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器练的是哪块肌肉?

拉力器练的是哪块肌肉?,第1张

主要是锻炼肩部三角肌肉后束,还有手臂肱三头肌的,另外背也有锻炼到。 动作: (1) 双手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一运动使你在举臂的同时做弯举,这样可以使你的肱肌得到更有效地锻炼。 开始姿势:将两个把手挂在两侧高位滑轮上,人站在中间,每只手各握一滑轮,掌心向上,双臂向两侧滑轮伸出并与地面平行。 动作:肘部弯屈,以平稳的动作将两侧把手拉向你的头部,保持上臂稳定,掌心向上;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尽力向中间拉。然后慢慢地回到开始位置。 补充:也可以在两滑轮中间放一90度直椅,以座姿完成这项练习。 (2) 站立双手拉力器弯举 这是最基本的弯举动作,但也是最有效的锻炼方式。用铁栓调整拉力器重量,比不断调整杠铃或哑铃片重量简单得多。这样可以节省间隔时间,使锻炼更紧凑、更有效。 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是可转动的那种,挂在低拉滑轮上。面对滑轮站立,膝部略屈,下背部稍弯。双手掌心向上握住横杠,握距与肩同宽。 (3) 站立单手拉力器弯举 单手的锻炼能使效果更集中,同时也可以让你有机会运用翻掌动作(掌心向内转至掌心向上),以充分刺激肱二头肌。 开始姿势:将一单拉把手挂在一低位滑轮上。单臂前伸握把手,身体略偏于轴线一侧,使你所要锻炼的手臂接近拉力器。 动作:肘关节弯屈(保持肩部稳定),将把手向上拉的同时平滑地翻腕;当拉到最高点时掌心向上。然后反向回复至开始姿势。两臂交替进行。 (4) 拉力器托臂弯举 用拉力器进行托臂弯举锻炼可以在开始和结束时仍保持肌肉的紧张度,这是在自由举重时无法做到的。 开始姿势:将托臂凳放在拉力器前,使你坐在凳上时,正好面对拉力器。将一个有可转动外套的直杠或曲杠挂于低位滑轮上。将上臂靠在托臂凳的靠垫上。 动作:保持你的上臂和肘部位置不动,屈臂将横杠上举至最高点。在最高点处停顿片刻后,再慢慢地将横杠放低至开始位置。 (5) 反式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一不寻常但又极有效的运动,可以使你的下背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又让你避免靠冲劲和身体摇摆来发力的错误,使屈肘肌群发挥到极致。 开始姿势:垂直于拉力器放置一条长凳,将一短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高位滑轮上。身体仰卧长凳上,头部靠近拉力器。两臂上伸与身体垂直,双手以一手之宽握住横杠。 动作:保持上臂稳定,平缓地屈肘,将横杠拉向你的前额。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仍尽力下拉,然后慢慢回复至开始姿势。 (6) 仰卧拉力器弯举 在这项运动中,你很难借助别的部位的运动来投机取巧。你可以尝试着变换一下握距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仰卧在地,双臂伸直,两手握住横杠,屈膝,双脚蹬住拉力器的底座。双手置于大腿上,掌心向上,绳束从两腿间经过(但不接触)。 动作:控制你的上臂位于身体两侧不动,肩部紧贴地面,屈肘,以二头肌之力将横杠上拉至肩部上方。在回复开始姿势的过程中,保持下背部自然弯屈。 (7) 拉力器侧弯举 这个动作与哑铃侧弯举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着重锻炼前臂的一块重要肌肉——肱挠肌。 开始姿势:将一绳束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站于拉力器前,略侧向一边。单手握住绳束的一端,掌心向内,手臂在身体一侧充分伸展。 动作:肘关节弯屈,将绳束拉向你的肩部,保持手腕姿势不变(不要翻腕,保持掌心向内)。当拉到最高点时,你的拇指应最靠近你的肩部。肘部紧靠在身体一侧以固定。然后慢慢地放至原位。两臂交替进行。 (8) 拉力器绳束弯举 这一动作综合了杠铃运动和哑铃运动的一些优点。锻炼范围包括屈臂的三块肌肉,但重点是肱二头肌。 开始姿势:将一绳束挂在低位滑轮上,双臂伸直,双手各握绳的一端,掌心向内。 动作:上臂保持固定,肘关节弯屈,将绳束拉向肩部。在上拉的过程中,平滑地翻腕使你的掌心向上。当动作结束时,掌心应正好对着你。 (9) 俯姿拉力器弯举 这一动作保留了传统的俯姿弯举的优点,同时改变了拉的线路,使得整个动作过程阻力都存在。 开始姿势:站在拉力器前,身体与拉力器垂直,要锻炼的手臂靠近拉力器,约45—60厘米。握住一个挂于低位滑轮的把手,膝部稍屈,身体略前倾。 动作:尽量保持你的上臂固定不动,肘关节弯屈,以二头肌之力将把手经胸前拉向肩部。当你达到肌肉最大收缩位置时,肘部应正好指向低位滑轮。然后回复至开始姿势。两臂交替进行。

首先,轻轻敲击鼓盖拆卸器的爪,将防尘盖从其固定位置松开。然后拧出螺栓并用扳手固定导向销。然后拆下卡钳壳体并用钢丝固定在车身上,最后拆下制动盘,用12角自锁螺母拧出车轮轴承轮毂,再用拉力器拉出车轮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是轮胎的重要部件,可以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主要用于承受载荷,为轮毂的转动提供准确的导向。

在国内市场,中央双级驱动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卡车后轮轴设计,如伊顿系列产品,在单级减速器中提前预留了空空间。当需要增加牵引力和速比时,可以安装圆柱形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将原来的中央单级改为中央双级驱动桥,三级(即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改造程度高,桥壳

由于制造精度和材料均匀性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使用同一批相同材料和尺寸的轴承,其使用寿命也是不同的。如果统计寿命为1个单位,最长相对寿命为4个单位,最短为01-02个单位,最长寿命与最短寿命之比为20-40倍。90%的轴承不产生点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的额定寿命。

百万购车补贴

1、飞鸟——扩胸(可用卧姿)2、弯举——肱二头肌和前臂肌3、屈伸——肱三头肌4、侧平举——三角肌几种新练法:1、头后飞鸟——肩背坐姿,侧握拉把,直臂头后飞鸟。2、推举——三角肌坐姿,一手正握拉把置于大腿弯,拉住拉力器,另一手正握拉把胸前推举。3、耸肩——斜方肌坐姿,拉力器一端置于地面,用脚踩住拉把。另一端双手正(并)握拉住耸肩,或单手侧握拉把耸肩,或单手侧握拉把耸肩。4、划船——上背坐姿,一足踩拉把撑墙脚(固定),双手正(并)握另一拉把做划船练习。5、腿屈伸——股四头肌坐姿,一足踩拉把固定,另一足套住拉把,双手交叉托住膝弯固定膝关节,小腿做屈伸动作(90度)。6、蹬举——大腿坐姿,双手正(并)握拉把置于腹部,一足踩拉把蹬举。7、直腿硬拉——下背和腰腹站姿,拉力器一端置地,一足踩住拉把,双手正(并)握另一拉把,直腿硬拉。为便于训练,拉把的形状可改变,如V形(主练肱肌和前臂肌),且变成可拆卸的。

一、硅整流发电机5大特点

1单机体积小重量轻,节省材料,输出功率大。

2由于采用他激励磁方式,在发动机低速运转时,仍能进行充电(低速充电性能好)。

3结构简单,故障少,使用寿命长,保修简便。

4配用的调节器结构简单。发电机电枢绕组具有很大的电杭性,有限制最大电流的作用,硅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可阻止蓄电池通过电枢绕组大电流放电,因此只需配备电压调节器。

5交流发电机通过二极管整流,无换向器,对无线通讯设备的干扰小。

二、硅整流发电机的分类

筑路机械用交流电机是三相同步交流发电机,配用硅二极管整流器,所以也称为硅整流发电机,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按总体结构分

1普通交流发电机(带电刷)

2整体式交流发电机(发电机和调节器制成一个整体)

3带泵交流发电机(柴油发动机上使用)

4无刷交流发电机(应用很少)

(二)按整流器结构分

1六管交流发电机

2八管交流发电机

3九管交流发电机

(三)按磁场绕组搭铁形式分

1内搭铁交流发电机

2外搭铁式交流发电机

(四)按通风、冷却方式分

1开启型(后端盖进风,前端盖出风)

2封闭型(用于工作条件恶劣的环境)

三、硅整流发电机的拆装

(一)解体

不同型号的发电机拆装顺序有所不同,应按厂家规定的程序进行,但方法大致相同。JFZ1913Z型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解体步骤如下:

1解体前将发电机外部擦拭干净,在发电机前、后壳体与定子铁心结合处做好正对记号,以防止装复时造成错误。带泵硅整流发电机先拆下真空泵总成。

2拆除后端盖上的螺钉。

3拆掉电刷调节器组件架上的两个紧固螺钉,取出电刷总成。

4拆开整流器组件与定子的连接,拆除后壳体上的防电磁干扰电容和整流器组件紧固螺钉,注意不要丢失整流器组件上的绝缘垫圈。

5取下后端盖和定子绕组总成,注意不要丢失轴承垫片。

6把转子夹在台钳上,皮带轮侧向上(小心台钳口损伤转子)。用扭力板手拧下皮带轮的紧固螺母,取下皮带轮、风扇、皮带轮上的半圆键,拆下。

7在台钳上用拉力器拉出转子轴上的轴承。

注意:普通维护保养时不要拆卸轴承,轴承一旦拆下则必须更换。

(二)装复

硅整流发电机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装复工艺及注意事项:

1在前端盖的轴承上加注2号锂荃润滑脂,加注润滑脂的量要合适,否则会引起滑环接触不良。

2装配转子、前端盖、风扇、皮带轮及半圆键时,可先将转子夹紧在台钳上,使用空心套筒,扭力板手,按轴向用锤子依次将前端盖、皮带轮装到转子轴的前端,并按规定的钮矩旋紧螺母。

3将定子总成与后端盖按解体时的标记线对准装配到一起,并连接或焊接好定子绕组三相线端线与二极管间的引线。

4紧固前后端盖间的连接螺栓时,要对称而均匀,按规定的扭矩分2-3次拧紧,然后转动转子,转子转动灵活,无异响或卡滞等现象。

5安装内装式电刷时,必须先将电刷压入电刷架内,并用一根专用的钢丝插入电刷架上的孔中,使其挡住电刷,待装好转子,装合前后壳体后,再抽出钢丝,使电刷压在滑环上。

6装复后,用手转动皮带轮,再检查转子的转动情况是否自如、有无异响或卡滞等现象,然后手持皮带轮,检查轴承的径向间隙,若无异常,即可进行发电机修复后的试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549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