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型滑行杆?

什么是T型滑行杆?,第1张

根据T型滑行杆方榫的尺寸可分为1’’、3/4”、1/2”、3/8”和1/4”等系列。常用的是1/2”、3/8”和1/4”等系列,与相应规格的套筒一起配合使用。 它是旋动套筒的一种传动附件,其特点是滑行头的位置可以移动,以便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旋动时力臂的大小,另外,它还特别使用于只能在180°角度范围内的操作场合。

 高尔夫球杆是高尔夫球运动中的基本装备,由球头、杆身、握把组成。那么高尔夫球杆的基本分类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高尔夫球杆的分类详细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尔夫杆分类知识

 1、球杆分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打好高尔夫球,首先必须对你手中的工具——球杆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一般说来,一套完整的球杆应该包括木杆铁杆和推杆。木杆的作用是争取距离,为了增加击球时的杆头速度,尽可能的加大挥杆弧度,增加打击量,所以木杆比铁杆要长得多。木杆一般包括1号木(Driver)、3号木(Spoon)、5号木(Cleek),其中3号木和5号木也称为球道木(Fairway Wood)。铁杆追求的则是准确性,以使球更容易接近目标。一套完整的铁杆包括1—9号铁、Pw、Sw,但是大多数球手都去掉了1号铁和2号铁,根据铁杆的长度和作用可分为长铁、中铁、短铁和特殊铁四种,其中长铁一般用于球道,中短铁用于攻果岭,而特殊铁包括了挖起杆(Pitching Wedge)和沙坑杆(Sand Wedge),以及一些特制的角度杆(Lobbing Wedge),一般用于长草、困难球位以及沙坑等特殊情况。至于推杆(Putter)可以说是所有球杆中最重要的一支,因为一场球中推杆占总杆数的45%以上,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推杆非常重要。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高尔夫球杆的种类和特殊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球手你需要注意,高尔夫通用规则规定,比赛中一名球手的球杆总数是不能超过14支的,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搭配。

 2、1号木杆

 使用1号木杆(Driver)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大的飞行距离,一般在发球区上发球时使用。在发球区上的第一杆打得越远,球就距离球洞越近,第二杆或第三杆就有可能使用较短的球杆,相对将球打得靠近球洞的概率增高。因此1号木杆是对提高成绩有重要作用的球杆,而且也是最有魅力得球杆。

 因为1号木杆强调的主要是距离,一般人在发球区发球时总有一种“这一洞要打出好成绩”、“和对手比比看谁打得远”的欲望,因此使用1号木杆时试图猛力击球的现象很多,常常因此而破坏了挥杆节奏。实际上,球的飞行距离并不绝对与挥杆所用力量的大小成正比,而是取决于击球瞬间球杆杆头对球的冲击速度。冲击球时杆头的运动速度越快,对球的冲量越大,则球飞得越远。要增强杆头冲击球的速度,大而圆的挥杆轨迹和流畅协调的挥杆节奏是关键所在。盲目地使用强力挥杆会使挥杆轨迹缩小,动作僵硬变形,节奏失调,不仅不能将球打远,反而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球。因此,在发球区上手中握着1号木杆准备击球时,首先要想到提醒自己:“放松!”“注意节奏!”。

 1号木杆在所有的球杆中是最长的,挥杆幅度也最大。使用时的站姿宽于使用其它球杆时的站姿。使用1号木杆时的站姿宽度稍宽于肩。

 由于挥杆的幅度很大,在上挥时必须充分转动身体,在挥杆最高点时左肩必须转到下颏下方,而且保持上挥杆时右膝的稳定。

 在后摆杆时,要保持两臂和肩构成的三角形,并保持左臂和球杆的一体化,在两手位置到达腰部之前,不要使用手腕。在两手到达腰部高度继续上挥时左腕才开始向拇指方向屈曲,随着摆臂、转肩、转体,将球杆挥至顶点。

 因为球的位置在左足跟内侧前方,加上球被球座(tee)架起,所以挥杆的最低点稍位于球的后面,冲击球时发生在球杆杆头从挥杆轨迹的最低点开始上升过程中。我们以前讲过,向球的冲击不要看成是冲击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或是狭长的区域。在发球区使用1号木杆发球时,球架起的高度随个人习惯、所要求球的飞行高及风向等因素而不同,但一般以球高出球杆杆的上缘半个球为宜。

 在下挥杆冲击球进入顺势动作后,要向目标方向大幅度地挥动,好象球贴在杆面被球杆送出一样,这样就能击出方向准、距离远的好球。

 3、球道木杆

 球道木杆是指2号木杆(brassie)、3号木杆(spoon)、4号木杆(baffy)和5号木杆(cleek)。球道木杆是要求既要有距离,又要有准确性的球杆,主要在球道上使用,因此而得名。在草较长的长草区或球道砂坑中,球的位置状态较好时也可以使用。

 在发球区上使用1号木杆发球时,可以用球座把球架起来,而球道木杆则一般是用来击打地面或砂上的球。由于球的位置状态的限制,打球的难度可以说较1号木杆困难,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球。因为球杆长度和杆面倾角的关系,往往产生球不易上升的感觉,一般人总是带着使球上升的意识击球,因此出现身体向左上方耸的动作,反而使杆头击打在球的上方,导致地滚球。球的飞行线的高度是由球杆杆面的倾角决定的,只要在击球过程中以身体纵轴为中心,正确地转动身体,没有多余的上下起伏或耸肩动作,由于球道木杆杆面倾角大于1号木杆,自然地就能打出弹道高于1号木杆的球。

 在使用球道木杆时,其站姿比使用1号木杆时要窄一些,球的位置不变,仍然位于左足踵内侧线上,但右足较1号木杆稍向左足方向移动。

 在上挥杆时要十分注意节奏,挥杆顶点时球杆的位置与1号木杆略有不同,使用1号木杆时挥杆顶点的球杆基本与地面平行,可以认为杆头是指向钟表三点的位置,而使用球道木杆时,球杆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基本上是指向二点位置。

 在下挥杆时也要注意保持流畅的节奏,不要用球杆头从上往下砸击球,而要以扫击球的感觉使杆头从球的位置快速扫过,使杆头的底面几乎贴着地面向球的飞行方向低而长的滑行,这样就能打出理想的好球来。简而言之,使用球道木杆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用杆头去捕球,而不向下砸球或向上抄球。

 4、长铁杆

 长铁杆包括1号铁杆、2号铁杆和3号铁杆。其中1号铁杆因为杆面倾角太小,难以掌握,所以不常用。使用长铁杆时,较使用球道木杆要求更高一些,因为它既要求飞行距离,更要求飞行的准确性。加上其杆身长、杆面倾角小和杆头轻而小的特点,并非有力量就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所以即使很职业选手也都认为它是最难使用的球杆。

 一般人在使用长铁杆时,常常认为这种球杆杆面倾角小,杆身又很长,因此一握住球杆就产生挥杆猛打,用力将球击远的念头。而打出去的球不是向左就是向右,越用力击球结果就越糟糕。挥杆节奏失调,挥杆轨迹溃乱,根本谈不上打出好球。所以,去掉多余的用力,保持流畅的'节奏,是正确使用长铁杆的关键之一。在站姿时,体重要均匀地分布在两腿上,基本保持5:5的比例,这样可以防止向下砸击球的错误,保持圆滑流畅的挥杆轨迹。

 后摆杆时,左肩、左臂和球杆构成一体,杆头最初向后运动的20~30厘米左右要尤其缓慢,然后尽量加大挥杆的幅度,左肩转到下颏下,进入挥杆顶点,此时球杆大约指向一点钟的位置。

 下挥杆以左足踵落地开始启动,此时注意左半身领先,不要因过于想用力而使上体动作过快、过早地用臂带动球杆向下砸击球。

 顺势动作和结束动作幅度要大,而且干净利落,和使用木杆一样,杆头沿地面低面长地向飞行方向扫出,头与杆头形成良好的牵引结构。

 5、推杆

 推杆,是在球洞区(果岭)上使用的特殊球杆。

 球被打上球洞区(果岭)后,要用推杆将其推击入洞。也就是说,推杆是最终履行击球入洞的球杆。

 在打高尔夫球时,用1号木杆将球猛击出250米算1杆,用推杆推击距离球洞只有3厘米的球入洞也是1杆,在18洞的标准杆数中,推击杆数基本上占二分之一。职业高尔夫球界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老的苏格兰谚语:“1号木杆给人看,推杆好了能挣钱(Driver isshow ,putt is dough)”。由此可见,推杆使用的好坏对总成绩有很大影响,所以,提高使用推杆的技术水平,尽量减少推杆次数,是提高成绩的捷径。

 推杆的种类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T型、L型、镰刀型和鹅颈型等。T型杆因为杆身与杆头的中部相接,较易于决定方向;L型推杆与铁杆的形状相似,易于掌握,但是杆面容易出现开放或封闭的错误;镰刀型推杆杆头较重,球易于滚动。除上述种类以外,还有很多经过特殊加工的推杆,但是不论什么形状、结构的推击杆,只要长度、重量等与自己的身材、推杆方法、打球习惯等相适应,使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否则,再昂贵的杆也是没有用场。

 推杆的使用不同于其它球杆,击球方法和动作与使用其它球杆时有很大区别,且又因人而异,故有“推杆无定式”的说法,也就是说使用推击杆不必千“人”一律。握杆、站位、击球可以随各人所好,采用不同的方式。

 6、短铁杆

 短铁杆包括7号铁杆、8号铁杆和9号铁杆。使用短铁杆时对球的飞行方向和距离的标准性要求更高。

 在使用短铁杆时,距离较近,挥杆动作也较小,一般采用较为开放的站姿,即右足略在左足的前方,体重较多地由左腿承担,约70%体重由左腿承担。因为在挥杆过程中身体的回转动作较小,体重的移动也不像使用长铁杆时那样显著,所以这种体重分配方法有助于保持身体在挥杆击球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打出高弹道的球来。

 有的人在想打高弹道球时,大部分体重不仅没有落在右腿上,反而帅右腿来承担。忘记了凭借球杆杆面自身的倾角,自然而然地可以打出高弹道球,误认为要通过手腕动作使杆头切削出高球来。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多余的,也是不正确的。在挥杆时不需要带有将球打高的意识,只要挥杆击球动作正确,短铁杆的杆面倾角就会自然产生高弹道球。要以用杆头冲击球的意识击球,而不要用抄挖动作试图将球打起,这样反而会打在球的顶部造成失误。

 使用短铁杆的上挥杆和基本挥杆大致相同。开始后摆杆时保持两肩、两臂构成的三角形,使杆头向飞行方向的正后方引出20~30厘米,然后上举。下挥杆时左半身领先,动作紧凑协调,结束动作后的两手位置要与挥杆顶点时的位置相对称。

 需要注意的问题:要调整好身体与球之间的距离,尤其不要使球距身体太远,以免两两腋部空虚,导致不稳定挥杆动作;使用短铁杆时主要强调方向和距离的准确性,不强调过大的用力,因此无需过多地使用身体,而是以臂一体挥杆为主体,在身体旋转的辅助作用下将球击出。

 因为短铁杆对准确性要求很高,所以对动作的精神细度要求也很高,只有反复多次练习,经常体会,形成正确的肌肉动力定型,才能运用自如。

 7、特殊短铁杆

 特殊短铁杆包括劈擎杆(pitching wedge)和砂坑用杆(sand wedge)。也有时分别将其标为10号铁杆和11号铁杆。

 劈擎杆主要用于球洞区周围,在地形条件复杂或球与球洞之间有砂坑、水障碍或树木等障碍时,将球高高打起,使球能够越过障碍落在球洞区上。也常常用来打八、九十米以内的近距离高弹道球。

 砂坑用杆主要用来打球洞区附近砂坑内的球,也用来将深掩在长草区中的球打上球洞区,或将位置较球洞区很低的球打上球洞区。

 8、中铁杆

 中铁杆包括4号铁杆、5号铁杆和6号铁杆。随着球杆的缩短,站位的宽度也逐渐变窄。

 实际上,包括中铁杆在内,无论使用哪一种铁杆都可以被称“控制击球”(control shot),即不仅是为了将球打远,更重要的是将球打上球洞区或瞄准的区域,而其中中铁杆又是铁杆中使用最频繁的球杆,所以能否很好地应用中铁杆会直接影响打球的成绩。

 首先在使用中铁杆时,没有必要为求得距离而牺牲准确度,不需做过大幅度的上挥杆,一般以挥杆顶点时杆头指向1点钟的位置为好。挥杆节奏清晰流畅,用力仅用全力的80%就足够了,如果拼尽全务以很快的速度挥杆击球,就有可能扰乱挥杆轨迹,改变杆面的方向,造成失误球。

 瞄球时,要从球的正后方看球,如果像使用1号木杆时那样稍从右后上方向下斜视的话,就容易使体重落到右足,使挥杆节奏受到影响。

 在使用中铁杆时,为了避免用全力击球的情况出现,可以抱着有余裕的心理选择球杆,例如:使用6号相时的最大飞行距离是140米,在实际距离是140米时,可以用5号铁杆放松地打,而不必拘泥于必须使球杆和距离对号。

 挥杆过程中不要过分和过早地使用手腕,不能错误地认为要求动作放松而使握杆松懈。后摆杆时过早使用右腕会影响击球的方向性。握杆要紧,一定要保持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紧紧地握住球杆,这样就能避免因手腔松懈而使右臂右腕过早、过积极地工作,造成失误球。

 在下挥杆结束、冲击球的瞬间后,还原到击球准备姿势,稍弯曲的右臂伸直推出,进入顺势动作。如果过程、过分地使用右手腕和右臂,就会造成旋向右方的球;反之,没有合理使用右腕、右臂或使用过迟时,会产生旋向右方的球。

 击球前的上挥杆幅度不必过大,击球后向目标方向做大幅度的顺势动作,可以保证球的飞行方向正确。另外,稳定的结束动作姿势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检验挥杆过程中身体运动及体重移动是否合理的标志之一。如果挥杆击球时身体的工作和体重的移动有错误,结束动作的稳定性肯定会受到影响,建议初学者在一开始学习高尔夫球时,就注意掌握好稳定的结束动作并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拓展阅读

 怎样选择合适的高尔夫球杆

 1、杆头

 a杆头尺寸

 发球木的杆头越来越大,目前的限制是460CC。杆头越大,容错值也随之上升,但伴随而来的是更大的扭矩导致杆面不易回正等等问题。在视觉可以接受的情况下,选择略大一些的杆头没有坏处,不过记得要考虑一下杆身扭矩,有条件的话最好更换为独立品牌杆身,可以更加稳定。

 b杆面角度

 发球木常见的杆面角度从85到12度(HT)。为了选择到适当的一号木杆面角度,球友需要了解自己的挥杆特点。

 在挥杆击球时,杆头前进路线与目标线之间形成的角度称之为攻角。有由下向上的正攻角,有平打的0攻角,有由上自下的负攻角。如果你的一号木挥杆击中甜区时所打出的角度低于球杆标识的角度,那么你的挥杆一定为负攻角,反之亦然。

 为了产生适当的弹道,负攻角的球友要选择杆面角度较大的球杆,而正攻角的球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杆面角度来优化自己的开球距离。

 很多球友可能不知道自己挥杆会产生什么样的攻角。如果开球距离有一半以上超过260码,选择9度左右的杆面比较合适,否则选择10度左右的杆面是比较合适的。

 c杆面高度

 常见的发球木杆面设计有两种,浅杆面和深杆面。

 现在的发球木为了保证高MOI值,一般都会将杆头做的比较扁平,杆面相对较浅。对于大多数球友而言,发球木偏离甜区主要向球杆的杆趾和杆跟两个方 向,所以浅平的杆面比较合适。如果你的一号木经常打地,或者打到球杆的杆冠(球杆上沿),最好选择一款杆面比较高(深杆面)的产品。

 2、杆身

 无论原厂所用的杆身使用了哪个品牌的OEM杆身,这个品牌的相同零售型号一定要比原厂使用的性能要好。这是业界公开的秘密,说到底还是一个成本问题。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把原厂的杆身换成适合你的独立品牌杆身,你会得到更高的稳定性,更远的距离和更加优化的起飞弹道。

 杆身性能主要为弯折点,重量和扭矩。高折点产生低弹道,低折点产生高弹道。重量越高,相对稳定性越高,但影响挥杆速度。扭矩越低,球杆越稳定,尤其是在非甜区击球的时候。选择杆身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杆身硬度。

 a杆身硬度

 ①可以控制的

 杆身硬度的选择首要原则就是选你可以控制的最软的球杆,以产生最大化的距离。

 举例说明,如果你的挥杆速度刚好处于R和S的交界处,那么最好选择R杆身。当然,如果你追求绝对的控制而对距离无所谓,那么可以取上限,选择S。

 ②节奏的快慢

 挥杆节奏的快慢也影响杆身的表现,如果你的挥杆节奏较快,那么要选择相对硬一些的杆身。如果你的挥杆节奏较慢的话,那么还需要选择更软一些的。

 国内市场常见的男性杆身硬度选择为R和S。有美规和日规之分。一般来说,日规的球杆在相同硬度标识的情况下要比美规的软。如果挥杆节奏较慢,可以选 择日规的R杆身。否则考虑S。如果是美规球杆,挥速在105MPH以下的,选R就可以了。新款TAYLORMADER7limited是美规产品,所以针 对亚洲还有硬度标识为M的产品,如果挥速一般而且挥杆节奏慢,就应当选择硬度为M的产品。

 b扭矩

 杆身扭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杆身的抗扭能力。随着球杆尺寸的加大,触球瞬间,杆头施加给杆身的扭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厂家也开始选择扭矩较小的产品。

 但是,原厂杆身的扭矩和稳定性依然无法与独立品牌杆身相提并论。在选择的时候,优先选择扭矩较小的产品。扭矩越小,当偏离甜区击球时,杆身的扭转也就越少,球歪的也就没那么多,反之亦然。

 c重量

 常见的木杆杆身重量大致在5x、6x、7x、8x克这个区间。理论上来说,越轻的杆身,可以让挥速越快,所以现在很多日系球杆的杆身都在50克左右,而大部分的女士杆也都在这个范围,甚至更轻。虽然轻杆身可以让使用者拥有更快的挥速,但也会导致挥杆不稳定。

 一般来说,6x克的发球木杆身是男性选择杆身重量的下限。低于这个重量,受成本因素的影响,厂家的超轻杆身的性能会有所下降。

 为了提高稳定性,建议挥杆速度在90-100MPH的男性选择6X克重的杆身,而超过100MPH的球友宜选择7X克的产品。不要担心重杆身会影响你的挥杆速度,10克重量对挥杆速度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杆身折点

 杆身折点大致分为低、中、高三种。折点是指球杆受力时弯曲度最大的点。高折点产生低弹道,低折点产生高弹道。折点会对弹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选择杆身时要根据自己的起飞弹道做出选择,或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

 d球杆长度

 最后一点是球杆的长度。对于身高在170-180之间的人士,一般情况下适合的发球木长度在43寸至445寸之间。PGATOUR的球员平均身高 是5英尺11英寸(大约180厘米),而他们使用的发球木大多为44或445英寸。市售的球杆一般长度都是45英寸起,这个长度对于大多数球友而言太长了。

 过长的长度会导致挥杆稳定性差,击球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球的方向和距离。购买市售球杆后,最好立即将其截断至合适的长度,也包括球道木。

 很多球友会认为球杆变短后会对挥杆速度产生影响,这是没错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挥杆速度会确实变慢,不过只是变慢一点点而已。但变短的球杆可以让你更容易击中甜区,更容易控制球杆。所以你得到的往往是更远的距离。

176标准体重应该在76kg左右,你目前还有20kg的距离。要想仅仅是体重上去,只需要增加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好,就能长胖。这个比较容易,半年时间长30-40斤左右时不成问题的。

如果想长肌肉,除了营养和休息外还需要科学的训练。我以前183,65kg,在健身房练了一年左右的时间长到了80kg,自己的感觉,要想真正练肌肉,最好还是找个健身房,不用很豪华的,一般的健身房就可以。因为,如果自己在家里拿哑铃训练,没有健身房那个氛围,很难长期坚持;在一个光拿哑铃训练强度不够,能练出一定的效果但是不会很明显,我以前也在家里练过哑铃、臂力器、拉力器。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所以建议还是找一个健身房,最好离住的地方近一点,这样比较方便。

如果以前没有在健身房练过,开始效果会很明显,健身房的教练会给你讲解各个器械的动作要领,开始一两个月时间可以哪个都尝试一下,一周去四到五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最开始训练只要饮食和休息跟得上,长的会很快,效果也比较明显,一两个月长5kg不成问题。等过了这段时间,动作也都熟悉了,要领也掌握差不多了,可以制定一个健身计划,每天训练几块肌肉,保证训练的强度,一定要坚持,不流汗水是练不出肌肉的。另外,保证训练强度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除了平时的一日三餐,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足够的休息。

大强度训练、充足的营养、足够的休息是长肌肉的金三角,如果能保证了这三点,肯能能练出一个完美的身材。另外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掌握要领,科学训练,因为大强度的训练,如果动作不到位很容易受伤的。

个人认为半年时间坚持刻苦的训练,长10-15kg肌肉还是很有可能的。加油吧!

1、看你60KG,还比较瘦。瘦的人,如果想增肌,有氧运动即跑步,要减少,要保存足够的体力去多参加无氧运动,即力量训练,无氧运动对于增肌效果更好。5公里,一周一次,没有问题。

2、早上?错误。力量训练,需要大量的力量与体力 ,放在早上是误区。下午5点-7点,则是锻炼的黄金时段。另外,训练前需吃点水果或牛奶,切记不可空腹训练。公园推荐多做引体向上(锻炼背阔肌)、双杠的臂屈伸(手臂力量、下胸部)这2个动作,效果很好,可以多做。一组太少,一组做到力竭效果不好,最好分组,比如引体向上,做5组,每组6-8个。腹部训练,多做仰卧起坐,2头起,需要多几个动作,不可只练一个仰卧起坐。

这是一个适合在健身房锻炼的增肌计划表。每周锻炼四次。

第一练:周一

部位 胸、肩、臂、腹

1、热身 跑步机 5-8分钟

2、器械平推 坐姿推胸器 12次 3组 12RM重量

3、蝴蝶夹胸 蝴蝶夹胸器 12次 3组 12RM重量

4、杠铃卧推 杠铃 8次 3组 8RM重量

5、坐姿肩外展 坐姿外展器 12次 3组 12RM重量

6、哑铃弯举 哑铃 12次 4组 12RM重量

7、卷腹 坐姿卷腹器 15次 3组 20RM重量

8、拉伸 对所有锻炼到的肌肉做拉伸

第二练:周三

部位 背、腹、腿

1、热身 跑步机 5-8分钟

2、坐姿划船 划船器 12次 3组 12RM重量

3、高位下拉 高位下拉器 12次 3组 12RM重量

4、深蹲 杠铃 8次 3组 8RM重量

5、卷腹 坐姿卷腹器 15次 3组 20RM重量

6、拉伸 对所有锻炼到的肌肉做拉伸

第三练:周五

部位 胸、肩、臂、腹

1、热身 跑步机 5-8分钟

2、器械平推 坐姿推胸器 12次 3组 12RM重量

3、蝴蝶夹胸 蝴蝶夹胸器 12次 3组 12RM重量

4、杠铃卧推 杠铃 8次 3组 8RM重量

5、坐姿肩外展 坐姿外展器 12次 3组 12RM重量

6、哑铃弯举 哑铃 12次 4组 12RM重量

7、卷腹 坐姿卷腹器 15次 3 20RM重量

8、拉伸 对所有锻炼到的肌肉做拉伸

第四练:周六

部位 背、腹、腿

1、热身 跑步机 5-8分钟

2、坐姿划船 划船器 12次 3 12RM重量

3、高位下拉 高位下拉器 12次 3 12RM重量

4、深蹲 杠铃 8次 3 8RM重量

5、卷腹 坐姿卷腹器 15次 3 20RM重量

6、拉伸 对所有锻炼到的肌肉做拉伸

注意事项:

1、每次运动后注意水分的补充。

2、重视最后的拉伸运动。

3、建议锻炼结束后30分钟补充适量蛋白质。

[来自:优动网]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应以中、大运动量(每分钟心率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5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练8至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至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至60秒,每种动作间歇1至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次,可适当减轻重量;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超量恢复"明显,锻炼效果极佳。

注意安全

健美锻炼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仅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测。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要有人保护。最好是结伴锻炼,以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打好基础

在初练阶段(2至3个月)最好能进健美培训班学习锻炼,以便正确、系统地掌握动作技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有重点和针对性

经过2至3个月锻炼后,体力会明显增强,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这时,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运动量要随时调整。另外,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并且要使所练肌群单独收缩。随着肌肉力量的啬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锻炼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一般情况下,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此外,锻炼时精神(意念)要集中于所练部位,切忌谈笑、听音乐等。所练部位肌肉的酸、胀、饱、热感越强,锻炼效果越佳。这样,再坚持半年到一年,体型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练其它项目

最好能结合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有利于脂肪的燃烧,会越练越健美。

合理的膳食

只有摄入的适中的能量,膳食调配一定要合理、多样,不可偏食。平时除食用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肉、蛋、禽外类外,还要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饮食营养全面,利于消化吸收,再加上适当的健美锻炼,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得健美起来。

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健美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的事,凭"一时热",想"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因锻炼方法不对、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 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以高昂的情绪积极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欢迎到http://tiebabaiducom/fkw=%D9%F0%D6%DD%CC%E5%D3%FD做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6820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