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简介

急性咽炎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西医·急性咽炎 31 急性咽炎的病因 32 急性咽炎的临床表现 33 急性咽炎的诊断 34 需要与急性咽炎相鉴别的疾病 35 急性咽炎的治疗 351 一般及对症治疗 352 发热的治疗 353 局部治疗 4 中医·急性咽炎 41 急性咽炎的病因病机 411 风热外袭 412 肺胃实热 413 肺肾阴虚 42 急性咽炎的症状 43 急性咽炎的诊断要点 44 需要与风热喉痹相鉴别的疾病 45 急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451 风热外侵,肺经有热 4511 症状 4512 证候分析 4513 方药治疗 45131 治法 45132 方药 4514 外治法 45141 吹药 45142 含漱 45143 含服 4515 针灸疗法 45151 针刺 451511 方一 451512 方二 45152 耳针 45153 穴位注射 452 邪毒传里,肺胃热盛 4521 症状 4522 证候分析 4523 方药治疗 45231 治法 45232 方药 4524 外治法 45241 含漱 45242 吹药 4525 针灸治疗 45251 针刺 452511 方一 452512 方二 45252 放血疗法 46 急性咽炎的针灸治疗 461 针刺 4611 方一 4612 方二 462 艾灸 4621 症状 4622 选穴 4623 灸法 4624 对症治疗 46241 风热感冒 46242 牙痛 47 其他疗法 471 刮痧 472 擒拿 4721 单侧擒拿法 4722 双侧擒拿法 473 导引法 474 法 48 急性咽炎的护理 49 急性咽炎患者饮食宜忌 410 急性咽炎的预防 411 关于喉痹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急性咽炎的方剂 2 治疗急性咽炎的穴位 3 治疗急性咽炎的中成药 4 急性咽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jí xìng yān yán

2 英文参考

acute pharyngitis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catarrhal pharyngitis [朗道汉英字典]

acpuei pharyngitis [朗道汉英字典]

Acute sore thro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西医·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acute pharyngitis)是病毒或细菌引起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1]。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亦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为急性传染病之前驱症状。多见于冬春两季[1]。常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劳累、体弱及烟酒过度时发病[1]。

31 急性咽炎的病因

常因受凉,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等致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引发本病。营养不良,患慢性心、肾、关节疾病,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佳,经常接触高温、粉尘、有害 气体等皆易罹本病。

病原微生物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及病毒。

32 急性咽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之疼痛,吞咽时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有时全身不适、关节酸困、头痛、食欲不振,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检查口咽及鼻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及悬壅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体温可升高至38°C,根据病原的不同白细胞可增多,正常或减少。

33 急性咽炎的诊断

根据发病急,咽部疼痛,咽粘膜弥漫性充血,本病诊断不难。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和百日咳等)的前驱期有类似急性咽炎的症状和体征,应注意鉴别。对儿童病人应注意口颊部粘膜及全身皮肤等,以防误诊。

1.急性起病,咽干、咽痛,吞咽时加重[1]。

2.全身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低热、乏力;重者有高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1]。

3.咽部急性充血、水肿,可有点、片状渗出物;病变可局限于口咽一部分,也可累及整个咽部,甚至累及会厌及杓会厌襞[1]。

4.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及压痛[1]。

5.若为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增高[1]。

34 需要与急性咽炎相鉴别的疾病

急性咽炎应与流感、麻疹、猩红热、粒缅胞减少性咽峡炎等相鉴别[2]。

35 急性咽炎的治疗 351 一般及对症治疗

症状显著者卧床休息,多饮水,通便,对症治疗[1]。

352 发热的治疗

发热者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如吗啉双胍、金刚胺、病毒灵等)。

儿童、年老体弱或症状显著者,合并细菌感染者,可选用以下药物治疗[1]:

(1)阿莫西林:口服,成人05g,一日3次;重症者加至每次10g,一日3次[1]。疗程1周,无效者换药[1]。

(2)头孢氨芐:口服,成人025~05g,一日4次;小儿一日50~70mg/kg[1]。

(3)头孢拉定:口服,成人一次025~05g,一日4次,一日最高4g。小儿按体重一次625~125mg/kg,一日4次[1]。

(4)红霉素:成人一日1~2g,分34次用;小儿一日30~50mg/kg,分3~4次用[1]。

(5)地红霉素:成人口服每次250~500mg,一日1次,餐前服[1]。

(6)阿奇霉素:成人05g,一日1次,连用5日;儿童一日10mg/kg,一日1次,连用3日[1]。

(7)克拉霉素:成人025g,一日2次,严重患者剂量可增至05g,一日2次,疗程7~14日。12岁以上儿童按成人量。12岁以下儿童不应用此药[1]。

注意:

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青霉素类药物,应用前须按规定方法做皮试[1]。

头孢菌素常见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有胃肠道疾病病史患者应慎用[1]。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性体质者慎用,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1]。肾功能减退者或老年患者慎用。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1]。

大环内酯类严重不良反应少见,一般有胃肠道反应,严重肝硬化者宜减量[1]。阿奇霉素可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升高,不能与麦角类药物合用[1]。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均应慎用,肝功能不全者慎用[1]。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禁用[1]。

353 局部治疗

局部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复方硼砂液漱口,杜来芬、洗必太、薄荷片或含碘片含化,或抗生素加激素雾化吸入。

清淡饮食,淡盐水漱口,可用各种含片[1]。

4 中医·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为病症名,指咽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属祖国医学“喉痹”范畴[2]。

急性咽炎相当于中医的风热喉痹[3]。

风热喉痹为病名[4]。见《焦氏喉科枕秘》。又称风热喉、红喉[3]。为喉痹的一种。是指由风热邪毒而致的喉痹,以咽部红肿痛为其主要症状[3]。

急性扁桃体炎请参照风热乳蛾条。

41 急性咽炎的病因病机

急性咽炎多因邪热积聚,复感风邪,风邪化热,客于肺系而致病[4]。

急性咽炎,常因气候急剧变化,起居不慎,肺卫失固,而为风热邪毒乘虚侵犯,从口鼻直袭咽喉,内伤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肿痛而为喉痹[3]。此时邪在卫表,故病情较轻,若由误治,失治,或肺胃邪热壅盛传里,则出现胃经热盛之证候,病情转重[3]。

咽喉为肺胃所属,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5]。外感风热,肺胃实热,肺肾阴虚,皆可引起咽喉肿痛[5]。

411 风热外袭

外感风热,邪毒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搏结咽喉[5]。

412 肺胃实热

外邪入里化热,或肺胃热盛,热邪上灼煎津成痰,搏结于咽喉;或多食炙烤,过饮热酒,热毒上攻咽喉[5]。

413 肺肾阴虚

肺肾精气耗损于内,虚火上炎咽喉[5]。小儿形气未充,故罹病者居多[5]。

42 急性咽炎的症状

初起,患者咽干微红肿,灼痛面赤,继之邪热壅盛于里,则肿痛加剧,梗塞咽喉,致饮食吞咽障碍,或声嘶,或发寒热[4]。

以咽喉疼痛,咽部红肿,喉底或有颗粒突起,喉核肿胀不明显为其特征,全身有风热症状。

43 急性咽炎的诊断要点

①常因受凉、疲劳、烟酒过度等引起,或由物理、化学物质 引起,或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2]。

②咽部干燥、烧灼感、疼痛租吞咽痛,伴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2]。

③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有黄白色黏稠分泌物附着,悬雍垂及软腭水肿[2]。

④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2]。

⑤应与流感、麻疹、猩红热、粒缅胞减少性咽峡炎等相鉴别[2]。

44 需要与风热喉痹相鉴别的疾病

风热喉痹与风热乳蛾均有咽喉红肿疼痛的症状,但风热喉痹病变部位主要在咽部,故喉核肿胀不明显,风热乳蛾病变部位主要在喉核,故喉核红肿,有黄白色脓点[3]。风热乳蛾者,每兼有风热喉痹,而风热喉痹者,却不一定兼有风热乳蛾[3]。

45 急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451 风热外侵,肺经有热

喉痹·风邪外袭证(throat obstruction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是指风邪外袭,以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咽部红肿,伴发热、恶风、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喉痹证候[6]。

4511 症状

初起时,患者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感觉不利,其后疼痛逐渐加重,有异物阻塞感,当吞咽或咳嗽时加剧[3][5]。

检查见咽部微红,微肿,随症状加重,悬雍垂色红、肿胀,喉底红肿,或有颗粒突起[3]。

全身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症状[3][6][5]。

4512 证候分析

风热邪毒侵犯,搏结于咽喉,伤及咽部,邪尚在肺卫,病情较轻,故出现咽部微红、微肿、微痛,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等症[3][5]。

发热恶寒,是邪正相争,抗邪外出的表现[3]。

肺失肃降,则咳嗽有痰[3]。

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为风热表证[3]。

4513 方药治疗 45131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3]。

45132 方药

可用疏风清热汤[备注]疏风清热汤(经验方):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加减治疗[3]。

4514 外治法

可用吹药、含漱、含服等法,并可结合针刺治疗[3]。

45141 吹药

清热解毒,豁痰宣肺,祛腐生肌,用锡类散[备注]锡类散(《金匮翼》):象牙屑、珍珠、青黛(飞)、冰片、壁线、牛黄、人指甲,共研极细末,密装,备用,少许吹喉中。[7];

清热解毒,祛腐消肿,用冰硼散[备注]冰硼散(《外科正宗》):玄明粉、朱砂、硼砂、冰片,共研极细末。[7];

苦寒泄热,祛腐除脓,可用珠黄散[备注]珠黄散(经验方):人中白3g、马勃粉15 g、青黛3g、孩儿茶3g、玄明粉15 g、硼砂3g、薄荷15g、黄连15g、牛黄09 g、珍珠末09 g、梅片09 g,共研为极细末。[7];

每次吹药少许,每隔1~2 h 一次[7]。

45142 含漱

用漱口方[备注]漱口方(经验方):防风45g、甘草45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薄荷3g、荆芥45 g,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漱口。漱口,以清洁口腔,并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或用荆芥、菊花煎水含漱[7]。

45143 含服

含服铁笛丸[备注]铁笛丸(经验方):诃子、麦冬、茯苓、瓜蒌皮各300g,贝母、甘草、桔梗各600g,凤凰衣30 g,玄参300g,青果120g或润喉丸[备注]润喉丸(经验方):甘草粉300g、硼砂15 g、食盐15 g、玄明粉30 g、酸梅750 g(去核),共研为细末,以荸芥粉250 g为糊制丸,每丸重3 g。,以清热润燥。

4515 针灸疗法 45151 针刺

451511 方一

治法:疏通经络,泄热消肿止痛[7]

选穴:选合谷、内庭、曲池为主穴,天突、少泽、鱼际为配穴[7]。

刺灸法:每次选3~4穴强 泻法,每天可针1~2次[7]。

451512 方二

[5]

治法:疏风清肺,清利咽喉。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穴为主。取少商、商阳、尺泽、合谷。少商、商阳分别为手太阴、手阳明经井穴,刺血可清泻肺热。尺泽为手太阴经合、水穴,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疏风解表,清咽止痛。

随证配穴:声音嘶哑者,加廉泉、扶突。咳嗽者,加风门,针后拔罐。咯痰不爽者,加天突。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商、尺泽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45152 耳针

取扁桃体区压痛点埋针,在埋针期间,病人可自行 以加强 [7]。

45153 穴位注射

取脾俞、曲池、每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05~1 ml[7]。

452 邪毒传里,肺胃热盛

喉痹·肺胃热盛证(throat obstruction with pattern of heat exuberance in lung and stomach)是指肺胃热盛,以咽部疼痛较剧,吞咽困难,咽部红赤肿胀明显,喉底颗粒红肿,颌下有臖核,伴发热、口渴喜饮、口气臭秽、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喉痹证候[6]。

4521 症状

咽部疼痛逐渐加剧,痛连耳根和颌下,痰涎多,吞咽困难,言语艰涩,咽喉梗塞感[3][5]。

检查见咽部及喉核红肿,悬雍垂肿胀,喉底滤泡肿大,颌下有臖核,压痛明显[3][5]。

全身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口干喜饮,口气臭秽,头痛剧,痰黄而粘稠,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3][6][5]。

4522 证候分析

邪热壅盛传里,火邪蒸灼咽喉,则咽喉红肿,疼痛加剧,吞咽困难[3]。

风热邪毒结于颌下,则颌下起臖核,压痛明显,肺胃经热,邪热灼烁津液成痰,痰火结聚,则痰黄而粘稠[3][5]。

阳明腑热,则出现腹胀、大便秘结等症[5]。

高热,口干,头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赤苔黄,脉洪数等症,均是阳明热盛之证[3][5]。

4523 方药治疗 45231 治法

泄热解毒,利咽消肿[3]

45232 方药

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治疗[3]。

《丹溪心法》卷四指出:“喉痹大概多是痰热。”因此,本病的治疗,应适当配清咽化痰药物,以清除热痰,开结利咽喉,常用药物如瓜蒌、前胡、百部、竹茹、射干、桔梗、杏仁、天竺黄等[3]。

4524 外治法 45241 含漱

用漱口方[备注]漱口方(经验方):防风45g、甘草45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薄荷3g、荆芥45 g,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漱口。漱口,以清洁口腔,并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或用荆芥、菊花煎水含漱[7]。

45242 吹药

乳蛾见有脓点或伪膜,吹药更为需要。

清热解毒,豁痰宣肺,祛腐生肌,用锡类散[备注]锡类散(《金匮翼》):象牙屑、珍珠、青黛(飞)、冰片、壁线、牛黄、人指甲,共研极细末,密装,备用,少许吹喉中。[7];

清热解毒,祛腐消肿,用冰硼散[备注]冰硼散(《外科正宗》):玄明粉、朱砂、硼砂、冰片,共研极细末。[7];

苦寒泄热,祛腐除脓,可用珠黄散[备注]珠黄散(经验方):人中白3g、马勃粉15 g、青黛3g、孩儿茶3g、玄明粉15 g、硼砂3g、薄荷15g、黄连15g、牛黄09 g、珍珠末09 g、梅片09 g,共研为极细末。[7];

每次吹药少许,每隔1~2 h 一次[7]。

4525 针灸治疗 45251 针刺

452511 方一

选穴:选合谷、内庭、曲池为主穴,天突、少泽、鱼际为配穴[7]。

刺灸法:每次选3~4穴强 泻法,每天可针1~2次[7]。

452512 方二

[5]

治法:清胃泻热,消肿止痛。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内庭、天突、丰隆、天鼎、少商穴。取足阳明经荥穴内庭,配手阳明经少商、天鼎,清阳明郁热,以消肿止痛。天突为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可清利咽喉。丰隆为足阳明的络穴,泻之以清热涤痰。

随证配穴:便秘、腹痛者,加支沟、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商点刺出血。

45252 放血疗法

若红肿痛甚时,放血少许以泄热邪,在耳轮1、2、3上用三棱针、粗针或缝衣针,针刺1~2分深,放血1~2滴;或在耳壳背部找出明显之小静脉,用三棱针刺破,放血2~5滴。亦可针刺少商、商阳,出血1~2滴。[8]

46 急性咽炎的针灸治疗 461 针刺 4611 方一

以廉泉、天突、合谷、少商等穴为主[2]。酌配尺泽、曲池、外关、天柱等穴[2]。针以强 泻法为主,留针15~30分钟,其间间隙运针以加强针感,并可配合淡盐水漱口[2]。

4612 方二

针刺颊车,合谷,少商或作下颌角封闭,可使炎症消退,止痛效果尤佳。

462 艾灸

[9]

4621 症状

发病较急,咽喉感觉疼痛难忍,如有物堵在喉间,吞咽困难,口气辛臭,常诱发风热感冒,舌红苔薄,脉浮数。

4622 选穴

大椎、曲池、肺俞、少商

4623 灸法

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2次,痊愈即止。

4624 对症治疗

咽炎常伴有风热感冒、牙痛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46241 风热感冒

选穴:曲池、合谷

灸法: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灼热感,10~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

46242 牙痛

选穴:列缺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

47 其他疗法 471 刮痧

咽喉肿痛,多先提刮风府穴,继而提刮两耳后颅息穴,两侧臂臑穴,以及曲池、间使、大陵、太渊等。背部常顺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提刮(由肺俞至肝俞、胃俞,由大肠俞至膀胱俞),体质虚弱者,少用此法。[10]

初觉咽喉疼痛,常取颈窝部(即颈动脉部位),擦香油少许,用厚铜钱的边缘刮之。自上而下顺刮,忌用由下向上的倒刮法。左侧咽痛刮右侧,右侧咽痛刮左侧。轻病多在刮后而愈,重病也能减轻症状。[10]

472 擒拿

擒拿法适用于急性咽喉疾病之肿胀疼痛剧烈,滴水难入者。擒拿法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减轻症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单侧擒拿法和双侧擒拿法。[10]

4721 单侧擒拿法

操作时嘱病人正坐,手向侧平举,拇指在上,小指在下。若病人左手平举,术者立于病人举手之正侧面。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按患者鱼际背部(相当于合谷穴处),小指扣住腕部,拇指与病人拇指罗纹面相对,并用力向前压紧,另用右手拇指按住患者锁骨上缘肩关节处(相当于肩髃穴处),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握腋窝处,并用力向外拉开。施术时,可嘱第三者立于病人前面,将汤药或半流质等缓缓灌下。此时,因咽喉疼痛明显减轻,就能吞咽。此法可连续使用。[10]

4722 双侧擒拿法

[10]

患者坐在没有靠背的椅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前,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锁骨上缘,两肘臂压住患者胁肋,同时医者胸部贴紧患者背部。位置固定好后,便开始用力。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沿锁骨到肩胛),同时,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肋及背部压紧。要三方面同时使用气力,这样可使患者咽喉部松动,便于吞咽,助手即把预先制好的药汤或稀粥喂给患者吞服。

施术时须注意患者全身情况,施术者用力须得宜,不可过于粗暴。

473 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所说:“一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提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喉痹。”

474 法

咽喉疼痛的 :取穴风池、风府、天突、曲池、合谷、肩井。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先在喉结两旁及天突穴处用推拿或一指推揉手法,上下往返数次。再取坐位,按揉风池、风府、肩井等穴,配合拿风池、肩井、曲池、合谷等。[10]

48 急性咽炎的护理

室内空气流通,冷暖适中[8]。

病者不可直接吹风,以预防感冒[8]。

注意咽喉部卫生,常用含漱药含漱[8]。

49 急性咽炎患者饮食宜忌

急性咽炎患者应避免过食辛辣 、肥腻、炙煿食物[8]。

急性咽炎患者饮食宜选择易于消化、清淡之食物[8]。

可多服清凉润肺饮料,如荸荠、白茅根、竹蔗煎水,或玄参、生地,麦冬煎水服[8]。

410 急性咽炎的预防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8]。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附近组织疾病,避免过食辛辣 食物[8]。

多服清凉润肺饮料,如荸荠、白茅根、竹蔗煎水,或玄参、生地,麦冬煎水服有助于预防风热喉痹[8]。

用于防治喉痹的导引法:每日丑寅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五六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11]。

411 关于喉痹

喉痹(throat obstruction;pharyngitis)为病名[12]。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又称喉闭[13]。是指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不适,吞咽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6]。广义为咽喉肿痛病证的统称[13]。但通常所说的喉痹,多指发病及病程演变不危急,咽喉红肿疼痛较轻,并有轻度吞咽不顺或声音低哑、寒热等证[13]。喉痹的病因病理有风热与阴虚之不同,故将风热邪毒引起的喉痹,称为风热喉痹,由脏腑亏损、虚火上炎而致的喉痹,称为虚火喉痹[3]。

风热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咽炎,虚火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3]。

详见喉痹条。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

引起手抖的原因,一般分为这么几种:

1生理性的,这种只是偶尔的,比如特别紧张时候出现的

2帕金森,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属于老年性疾病

3受伤了,比如撞了碰了嗑了。

4特发现震颤。

第一个好理解,这个可以不治疗,偶尔的属于正常现象。第二三个很好理解,根据自己自身情况或者检查就能知道。

第四个特发现震颤,检查不出来,一切正常,根据咱们以前治疗过的患者多数是家族遗传,但也有很多年轻人由于年龄小的由于生活习惯,熬夜,压力大,外伤,病毒感染,酒精等等原因诱发,发病年龄也不同,发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本身体质比较好,但多数遗传的在四十岁以后发病,期初比较不明显,只有做精细动作才会出现,很多人容易忽视。

从发病开始,大概十年一个阶段,也就是三五年可能发展没有那么大变化,十年以上病程的基本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喝水吃饭都困难。

1现在很多西医三甲医院大夫不专项研究特发现震颤,因为属于西医上神经系统基本也是疑难杂症,仪器检查不出来。

2很多大夫不主治这个病,对手抖震颤概念模糊。只知道是神经系统疾病,只能用营养神经的维生素甲钴胺类的,并没有好的缓解效果。

3治不了,即使懂也不会对患者说啥。很多患者,刚开始也是,去上海北京大医院看,医生啥也没说,就开点营养神经的打发走了,他治不了这个病,没办法往深了说,说重了像危言耸听,说轻了这个病也不轻,谁也不想因为这个影响生活工作以及社交。并且会遗传。

如果没有其他器质性病变(肿瘤等),检查只是辅助性的,排除其他一些器质性病变,比如脑部损伤,已经确诊特发现震颤。中医在治疗这方面疾病的,结合检查报告确定没有器质性病变,还要结合患者情况。

通过症状可以确诊特发现震颤,特发现震颤中医并没有这个名称,中医称之为“颤症”,属颤症范畴,中医讲多因风、火、痰、瘀、虚所致,导致肝之虚热或实热,脾胃虚弱,心肾虚衰,或夹痰、夹瘀,实热积滞等。

在中医里,震颤最大的病因要数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掉”字,即含震颤之义。

治疗也不可能速效,一般都是通过平肝息风用药宜柔,多取酸甘之类,酸能柔筋,甘能缓急,如修元止颤方中白芍养血敛阴,柔肝平肝等。

震颤的治疗比较复杂,首先是辩证,要知道是身体哪里主因才能切断病原,而身体脏腑的寒热虚实是西医无法检查的,更加检查不出来神经问题,一度成为西医难题。

中医治疗虽然能准确找到病因,也能调理脏腑切断断病原,但是很多患者中医治疗很长时间依然不好,就是因为无法准确的针对性配伍药物。对何时用什么药为主,根据病情治疗进展而做出正确的改变。

中医理解特发性震颤,本病的发病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肾阴虚是发病根本,病理基础上,以修元止颤为基础,熄风止颤,滋养肝肾,开窍通络,平衡阴阳、活血化瘀,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改善体内循环临证时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

颈肩痛是由颈椎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及肩关节软组织病变或内脏疾病引起的综合征。又称颈臂痛。表现为局部疼痛。由于颈肩部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间关系密切,故引起颈肩痛的因素很多。颈部疾患中以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为多见,其次为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劳损、颈椎本身病变(如结核、炎症和肿瘤等)。肩部疾病引起的有肩周炎、肩袖断裂等。肩关节周围的骨折、肩关节脱位、结核及肿瘤引起的较少见。颈肩交界处有第一肋骨、锁骨和第一胸椎围成的间隙称为胸廓出口,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及前斜角肌等由此处通过。当胸廓出口出现解剖异常或肩下垂等因素,可能挤压神经血管束,称为胸出口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肌萎缩等病,以及内脏疾病也可引起,痛在右侧可能由胆石症、胆囊炎及肝病引起。痛在左侧的可能由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引起。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X射线检查来诊断和鉴别诊断。颈肩痛的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

头颈肩背臂部疼痛并发颅脑、面颊、眼、耳、鼻、口腔、咽喉、颈项、背胸、肩胛或上肢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多由外伤、劳累造成,由劳损所致者,原来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近年来,由于人们伏案工作时间延长,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减少、经常使用计算机等,颈、肩背部疼痛的发作有年轻化的趋势,甚至在初中学生中亦不罕见。

长期以来,该症多归类于颈椎病,认为其病理因素是颈椎的退变、颈椎间盘突出。多数可经保守治疗痊愈,但易复发。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患者症状的轻重与颈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符,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中,有38%的人其颈椎MRI检查发现有颈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椎间盘突出物和骨质增生的形成,是生理性退行性变的产物,属组织的“老化”现象而不是病变,本身不可能产生任何征象。对受累的颈神经根、颈髓或交感神经而言,这种渐增的慢性机械性压迫刺激神经组织不应该引起疼痛。由于神经组织对慢性机械性刺激具有强大的抗压作用,故一般多不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如果是骨性病变造成症状,那么,无论什么保守治疗方法都应该对此无效,因为,简单的手法无法消除骨刺或将突出的椎间盘回纳,药物渗透疗法因无法区别正常的骨头和骨刺,怎么能够仅消除骨刺呢,因为骨刺就是骨质增生形成的,与正常骨的结构一样。

经常低头工作会使枕颈、项颈、背、肩胛骨背面等部位的肌肉和筋膜的骨骼附着处受长期过度应力,容易产生头颈背肩软组织损害,会引起原发性疼痛,早期是轻微的,临床上不具备任何征象的损伤,但日积月累,就使骨骼的软组织附着处形成无菌性炎症性病变,形成不同程度的疼痛。

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因慢性劳损引起无菌性炎症不同程度的病变时,不受任何年龄限制,均会急性突发或逐渐出现肩背痛或肩臂痛,或引发肩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这是常见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肩痛或肩臂痛,常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或“颈椎病合并肩周炎”。当50岁左右,即将进入老龄之际,由于内分泌紊乱会激惹上述病理基础,导致急性或慢性肩痛和肩部活动受限出现。当内分泌紊乱恢复正常,和进行正确的治疗、体育锻炼后,肩部疼痛可消失,活动范围可恢复正常,这就是部分“肩周炎”能“自愈”的原因。但自愈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2年,问题是,作为一个患者,能承受长时间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吗?特别是慢性疼痛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话,会影响工作效率、人际关系,对此不能用简单的“你的病慢慢会好的,多锻炼锻炼就行了”来敷衍病人。

对颈肩部疼痛,初发的急性期征象严重的病例,由于软组织损害较轻,多属急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未产生病理上的变化,仅有功能上的改变,所以,一般采用消除炎症的静脉输液、牵引等治疗方法,加上手法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治愈。如果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迁延反复,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由痉挛发展为挛缩,出现病理上的改变,用上述疗法,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易根治,所以必须采用软组织松解的方法才能达到治愈目的。加上治疗后辅以适当的锻炼方法,会在1-2月内治愈。尤其要指出的是,当患者的疼痛是由炎症所致,不能,绝对不能用旋转或暴力性的手法治疗,那样,患者的疼痛会加重,甚至出现截瘫等悲剧性的后遗症

我把自己学习的方法拿出来给大家参考。第一部分---脱镫快步。在你的鞍子上面绑好鞍带,摘掉镫,把缰绳从鼻咽革缠绕后搭在马颈上。骑手上马,尽量向下伸展脚尖,让自己的大腿向后垂直地面,感觉坐骨和鞍子的接触,骑坐前部顶住前鞍桥。把脚尖向上,脚跟尽量向下踩,并注意脚尖不要外撇。小腿努力去贴靠马体。尽管开始感觉困难,没关系,你只要去做就可以。马匹开始慢步,骑手内方手拉住鞍带,外方手在俯身的时候够马匹的内方肩膀或者自己的脚尖五次。然后换方向五次。身体后仰,外方手够马匹内方屁股,腿部位置保持。五次。换方向五次。然后双手扣住鞍带,开始快步。开始时允许你手上用力,你要寻找骑坐和鞍子接触的感觉,腰背部向下摆动的感觉和马匹节奏的感觉。然后开始放松手上的拉力,尽管你会被弹起来,不要在手上用力,不许做轻快步,尽量用你的腰背部的摆动来减缓震动,节奏和马匹尽量保持一致。放松你的大腿!放松你的骑坐!大腿努力保持向下,不要试图抬起来找平衡,你只有越往下踩才越稳定,记住。如果很乱,好了,重新抓紧鞍带,找回骑坐的接触感觉。记得让马匹喘口气,换换方向。当你觉得稳定一些了,放开你的外方手背后,一只手抓鞍带显然困难些,但是也尽量减少用力,宁可弹起来,继续寻找感觉。接下来的顺序是双手放开,侧平举,抱前胸,手背后。记住身体不要前趴后仰,教练随时会提醒你,重心稍微转向内侧,无论怎么晃,不许抓鞍带,哪怕掉下来。摔就摔了,没什么。你从心理上放弃抓鞍带,那么你就能寻找自主的平衡了。闭上眼睛感觉快步的节奏,你会觉得更稳定。平衡是在你的头脑中,而不是眼睛里。大腿向后,小腿向前,两条长腿--这是教练常喊的,你仔细体会。你要考虑的就是用意识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反馈教练的指导,随时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动作。随着训练进行,你会感觉大腿肌肉疲劳,肌肉因为酸痛而紧张,觉得非常容易失去平衡。没关系,坚持一下,这是你训练时一直持续紧张的原因,等你大腿彻底没力气了,你就很稳了。当你下马的时候,有人会觉得肩膀、胳膊、手酸痛无比,哈哈,这就是开始的状况,很多人是这样的。训练结束,放松一下自己的肌肉,拍拍马匹。对了,别忘了谢谢你的教练,他已经跟着你转了无数圈继续脱镫快步的调教索训练。上马之后重复第一部分的建立正确骑姿和漫步马背体操部分,然后加入快步马背体操,每个动作每个方向各五次。之后是提腿练习,将大腿抬高仅靠骑坐和鞍子的接触保持平衡,漫步、快步各五次。重新双手抓住鞍带开始快步练习寻找骑坐和鞍子的联系,逐渐放开双手。当你可以做好的时候,双手可以自由活动,扩胸、伸展都可以,目的是让你的双臂解放出来,和你骑坐及以下部分彻底分开。教练对你的提醒你要记在脑子里,然后每一步的骑行头脑都要工作,检查所有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大腿有没有靠前,如果你的脱镫训练大腿靠前,那么你的胯部就不能打开,骑坐就不能深入鞍子而是坐在后部,这样形成不了骑坐的力度,无法正确的控制马匹。还要确定自己小腿的位置。当你大腿在正确的位置时,小腿就要向前下方踩,这样才能保持骑坐和脚跟的直线。如果再向后的话,你的骑坐就失去了向正下方的力量。还有一个问题,膝盖不要向上提起来,在意识中也要控制这个部分。脚跟、膝盖都向下!小腿贴靠非常重要,随时检查小腿是不是在晃动,有没有靠住马体,脚尖是不是朝前。尽管开始你不能注意这么多,但是随着训练深入,你可以有时间思考这些。这个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用你的意识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当你进行这个项目的训练时,你会磨破身体的一些部位。骑坐部分容易磨破,在你寻找到快步的节奏后会好起来。当然鞍具也是一个因素,建议用好的舞步鞍,更便于深坐、更稳定。两腿膝盖内侧也是薄弱环节,很容易破。主要原因一个是腿部不稳定,另外是膝部错误用力,要把膝盖轻微打开,用小腿抱马。还有一个因素是你马裤的问题,如果在这个地方皱折多,也会磨破。对于这些伤痛可以简单处理,如使用闯可贴或者敷料包扎防止感染,疼痛倒可以忍受,并不影响训练。当你做得很好的时候,你会有些沾沾自喜。这时候教练给你换一匹浪大的马,你会发现自己又乱套了。没关系,照正确的感觉去做,用不了多久你就能适应这个起伏。现在教练把缰绳发给你,你的头脑还要控制自己不能用缰绳来找平衡,如果你以前有这个问题的话,很容易犯老毛病。两只手握缰并且手心向上,放松自己的肩部和肘部。最好给自己拍一段DV,给自己是否进步留一个证据。如果很多学员一起训练,那么要想进步最快,窍门就是你先学会放松所有应该放松的肌肉。摔几次反而会减少自己的恐惧从而容易放松。当然有人正好相反。当教练把镫发给你的时候,你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后再讨论。如果说脱镫快步主要训练平衡的话,那么脱镫轻快步就主要是专项力量的训练别棍脱镫快步打圈将一根短棍,从双肘和后背穿过,人的姿势自然被向后扳起。在鞍子上寻找骑坐的接触,开始快步。这时你会觉得很晃,原来的感觉完全被破坏了。因为原来你的身体和胳膊是自由的,这点自由对于你保持平衡是很有帮助的。别棍以后增加了恐惧感,觉得自己的双手被绑定了,出现情况来不及抓缰绳或者鞍带。好了,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找到平衡。把你的腿踩下去,重心偏于内方。这个时候出现前趴的可能性比较大,要保持身体的正直。注意脖子不要僵硬,放松你的手臂。当你恢复了骑坐的感觉,那么你就发现别棍快步和原来没什么两样了。一定是短棍,这样出现问题时胳膊一松就可以摆脱棍子的束缚。如果是长棍就有可能来不及抽回胳膊,容易出问题。下马的时候你会发现胳膊肘窝那里磨红了,背部一道红印。这是因为紧张太用力所致。慢慢你就能学会放松。别棍的目的就是纠正你上身的姿势,含胸驼背的毛病可以得到改善。缺点是会让身体僵硬。所以别棍更要放松自己,这样的练习次数不要太多,每周一次就可以,或者在你骑姿出问题的时候,由教练员安排。以后你还要学习脱镫别棍跑步和跳跃障碍。介绍一种训练方法。调教索训练,脱镫,身体前趴用外方肩膀靠在马耆甲上,缰绳尽量抓短,放松身体各个部位,开始快步,感觉很颠,不要试图抵抗这种颠簸,缰绳在马匹要跑起来的时候控制一下,始终保持快步。这个时候你越放松就越稳定,如果你身体紧张,那么你的肚子和前胸处可能被磨破。左右方向都进行,每个方向三十圈。等你结束这个训练,再自由骑乘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动作很容易做到教练员的要求。这是因为这种颠把你僵硬的身体放松了,没有了自身肌肉的抵抗,你的动作自然变得优美了脱镫轻快步调教索训练轻快步对于新手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学习脱镫轻快步,应该首先学习带镫的练习,找到马匹运动的正确节奏和自身的节奏感。当教练员摘掉你的镫的时候,那么“痛苦”训练开始了。你的训练马匹很重要,一匹步子很碎的马匹或者很懒散的马匹都不利于你的进步。马匹最好沉静,运步良好,有利于你找到正确的感觉。当你离开鞍子起来的时候,你的整个上体是一个整体向前上方运动,骑坐和鞍子仍旧是垂直的。不要单纯挺肚子而身体落后,也不要身体前倾而骑坐向后。这个时候小腿仍旧贴靠马匹,脚跟是向下方蹬下,感觉人体被上下两股力量拉伸开。要舒展不要紧张。落下的时候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要砸下来。当接触鞍子的时候,骑坐正直的恢复并给予马背一个力量,小腿抱马,整个感觉是象挤牙膏一样把马骑出去。注意坐回来的时候膝盖不要抬起来,始终记住这句话:大腿向后,小腿向前,两条长腿。两只手不抓缰,但是摆出抓缰绳的姿势,手心向上放在耆甲上方的位置,随着身体的起来,适当向前给出一点空间,保持肘部的灵活。小腿始终贴靠是很重要的,不要一下分开一下靠住,那样你的马匹就会一步收缩、一步松懈。当然没有镫起来是有些困难的,努力加大起来的幅度,控制身体落回。很快你的大腿内侧开始发酸,并且动作开始变形。这个时候唯一不能变的就是你的思维。你用大脑接受教练的指令,再作用到自己的身体上纠正变形。这个肌肉的酸痛有一个极限,你可以穿插快步的训练调节一下。当你超过这个极限的时候,肌肉反而不那么酸痛,感觉又恢复了力量。每次训练都应该达到并超过这个极限,这个极限出现的时间会越来越远,那么就有很好的效果。当你连续一些日子训练非常疲劳,并且极限无法克服的时候,那么你就应当安排休息一段时间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会发现大腿内侧的肌肉明显发达了,整个训练过程变得相对轻松了。你可以通过你的身体来控制马匹运动的节奏。这时候你带上镫会发现和不带镫没有太大的区别。当你骑坐保持正直,腿部保持正确位置,你的轻快步好的骑姿就基本定型了。脱镫跑步调教索训练上马骑坐深坐,两条腿向下方伸展,脚跟踩下,脚尖勾起。扣住鞍带开始跑步,感觉骑坐和马鞍接触的感觉。将腿和马匹分开,感觉单纯靠骑坐和鞍子联系的感觉,放开鞍带寻找这个感觉。跑步也要保持骑坐的正直,你的身体前趴后仰都会改变骑坐的正直性。不要超前你的马,那样会催赶你的马越跑越快,要充分的等待,让马匹始终走在你的前面,把每一个推进动作做完整。小腿抱住马体,内方腿稍微靠前,外方腿靠后,内外方骑坐也是这样的感觉。每一步感觉把马匹抱起来送向前。骑姿仍旧要保持静止时的正直伸展,随时感觉身下马匹的状况,如果察觉马匹要失去动力,马上加强腿辅助给予保持前进气势。背部要保持正直力度和运动幅度,单纯腰部前后移动是不对的。胯部打开,骑坐前部顶住前鞍桥,用坐骨顶住鞍子最深处。记住,我们是用坐骨来骑马,而不是屁股蛋。进一步的练习,学习用骑坐减速和加速。减速你可以用骑坐感觉带住马匹的感觉,放慢自己的节奏,减小上身运动幅度,增加骑坐向下的力度,马匹的背部运动被妨碍,而腿辅助保持前进的欲望,这两个力量的结合使马匹收缩而不变换为快步。加速你可以加强腿的辅助,同时加强骑坐向下的力度,马匹可以加大步幅而不是变长。这样的练习需要成熟马来配合。学习了脱镫快步、跑步,可以在漫步、快步、跑步之间转换,感觉用骑坐和少量的腿实现这种转换。如果学习马场马术,就是这样的骑行。对于障碍超越训练,就要增加内容。A,调整腿的长度,向上收缩但是保持脚跟下蹬的感觉,跑步推进的感觉是坐骨向下的力量,身体前倾15度左右到垂直,不能超过垂直线,推进充分。小腿大面积靠住马体,膝盖不要用力,抱住马,仍旧是每一步把马抱起来送出去,让马匹走到你的前面。B,身体离开鞍子,靠小腿的力量抱住马匹,身体更多的前倾,随马跑步的节奏身体起落,落回来并不接触鞍子。这就是别人说的跑步轻快步,脱镫这样练习比较吃力。可以在深骑坐和前骑坐跑步之间转换,体会两种跑步的区别。等到你参加障碍比赛的时候,你就要自如运用这两种姿势。我们打圈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必须要明确的话题。否则你一圈圈的转却不明白目的,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训练方式。 首先我们要让骑手获得好的平衡。这个平衡怎么获得呢?不是靠你有多大的力量,而是取决于你是否和马匹的运动方式融为一体。这个一体如何获得?你先要有一个正确的骑姿,正确的骑姿首先要放松自己,然后是学会腰部的摆动。这个摆动是非常重要的,漫步、快步和跑步,无处不在。把你身体的重量通过这个摆动和鞍子的传导和马匹结为一体。欧洲有的马术学校要学员骑在马上用皮亚菲来感觉马匹,学会这种骑坐通过摆动进入马鞍的感觉。当马匹抬左方前肢的时候,骑手用坐方骑坐下顶,当抬右方前肢的时候,用右方骑坐下顶马背。马匹的背部对于骑坐的压力都有抵抗的本能,那么越顶厉害就越弓背。骑坐分左右使用帮助马匹因为弓背而抬高对侧肢。这时候骑手可以清楚的感觉马匹的运动方式。我们说那是非常高级的运动方式,但也离不开基本的骑坐。最最基础的东西实际上日后大家在高级科目上都离不开。我们不要把自己的身体摆成哨兵的样子,那不是我们的目的。僵硬是进步的大敌!其次,我们学习正确的辅助,通过这种摆动,我们把马匹骑到我们的辅助前面。第三点,就是学会在鞍子上正确的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获得这种感觉,你要考虑你的马匹是不是有好的步伐和节奏,能不能接受在调教索和调教鞭之间运动。我们不可能成为第二个MARK TODD,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RODRIGO PESSOA,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和他们相同的观点和认识,这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钥匙。我们的很多学员学了很长时间的骑姿,不断的增加自己的鞍时,但是我们看不到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进步。那是因为没有学会放松,也没有学习正确的感觉。往往是训练马的原因制约了骑手获得正确的感觉,看着他们在浪费时间真的很可惜。教索训练的科目,重要的一项是用上面所说的摆动在漫步、快步、跑步之间转换,可以带镫但不持缰,感觉如何用不同的摆动、很小的变化实现这样的转换。这样的训练不是单纯给舞步选手的,包括障碍骑手都要训练,以获取正确的感觉短镫调教索训练学习障碍的骑手,需要有好的平衡。在跟身的时候,你的姿势要维持你的平衡和与马匹保持一致性。下面这个练习对于你获得这方面的进步很有帮助。调教索训练。将你的镫带扣调整到12号扣眼,然后将左镫甩到右侧鞍翼,右镫甩到左侧鞍翼。好了,现在上马用脚尖踩镫,脚后跟尽可能下蹬。漫步感受马匹的运动方式,逐渐从鞍子上站起来,手脱离开对马颈的扶靠,两臂伸平感受自己的平衡,此时重心可稍微靠前,不要后仰。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该紧张的肌肉就要紧张了,哈哈,为了不掉下来。身体向马匹靠拢,做跟身状,手轻扶马颈并不用力,背向下塌抬头挺胸展肩。记住一定不要后仰,因为前趴你可以靠在马颈上,向后摔比较危险。好了,现在快步体验上述动作。你会很累,尤其是大腿处于这样半蹲的状态。你要体会骑坐稍微离开,身体前倾的动作,这是你跳跃小障碍的跟身动作。你也要体会身体严重向马匹靠拢,骑坐离开鞍子很高的感觉,这是你跳跃一米八障碍的跟身动作。快步的时候要学会脚跟随着马匹的节奏下沉,这样来维持平衡。继续跑步训练这样的平衡。对于训练马匹一定有严格的要求,不稳定的马匹不可以这样打圈,有些危险。

肩部力量训练动作

 很多喜欢锻炼身体或者喜欢健身的人都知道,肩部力量的训练与提升是较为困难的,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动作,还可能有害身体。那么肩部力量训练有哪些动作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肩部力量训练动作,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肩部力量训练动作1

  动作1 ,哑铃坐姿推举, 利用重量逐渐递增方式训练,每组做12 - 10次(缓慢并且控制),训练时背部靠在椅子上,稍微倾斜,第一组使用小重量哑铃训练,二,三组递增到中等重量哑铃,训练到第三组时由于整体的控制力量会减弱下来,这个时候对训练者是非常管家的,一定要控制好器械,平且平衡好左右的力量,由于人的左右力量不是相同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让器械保证平稳。

  动作2,龙门架索绳单侧平举 (注意,训练时使从背后拉起绳索,不是前面拉起),利用重量逐渐递增方式训练,每组(每一边)做12 - 10次(缓慢并且控制),这个动作对重量要求非常高,训练者在训练时绝对不可轻易使用大重量训练,如果控制不住力量反震对于肩部的损伤是非常严重,在训练时一定要控制速度,缓慢完成每一个动作,下方绳索时不要到底。

  动作3,坐姿哑铃侧平举, 利用重量逐渐递增的方式训练,每组做15 - 12次(缓慢并且控制),这个非常常见经典的肩部训练动作,但是在训练时健身者也要注意姿势以及训练速度,尽量避免借力,当然在最后一组如果实在控制不了可以借力完成,但是能不借力就不要借力完成。

  动作4,哑铃交替前平举, 利用重量逐渐递增方式训练,每组(每一边)做15 - 12次,训练时要缓慢控制每一个动作,让肩部充分参与,这个动作在训练时一定要控制好稳定,训练时一定不要让手臂颤抖。

肩部力量训练动作2

  动作1,哑铃反手交替前平举, 利用重量逐渐递增,每组(每一边)做15 - 12次,训练时要注意控制训练速度,保持慢动作训练,并且要注意是反手握的姿势,同时还有注意不要借力甩上去,使用手臂以及肩部的力量举上去的。

  动作2,坐姿哑铃反飞鸟, 利用重量逐渐递增方式训练,每组做12 - 10次,注意动作速度,缓慢完成每一个动作,同时要注意手腕哑铃的姿势。动作7,站姿V绳后拉伸,利用重量逐渐递增方式训练,每组做12 - 10次,训练时站姿身体微向后倾斜,缓慢控制训练速度。

  动作3,站姿V绳后拉伸, 利用重量逐渐递增方式训练,每组做12 - 10次,训练时站姿身体微向后倾斜,缓慢控制训练速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8009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