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里面谁的肌肉线条最好看?

NBA里面谁的肌肉线条最好看?,第1张

身体是对抗的资本,更是关键时刻一击必杀的保障。NBA不相信眼泪,想要成为巨星,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联盟中有两种类型的身材,一种是哈登,巴克利那种圆滚滚地板流打法的身材,一种则是海军上将那样如刀刻般肌肉的身材。

毫无疑问的是还是肌肉分明,线条流利的球员更受欢迎,一身劲爆的肌肉屡屡为他们建功立业,下面让我们看一下NBA现役球员中肌肉线条流利的球员有哪些。

1猛龙队伊巴卡

伊巴卡的肌肉不是盖的,可以说是目前NBA球员中最好看的那一个了,实用性也非常强,甚至可以和海军上将罗宾逊媲美。当初伊巴卡能镇守雷霆内线,获得盖帽王的称号也是靠着这一身肌肉的作用,这一身肌肉绝对是多数人梦寐以求的。

2魔术队戈登

NBA 历史 上最强的扣篮冠军或许有争议,但最强的扣篮亚军却是非戈登莫属,没有任何争议,当年和拉文的巅峰对决,拯救了扣篮大赛。而戈登坐扣吉祥物更是被誉为史上最难动作之一,当初输给拉文完全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戈登如此强悍的身体素质就是靠着一身爆满流利的肌肉才完成的。

3雷霆神龟威少

威少不仅长得像忍者神龟,就连肌肉也像极了龟背,这张上身半裸双手比耶的姿势更是将其完美的肌肉完全展现了出来,受了那么严重的大伤,却还能如此健步如飞的暴起扣篮,看来这一身的肌肉可没少给威少出力啊!

4勇士伊戈达拉

别看现在伊戈达拉在勇士“半死不活”的样子,可谁都知道季后赛和总决赛才是一哥发挥的舞台,伊戈达拉年轻时期也是飞天遁地的打法,一个不开心就扣篮解决问题,如今已经34岁了身体素质照样打理的如此完美,尤其是那一双麒麟臂,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啊!

以上只是一些代表性的球员,还有很多没有说到的,望大家多多包涵。

NBA,作为地球上最好的篮球联赛,球员的身体素质自然也都是顶级,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NBA有哪些球员的肌肉线条最好看。

伊戈达拉

年轻的一哥身体素质劲爆,各种高难度扣篮不在话下,一身腱子肉更是堪比健美运动员。肉眼可见的低体脂,极具美感的肌肉线条,实在是让普通人羡慕不已。

威少:像我这么厉害的,下水道里还有三个

作为可能是NBA 历史 上最暴力后卫,威少用他电光火石般的速度,突破后势大力沉的扣篮,永不疲倦的身体,带给了我们极致的暴力美学。而威少的身体也堪称后卫线上的一堵墙,身体对抗时几乎不会吃亏。而他发达的肌肉就是这一切的源泉。

勒布朗·詹姆斯

作为已经34岁的球场老汉,詹姆斯的身体素质依旧处在联盟前列,日复一日的训练,每年花费上百万美元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保养就是他保持状态的方法。而詹姆斯钢铁一般的身体更是成为他成为联盟第一人的资本。

希腊怪兽究极进化

从刚进入联盟时候的“骨瘦嶙峋”,再到如今的超级赛亚人,字母哥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进化,强大的肌肉力量让他对抗对面的大中锋也毫不吃亏,实在是恐怖。

NBA球员里,光论线条的话,我想先说一个比较冷门的人,很多新球迷都不知道的人,60-70年代的中锋,内特-瑟蒙德,身材这个东西,也不需要赘言,我们看就知道了,根本不用脱掉上衣,光从手臂就能看出来他有多精壮了。

瑟蒙德也是当年的内线巨兽,身高2米11,和上古三大中锋(张伯伦,拉塞尔,贾巴尔)拼杀过。

然后,“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不仅仅是肌肉维度,也就是大小,更重要的是大卫罗宾逊的肌肉的协调性,给人一种美感,线条明显,而且又不显得臃肿,尤其对于一个2米1的大个子,这就更为难得。

说完了巨人,NBA 历史 上也有一些“矮壮肌肉男”,比如这位,内特罗宾逊,身高不到175,但是拥有拿下3届扣篮王的弹跳能力,可见他的爆发力,而他这种非人类爆发力在他身上也得到了肉眼可见的体现,肌肉线条非常明显。

其他的肌肉男里面,像乔丹,科比这种,不能说身材不好看,但是就视觉感觉来说,感觉是偏瘦的,当然不是说不实用,但是比肌肉线条,还是不太够看。

而像马龙,主要是二头肌太大,但是线条美感,我觉得还是差一点,奥尼尔也是类似的。

张伯伦可能是NBA史上最强的身体素质,但是肉眼上也没什么感觉。

在NBA联盟之中,技术和球商并不是比赛的全部,原生身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联盟巨星的身体素质是绝对不会差的。

当然了,力量好、弹跳好并不代表身材好,今年夏天的休赛期,火箭队与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完成交易,交换来了哈登前搭档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威少和哈登作为联盟的顶级巨星,身体素质不必多言,可是哈登虽然能跑能跳,可是却经常在训练中露出自己圆滚滚的身材,反观弹簧人威少却是一身肌肉,线条堪称完美,这劲爆的身材可能也是威少拿到MVP的资本。我猜测哈登之前也是有腹肌的,只不过练的九九归一,走火入魔了。

NBA中不乏好身材的肌肉男,伊巴卡是绝对要被提名的那个,猛龙队的伊巴卡的身材也不是盖的,当初雷霆做出抉择,续约伊巴卡而没有空间留下哈登,最后无奈放走了哈登。伊巴卡在四五号位绝对算不上高,但是能够镇守雷霆、猛龙内线禁区,伊巴卡的肌肉功不可没。

说到身材,当然不能漏掉勒布朗·詹姆斯,詹姆斯现在和安东尼·戴维斯带领的洛杉矶湖人队盘踞着联盟第一的位置,勒布朗马上就要度过自己的35岁的生日,35岁的勒布朗詹姆斯独霸助攻榜,场均还可以拿到28+的得分,詹姆斯依旧是那个联盟第一人,詹姆斯的宝座坐的非常稳,詹姆斯在前段时间刚刚超越了科比,成为了最年轻33000分先生。詹姆斯的能力保持与其的自律分不开,再加上上天赋予詹姆斯的那一身钢筋铁骨,詹姆斯有希望打到40多岁,甚至有可能成为NBA 历史 得分第一的球员。

有一句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德怀特·霍华德印证了这个道理,霍华德带着众人的质疑和批判,再一次回到洛杉矶湖人队,本来所有人都以为霍华德完了,可是霍华德作为湖人队的头牌蓝领,拿到7+7+14的高效数据,霍华德虽然不是以前的那个魔兽,可是你看到霍华德那一身雕刻一样肌肉,你就知道,这个男人当初是真的可以单换勒布朗。

你还知道哪些球员也是完美身材呢?

个人觉得威少的肌肉漂亮

NBA 球星为了保持在场上的对抗性,每天都会进行身体的力量训练,以下是个人觉得在线条方面练得相当杰出的几位球星:

中锋:本-华莱士

“奥本山事件”中的另一个主角,官方给出的大本身体数据为:身高206米,臂展216米,垂直弹跳105米,力量460磅。大本有着卧推202公斤的传说,连詹姆斯以前接受采访也承认,大本是NBA中最强壮的球员。

后卫: 韦德

NBA中曾今运球过人速度最快的球员, 外号"闪电侠"。身高193米,体重998公斤,臂展203米,卧推187KG。韦德结实的胸肌,真不是吹的。

后卫:维斯布鲁克

三双王威少,身高192米,体重87公斤,臂展203米,卧推185公斤,不时能在场上展现逆天的身体素质,具有强劲的快攻冲击力。

小前锋:詹姆斯

联盟第一人詹姆斯的身体素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日常对饮食极尽苛刻的控制与健身房中十年如一日的苦练,造就了一身钢筋铁骨。

大前锋:字母哥

作为18-19赛季NBA MVP的强力竞争者,字母哥的臀推可以达到惊人的260公斤,劲爆的身体素质,也让他常常能在场上贡献隔人暴扣的热血镜头。

以上是个人觉得线条练得相当出色的几位球星,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见解。

我觉得还是一哥肌肉线条最好看

首先,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有的人喜欢流线型雕刻般的身材,有的则喜欢特别壮的那种肌肉猛男,这两种身材在NBA这种级别的球员中并不少见,毕竟NBA的球员每天都必须坚持训练,没有一副很好的身体在这种联盟里根本就吃不消,但是如果说肌肉线条好看而不是实用的话,联盟中有一些人是肌肉线条很好看的,比如韦德,比如威少,还有伊巴卡,詹姆斯的身材也很壮,但是他的肌肉线条说不上好看。但是我觉得最好看的应该是格里芬和威少的肌肉。如果非要选择,我会选择威少。

威少和格里芬的肌肉相对更加匀称一些,胸肌始终,斜方肌不是那么发达,三角肌和二头肌相对发达给了他们很好的立体感和流线型的感觉,说实话如果不是傻芬的腹肌不太对称,我更觉得傻芬的肌肉线条好看一些。伊巴卡韦德的肌肉虽然也很发达,但是他们不是那么的协调,尤其是韦德的腹外斜肌太过发达以至于看起来下腹都快和肩一样宽了,所以给人的视觉感受相对没有那么的好看。

而詹姆斯虽然看起来十分强壮,但是他的胸肌体积不大,腹肌天赋不好并且斜方肌过于发达,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壮硕但是没有流线型的美感。

为啥没人说乔治希尔呢

这三块肌肉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区别哪个力气大,这三个是主动肌和协动肌的关系。三个哪一个大或者哪个小都看起来不协调,最好都协调,匀称!

是同步的,要协调才好看实用。不能偏科。

三角肌不好练,但是很重要,而且它练大了,显得你肩宽,结实。

胳膊伸直,三头肌看着也很带劲,当然曲臂时,二头肌最迷人。

而且,双手支床的动作如果你用的到,三头肌比较重要的嘎嘎。

尤其注意不要只练胳膊不练肩部那一带,单说胳膊,肩部那一带是支点啊,你打拳、搬东西那一带是最基础的地方,胳膊粗,基础地方薄弱,看着就不协调,也无力

最好看是肱二头肌、能增加一点你身体的立体和美感、

当然肱三头肌可以很好的修饰手臂的后面、

三角肌也非常好看、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

如果说你这三样都练大了、那么当你脱了衣服你就是一道风景线

肱三头肌肉确实比二头肌要大多了,实用性也更强。推荐几种比较好的方法吧:

1引体向上。既锻炼肱三头肌又锻炼背部肌肉。

2夹臂俯卧撑。想着用三头肌用力撑上,缓慢放下。

3跪姿划船(我取的名字,忘了叫声、叫什么)。就是单脚跪在一张比膝盖稍低的凳子上,向前弯腰90度,另一边的手臂提着哑铃,大臂与小臂成90度,缓慢放下,缓慢恢复。

其他还有很多,但是这三个比较实用,简单。最重要一点,锻炼时不要借力,想着就用那块肌肉。

促进肱二头肌最佳增长的十大秘诀。 一、高训练量 在肱二头肌训练中,很少有人练到足够的组数。害怕艰苦训练的人常说,肪二头肌是个小部位,每次训练不能超过9组。实际上即使做20组你都无法“震撼”它,而仅仅是在“挠痒痒”。一个高效的震撼训练至少要做20组,而且这20组都必须是正式组,每组都得做到力竭。 二、超级组训练法则 超级组训练法则对增大肱二头肌特别有效,它能刺激更多的肌纤维,创造更好的充血。我在每次训练中都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每个练习都做超级组,仅是每组的最后两个练习采用。 2.杠铃弯举不要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因为这个复合练习需要强大的能量和充分的恢复。 3.除了肱二头肌之外,不要把肱二头肌与其它部位联合在一起做超级组。二头肌与三头肌功能相反,轮流训练可保证充足的恢复时间。二头肌训练的最后一个练习与三头肌训练的第一个练习联合做超级组,正好能过渡到三头肌训练中去。 4在用超级组法则联合练二头肌和三头肌时,应尽量选择相同用力水平的练习,如哑铃斜板弯举与单臂哑铃屈伸,或坐姿哑铃交替弯举与站姿颈后臂屈伸的组合。 5.能用于超级组训练的肱二头肌练习只有哑铃弯举、斜板哑铃弯举、坐姿杠铃弯举和拉索弯举。相比之下,站姿杠铃弯举太重了、哑铃集中弯举太轻了,机器弯举又太孤立了。 三、每组都练到力竭 每一组都应练到力竭,不论使用多大重量或做多少次,只有练到力竭才能确保对肱二头肌震撼性刺激的要求。 四、采用较低的次数 只统计那些在68次范围内达到力竭的训练组。如果每组超过8次,则附属肌肉可能在肱二头肌完全力竭之前就疲劳了。如果无法做到6次,则表明二头肌没有在附属肌肉取代用力之前达到力竭。 五、经常打乱训练次序 假定最大的力量应该分派给最重的练习,那么结论就是每次肱二头肌训练都应以杠铃弯举开始。但是,人体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适应过程是如此微妙,以至于几乎察觉不到附属肌肉已经暗中分担了不少本应由肱二头肌完成的工作。 通过每次以不同的练习开始,附属肌肉就没有机会去适应,肱二头肌就会被迫做所有的工作。例如,如果你经常以斜板哑铃弯举或哑铃交替弯举代替杠铃弯举开始训练,即使用的重量减小了,但训练却会更有效,因为一切工作都是在附属肌肉还在考虑如何帮忙时由二头肌单独完成的。 六、舷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一起练 除三头肌外,不要将二头肌与其它任何部位一起练。如果像许多健美运动员那样,将二头肌与胸部一起练,则因胸部训练消耗了大量能量,即使你觉得已经为工头肌付出了100%,它们得到的却只有80%。如果每次只练一个部位,那你将得到更好的震撼性刺激效果。 七、哑铃弯举 哑铃弯举之所以成为锻炼肱二头肌的理想练习,是因为它们通常是交替进行,允许每个胳膊有更多的恢复时间,使你能采用尽可能大的训练重量。 哑铃集中弯举是个例外,这个动作过于孤立,而且无法使用大重量,因而很难成为有效的增大肌肉块动作。我通常用它来热身,喜欢每次都缓慢地弯举到掌心向上并进行顶峰收缩,这样能产生强烈的充血。同二头肌训练的其它练习一样、采用金字塔式增重做5组,每组68次,这是个有效的训练动作,但我仍然不把它计入正式训练。 八、斜板弯举 确保在每次肱二头肌训练中都包括斜板弯举,这个动作能提供其它姿势无法做到的借力与孤立的组合。在肘关节被支撑的情况下,它是个借力练习,但由于肩膀也被支撑着,故它又是个孤立练习。我喜欢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做斜板弯举,当垫子保持倾斜时,我借助垫子的支撑,后拉身体以产生更多杠杆作用;当垫子垂直时,手臂笔直向下,杠杆作用减小,可迫使肪二头肌更孤立地做练习。 斜板弯举应该用单臂和哑铃来做,或者用双臂和杠铃或曲柄杠铃来做。哑铃可使你转到手心向上或者进行直握弯举,刺激二头肌的不同区域。采用杠铃时,所有的压力都集中施加在二头肌的肌腹上。 九、杠铃弯举 前面曾说过,不得在超级组训练中采用杠铃弯举。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不用这个动作,恰恰相反,任何肱二头肌增长训练都离不开它、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能促使肪二头肌及其附属肌群最大限度地增长。每个肌群都至少需要一个复合练习。 我的肪二头肌训练很少用完全的杠铃弯举做到底,5组练习,第1组做8次到力竭,随后4组做6次到力竭,每一组都使用尽可能大的重量,不用欺骗法则,而是让二头肌做所有工作。我经常以杠铃弯举最大重量的70%做不完整动作的杠铃弯举结束二头肌训练,这是反传统的做法,但每次练完后我的二头肌就像要爆炸一样。具体做法是,坐在凳上做,并确保不把杠杆下放到触及大腿。我闭上眼睛,不停地做,直到无法坚持。 十、保持对重量的控制 为了从弯举中获得最佳效果,在动作的伸展阶段应该保持对重量的控制,以较慢的速度下放。不加控制的快速下放不仅降低了训练效果,还会增加肱二头肌受伤的危险、甚至导致肘关节肌腰炎。 在收缩阶段把意念集中在肱二头肌上,在顶部进行顶峰收缩。要尽切办法忘记你所举的重量。如果感觉不错,则试着增加一些重量;如果感党不适,则应适当减少重量、直到出现带给你最佳充血的重量。不要等到受伤来教你如何正确地训练。 很多健美运动员怕别人看见他采用的训练重量太轻,请不要忘了、我们不是在为别人练,而是在为自己练。 /

1>胸 2>背 3〉肩 4〉肱三 5〉肱二 6〉腿):

一、胸部

1平卧推举:主要练胸大肌的厚度和胸沟。

动作:两手持哑铃仰卧凳上,哑铃置于肩部,掌心朝上,上推哑铃至臂伸直,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上推和下降呈弧线,使胸大肌得到充分收缩和彻底伸展。

2上斜推举:主要练上胸肌。

动作:动作要领与平卧推举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凳面调到30~40度倾角,斜躺在上面做。

3平卧飞鸟:主要练胸部中间沟。

动作:仰卧凳上,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两臂自然伸直于胸部上方,两臂微屈肘向两侧弧形下放哑铃至最低点,胸肌充分伸展,胸肌用力收缩将两臂弧形上举还原。

4仰卧直臂上拉:扩展胸腔,练胸大肌、前锯肌的最佳动作。

动作:肩部仰卧横凳上,两脚着地,双手握紧哑铃一端于胸部上方,以肩为轴将哑铃缓慢放至(下降)头后方(感觉胸肌和胸廓伸展),放到极限时再提拉哑铃还原。

注意:为防止损伤,下放过程速度不宜太快。

二、肩部

1推举:主要练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

动作:坐姿,两手持哑铃于体侧,两肘外展,掌心朝前,以弧线推哑铃至最高点,稍停,缓慢控制哑铃按原路线(弧线)还原。提示:亦可站姿做,双臂同时做,也可单臂轮换做。

2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中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腿前,身体稍前倾,双肘微屈, 向两侧举起哑铃至肩高,使三角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肩肌控制缓慢还原。也可单臂做,两臂轮换。

3俯身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后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俯身屈膝,身体稳定,两臂向两侧上举,然后控制缓慢还原。

4耸肩:主要练斜方肌。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体侧,膝盖微屈,上体微前倾,双肩充分上提,试用肩峰触耳垂,稍停,然后缓慢控制还原。

三、背部

1俯身双臂划船:主要练背阔肌。

动作:俯身微屈膝,两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拉哑铃至肘与肩高或略

高于肩的位置,稍停,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哑铃缓慢还原。注意:划船时主要是背阔肌收缩伸展,上体不宜上抬,避免借力。

2俯身单臂划船:主要练背部外侧和下背。

动作:手持哑铃,掌心朝内,另一手撑同侧腿膝盖位置的固定物以稳定身体。将哑铃提到腰部位置(背肌充分收缩),稍停,然后控制性缓慢还原(充分伸展背肌),做完一侧换另一侧做。

3直腿硬拉:主要练下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

动作: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直腿,腰背挺直,身体前屈,抬头,直到上体约与地面平行。然后下背肌收缩用力使上体还原。注意:为保持张紧力,身体前屈时哑铃不要触及地面。动作不宜太快。

四、肱二头肌

1交替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分离肱二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靠身体两侧。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然后控制还原。轮换做。

2意念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肌峰。

动作:站立,上体自然前屈,一手持哑铃垂于体前,上臂贴靠同侧膝或腿上。另一手屈臂置于同侧膝或腿上,稳定身体。持哑铃的臂向上弯举至最高点,使肱二头肌收缩至极限,稍停,然后缓慢还原。

3侧弯举:主要练肱肌和前臂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上臂紧贴体侧,肘关节为支点,用力向上弯举至最高点,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五、肱三头肌

1颈后臂屈伸:主要练肱三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握哑铃一端于颈后上方,掌心朝前,上臂固定,以肘为支点做屈臂伸。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2俯身臂屈伸:主要练肱三头肌上部。

动作:俯身,两脚前后开立成弓步,一手撑前腿膝盖稳定身体,另一手持哑铃,上臂紧贴体侧。肱三头肌用力向后上方伸臂至前臂与地面平行,使肱三头肌极限收缩,稍停,再缓慢还原。

六、腿部

1深蹲:主要练大腿肌群和臀大肌。

动作:双手各持哑铃于体侧,或将哑铃置于稍高于肩的位置,控制稳,两脚自然开立约于肩宽,脚微呈八字形,挺胸,腰背收紧。屈膝下蹲至最低位,然后大腿用力收缩蹲起还原。

2箭步蹲:主要练臀大肌、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

动作:两手持铃,两脚自然开立,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屈膝,后腿膝盖几乎接近地面,成箭步蹲。一腿完成规定次数后换另腿前跨做。

3俯卧腿弯举:主要练股二头肌。

动作:俯卧长凳上,双脚夹哑铃或将哑铃绑在脚踝上,小腿悬空,双手抱凳端,两腿伸直。然后股二头肌发力,弯起小腿,至最高点使股二头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以股二头肌的张紧力控制性缓慢还原。

七、小腿

站立单腿提踵:主要练小腿肌。

动作:一手持哑铃,一手扶固定物,一脚前脚掌站在踏板上,脚跟尽量下降至最低点,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小腿肌用力收缩提起脚跟至最高点,稍停,然后缓慢还原。两腿交替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994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1
下一篇2024-0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