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褥疮的护理方法有哪些?,第1张

体表局部组织因长期卧床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软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发生坏死及溃烂称为褥疮。但只要认真、仔细地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褥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护理不当,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情,甚至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病人的生命。

褥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如截瘫、偏瘫、昏迷或大手术后不能翻身或翻动较少者,经久不改变体位、身体的重量压迫骨突处,致使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容易引起褥疮,如果病人有大小便失禁、出汗过多,又不能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潮湿、有皱褶,使皮肤长时间受到潮湿和粗糙面的摩擦,皮肤的浅层可破损,也能引起褥疮。消瘦、浮肿、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因抵抗力差,更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多发生于骨突部位,如枕骨、后颈部、耳郭、肩胛骨、骶尾部、髂嵴、肘部、膝关节外侧、外踝、足跟部等,尤以骶尾部多见。褥疮的好发部位也可因疾病不同而不同,偏瘫患者褥疮易发生在患侧骶部、肩胛部和足外踝,而脑瘤术后病人容易在耳郭发生褥疮。

褥疮可分为3期:

淤血水肿期:病人局部皮肤受压后,出现暂时性的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触痛。短时间内不易消失。

炎症浸润期:局部红肿部分向外扩大、变硬,皮肤转为紫红色,疼痛加剧。常有水泡形成,水泡破裂后,呈一潮湿、红润、清洁的创面

溃疡形成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

(1)预防褥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避免病人局部长期受压,应经常更换病人体位,使骨骼突出部位轮流承受身体重量。鼓励和帮助卧床病人经常翻身,一般每隔2~3小时翻身1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摧等动作,以防止擦伤皮肤。骨突处可垫海绵垫、软枕或气圈等。但水肿和肥胖的病人,不宜用气圈。

②避免局部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对大小便失禁、出汗、伤口分泌物多的病人,尤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用热水给病人擦澡、擦背或局部按摩。对病人局部受压部位,应定期用50%酒精按摩。按摩时手掌紧贴皮肤,肌肉在骨上活动。最后再沿着背部的中央向上按摩数次。根据具体情况,在病人身体一些部位涂敷滑石粉,使皮肤保持干燥、光滑,以减少摩擦。

(2)褥疮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病人早期皮肤出现红肿时,应积极加强护理,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增加翻身和按摩次数。

②病人身上出现水泡时,未破的小水泡用厚层滑石粉包扎,减少摩擦,防止破裂,让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涂以002%呋喃西林溶液。若水泡已破,可涂2%红汞或用新鲜鸡蛋内膜平整紧贴于创面。如鸡蛋内膜下有气泡,应以消毒棉球轻轻挤压,使之排出,再以消毒纱布盖上,1~2天更换一次,直到创面愈合为止。鸡蛋内膜有防止水分及热量散失,避免细菌感染,有利于上皮生长的作用。

③若创面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创面,用消毒油纱布及敷料包扎,每天更换。有坏死组织应该清除。长期不愈创面,可在创面上敷一层白砂糖,然后用整块胶布封闭创面,每隔3~7天更换敷料一次。借助糖的高渗作用,杀灭细菌,并可使创面消肿,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在治疗和护理中,褥疮还可以加用理疗。在家中可用60瓦灯泡的台灯照射,这也是一种红外线。照射距离约30公分,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照射时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止烫伤。

褥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辣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褥疮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并发症、甚至死亡 预防是避免褥疮发生的重要因素,而褥疮的预防是护理中的难点,褥疮不仅给患者增加的痛苦,而且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对褥疮易患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制定饮食计划,作好健康宣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落实即可避免褥疮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因此要求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经常更换体位 ,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实验证明,毛细血管压如超过213kPa(16mmHg) ,即可阻断毛细管对组织的灌流' 超过2 67kP(20mmHg),持续2-4小时即可引起褥疮'这提示间隙性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褥疮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应鼓励和协助长期卧床的病人常翻身,每2-3小时翻身一次,最长时间不超过4小时,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翻身时尽量将病人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以防擦伤皮肤。对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及截瘫患者不宜翻身时,可抬高床角30~40°'1~2h用约10cm的软垫垫于尾底部,使软组织交替受压,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患者,应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指(趾)甲的颜色、温度变化,听取患者主诉,及时调整夹板和器械的松紧,并加衬垫 2妥善安置病人体位 使用喷气式气垫床可防止剪力,减轻对局部表面的压迫,防止血循环障碍,保持皮肤干燥。流动的空气还可阻止化脓菌的繁殖,起到防止和治疗褥疮的作用。可运用各种规格的凉液垫,垫于枕部、肩部、臀部等骨突处,利用垫内液体的波动,减轻局部的压力,并定时更换。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抬起病人腰骶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以减少摩擦。 3促进血液循环 经常进行温水擦浴,局部按摩,定时用50%酒精或红花油按摩全背或受压处,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4利用茶叶的蓬松、透气散热好,可降低皮温,以防褥疮的发生[9。 5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营养不足可延迟创面的愈合,降低免疫力。对长期卧床、恶液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纠正正负氮平衡,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需加支持疗法,如补液、输血、静脉滴注高营养物质等,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褥疮的临床治疗 1解除局部压迫 主要原则是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的重要性,要加强防护措施,特别是不能患侧卧位,局部架空,使受压局部能悬空,称之为“架桥法”[10]。 2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褥疮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如用红花水敷、双料喉风散喷敷、云南白药喷敷、三七鲜叶外敷、麝香浸泡液湿敷、葛根粉治疗、紫草油治疗、中药渗敷换药治疗、双柏散治疗、美宝、双黄连、蜂王浆、芙蓉膏、如意金黄散、锡类散。 3西药治疗方法 目前局部治疗褥疮的西药较多,主要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有条件的在使用抗菌素之前,先做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从近几年的治疗中,大多应用以下药物:土霉素及复合维生素b粉剂、碘酊混合液、百多邦软膏以及普通胰岛素治疗、马应龙痔疮膏治疗、呋喃西林、庆大霉素、氟哌酸、甲醛、菌必治、白蛋白、复方氨基酸、硫糖铝、索高捷、甲硝唑、复方新诺明与654-2、碘伏与滑石粉治疗等。 4 使用光疗法使创面保持干燥,如红外线照射法、烤灯、紫外线、微波、阳光、氦—氖激光、WP宽谱治疗仪等。在这其中氧气的辅助使用也比较广泛,如创面吹氧、创面小范围封闭给氧、高压氧舱等来保持创面的干燥,达到治疗褥疮的目的。 5综合治疗 艾灸配合氧疗[11]、艾灸 加“一、一、一”粉[12]、丁胺卡那霉素联合WS—模拟人体频谱治疗、碘伏联合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氧氟沙星联合TDP治疗、甲硝唑加珍珠粉治疗、当归血竭酊糜蛋白酶联合治疗[13]等,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外科治疗 对大面积、深达骨质、保守治疗不佳的可应用外科处理加速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6]等。外科手术修复亦适用于战伤并发大面积褥疮,因战伤病人失血多,机体抵抗 力差,褥疮迁延不愈,易造成全身感染。采用手术修复可缩短褥疮的病程,减轻痛苦,提高治愈率。而围手术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强调术后护理中的体位减压,可用烧伤悬浮床;伤口护理注意皮瓣血供和负压引流物的性状;皮肤护理应减少局部刺激保持干燥;活动适时适量,并指导如半年内手术区域不受压等相关的知识及技巧等

二期褥疮一般是指浅表的溃疡,表皮刚破三期褥疮一般是指损伤至肌肉,未至筋膜层,建议早发现早治疗,平时可以多检查哪里有发红就及时预防,严重褥疮治疗难度是比较大的,我家人之前就是从一二期褥疮发展到重度黑痂,现在是用伤迪褥疮膏治好了,但是比早期治疗难度大很多,家人护理也比较辛苦,所以我们家里现在都是备用伤迪,哪里发红就涂抹预防,还好现在一直没有再严重过。

  褥疮(又名压迫性溃疡)是由于营养血供与机体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的末期结果。

  关于如何治疗

  1使用枕桥是解除骨隆突受压既简单而便宜的有效方法。枕位正确适中,在床面上支撑病人时使病人的骨隆突与床面之间有空隙,其技术优点不但有效,而且花费极低。患者易于承受,家庭及其他人员容易掌握,并能运用良好,缺点是费时、费力。

  2常规使用医院床垫卧床不起的患者,骶骨及大转子下的皮肤部位,仰卧并取90度侧位的,氧分压(PO2)下降到零。因此,侧卧位时最好倾斜30度,对预防褥疮较理想。这种侧卧倾斜体位可消除大转子及骶骨部位的局部压力,采用这种体位时,可在骶骨上、肩胛骨下用枕头支撑保护病人,另放一枕头于两膝之间。体位不正确时,在骶骨及支撑面可考虑伸手协助,以帮助患者摆正体位。

  3必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全身综合治疗及局部受压组织的保护治疗。采取定时翻身、补充营养、防止机体分解大于合成,使用保护用具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理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康复疗效。

  4患者都应保持高蛋白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异常伤口愈合的表现为伤口分离。脊髓损伤患者的伤口往往延迟愈合,而正常充血反应性伤口不发生延迟愈合,伤口感染的常见体征有疼痛、伤口发热,但截瘫病人无知觉,肌痉挛或寒颤增加者常见于脓毒血症。

褥疮是因为身体某些部位长期受压,而造成局部的糜烂、溃疡,由于长期卧床、长期体位不变,使身体某些部位长期受压,常见于瘫痪或昏迷的病人,或石膏、夹板使用不当的骨折病人,机体衰弱、消瘦都可以促进褥疮的发生。长期受压可以影响局部的皮肤血液循环,发生营养障碍形成组织坏死,褥疮通常发生在骶尾部、髂部、踝部等关节凸起部位,根据褥疮发生的病程临床上将褥疮分为三期:

1、红肿期:局部皮肤损害是以红肿为主要表现,红肿压之褪色,经过局部的按摩或翻身等护理,局部红肿可以消退;

2、坏死期:局部皮肤损害变成黑色,压之不褪色,红肿无法消退;

3、溃疡形成期:局部由于组织坏死形成溃疡并可以继发感染。

褥疮患者的治疗关键在护理,要经常给患者翻身,定期按摩,减少褥疮的形成。

1.褥疮治疗原则

(1)重度褥疮的患者在发现病症后,最好立即选用冰石愈伤软膏进行治疗。首先将创面用生理盐水消毒清洗后,将药膏直接涂在创面上,15分钟左右立即止痛,同时有分泌物出现(开始是水点、水珠、脓血、腐肉等异物)并会自动脱落,观察创面发白,此时均是正常现象。

(2)患者用药前,要清洗并注意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尤其是褥疮和糖尿病足患者更应该仔细检查创面情况,必要时要将坏死的肌键进行处理,以免后患。

(3)对于严重的褥疮、糖尿足患者,最好在清疮期时间内每天换两次药,目的是要随时将创面里的渗出液清除干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暴露治疗,这样能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

(4)一般情况下,治愈浅Ⅱ度褥疮需要7天左右时间,治愈深Ⅱ度以上需要12~15天左右时间。治疗5~8公分左右的褥疮、糖尿病足需用10~15支左右,时间大约需要20~30天左右。

2.药物治疗

(1)碘酊具有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软化硬结构的作用。将碘酊涂于创面,每日2次。

(2)多抗甲素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创面组织修复。对创面较大者,先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20分钟,创面干燥后用多抗甲素液湿敷,再用红外线灯照射10分钟,最后用灭菌紫草油纱布覆盖,对渗出液多者,每日换药3次。

(3)灭滴灵对杀灭厌氧菌有特效,并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用此药冲洗后,湿敷创面,加红外线灯照射20分钟,每日3~4次。

(4)传统中药对于II和IV期褥疮,中药膏的应用十分重要。可以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再采用中药涂于褥疮创面进行治疗。伴有空洞可配合使用化腐生肌油纱条,能将化腐溶解物引流排出,促使新生肉芽加速生长。中药治疗褥疮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认可。

(5)从鱿鱼软骨组织中提取的改性甲壳素,具有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的功效,同时无刺激,无过敏,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非常优异的生物敷料。

3.分期治疗

(1)一期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皮肤暗红色、肿胀、灼热、疼痛为主症,皮肤的完整性尚未破坏,及时治疗,有望完全恢复正常而不溃烂,这就是褥疮一期的表现。治疗应首先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纠正缺血缺氧,还要尽可能去除导致褥疮的病变因素。其次用过氧化氢液擦拭创面,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用75%酒精消毒褥疮周围皮肤,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2)二期的临床表现是以局部皮肤紫红色、水肿为主症。瘀血久滞可成瘕,所以也每见皮下硬结。水肿甚时可使皮肤变薄,故又常见出现水疱,水疱不小心极易破溃,从而又可引发感染。此期治疗应注意保持皮肤洁净,严防引起感染。未溃破的水疱要尽量减少摩擦,以防破裂,大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取疱内液体,以保护皮肤不受损伤。此期又称炎性浸润期,说明最易引起感染,如有感染,可静脉滴注有效抗生素。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有水泡未破者,则用无菌注射针头将水泡刺破,再将消毒纱布浸入新液中,取两层纱布敷于创面,每3~4小时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滴于敷料之上,以保持覆盖伤口的纱布湿润。提示:尽量保护好表皮,所用纱布应采用无菌医用纱布。使用新液之前先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洗干净。采用软枕或垫圈将患处腾空,避免纱布覆盖处拖拉、受压。再次换敷料时可用生理盐水将纱布再次湿润后揭下,防止敷料与创面发生粘连。治疗炎性浸润期压疮患者,临床多用05%碘伏消毒,使创面干燥。但此法容易使伤口脱水,不利于上皮细胞生长,易使生物活性物质丢失,减慢愈合速度。不覆盖纱布则容易造成皮肤与床铺等形成擦伤,覆盖纱布又容易导致敷料与创面粘连,再换药时易导致机械损伤,增加患者疼痛感,甚至会扩大创面。目前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持续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生成,加速坏死组织脱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所以持续湿敷的方法适合用于治疗炎性浸润期压疮。

(3)三期又称浅度溃疡期,是褥疮比较严重的阶段,治护均较困难。由于褥疮早期失于发现,加之以后又治不如法,致使病变局部表皮水疱逐渐扩大,以致破溃暴露出真皮。真皮极易感染,感染后原有的**渗出液表面可有脓液覆盖,并逐渐形成溃疡,开始出现疼痛。治疗首先应用防褥疮气垫床,并2h翻身1次,避免受压,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单清洁、平整无皱褶。然后有效地抗感染,以防病情继续发展。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的同时,局部每天换药2次,换药时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上午先用双氧水、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洗褥疮创面,若有坏死组织先剪去后再清洗,局部均匀涂碘伏,用频谱治疗仪局部照射20min,最后覆盖无菌纱块。下午常规清创及频谱照射后,用浸有新液的纱块贴在创面上,再覆盖无菌纱块。当创面逐渐缩小,不宜再用纱块时,直接将新液滴于创面。碘伏溶液由碘和载体结合而成,对细菌、芽胞、病毒、真菌、霉菌孢子及原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新液则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作用,能促进血管新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病损组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类溃疡创面的愈合。用频谱仪照射有利于血液循环,消炎镇痛。此法治疗褥疮治愈率高,疗程短,促进肉茅组织生长,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促进愈合,是治疗褥疮的较好方法。

(4)四期处理原则是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再用络合碘对创口消毒。

  适当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可用外科法、机械法及化学酶法、自溶法等。外科扩创是最有效的方法,锐物清创最迅速,可用手术刀或剪子除去腐肉及痂,直至暴露健康组织后使用新液,主要是快速促进创口的修复。当使用了康复新湿敷后,渗液逐渐减少,周围红肿消退后结痂形成。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局部症状改善明显。

4.物理疗法

(1)氧疗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氧气流吹干创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方法: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为5~6L/分钟,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治疗完毕,创面盖以无菌纱布或暴露均可。对分泌物较多的创面,可在湿化瓶内放75%酒精,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酒精,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2)气垫床疗法:使用气垫床的普及率低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气垫床移动使用不便,价格昂贵,透气性差,易导致病人皮肤因汗液潮湿粘连,病人背部有不舒适感,长期耗电、有噪音,令病人烦躁,影响休息。绝大部分气垫床对褥疮无任何治疗功效。

(3)人工护理:每1~2小时定时对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受压皮肤,因劳动量大,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责任心。定期为病人清洁皮肤。实际护理中,由于病人行动不便,很难保证皮肤清洁。

(4)紫外线光疗法:小剂量紫外线通过直接杀菌作用,刺激损伤部分细胞释放出刺激生长因子及加强正常细胞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可通过强红斑量反应控制感染,促进坏死组织蛋白质分解脱落,从而达到创面清洁,有利愈合的目的。

5.外科手术

对大面积、深达骨质的褥疮,上述保守治疗不理想时,可采用外科治疗加速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外科手术修复亦适用于战伤并发大面积褥疮。因战伤病人失血多,机体抵抗力差,褥疮迁延不愈,易造成全身感染。采用手术修复可缩短褥疮的病程,减轻痛苦,提高治愈率。

6.紫外线光疗法

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机理如下:①紫外线有抑制杀菌生长作用,能破坏细菌的核酸代谢,使细菌死亡。因此能有效的杀死繁殖在褥疮表面的细菌,消除感染,促进创面恢复;②紫外线有消炎作用,紫外线红斑是皮肤对紫外线的一种特殊反应。在照射局部,由于组胺和类组胺物质的作用,使血液及淋巴循环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酸碱度趋向碱性,新陈代谢旺盛,这些类炎症的反应加强了人体的防御能力。上皮组织在人体内释放的刺激生长因子的作用下生长加速,角化层增厚,色素沉着,提高了皮肤防御能力。紫外线治疗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主要是有效的抗菌作用,使创面炎症反应减轻,分泌物减少,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391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