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的笔顺和部首

霜的笔顺和部首,第1张

霜的笔顺是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部首是雨。

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指露点低于0)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霜是一种天气现象,由冰晶组成,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属于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内容,通常出现在秋季至春季时间段。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种类区分:

霜冻花:在中国中北部下霜的早晨,几种草地表及地表以上根茎部位开的霜花。很大,很好看。

霜冻:指农作物因寒潮的侵袭而受到伤害。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作物内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组成的,作物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水分,当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开始结冰,从物理学中得知,物体结冰时,体积要膨胀。

因此当细胞之间的冰粒增大时,细胞就会受到压缩,细胞内部的水分被迫向外渗透出来,细胞失掉过多的水分,它内部原来的胶状物就逐渐凝固起来,特别是在严寒霜冻以后,气温又突然回升,则作物渗出来的水分很快变成水汽散失掉,细胞失去的水分没法复原,作物便会死去。霜和霜冻是秋冬季节的天气现象。

霜雪、冰霜。

拼音shuāng,注音ㄕㄨㄤ,部首雨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7画。

五笔FSHF,仓颉MBDBU,郑码FVFL,四角10961。

结构上下,电码7208,区位4310,统一码971C。

笔顺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字义:

霜shuāng(ㄕㄨㄤ)

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2、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3、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4、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 shuāng ]  

部首:雨 笔画:17 繁体:霜 五笔:FSHF

田字格:

笔顺:一  丶  乛  丨  丶  丶  丶  丶  一  丨  ノ  丶  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6026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