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海军和陆军不和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具体的例子?

二战日本海军和陆军不和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具体的例子?,第1张

二战时,日本陆军和海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日本一向被认为是个奇葩的民族,奇葩到二战时的日本陆军和海军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只差没有直接打起来了。

他们直接的仇恨究竟有多大呢?举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淞沪会战,这是一场惨烈的战役,不论对于中方还是日方,都是如此。在淞沪会战的早期时候,当时日本海军陆战队5000多士兵被中国军队包围,屡次突围均告失败,无计可施的海军大臣放下脸面请求陆军的支持,虽然陆军答应海军请求,可是采取的却是分批派兵援助的方式,结果,包围圈中的海军损失惨重。

二战中期时,日本在中国境内推进形势大好时,日本陆军主张北上,试探苏联战力,与德军形成两线夹击态势,击垮苏联,而作为与日本陆军天敌的日本海军,毫不犹豫的提出了南下的方针,攻占东南亚,丝毫没有考虑可能因此触碰到美国的利益。两派争执不下,天皇调停也收效甚微,为了不得罪两派,只能决定两路同时开拔,各自为战。

而当北上的日本陆军在“诺门坎战役中”被苏联揍的丢盔卸甲时,日本海军部队竟然放鞭炮进行庆祝,如此毁三观之事,实在让人无言以对。。。。。

不光光在作战方针思路上,这两个物种有严重分歧,在资源补给分批上,也存在这种情况。

日军陆军为了登陆作战,需要运输船,可是运输船是海军的装备,死活不借,无奈之下,日军陆军只好自己造运输船,甚至是自己造军舰。

而相反,海军有时也是需要陆军的装备的,但是海军根本看不起陆军,也就不会放下身段去向陆军讨要,于是,也就出现了海军生产坦克,战车的咄咄怪事,甚至,同一种坦克,海军和陆军拧螺丝的方向都是相反的。

在整个战争期间,日本陆军制造的军舰种类繁多,有扬陆舰,上陆用舟艇,攻击舟艇,潜航舟艇,而日本海军能力也不差,制造出了特二式内火艇两栖战车等一系列坦克共自己的海军陆战队使用,据说,当时的日军坦克质量比陆战队的要好很多。

日军海军的伙食比陆军好很多,西餐牛排黄油面包,陆军基本是饭团子就个盐巴。不仅如此,海军每个港口的军部餐厅都会立一个牌子“陆军与狗不得入内”。

如果日本海军在某处发生了触礁,他们是绝对不会告知日本陆军的,直到日本陆军在此地再次发生触礁,日本海军一定会鸣炮以示庆祝。

日本陆军曾经看中了一款德国生产的发动机,当时陆军已经和德国签订了订购协议,可是,海军居然提出再次购买,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只能凌乱的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完全搞不清状况。。。。

日本海军与陆军的矛盾可见一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本当团结对外的日本陆海军如此大的仇恨呢?

其实,日本陆军与海军的仇恨,可算得上是世仇,由来已久,这要从日本倒幕运动开始说起。

日本的倒幕运动主要是由萨摩和长洲两大强藩策动的,两藩是倒幕运动的主力。幕府统治被推翻以后,二者同时入主中央,轮流执政。而长州和萨摩本身就有矛盾,这在幕府时代就是人尽皆知的事,而上台执政后,权力的争夺更加严重。日本陆军脱胎于长州,海军脱胎于萨摩,陆海之争,其实就是长州和萨摩两大利益集团的交锋。

其次,日本海军多出身贵族和富商,家庭富裕,而陆军多出身普通中下层阶级,俗称的泥腿子,两派谁也不服谁,谁也看不起谁,都认为自己才是日本社会的中坚力量,甚至有禁令两派不得通婚。

再加上日本是个小国,资源严重短缺,而日本陆海军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利益,加上本身的矛盾作祟,必然产生两者相互拆台的情况发生。

二战的时候之所以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会不和,就是由于他们出自两个不同的派别,再加上后期总是有很多矛盾。在二战的时候,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他们之间的问题是十分多的。很多的军民小伙伴可能会知道这个问题,甚至在高峰期的时候出现了海军造坦克,陆军造舰艇的现象。很多不知情的人都无法想象这个问题,毕竟海军和陆军都出自同一个国家,他们为什么要争锋相对,这样的话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且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也不利于战斗的开展,甚至有时候会使其中一方损失惨重,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的解剖这一个问题。

二战的时候,日本的海军和陆军非常不和,首先就是由于他们出自两个不同的派别。首先给大家讲一下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渊源,其实早在日本幕府的时刻,天皇下面就有两个派别分别是长州潘和萨摩潘。这两个派别天天争锋相对,他们都不想对方好过。毕竟在天皇手下办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天皇的重视,据说这两个派别分别成为了后来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并且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早期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在二战的时候也带入了战场当中。在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并没有那么明显,可是在和俄国的战争当中就暴露了很多。

二战的时候,日本的海军和陆军矛盾不断,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解其中几个例子。在和俄国的战争当中,日本的陆军明明已经攻打上去了,但是海军却不给予支援,这样的话就导致了日本陆军拜拜阵亡了4万多人,从那之后他们的矛盾更加的深厚了。

导致日本海军和陆军矛盾事情,还有就是国家花在他们身上的费用,一般海军的预算要多一点,而陆军的水平只相当于一战后的德国,还用只能用上三八大盖,所以那个时候为了这件事情也产生了很多矛盾。

日本陆海军的嫌隙在明治维新时代就已经产生,在二战的时候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双方的不睦也深刻影响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战场的军事行动。后来,甚至发展到陆军造军舰、海军造坦克,而且各自的螺丝方向都是反着拧的。战后,日本天皇裕仁在《昭和天皇独白录》里回溯战败原因时,还专门提到日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陆海军之间的恶劣关系和作战上计划上的相互掣肘。

倒幕运动时,长州藩作为坚定的倒幕主力,始终冲杀在前。而萨摩藩则始终表现油滑,七卿流亡和禁门之变等事件也使两藩矛盾激化。战后两藩成为左右日本政局的两大势力(即“萨摩阀”和“长州阀”),两藩的争斗也逐渐变为了两支政治派系之间的激烈争斗。随后,明治政府新成立的兵部省的军务大权也被萨摩阀和长州阀掌控。其中,萨摩专注于海军建设,逐渐成为成为海军的主导,而长州阀则占据陆军主流,两派各自拥兵自重,开始形成日后“长之陆军、萨之海军”的基本斗争态势。于是,派阀争斗就这样延伸进了军队之中,藩派矛盾演变成了军种矛盾。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国家,资源匮乏的问题始终干扰着国家的正常发展。有限的资源和军费逼迫着海军和陆军相互剑拔弩张,年年打破了头去争抢预算。日本作为岛国,“海主陆从”是其根本战略选择。但无奈海军和陆军对国家战略方向的规划都各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海主陆从在双方巨大的战略分歧面前,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战前夕,陆军和海军对各自利益的追逐已经完全驶向了相反的方向。陆军主张北上进攻苏联,由陆军唱主角。而海军主张南下攻占南洋,由海军打头阵。北上和南下之争成为了长期困扰日本高层的决策难题。到了二战真正开打的时候,双方的冲突甚至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了。1937年日本海军进攻上海,5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受到数万中国军队猛烈围攻,陆军就是见死不救,知道海军大臣屈尊恳求陆军出兵,陆军大臣杉山元感到有力面子,才点头答应。如此剧烈的内斗和消耗无疑是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让他们的狼子野心最终变成了一个笑话。

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和陆军矛盾不可调和,其实不光是二战时期,现在来说。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一样的不可调和。因为两个军队以前就隶属于不同的集团。有两个不同的领导,他们从一开始的策略方针就完全不同,所以长此以往,日本海军和陆军一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再加上后期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发展方向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战时期的日军作战能力是众所周知的十分凶猛,正因如此日军在入侵中国的过程中,日本跑去折腾的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把美国打得也是满地找牙,要知道一点美国当时工业水平能力最强大的,就算是在二战时期日军的铁蹄也踏遍了亚洲的大部分区域,我们的第一印象对于日军的战斗力就是十分的强悍。

我们感觉日军士兵在作战的过程中不仅很强,而且十分的团结,尤其是他们各个兵种之间的配合可以说非常的现代化,这也是我们在抗战过程中十分吃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日本海军和陆军在诞生之初注定了,他们看对方不顺眼,因为日本海军的前身是当时日本明治维新时的萨摩藩军队,而陆军的前身是当时的长州藩,而这两个武装从开始战略目标就是不一样的。

当时日本陆军觉得是日本的对外扩张迟早要进行的战略路线,所以很有必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陆军了,有这样的思想之下,日本军人就主张向当时陆军十分强大的德国学习了,而当时的海军认为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屿国家,重中之重要有一支十分强大的海军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02498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