要涉疫场所如下:

天河区

沙河街道:非凡网络服装市场、灏丰网络服装城核酸采样点、为食猫、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码采样点、沙河东街小区初雪之约奶茶店;

沙东街道:豪景花园;

林和街道:花生寮59号;

冼村街道: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发热门诊;

兴华街道:河水东大街六巷、河水大街西巷8号;

棠下街道:达善大街六巷、启明大街13号、东闸大街10号妈妈驿站、东闸大街13号菜鸟驿站。

荔湾区

站前街道:步云天地,陈岗路,陈岗路二号大院,流花新街1-12号,西平里110-111号,站前路88号,陈岗路47号拆迁区域,陈岗路49号、51号、53号。

黄埔区

永和街道:常春藤红藤花园A4栋、禾丰布岭篮球场核酸采样点、5号肠粉店、6号肠粉店、美宜佳超市、鑫锐百货超市、富果佳、每日生鲜生活超市、绿藤华富生活超市;

长岭街道:奥园春晓。

花都区

花城街道:融创雪域澜庭A2区、东富大酒店、御景花园、拍刻风照相馆;

新雅街道:云峰花园、合和新城核酸采样点;

新华街道:花都区妇幼保健院。

白云区

嘉禾街道:长红竹仔园东路好运来百货、长红竹仔园篮球场核酸采样点;

同和街道:握山北东街18号。

增城区

永宁街道:凤馨苑四街、凤馨苑社区党建广场采样点、永旺超市、大参林凤馨苑药店、今日得闲咖啡厅。

越秀区

梅花村街道:梅花路12-18号。

新增6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例,分别为沙特阿拉伯输入2例,加拿大、斯里兰卡、法国、日本各输入1例。

上述无症状感染者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6511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