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朗为什么农村出身却一点家务也不会?

叶小朗为什么农村出身却一点家务也不会?,第1张

叶小朗明明是农村出生的,却一点家务也不会,而且还时不时的下馆子,而实际上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在《乔家的儿女》中叶小朗这个人物被改编得非常矛盾。

她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却不会做家务,家庭条件不好却花钱大手大脚,小毛病很多,自私自利,与原著那个积极向上热情大方的叶小朗,完全不是一个人设

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他不好的一面,也应该看到他好的一面。叶小朗这个人很有闯劲和狠劲。明知道家里重男轻女,她就给父母写假欠条让父母供她读书,考出家乡独自在大城市生活。

在决定出国后认真备考托福,执行力特别强。小姑子住进来后影响到自己备考,完全不包子,直接提出要求,协商无果就用强硬手段制止。连刚打掉孩子回来还在听托福,这股狠劲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最终成功考过托福

这样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放在今天就是那种到哪都能活得很精彩的人

(1)维新派(康有为)托古改制,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维新派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在变法诏令中没有体现;顽固势力强大,改革阻力重重。(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2)特点:明治政府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改变社会风俗。(4分)

效果:加速了日本近代化(或工业化)进程,但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2分)

试题分析:

(1)联系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受传统束缚太深”指的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维新变法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和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如康有为托古改制;变法诏令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变法被顽固派镇压而失败等。

(2)第一小问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予以回答。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很快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一场战争的成败,时有偶然性,但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在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中央党校教授高中华看来,甲午战争的结局也是如此。甲午战争失败后,奉命赴日本马关的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有一番对话,其中有“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之语,道出了清政府屡屡败于外战的一个原因。此时的中国已是积贫积弱,政治制度腐败,官场暮气日沉,勾心斗角不止,士气全无,民气昏沉,国家改革举步维艰。面对变局,李鸿章已是无力回天。

高中华表示,从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来看,清政府的军事力量与当时的日本海军已有明显差距。“北洋海军的实力虽弱于日本,但若能联合南洋和广东的舰只,实力便可接近于日本海军。”高中华表示,但当时的海军未形成统一指挥,互不统属,力量分散,自然难以拧成一股绳。

“1885年,日本的军费开支已上升为1500万日元,1892年竟猛增至3450万日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41%,超过1885年所投入的军费两倍多。”高中华告诉记者,为筹措军费,明治天皇率先带头节省宫廷开支,甚至每日只吃一餐。当时到日本去的中国人回国后,说日本天皇靠从牙缝里抠肉来供养海军,竟被京城士人传为笑谈。

而此时的清政府,仍然沉醉在泱泱大国的良好感觉中,丝毫未察觉对手强大的威胁。在日本厉兵秣马之际,清政府还在挪移海军衙门军费为慈禧太后过60大寿。

战败的结局是惨痛的。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不仅赔偿巨资,而且还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与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政府在马关春帆楼旁立下一块石碑:“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兴奋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甲午战后,日本国力大增,开始企图和西方列强争夺东亚殖民地,且自此“鲸吞中国的野心逐渐膨胀”。而巨额的赔款,致使清政府几近破产,被迫四处举债,中国经济命脉和内政外交进一步被列强所控制,国力日衰。但民族之心力未衰,正是“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激起了广大人民的运动”(刘少奇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0744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