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佟国维举荐八阿哥是真心的吗

《雍正王朝》中,佟国维举荐八阿哥是真心的吗,第1张

其实是有两种说法的,不过我更偏向于佟国维不是真心要推举八阿哥当太子的,这只是他和康熙两个人为了找一个可以训斥八阿哥的阴谋罢了。当时的佟国维已经是树大招风了,而当时又正值太子被废,朝廷上下一致举荐八阿哥的时期,可是康熙钟意的还是前太子,所以佟国维为了保住家族的荣耀,就和康熙帝做了这个交易。

康熙时期的佟国维可以说是他的鼎盛时期,朝廷上下有很多是他的门生,所以在一些朝廷大事上他有着绝对权。但是对于专权的康熙帝来说,有个这样的臣子是个威胁,所以佟国维他面临着一个可能被康熙随时收拾的局面。不过这个人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就算前太子被废,可是在康熙帝心中仍然是最适合当太子的人,所以他就和康熙帝做了一个交易,这样一来,他在朝廷的势力虽然被康熙帝打击的损失很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在康熙心中的威胁没有那么大了。

再加上当时佟国维虽然是举荐了八阿哥,可是真正带动整个朝堂联名举荐的却是八阿哥的一些亲信,只是他没有反对而已。当时举荐新太子其实就是康熙想通过这件事来引蛇出洞,看看哪些是觊觎自己的位置的人。至于为什么是八阿哥,是因为当时八阿哥在朝廷内外被人称为八贤王,实力不容小觑。虽然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名声比他老子都大,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所以康熙对八阿哥一直不喜欢。所以就有了和佟国维之间的计谋。

不过因为这场举荐是康熙自己挑起的,所以他也不能处置的过了,只能是处罚了居高位的佟国维,不过这也是佟国维希望的,以此来打击八阿哥党。

因为隆科多恃宠而骄,而且隆科多的功劳太大了,跟年羹尧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太自大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以至于雍正看了觉得心里很不爽,毕竟没有哪个当权者愿意自己手下的权利大过自己。

康熙的时候最有名的就是九龙夺嫡,当时太子被废,朝中声望最大的是八阿哥,当时朝中好多大臣都是支持八阿哥的,老九和老十也是很支持自己的八哥,当时老八甚至都觉得自己得到皇位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了,然而康熙的心思可不是那么好猜的,康熙并不喜欢老八的这一举动,历代当权者都不喜欢别人觊觎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很是反感老八。

当时的雍正还是很不起眼的,但是他也是阿哥,也是有野心的,奈何自己势单力薄的,站在自己一边的大臣也不多,后来种种原因,隆科多选择站在了雍正一方,隆科多当时是九门提督,手里是有兵权的,想要上位兵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隆科多的支持雍正心里便多了一份信心,事实证明,在雍正登基的时候隆科多确实带兵帮助了他很多。

后来,雍正登基后,隆科多和年羹尧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然而好景不长呀,年羹尧此人十分的自大,仗着自己是功臣就开始欺压百姓,各级的官员对他也是十分忌讳,时间长了雍正肯定是不干的,后来年羹尧就被处死了。

而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所以大多时候雍正对隆科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隆科多犯的一些不太要紧的错误雍正都会原谅他,那为什么最后还是被雍正除掉了呢?那是因为隆科多爱喝酒,酒后说话就很随意了,他跟旁人说是自己帮助雍正登基的等等一些话,被雍正知道了,雍正很生气呀,于是就把隆科多幽禁了,直至隆科多死了都没有被放出来。

对啊,当时隆科多担任雍正皇帝九门提督,负责京城警卫,位高权重,而雍正皇帝也已坐稳了江山,隆科多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做,帮着老八胤禩逼宫雍正呢?难道篡位之后老八会给予的更多吗?

多看几遍《雍正王朝》之后,你就会发现,归根结底,隆科多和很多官员一样,是个见风使舵的人物,他每走一步棋,都为自己将来身家性命考虑。也就是说,虽然朝廷维以重任,此人根本没把国家大事放在心里,完全是一个自私自利小人。这一点,可以从他揭发扶他上位的六叔佟国维一事中看得出来。佟国维其他话可能没记住,但有一条他至死不忘:

要想确保佟家长盛不衰,那就是做事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就是隆科多以后奉行的人生信条。

隆科多受康熙遗命第一次押宝成功,支持胤禛成为雍正帝登上大宝,但是他很清楚,他不是胤禛嫡系部队,和年羹尧、李卫、田文静享受到的待遇差远了,所以他一直谨慎行事,小心伺候雍正帝,生怕出了什么差错丢掉脑袋。但是后面生出的几件事,深深触动了隆科多,最终导致他误判大势,迈出危险一步。

年羹尧可能是雍正处死的最信任的朝廷大将,官至陕甘总督、西北大将军,手中掌握几十万兵马,整个大西北呼风唤雨人物,一战成名,剿灭叛乱,稳定了朝廷西北,为雍正立下汗马功劳,恩宠远在隆科多之上,但是因为飞扬跋扈,不知收敛,被雍正皇帝一贬再贬,从杭州将军到看门小吏,最终穿着黄马褂招摇过市,被雍正皇帝恼羞之下要了脑袋。

通过这件事,隆科多看出雍正皇帝手段狠辣,不循私情。

山西巡抚诺敏是隆科多向雍正推荐的官员,不可否认,诺敏是一个清官,坏就坏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其实那个坏主意还是隆科多暗中授意,东窗事发之后,雍正杀了诺敏,并且向天下道歉,这不亚于狠狠打了隆科多一记耳光,虽然皇帝没有处罚他,但是对隆科多一定不满有看法。这一点隆科多心里明镜似的。

最后一点,隆科多不是清官,而是贪官污吏底子不干净,收受贿赂,那是家常便饭。雍正在全国推行新政,对待腐化官员绝不客气,查出一个杀一个,隆科多儿子在京城依仗老子胡闹,恰好被老十三看到眼里,老十三和雍正是什么关系?他知道就等于雍正知道了,这很让隆科多很为自己将来前途担忧,说不定哪一天就被雍正皇帝抄家问斩,所以隆科多就开始考虑后路,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他把眼光放到老八身上。

老八不像雍正那么不顾一切,或许他当皇帝之后,自己日子会好过一点,这是隆科多加到老八队伍,反水逼宫的主要原因。于是他谋定而动,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太子荒*无道,居然跟皇帝的妃子搞在了一起,这是康熙所不能忍受的。此前种种事端全都集中在了一起,康熙脑门一热,就把太子胤礽给废了。

这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国之储君空缺出来,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这三十多年来,所有人都习惯了有太子的日子。包括康熙的所有儿子,都把太子当成自己的上级来看待,现在突然空了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康熙有35个儿子,其中24个能活下来的,里面又有9个在当时已经成年了。所以太子之位,这些儿子都有可能继承。

01康熙觉得势头不对,立刻要求大家推举新太子。

胤礽被废了以后,康熙立刻察觉到了政局的动荡。各方面势力都在摩拳擦掌,就等着剑拔弩张的时候了。

康熙明白,如果太子之位一直空缺的话,对大清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康熙打算选一位新太子出来。

不过这个时候康熙的脑袋就在转悠了,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件事,看出朝中哪些人是哪一个党派的,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太子的位置本来就不是这帮臣子所能决定的,但是康熙还是愿意试一试。所以康熙下了一道圣旨,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地方二品以上官员,都可以投票,推举新太子。

这道圣旨下达以后,几乎所有有机会的皇子们,都在动员自己身边的人。这就是康熙最想看到的事情。尤其是皇八子胤禩,这回也算是下了血本,基本上把该笼络的大臣,全都给笼络到位了。

他天真地以为,自己的老爸,真的会听这些大臣们的意见。即使不听,至少也能够做一个参考。至于其他皇子,那就显得比较尴尬了,尤其是常常得罪人的四皇子胤禛,压根就没几个人愿意投票选他。

能够参与投票的,都是朝中大员,或者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胤禛跟这些人还真的是不对付,这就导致胤禛成了孤家寡人。

02佟国维和隆科多这对叔侄,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佟国维是康熙皇帝的亲舅舅,隆科多按辈分,跟康熙皇帝,属于表兄弟关系。所以这两位在大清朝的分量,那是相当重要的。

这个时候的佟国维,依旧还是上书房大臣中的首位,相当于首辅大臣的地位。那么他说的话,当然比任何人都要有分量。

很不巧的是,佟国维一直以来,跟八阿哥胤禩的关系,那是相当亲近的。这次保举新太子,八爷党第一个找到的,那就是佟国维。

他们认为以佟国维的身份,出面保举八阿哥,这件事就算是成了!那么佟国维本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佟国维自然没有这么简单,否则也不会是官场不倒翁了。

他把自己的侄子隆科多叫了过来,告诉他已经保举他为九门提督了。这是一件大事,隆科多此前一点职务都没有,甚至还在战场上当过逃兵。

但是佟国维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那就是让隆科多跟自己撇清关系。当然他没有这么明说,他的意思是他这边保举八阿哥胤禩,隆科多那边就要保举四阿哥胤禛,这样一来他们家里就都有保障了。

可是跟佟国维撇清关系,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呢?隆科多想了一晚上,终于还是想通了,所以他跑到康熙皇帝那里,把自己的六叔佟国维给举报了。

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佟国维希望达到的目的。如果佟国维保举八阿哥成功,那么大不了是牺牲了一个隆科多,他们家族一定是保全了。

如果康熙皇帝属意的不是八阿哥胤禩,那么佟国维可能就要下台了,但是他已经老了,没所谓了,反倒是隆科多,会因为这件事被康熙提拔上去,真正获得康熙的信任。

03新太子人选出炉,张廷玉和胤禛的态度让人咋舌。

第二天推举新太子的奏报,基本上都传达到了上书房。康熙前来一看,基本全都是推举八阿哥胤禩的,只有很少推举其他阿哥的奏报。

由此可见八阿哥胤禩,是这次新太子的不二人选。照这么来说的话,康熙是不是应该立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了呢?

这倒也未必,这个时候,康熙询问了上书房的几位大臣。其中佟国维是铁定支持八阿哥胤禩的,马齐作为和事老,也表示支持八阿哥胤禩,只有张廷玉没有表态。

张廷玉的态度让所有人吃了一惊,因为他所保举的人,居然还是废太子本人。这是康熙也料想不到的,此外四阿哥胤禛也表态,支持废太子胤礽继续做太子。

佟国维察觉到康熙的态度有异样,他立刻就明白了,再回想了此前康熙跟他说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应该让年轻人去闯一闯了。他知道,康熙的真正人选,那就是废太子胤礽。

所以佟国维自己跳出来,大闹了一场,甚至扬言张廷玉是奸臣。其实这都是一场戏,意思很明白,就是让皇帝赶快把他罢免了,让他回家养老。只有这样,才不会阻挡隆科多的仕途。

由此佟国维被康熙罢免,而隆科多被康熙正式封为九门提督,掌管全京城的军队。佟国维虽然倒下了,可是隆科多崛起了,而且隆科多还能走得更远。这表明佟国维其实没有输。

04胤禛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保举废太子胤礽?

胤禛作为众多皇子之中,比较有能力的一个,他自己当然也是想要做太子的。可是在推举新太子的过程中,他却表示支持废太子胤礽。

其实胤禛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点,他看透了整件事的目的。康熙皇帝压根就没打算立新太子,整件事不过是为了查看朝中党派关系而已。

太子这种职位,不是朝臣们去举荐就能决定的,真正的决定权,永远都在康熙一个人手里,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只要牢记这个道理,那么胤禛就不会走错路。

胤禛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支持废太子胤礽,主要目的有这么四个。

首先他要给康熙一个错觉,他是非常重视兄弟感情的人。此前他跟胤礽的关系就非常好,这次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兄弟。

其次他要告诉康熙,自己没有看破整件事的目的,自己只是一心为了朝局稳定着想,因为不管是哪位新皇子上台,都有可能引起朝局不稳。

再则他要表达自己对废太子的忠诚。忠诚这种东西,是非常昂贵的,在关键时刻体现忠诚,会让康熙皇帝刮目相看。

最后胤禛认为现在选继位人的时间还太早,康熙的寿命还长着呢,避其锋芒才能熬到最后,拿废太子胤礽做几年挡箭牌,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结局:康熙恢复太子胤礽身份,胤禛、张廷玉以及佟家都没有输。

整件事最大的失败,其实就是八阿哥胤禩的失败。他虽然表面上什么都没有做,可是结果已经告诉康熙,胤禩在私底下做了不少思想工作。

所以康熙现在特别反感胤禩的这种作为,这是在结党营私,这是康熙最讨厌的事情。那么这件事过后,胤禩基本上也就被康熙排除出了继承人的人选。

事后康熙将废太子胤礽重新拉上了太子的宝座,但是太子胤礽真的是康熙理想的继承人吗?当然不是,之所以把他拉上台,那是为了平息因为太子之位空缺,所造成的朝局动荡。

康熙需要慢慢去考察,看看这些皇子当中,到底谁比较有资格胜任继承人的位置。但是这个人肯定不是太子胤礽。所以说胤礽是做了继位人的挡箭牌而已,这也是康熙的无奈之举。

整件事中,受益者只有三方。

第一方便是张廷玉,他本来是上书房排名第三的大臣,可是经此一役,佟国维下台,马齐不知所措,张廷玉成功跃居上书房首辅大臣之列。

第二方便是胤禛,虽然康熙没有在实质上嘉奖胤禛,但是他已经从这件事中看出了胤禛是个好苗子,将他拉进了继承人的人选之中。

第三方也是最让人想不到的一方便是佟家。佟国维虽然下台了,可是隆科多又上去了。用首辅大臣的职位,换一个掌管京畿安全的九门提督,佟家还是不亏。

至少在接下来皇位交接的过程中,九门提督的分量,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佟国维不亏被称为佟半朝,他的所有算盘都不会让自己失算,这才是最厉害的。

是佟国纲的侄子!佟国维的儿子!在很多的影视作品,雍正帝胤禛都称呼隆科多为“舅舅”,而历史上也的确如此。

佟佳·隆科多,出身满洲大族佟佳氏,其父佟国维是佟养正的孙子,伯父佟国纲,姑母孝康章皇后乃是康熙帝玄烨的生母,姐姐孝懿仁皇后是康熙帝的第三任皇后,也是雍正帝胤禛的养母,也因此,在礼法上,雍正帝称隆科多为舅,并无不妥。

出身大族的名门之后

说起隆科多,就不得不说佟佳氏一族,作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佟佳氏的显赫程度在清朝前期令人瞠目,一度有“佟半朝”之称。

按照《满洲姓氏录》的记载,“佟佳氏”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主流是女真人,因为居住的地方在佟佳江一带,因地为姓,称佟佳氏;另一只那是汉化女真,也就是隆科多家族这一支,隆科多的祖上乃是明朝时期归顺的女真人,后又回奔女真,投靠努尔哈赤。

佟佳氏一族在清前期显赫至极,佟养正的儿子佟图赖生前屡立战功,官至太子太保,女儿就是顺治帝的孝康章皇后,也就是玄烨的生母,而佟图赖的儿子佟国维主掌朝堂多年,两个女儿一个是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一个是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而第三个儿子,就是隆科多。

隆科多的出身,着实已经到了极其显赫的地步,他的姑母、姐姐都是皇后,康熙帝算是他的表兄弟,而雍正帝胤禛,由于出生时期母乌雅氏尚且只是个宫女,所以被交给了当时还是贵妃的孝懿仁皇后抚养,所以胤禛与孝懿仁皇后有了名义上的母子关系,而孝懿仁皇后的弟弟隆科多自然也成为了胤禛的舅舅。

康熙年间,九王夺嫡,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极力推举的是胤禛的有力竞争者八阿哥胤祀,结果后来胤祀失宠,佟国维被康熙帝训斥罢职。而时任步军统领,执掌京城防卫的隆科多,却与胤禛越走越近。

康熙帝是隆科多的表兄弟,同时也是隆科多的姐夫,两人关系非同一般,而康熙帝也屡屡告诫隆科多,不要在诸皇子之中站队,要保持距离,所以在表面上,隆科多做事非常谨慎,也保持着持中不言的状态,似乎哪个皇子他都不帮。

但实际上,隆科多早就与自己名义上的外甥,其实也算是自己的表侄子四阿哥胤禛结成一派,暗地里对其诸多支持。康熙六十一年,玄烨临终当着诸皇子的面授命于隆科多,正式传位四皇子胤禛,而隆科多在玄烨驾崩后,力主“先办大事再治丧”,让胤禛顺利登基。

有了这样的大功劳,雍正登基后对隆科多自然宠赖有加,隆科多成为一等公,授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与大学士马齐共同管理朝廷事务。

九门提督又叫做“步军统领”,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是正二品的朝廷大员,负责掌管清宫禁军。显然,九门提督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官职,而隆科多,之前还只是个理藩院守监,一个小牢头罢了。从小牢头晋级为九门提督,可谓一步登天,任谁都无法抵抗如此巨大的诱惑,何况是隆科多呢。隆科多不是不敢做,他是想做的体面,做的让别人心服口服。隆科多跑到康熙那里告密,这也许是佟国维的苦肉计。目的就是扶持隆科多上台,最后,佟国维和佟佳氏一门都是赢家,这就是佟国维的高明之处。

隆科多与佟国维,关系匪浅。历史上的隆科多是佟国维的第三子,而在雍正王朝中,佟国维是隆科多的六叔。 隆科多的九门提督官职,不是轻易得来的,是康熙看在佟佳氏一族、还有佟国维的面子上赏赐给他的。

实际上,康熙请上书房首辅大臣佟国维吃饭,就是想让佟国维在举荐新太子之时,能够体察圣意,目光如炬,不做老眼昏花之人。佟国维明白吗,佟国维心如明镜似的。

八爷党在朝中多年,老八是怎样的人,佟国维应该是很清楚的,毕竟能做到首辅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但是经过与小多子一番商量后,佟国维还是选择举荐老八,而隆科多只能去”烧四爷和十三爷的冷灶“。很明显佟国维有意牺牲自己,成全隆科多。

依照隆科多的心性,隆科多其实是个拿不定主意的人,他凡事都要去请教六叔。而隆科多告密之事,很可能就是佟国维授意的。隆科多后面站着的是佟佳氏一族,如果隆科多真的敢背叛佟国维,那他将不容于列祖列宗,更对不起死于的孝懿仁皇后。所以在忠君与祖上的荣耀面前,隆科多果断选择了服从佟国维,为了祖上的荣耀, 他只能欺君。隆科多在告密之前,喝的烂醉如泥,因为他不好抉择。

”佟国维让隆科多扶持老八"这是隆科多面对康熙时的说辞。这事怎么看,都不像佟国维能做出的,佟国维是个人精,是不可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既然佟国维选择举荐老八,就不会再让隆科多也选择八爷。所以,隆科多面对康熙的一番告密之词,自相矛盾,不可信也。一切的一切,都是佟国维的计划罢了。

最终,佟国维牺牲自己,将隆科多推到了前台。隆科多在众臣面前,出尽了风头。康熙皇帝更义正辞严的说到:“九门提督非你莫属”。

可想而知,这时候的隆科多,才能算的上真正的九门提督。凭借举荐新太子风波,隆科多将自己的“忠孝”之道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人才,才配的上九门提督如此位高权重的官职啊,而佟佳氏一门,也从此后继有人了。佟国维,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

《雍正王朝》确实是一部好剧,每句台词,每个人的表情,还有每个剧情都很紧凑,而且富含深义,其中关于佟国维的问题,如果不仔细看,还有多看几遍的话,就可能不理解其中的深意。

隆科多向康熙揭发佟国维这一幕,就特别的有意思,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思考。第一,佟国维看懂康熙的内心吗?二,隆科多告发佟国维的举动,是他自己所为,还是佟国维安排他做的?

如果只看了两三遍的话,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佟国维其实选择了两条路,一个是自己的路,还有一个是隆科多的路,他跟隆科多说过,佟家之所以能兴盛不衰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所以,他让自己烧八爷的热灶,而让隆科多去烧四爷、十三爷的冷灶,那么,不管是哪边成功了,佟家都是嬴家。

而隆科多那样做,完全是他自私的做法,前一脚佟国维推荐他成为步军统领,而他后一脚就告发佟国维,让自己得利,这一点似乎在后面在八旗王议政里,又得到了验证,他背叛了雍正,倒向了八爷、弘时。

但是如果看了四遍以上,就能得到另外的结论,那就是隆科多的做法,完全是佟国维授意的,这里面有两个细节很重要。

第一,那就是满朝都在举荐八爷的时候,康熙请佟国维吃了一顿饭,饭后还送了佟国维一副老花镜,康熙的说法是佟国维老眼昏花,而佟国维回到家却说,他是老眼,确不昏花,可见他也看得出八爷绝无可能成为太子。

第二,佟国维告诉隆科多,他要当步军统领之后,隆科多喝醉了,说了一句,做人难呐?为什么隆科多会这样说,就是因为佟国维授意他这么做,所以隆科多才会如此的为难。

另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逻辑,那就是隆科多在之前的出场,可以看出隆科多是一个比较浮躁之人,也就是说隆科多的这一手,不可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必然是佟国维授意的。

佟国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在乾清门十三爷与十四爷打架的时候,十四爷道出了实话,那就是八爷遭了康熙的忌,因为满朝的大臣大部分都在支持八爷,所以康熙气得想要拔剑砍十四爷。

连十四爷都知道的事情,佟国维岂能不知道,只是隆科多也是佟家人,如果不由隆科多出来告发佟国维,根本就不能让别人信服,隆科多与佟国维不是一路人,如果仅仅是你支持你的,我支持我的,那么就太蹩脚了。

另外佟国维在殿前拼命的攻击张廷玉,还说张廷玉是大奸臣,也是有意为之的,否则就太突兀了,不是首辅的行事风格。所以康熙对马齐说:隆科多说佟国维糊涂,而你才是真的糊涂呀。意思就很显然,康熙,张廷玉,佟国维都知道了,而马齐却还是不明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6478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