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第1张

《沁园春长沙》词下阕为我们塑造了有志气,毅力,勇于拼搏,敢于直面困难,不惧艰难险阻,永不放弃,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并且要做到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的少年形象。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

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二、赏析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参考资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表现手法有:

1、“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2、 “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 

3、 “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与明处对比; 

4、 “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5、“万山红遍”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扩展资料

《沁园春长沙》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

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写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

参考资料:

—《沁园春长沙》

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从岳麓山、湘江、天空、水底选取实景,远近结合,动静映照,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最后一句诗表现毛泽东对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的期望。

下阕通过对战友和战斗生活的回忆和追述,以及不惧怕当时的大军阀敢于反抗,最后三句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在革命运动中也可以激流勇进完成革命主宰中华大地。

《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扩展资料:

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

创作背景

1925年,国民大革命已经开始,同年春天,毛泽东从上海市回到湖南省,组织了20个多个农会,开始了革命事业,秋季,毛泽东从湖南省到广东省广州市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市的时候,他重新游历了橘子洲头,看到深秋时节的橘子洲头的景色,他写了这首词。

出版发表

1957年,《诗刊》第一期刊载了毛泽东的18首旧体诗词,该词为其中一首。

1958年,由叶君健、于宝榘翻译的上述18首词的英译版在《中国文学》第三期发表。

参考资料:

-《沁园春·长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3833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