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后如何锻炼

脚踝骨折后如何锻炼,第1张

脚踝骨折一定要完全养好后才能锻炼使用,不然落下病根,以后不说剧烈运动,估计刮风下雨都不舒服,现在已经五十多天了不在乎再多几十天,等完全养好后再运动就可以了,现在如果不是很疼了,可以慢走,一感觉不舒服,不要强忍着,一定要及时休息。随时带个带椅子的拐棍,随时休息就可以了。

骨折病人的康复训练,如何训练为好

1、刚骨折的前几天,疼痛会比较明显,大约3天以后,疼痛一般会明显减轻,一周后大都会基本缓解。

2、肢体肿胀是骨折后的正常反应,至于什么时间能消肿因人而异,没有必要太紧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平时尽量不要让脚处在低的位置,因为水往低处流,容易加重肿胀。在睡觉的时候可以把脚适当垫高,平时坐的时候注意不要把脚放在地上,可以平放在一个凳子上。

3、如果骨折愈合理想的话,一般6到8周左右就可以拆除石膏了。之后就可以外敷“正骨活血膏”,这样会好的快一些。

4、拆除石膏后,不能马上下地走动,脚可以落地,但是必须扶双柺保护一段时间。直到拍片检查骨折已基本愈合,才可以弃拐行走,这一般需要3到5个月的时间。

脚骨折后,要怎么康复锻炼

骨折后需要的是积极正确的治疗,并非锻炼,尤其是骨折初期,断处没有生长骨痂相连前,过早锻炼只有害没有利,而断处生长骨痂后自然可恢复正常活动。

另外,骨折后如果患肢出现僵硬活动受限、不灵活等不适,这是韧带损伤引起,单纯靠锻炼多数难以恢复,因为韧带损伤远比骨折难治,时间拖长了就很难治疗了。所以在不管是骨折还是韧带损伤都必须用药对症治疗才行, 这样才能 尽快获得康复。

脚骨折后的恢复锻炼~

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为什么把功能锻炼看得这么重要呢?这往往是许多骨科病人及家属所不理解,也常常不被重视的问题。我们知道创伤骨科治疗工作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最大可能的,尽快的恢复正常功能。而医疗护理的各项措施也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的,无论整复固定,还是手术治疗,都只是完成了初步的治疗工作,即使骨折愈合,也距受伤肢体功能恢复相差甚远,要想尽快地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医务人员下进行科学的,多种形式的功能锻炼。才能使病人减少并发症,顺利愈合,尽快地恢复工作和生活能力。有人用“三分治疗,七分锻炼”来形容功能锻炼,可见骨科病人功能锻炼是多么重要,那么功能锻炼到底有哪些意义呢? 牋1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使得静脉和淋巴都回流受阻,因而会出现伤肢肿块,该肿块若不及时消除,可导致相应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可发生在肌肉与肌腱内,肌腱与滑膜间以及关节内,从而影响肌肉收缩的功能练习,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促进血肿吸收,肿胀消退,减少关节液渗出。从而防止了因关节本身及软组织粘连所造成的关节僵硬。 2促进骨折愈合:伤肢肌肉的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骨折端骨能力的增强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3促进血液循环: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病人,肌肉由于没有舒缩运动,血循环会变慢,使组织的新陈代谢降低,伤病的愈合过程延长,由于创伤出血壁本身的损害,血液在受损的血管内缓慢流动时容易形成血凝块,称为“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较大,从血管壁脱落下来,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可引起心、脑、肺重要器官梗塞,严重的可能造成病人猝死。 4减少并发症:经常活动锻炼,可以预防骨、关节、肌肉等并发症,如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等多种并发症。 为了使病人战胜伤病,最大范围的恢复机体功能只有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坚持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6578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