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列强的时势图中,为什么德国是肠,法国是牛蛙

清朝时期列强的时势图中,为什么德国是肠,法国是牛蛙,第1张

《时局图》是根据兴中会会员谢赞泰1898年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漫画改绘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对于德国是肠有好几种说法,其实时局图上画的与其图下方的文字注释并不相吻合,也就是说 德国是肠 这个说法并不能让人十分相信。

但具体为什么呢,还是看看参考资料吧~~

和服。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可以作为普通日本人身份的一个特征,但也不是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特征;双脚踩着满洲、热河、河北,举起一把沾满鲜血的刀,向其余的中国劈去的姿势是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特征,但缺乏漫画的幽默要素。

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朝天朝上国与世界文明中心这一美梦,晚清的历史自1840年以后,基本就是一部屈辱史。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量割地赔款,犹如紧箍咒一样阻碍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同时,又让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饱受列强欺凌。在这样一个内外交困、战乱纷飞的年代里,闭关锁国多年的晚清政府,只有被西方列强轮番吊打的下场。然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晚清明明只有屈辱挨打的份,可是,它又被国际社会纳入了列强行列,这又是为何呢?

列强瓜分中国漫画

在《汉典》一书中,“列强”一词指的是瓜分世界,并在全球建立自己殖民地的各个帝国主义侵略强国,比如英、美、法、德、俄等国。由于在中国近代史中,西方列强侵犯中国领土主权,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让“列强”一词带有了贬义色彩,在国人的传统记忆中,“列强”一般指的就是曾经对中国有过侵略行为的帝国主义国家。既然如此,在近代史中以被侵略者形象出现的晚清政府,自然不属于列强行列。

列强对中国的入侵

可是,在国际社会中,清政府仍然被纳入了列强行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是由于西方国家对于“列强”的概念,与中国全然不同。“列强”一词最早出现于欧洲诸国之间,它指的是在军事上的攻守对抗实力相当的一流大国。

早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俄罗斯,这5个国家就签订了所谓的“欧洲协商”,这个条约,又称之为“列强协商”,这就是现代列强概念的起源。正是由于西方帝国对于列强的概念,与中国人所熟知的列强概念全然不同,这才让饱受欺凌的清政府被西方国际社会纳入了列强行列。

19世纪“时局图”

除了以上这个原因,清政府能够进入国际社会上所谓的“列强”行列之中,与其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力与军事实力有关。在世人眼中,闭关锁国造成的清政府固步自封,军事实力落后,让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在近代史中屡战屡败。但是,清政府由于庞大的疆土面积、经济实力,依无法被西方列强无视。

近代以来,清朝疆域超过了1100多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了4亿,占据着当时全球总人口数的1/3。这样的一个庞大帝国,在康熙乾隆时期,更是与西方列强对战而不落下风。比如击败俄罗斯,平叛廓尔喀;尤其是在晚清政府最孱弱不堪的年代里,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壮举,更足以让西方列强正视清朝的实力。

(1)(2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分)清王朝(2分);社会制度落后、经济落后、军事装备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等(至少答出两个方面共4分)。

(3)(2分)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4)(2分)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1)观察可知,这两幅漫画均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

(2)漫画一中身着清朝官服的人代表清王朝,中国在八国联军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社会制度落后、经济落后、军事装备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等。

(3)对漫画二的理解:图中慈禧太后成为了洋人操纵的“玩偶”,说明了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4)看到这两幅漫画后的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点评: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八国联军是指俄国、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列强发动战争的借口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的斗争;时间是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并曾攻占北京。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扎,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5310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