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跟腱断裂手术的内容

关于跟腱断裂手术的内容,第1张

闭合性部分跟腱断裂可在踝关节悬垂松驰位用石膏靴固定—周然后加强功能训练可自行修复。完全断裂者应早期手术直接缝合或修补断裂跟腱;术后在屈膝和踝关节跖屈位用石膏固定—周后开始功能训练。开放性跟腱损伤原则上应早期清创修复跟腱;若皮肤缝合有张力不可勉强在张力下直接缝合;有皮肤坏死致跟腱暴露的危险。可采用皮瓣转移覆盖跟腱。陈旧性跟腱完全断裂应手术治疗。由于小腿三头肌处于松驰位而发生挛缩很难根治直接缝合跟腱一般均要采用成形术修复跟腱。 康复方案; 术后1天: (1)活动足趾: 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次/组,1组/小时。 (2)继续并加强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术后2天: (1)继续以上练习。 (2)可扶双拐患脚不着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3)开始直抬腿练习,包括向上的,向内收的侧抬腿以及外展的侧抬腿,向后的后抬腿练习,以强化大腿前后内外侧的肌肉,避免过分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 2、术后4—12周 一般于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踝关节被动活动度练习 被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2)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 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术后5周: (1)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10-15分/次,2次/日。活动度练习应循序渐进,在2-3月内使踝关节的活动度(即活动范围)达到与健侧相同。 (2)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练习 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内外翻踝关节。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并逐渐增加角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 可在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术后6周: 去除石膏,开始穿垫高后跟的鞋逐渐负重和恢复行走。 (1)以硬纸板剪成鞋后跟大小,垫在鞋后跟内约3厘米左右,开始扶拐行走,大约2-3天撤掉一层纸板,2-3周内撤完,过渡至穿平底鞋行走。 (2)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 前向跨步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 术后7周: (1)开始静蹲练习加强腿部力量,以强化下肢功能和整个下肢的控制能力。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 (2)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脚(脚尖向上勾的动作)”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3)抗阻“绷脚” 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绷脚(脚尖向下踩的动作)”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术后8周: (1)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2)继续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坐位垂腿“勾脚”练习 抗沙袋等重物的重量为阻力完成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抗阻内外翻练习;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3)强化下肢肌力,开始患侧单膝蹲起练习 3、术后3个月 (1)有条件可以使用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跟腱处不得有明显牵拉感。30分/次,1-2次/日。保护下全蹲(双腿平均分配体重,尽可能使臀部接触足跟。)3-5分/次,1-2次/日。 台阶前向下练习(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7)术后6月开始恢复运动

希望采纳

不知道你当时损伤情况,没有见到相关影像学资料,尤其是没能看到病人,不了解相关病情,很难具体的说,只能泛泛讲一下吧。呵呵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目的是恢复之前的关节活动度,因为在损伤的时候不仅仅有骨折,还包括周围组织的损伤,损伤后一定有一段时间的制动期,在这个期间,骨骼与关节周围组织开始愈合,形成了部分粘连,临床上出现关节僵硬的症状。

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这一点的,早期可以开始被动关节屈伸及内翻、外翻功能锻炼,酌情主动关节活动,可配合予以中药熏洗,物理治疗等。

呵呵,先说这么多吧,具体的可以在网上下载本电子书,康复医学。

要怎么才能避免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关节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受力最重的部位之一,特别是当人体站立的时候全身的重量都落在踝关节上,行走时要负荷身体五倍重量的力。

避免踝关节扭伤的第一步是控制体重。虽然在很多体育运动中,身材高大的选手似乎能获得较大的优势,但是这也给脚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拉伸,拉伸不仅可以达到热身的目的,还可以提升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对关节的保护。最后,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加强对踝关节肌肉的锻炼,提高稳定型和灵敏度,大大降低踝关节扭伤的机率。

踝关节扭伤之后要做什么措施?

热敷和冷敷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很多人没办法分清正确使用这两者。其实在扭伤后的急救期间,只能使用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扭伤24小时后就可以用热敷的办法活化淤血,快速消肿,这个时候还可以擦一些药酒喷雾等。抬高患肢也是一种很多人采用的办法,有助于加快患处的血流速度和淋巴循环,消除肿胀。

脚踝韧带损伤后适合什么运动

踝关节扭伤后的急性发作期是不宜进行健身的,这个时候应该以休息为主。扭伤后的健身应该以踝关节的康复训练和全身其他部位的训练为主,在保证不会对关节产生二次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早期的锻炼要采用被动训练的方法,在关节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做一些被动屈伸,旋转牵拉等等,防止出现神经粘连。后期的锻炼主要以关节部位的主动屈伸,旋转功能活动为主。

进一步的训练应该加一些力量练习,使愈合的韧带重新恢复弹性直至完全恢复功能。

脚的结构是由胫、腓骨下端,距骨、跟骨、舟骨、骰骨,第1、2、3楔骨,5个跖骨,14个趾骨以及附着的韧带和肌腱组成。

视诊:足弓的变异。由于骨关节的结构形成内、外侧纵弓和横弓,内侧纵弓明显,外侧不显。足负重以内侧纵弓为主,其负重区为跟骨和第一跖骨头。当纵弓下陷或足外翻时,出现扁平足畸形。相反,由于足底内在肌肉和筋膜挛缩,形成高弓足。

畸形。常见的脚畸形有马蹄高弓足、马蹄内翻足、外翻足、跟骨趾外翻、爪状趾等。

肿胀。踝关节。以前后方肿胀为主,皮肤皱纹消失,可有波动感;距跟关节:以踝下两侧为主;中跗关节。表现在足背;足底肿胀属局部软组织肿胀;足后跟部肿胀多属跟腱炎、滑囊炎,骨质增生等。

胼胝或溃疡。胼胝为肥厚的角化皮肤,常因足畸形后非负重区变为负重区而来。胼胝中央区常因缺血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足跟溃疡多属神经营养性的,跟趾附近溃疡可因痛风而来。

趾甲颜色白色为严重缺血,青紫色为静脉回流受阻。

触诊:压痛点常见的压痛点除关节间隙外,多在骨端和肌腱附着区,如内、外踝及下方的侧韧带,舟骨内缘,跟腱附着区,第5跖骨基底,足底跟部,第1、2、3跖骨头处。

肿胀区多有压痛,检查有无波动或属实质感。软性组织常属滑膜、腱鞘病变,硬性者为骨病变。

背和胫后动脉的检查在足背相当于舟骨和第2楔骨处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在内踝后方可触到胫后动脉搏动。不能肯定时,为了了解血液循环情况,可按压趾甲,观察放松后趾甲颜色恢复的速度。

活动:被动活动踝关节以屈伸为主,中立位为0度,背屈20度至30度,跖屈40度至50度。距、跟和中附关节,以内、外翻为主,前者约30度左右,后者仅15度左右。足趾活动以伸屈为主。

跟腱挛缩时,为了区分腓肠肌为主或比目鱼肌为主,可对比在伸膝位和屈膝位足下垂的角度。若屈膝位下垂角度明显减小,说明腓肠肌挛缩为主。

主动活动检查肌力。由于某组肌肉麻痹,另组肌肉表现代偿性活动,可能反而加重畸形。例如胫前肌麻痹时,伸长腱代偿性背屈活动,使趾关节过度背屈,将第1跖骨头向足底压迫,形成马蹄高弓畸形。有时腓骨肌腱在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时,发生向前滑动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1991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