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最爱吃什么?

清朝的皇帝最爱吃什么?,第1张

清朝皇帝们最爱吃什么最爱吃气氛。吃排场。于是有了满汉全席。康熙皇帝过生日或节庆时要请谁吃饭康熙皇帝首创千叟筵,大宴宾客。千叟筵就挺有代表性的。在中国筵席史上留下了“天下之最”的记录:“清代皇帝为全国上千名老人举办的宫廷筵席,由于参加者人多年长,又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其规模之大、等级之高、耗资之巨,在古代筵席史上都是罕见的。千叟筵的参加者遍及全国各地,都由皇帝亲自确定,交有关衙门通知,按路途远近提前启程,路远的甚至得提前两个月晓行夜宿,兼程赴京。”(李登年语)康熙想与民同乐,又为表示关心众多“离退休老干部”,在三天之内两次开筵,仅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就邀请来近三千位。九年后,再设千叟筵,又有一千多位老人,分满汉两批入席。真正是夕阳无限好啊。至于逢年过节,譬如除夕宴,乾隆午膳单上的菜品超过一百二十件。哪像供应一个人吃喝的

这一切,对于我都是问题。正因为遥远,更加唤起我的好奇心。

所以参观故宫,我对三大殿之类都是走马观花,偏偏想找找两个小地方:皇家的厨房与厕所,会是什么样子莫非也是精装修的我感兴趣的是:皇帝从群臣跪拜的龙椅、万人之上的云端下来之后,怎样卸去头顶的光环,怎样恢复凡人的本能他虽然以真龙天子自命,但毕竟不是神仙,也是要吃喝屙撒的。与凡夫俗子没什么两样。他再装威严、假深沉,也回避不了个人生活中最接近世俗的一面。

清宫的厨房,该叫做御膳房。给皇帝烧饭的人,肯定是一流的大厨,属于“御用”。世间有两个行当最怕被“御用”,其一是文人,其二则是厨师。宫廷诗人只会歌功颂德,天子脚下的厨子呢,同样只能变着花样讨主人欢心。而且肯定是战战兢兢的。生怕盐搁多点或少点了(诸如此类),会败坏了皇帝的胃口,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导致他们不可能绝对放松。而无论艺术还是烹调,都必须在放松的状态下,才会有创意,才能出效果。 满汉全席,属于清代宫廷菜的“代表作”,据称“以礼仪隆重正规、用料名贵考究、菜点品种繁多而闻名于世,古今中外筵席的席面上无有其匹。” 谈迁《北游录·纪闻下》记述其源起:“款客,撤一席又进一席,贵其迭也……英王在时,尝宴诸将,可二百席。”甚至连吃三天三夜。真够为难那些厨师!他们要挖空心思,避免菜肴的雷同。犹如写格律诗,既要合辙押韵、对仗工整,字眼还不能重复。这不是让人戴着镣铐跳舞吗

余生也晚,没尝到满汉全席。但我想也就那么回事。到了最后,无论对于厨师还是食客,恐怕都是机械性的了。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审美疲劳”。烹调一旦成为彻底的劳动,则没多大意思了。它其实也需要灵感乃至“神来之笔”的。满汉全席的风格,在我想像中,相当于腐朽的汉赋,那种蹩脚、做作的骈体文,徒然具备冗长的句式、华丽的辞藻而已,却缺乏灵魂。过于油腻,会让人倒胃口的。

从满汉全席可以看出,大清帝国的皇室,在饮食方面,喜欢摆阔,甚至到了铺张浪费的程度。很典型的是在坐吃山空。与这个王朝的命运极其相似。

自南北朝的北齐开始,皇室膳食皆由光禄寺执掌,下辖大官、肴藏、清漳(酒)等署,唐宋直至明代,皆沿袭此制。“至清,光禄寺成外廷职司,掌管的仅是祭祀所用的饮食,虽机构仍大,因经费有限,变为冷署。皇帝的膳饮,则由内务府负责。内务府所属的茶房、清茶房、外膳房、内膳房、内饽饽房、外饽饽房、酒醋房、菜库等组织严密,人员众多,分工明确。仅内膳房下就设有荤局、素局、点心局、饭局、挂炉局、司房等部门,配备的庖长(总厨)、副庖长(副总厨)、庖人(厨师)、厨役、苏拉(杂役)等不计其数。”这是著有《中国古代筵席》一书的李登年先生,在他经营的天然居宾馆告诉我的。我听后长叹:唉,为照顾皇帝的那张嘴,都要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行政机构——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可见一斑。

乾隆年间《国朝宫史》:御膳房“专司上(皇帝)用膳馐、各宫馔口、各处供献、节令宴席、随侍坐更等事。”在“编制”上计有总管太监三名,首领太监十名,太监百名,外围人员(厨役、杂役)更是数以千计。此外,皇太后、皇后、贵妃等还各自开各自的小灶,即私厨。 譬如慈禧的私厨叫西膳房。“选派许多技艺高超的厨役应差,其规制较御膳房尤有过之。慈禧进餐,只是捧膳食盒的小太监就有几百人,当年排场自可想见。为迎合慈禧的嗜欲,西膳房的厨役们挖空心思制作各种各样美点佳肴。据载,当年西膳房厨役能制作点心四百余种,菜品四千余种,可谓花样繁多,应有尽有。慈禧吃得高兴时,还常给一些菜肴赐名。”(引自吕英凡《清人饮馔轶事札记》)慈禧的一顿饭,隆重得就像阅兵仪式,够太监们(仪仗队)操练一阵的。

查阅《清宫内务府档案》,发现各位帝后的一系列食单,看得人“眼晕”。喜庆节日自然山珍海味,就连日常的早点,都不愿凑和。 仅以乾隆的早膳食单为例(已是最简单的了):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一品,酒炖肉炖豆腐一品,清蒸鸭子烀猪肉鹿尾攒盘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舒妃、颖妃、愉妃、豫妃、进菜四品,饽饽二品,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珐琅银碟小菜四品,随送面一品,老米水膳一品。另外还有额食四桌:二号黄碗菜四品、羊肉丝一品、奶子八品,共十三品一桌;饽饽十五品一桌;盘肉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这还只是皇帝的早饭(便餐),菜品即达五十三种。晚饭,又增加到七十五种。 至于逢年过节,譬如除夕宴,乾隆午膳单上的菜品超过一百二十件。哪像供应一个人吃喝的皇帝长着多大的嘴、多大的肚子估计许多菜肴,只是蜻蜓点水般尝一筷子。还有些纯粹作为摆设,用来“喂”一“喂”皇帝的眼睛。 近年来清宫戏热播,每拍摄帝王将相的饮馔,常常只能象征性地布置几副碗筷,镜头一晃而过。没法追求逼真的效果呀。一方面付不起那成本,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人对帝制时代的宫廷筵席一知半解,甚至根本无从想像。所以清宫戏里,真正的美食缺席。

唉,即使能找到帝后的食单,也找不到能据此“命题作文”的大厨子。某些宫廷菜就这样失传了。

皇帝不仅自己吃饭讲究,还喜欢大宴宾客。千叟筵就挺有代表性的。在中国筵席史上留下了“天下之最”的记录:“清代皇帝为全国上千名老人举办的宫廷筵席,由于参加者人多年长,又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其规模之大、等级之高、耗资之巨,在古代筵席史上都是罕见的。千叟筵的参加者遍及全国各地,都由皇帝亲自确定,交有关衙门通知,按路途远近提前启程,路远的甚至得提前两个月晓行夜宿,兼程赴京。”(李登年语) 千叟筵首创者是康熙,他六十大寿时,想与民同乐,又为表示关心众多“离退休老干部”,在三天之内两次开筵,仅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就邀请来近三千位。九年后,再设千叟筵,又有一千多位老人,分满汉两批入席。真正是夕阳无限好啊。

康熙的创举,又被乾隆刻意模仿。乾隆五十年正月,他为庆贺自己年过七旬又喜得五世元孙,在皇极殿大摆千叟筵,除宝座前的御筵外,共列席八百桌,有三千老人参加。分一等与次等两种。一等为:火锅二个,猪肉片一个,煺羊肉片一个,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食一盘,螺蛳盒小菜二个,乌木筋二只,肉丝烫饭。次等则稍逊一筹。

清代的宫廷大宴,继满汉全席之后,还有全羊席,是专门招待伊斯兰教客人的最高档次筵席。“全羊席的菜点安排和上菜顺序依照满汉全席进行,但筵厅要求突出伊斯教的特色,桌布用蓝布或白布缝上蓝色‘清真’二字。”(李登年语)能用羊身上各个部位,脑、耳、鼻、舌、唇、腮、眼珠、眼皮、乃至心肝肚肠腰尾血等料,烹饪出一系列名称奇异、口味隽永的特色菜肴,够有本事的。

花钱如流水的慈禧太后,把清宫的“饮食文化”推向极致。她喜欢边吃边看戏。长春宫、宁寿宫、颐和园等处,都有为之搭设的戏台,共七八座。宫内除有西膳房外,还有专为老佛爷演戏的班子,可谓一条龙服务。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慈禧五十大寿,庆典期间订在体和殿用膳,每日饭菜在百种以上。“主食五六十种,茶点二三十样,菜一百二十多个。每天消耗猪羊肉五百斤、鸡鸭一百多只。一日的饭食竟耗费白银六十两。仅厨房做饭、做茶点和端饭等项,就役使四百五十人,每天侍奉她的太监、宫女有一百八十人之多。”(张亚男语)真是把她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慈禧太后还常接受达官贵人呈示敬意的贡席。譬如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兹禧六十寿辰,衍圣公孔令贻(孔子七十六代孙)携妻随母进京拜贺,其母彭氏、其妻陶氏各向慈禧进贡一桌价值二百四十两白银的寿席。大家无法体会其色、香、味,不妨读读这份食单。

海碗菜二品:八仙鸭子,锅烧鲤鱼。中碗菜四品:清蒸白木耳,葫芦大吉翅子,寿字鸭羹,黄焖鱼骨。大碗菜四品:燕窝万字金银鸭块,燕窝寿字红白鸭丝,燕窝无字三鲜鸭丝,燕窝疆字口蘑肥鸡。怀碗菜四品:熘鱼片,烩鸭腰,烩虾仁,鸡丝子。碟菜六品:桂花翅子,炒茭白,芽韭炒肉,烹鲜虾,蜜制金腿,炒黄瓜酱。片盘二品:挂炉猪,挂炉鸭。克食二桌:蒸食四盘,炉食四盘,猪食四盘,羊食四盘。饽饽四品:寿字油糕,寿字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燕窝八仙汤。鸡丝卤面。

——据说这还只是一份早膳。让人看了,即使没吃,也撑得慌呀。

清宫的吃,浩浩荡荡,如今只留在纸上了。我们既无缘又无福消受,就多读几篇遗存下来的宫廷菜单,把美食当做美文来读,也算间接地过把瘾。这是清宫秘史中的“秘史”。

我还查阅到一系列描写清宫饮食的绘画,《重萃宫小宴图》、《紫光阁赐宴图》等等。画面上太监们要么正在布置酒桌,要么像民间的店小二一样端着冷肴热炒,穿梭于雕梁画栋间,总之忙得不亦乐乎。跟食单相比,这些绘画要更写实些,形象地出现了那离我们已无限遥远的热闹场景。想来是宫廷画家的手笔。否则谁敢如此大胆地“偷窥”、“偷拍”皇帝的吃相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透露了他在民国六年三月的一份早膳食单。其时他已退位,却依旧保留着宫廷饮膳的习惯和那种豪奢的档次: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炉肉炖白菜、羊肉片川小萝卜、鸭条熘海参、鸭丁熘葛仙米、烧慈菇、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跶丝、炸春卷、黄韭菜炒肉、熏时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勒、烹白肉、

——丢掉了江山,他还有心情大吃二喝或许,对于这位尴尬的逊帝而言,吃,纯粹是一种仪式。做给别人看的,同时也是给自己看的。是一种自我安慰:噢,“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嘛!

清宫的吃,终于在溥仪这儿画上了句号。

皇帝的饮食,即使对于民主时代的中国人而言,仍然像一个小小的神话。既有声讨或好奇,也不贬羡慕的成分。取消帝制之后,却出现了“仿膳”,而且直到今天还在营业——这本身就是挺有说服力的例子。仿膳,其实在“克隆”清宫的吃。最富争议名妓赛金花坟墓在哪里图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墓在哪里图北京有多少古墓名陵挖完了没比秦始皇陵更早的古代王侯陵墓区曹操墓找到了,孙权墓在哪里明朝皇帝陵为何沿用妃嫔殉葬制度颐和园昆明湖边有哪位大名人的墓地康熙最宠爱的诗人之墓如何发现的哪位太监预留墓地能抗衡帝王陵头号汉奸汪精卫墓何时被炸开?图蒋介石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预留了墓地成吉思汗为征服金发女郎而打到欧洲?图想象着多年前爱过的一个女人2009年最让我惊叹的三本书图她是一个处女网络上开博客最多的是什么群体[图]谁是世界第一美女 中国哪座城市的爱情最开放[图]嫦娥与后羿为何闹两地分居中国四大美女之外倾国倾城的美女[图]中国哪座城市的女人最大方新疆的女人和刀中国四大美女之外的少数民族美女[图]中国哪座城市的女人最爱美谁是美国精神的代言人西施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慈禧一生中哪一天不敢穿旗袍[图]中国四大美女之外的悲剧美女 八大胡同,老北京的红灯区[图]中国的哪座桥最适合赏月中国哪座城市最女性化慈禧太后为什么要修颐和园[图]李白为什么要跳水捞月亮?哪位女人配做南京的形象大使 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是是非非韩美林听见哪三个词就想哭?\东西方推举出的两大顶级美女[图]谁是西方文学之父 苏东坡与杨贵妃有共同的嗜好?中国历史上最缺德的亡国之君是谁[图]新疆的睡美人哪位外国作家与鲁迅一样酷哪座城市的人比上海人更精明图新疆那被抢夺的王位 鲁迅为什么走下圣坛毛主席为何题写“劳动人民文化宫”[图]美丽的混血儿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中南海为办公室图毛主席在哪家图书馆办过特殊借书证[图]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恋爱史图毛主席为何爱吃武昌鱼[图]在西域遇见香妃图这个女人美丽得就像是一件样品那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空姐所有伟大的爱情都不过如此中国哪座城市最有诗意?[图]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你更美?延长一位美女的青春期嫦娥的裸奔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地方鲁迅未获诺贝尔奖照样令人尊敬[图]“中华第一街”的世代变迁八十岁还会爱上十八岁姑娘的大师比四大美女更美的新疆美女为了染红一位美人的石榴裙上大学有哪些敲门砖?现场支招[图]我获散文金奖的《母亲》最新增补稿[2]高居在月亮上的皇后最美的花是最美的女人变成的屈原的姐姐比国王更重要我的宝马在流血,我的妃子在流泪 能让读者泪流满面的文章为美女打起来才算得上圣战[入选中国散文排…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帝王记忆中的一位少女获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北京有多少倾国倾城的名女人[图]90年代最流行哪一部外国小说[改革开放]把月亮当成三陪**80年代最流行哪一部外国小说[改革开放] 中国的哪座城市最孤芳自赏中国的哪座城市最忧伤慈禧太后为什么三十晚上包饺子你想遇见最美的女人吗?韩国人过生日必须喝什么汤谁是最爱吃火锅的一位皇帝什么是中国的顶级美味对帝国的第一夫人产生了单相思王朔为什么难忘莫斯科餐厅?被美判了无期徒刑的女人 我写北京写得最美的一篇文章

  夏衍(1900.10.30—)本名沈月熙,字端轩,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杭州。曾用笔名

  还有沈端先、沈宰白、徐佩韦、黄子布、余伯约、司马牛等。

  1914年毕业于德清县立高小,因家贫当过染坊店学徒。1915年9月进入杭州浙江公立

  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毕业。次年入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学习。1924年加入国民党,

  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任国民党左派驻日总支部的常委兼组织部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被

  国民党开除党籍,5月回到上海,不久即加人中国***,在闸北区从事工人运动,并翻译

  大量文艺作品。1929年秋参与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被推举为执行委员。

  1929年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

  1929年10月与郑伯奇等人组织上海艺术剧社。1932年进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

  问。1933年党的**小组成立后被任命为组长。此后集中力量从事**事业,同时主编左

  翼戏剧刊物《艺术》、《沙仑》。1935年2月第一次用夏衍的笔名发表短篇小说《泡》,刊载

  在《文学》杂志6卷2号。

  1935年10月重新建立“文委”被选为委员,分管**戏剧和音乐。1936年6月创作

  了报告文学《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引起广泛注意和重视。同

  年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发表后曾引起争论。同年12月创作了多幕话剧《自由魂》。1937

  年发表剧本《上海屋檐下》。

  1937年8月任《救亡日报》总编辑,12月离沪,辗转广州、桂林、香港、重庆等地从

  事新闻工作,同时创作了话剧《愁城记》、《心防》、《法西斯细菌》等,并把托尔斯泰的《复

  活》改编为话剧。1945年创作的剧本《芳草天涯》,描写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曾引

  起文艺界争论。

  1949年5月随军进入上海,先后担任文教接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

  长,上海文化局局长。1954年调任文化部副部长。曾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

  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本。

  1965年被免职,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运动。“文革”中度过八年零七个月的“监

  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粉碎四人帮后当选为全国影协主席、文联副主席,出版

  了《劫后影谈》、《懒寻旧梦录》等作品。

  著作书目:

  《高尔基传》(传记)1932,良友

  《赛金花》(话剧)1936,生活

  《自由魂》(后改名《秋瑾传》,话剧)1937,生活;1950,开明《日本的悲剧》(杂文集)1937,

  上海大时代出版社《上海屋檐下》(话剧)1937,戏剧时代出版社《血写的故事》(报告文学

  集)1938,黎明书局《包身工》(报告文学集)1938,广州离骚出版社《一年间》(话剧)1939,

  生活;改订本更名《天上人间》,1944,重庆美学出版社《白云故乡》(**剧本)1939,大

  地《小市民》(剧本集)1940,新知《愁城记》(话剧)3941,剧场艺术社《此时此地集》(杂

  文集)1941,文献《心防》(话剧)1941,新知《水乡吟》(话剧)1942,群益《长途》(杂文集)1942,

  桂林集美书店《风雨同舟》(剧本,又名《再会吧,香港》)与田汉、洪深合著,1942,桂林

  集美书店《戏剧春秋》(话剧)与宋之的、于伶合著,1943,重庆末林出版社《草木皆兵》(话

  剧)与于伶、宋之的合著,1944,新知《法西斯细菌》(话剧,又名《第七号风球》)1944,

  重庆文章出版社《边鼓集》(杂文集)1944,重庆美学出版社《离离草》(话剧)1945,昆明进

  修教育出版社《芳草天涯》(话剧)3945,重庆美学出版社《劫余随笔》(杂文集) t948,香

  港海洋书屋《春寒》(长篇小说)1949,人间《蜗楼随笔》(杂文集)1949,人间《夏衍剧作逊

  1953,人文《考验》(话剧)1955,人文《写**剧本的几个问题》(评论集)1959,**《夏

  衍选集》1959,人文《杂文与政论》(杂文集)1959,北京《**论文集》1961,**《夏衍

  近作》1980,四川人民《夏衍杂文随笔集》1980,三联《劫后影谈》(评论集)1980,**《夏

  衍论创作》(评论集)1982,上海文艺《杂碎集》(评论集)1983,四川人民《生活。题材。创

  作》(评论集)1983,湖南人民《夏衍剧作集》(l-3册)1984—1986,戏剧《夏衍**剧本集》

  1985,**《懒寻旧梦录》(回忆录)1985,三联《复活》(剧本)改编,俄国托尔斯泰原著,

  1943,重庆美学出版社《我的一家》(**文学剧本)据陶承同名回忆录改编,1959,**;

  1980年出版时改名《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文学剧本)据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改编,1979,**《憩园》(剧本)改编,巴金原著(出版年代不详)四川人民

夏衍(19001030—)本名沈月熙,字端轩,生于浙江杭州。曾用笔名还有沈端先、沈宰白、徐佩韦、黄子布、余伯约、司马牛等。

1914 年毕业于德清县立高小,因家贫当过染坊店学徒。1915年9月进入杭州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毕业。次年入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学习。 1924年加入国民党,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任国民党左派驻日总支部的常委兼组织部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5月回到上海,不久即加人中国***,在闸北区从事工人运动,并翻译大量文艺作品。1929年秋参与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被推举为执行委员。1929年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

1929年10月与郑伯奇等人组织上海艺术剧社。1932年进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1933年党的**小组成立后被任命为组长。此后集中力量从事**事业,同时主编左翼戏剧刊物《艺术》、《沙仑》。1935年2月第一次用夏衍的笔名发表短篇小说《泡》,刊载在《文学》杂志6卷2号。

1935年10月重新建立“文委”被选为委员,分管**戏剧和音乐。1936年6月创作了报告文学《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引起广泛注意和重视。同年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发表后曾引起争论。同年12月创作了多幕话剧《自由魂》。 1937年发表剧本《上海屋檐下》。

1937年8月任《救亡日报》总编辑,12月离沪,辗转广州、桂林、香港、重庆等地从事新闻工作,同时创作了话剧《愁城记》、《心防》、《法西斯细菌》等,并把托尔斯泰的《复活》改编为话剧。1945年创作的剧本《芳草天涯》,描写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曾引起文艺界争论。

1949年5月随军进入上海,先后担任文教接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上海文化局局长。1954年调任文化部副部长。曾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本。

1965 年被免职,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运动。“文革”中度过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粉碎四人帮后当选为全国影协主席、文联副主席,出版了《劫后影谈》、《懒寻旧梦录》等作品。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荣誉称号。

夏衍(19001030—)本名沈月熙,字端轩,生于浙江杭州。曾用笔名还有沈端先、沈宰白、徐佩韦、黄子布、余伯约、司马牛等。

1914 年毕业于德清县立高小,因家贫当过染坊店学徒。1915年9月进入杭州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毕业。次年入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学习。 1924年加入国民党,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任国民党左派驻日总支部的常委兼组织部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5月回到上海,不久即加人中国***,在闸北区从事工人运动,并翻译大量文艺作品。1929年秋参与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被推举为执行委员。1929年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

1929年10月与郑伯奇等人组织上海艺术剧社。1932年进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1933年党的**小组成立后被任命为组长。此后集中力量从事**事业,同时主编左翼戏剧刊物《艺术》、《沙仑》。1935年2月第一次用夏衍的笔名发表短篇小说《泡》,刊载在《文学》杂志6卷2号。

1935年10月重新建立“文委”被选为委员,分管**戏剧和音乐。1936年6月创作了报告文学《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引起广泛注意和重视。同年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发表后曾引起争论。同年12月创作了多幕话剧《自由魂》。 1937年发表剧本《上海屋檐下》。

1937年8月任《救亡日报》总编辑,12月离沪,辗转广州、桂林、香港、重庆等地从事新闻工作,同时创作了话剧《愁城记》、《心防》、《法西斯细菌》等,并把托尔斯泰的《复活》改编为话剧。1945年创作的剧本《芳草天涯》,描写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曾引起文艺界争论。

1949年5月随军进入上海,先后担任文教接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上海文化局局长。1954年调任文化部副部长。曾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本。

1965 年被免职,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运动。“文革”中度过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粉碎四人帮后当选为全国影协主席、文联副主席,出版了《劫后影谈》、《懒寻旧梦录》等作品。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荣誉称号。

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本名沈乃熙,字端轩,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杭州。曾用笔名还有沈端先、沈宰白、徐佩韦、黄子布、余伯约、司马牛等。 

1915年9月进入杭州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毕业。次年入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学习。1924年加入国民党,开始参加实际政治活动,任国民党左派驻日总支部的常委兼组织部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5月回到上海,不久即加入中国***,在闸北区从事工人运动,并大量翻译文艺作品。1929年秋参与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被推举为执行委员。1929年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 

1929年10月与郑伯奇等人组织上海艺术剧院。1932年进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1933年党的**小组成立后被任命为组长。此后集中力量从事**事业,同时主编左翼戏剧刊物《艺术》、《沙仑》。1935年2月第一次用夏衍的笔名发表短篇小说《泡》,刊载在《文学》杂志6卷2号。 

1935年10月重新建立“文委”被选为委员,分管**戏剧和音乐。1936年6月创作了报告文学《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引起广泛注意和重视。同年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反映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揭露了满清政府的腐朽。此剧发表后曾引起争论。同年12月创作了歌颂女杰秋瑾的多幕话剧《自由魂》。

1937年9月任《救亡日报》总编辑,12月漓沪,辗转广州、桂林、香港、重庆等地从事新闻工作,同时创作了话剧《愁城记》、《心防》、《法西斯细菌》等,并把托尔斯泰的《复活》改编成为话剧。1945年创作的剧本《芳草天涯》描写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曾引起文艺界论争。他的剧作努力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时代,艺术风格朴质、凝练。抗战期间还写过大量杂文、随笔。 

1949年5月随军进入上海,先后担任文教接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上海文化局局长。1954年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曾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本,突出地体现了原著的神韵风采。 

扩展资料

夏衍作为中国三十年代开始的左翼戏剧运动的先驱者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对中国现代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无论从戏剧的表现内容,还是戏剧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都在对 “ 五四”以来中国话剧优秀传统继承的基础之上, 进行了许多开艺术先河的创造性探索, 营造了自己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夏衍创作的着力点,在于通过关注大时代里普通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的精神悲欢,来提示社会政治和革命的主题。夏衍大多将自己鲜明的政治态度, 寓托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内心冲突中, 从简单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反映出激荡的时代特征, 让读者和观众听到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以一种近乎平庸的写实精神反衬出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将高度的社会政治意识、饱满的政治热情与艺术创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使他在同时代剧作家同行中脱颖而出, 并获得了自己的文学史地位。

夏衍出于对政治的热情和信仰的追求,一心想要自己的创作介入政治生活领域,但他并未简单地以艺术图解政治, 而是以自己日臻成熟和明晰的创作个性、以他对政治与艺术关系的独特理解化开了僵硬的政治外壳。 可以说, 夏衍正是以其敏感多思、善于冷静地观察和剖析的艺术气质将作品的政治倾向性与艺术性完善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他富有个性的戏剧艺术风格。

-夏衍

  夏衍的主要传记:

  本名沈乃熙,字端轩,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杭州。曾用笔名还有沈端先、沈宰白、徐佩韦、黄子布、韦?、余伯约、司马牛等。

  1914年毕业于德清县立高小,因家贫当过染坊店学徒。1915年9月进入杭州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毕业。次年入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学习。1924年加入国民党,开始参加实际政治活动,任国民党左派驻日总支部的常委兼组织部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5月回到上海,不久即加入中国***,在闸北区从事工人运动,并大量翻译文艺作品。1929年秋参与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被推举为执行委员。1929年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

  1929年10月与郑伯奇等人组织上海艺术剧院。1932年进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1933年党的**小组成立后被任命为组长。此后集中力量从事**事业,同时主编左翼戏剧刊物《艺术》、《沙仑》。1935年2月第一次用夏衍的笔名发表短篇小说《泡》,刊载在《文学》杂志6卷2号。

  1935年10月重新建立“文委”被选为委员,分管**戏剧和音乐。1936年6月创作了报告文学《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引起广泛注意和重视。同年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反映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揭露了满清政府的腐朽。此剧发表后曾引起争论。同年12月创作了歌颂女杰秋瑾的多幕话剧《自由魂》。1937年发表剧本《上海屋檐下》,它通过几个家庭的矛盾,利用**蒙太奇手法,反映了上海小市民社会的人生。

  1937年9月任《救亡日报》总编辑,12月漓沪,辗转广州、桂林、香港、重庆等地从事新闻工作,同时创作了话剧《愁城记》、《心防》、《法西斯细菌》等,并把托尔斯泰的《复活》改编成为话剧。1945年创作的剧本《芳草天涯》描写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曾引起文艺界论争。他的剧作努力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时代,艺术风格朴质、凝练。抗战期间还写过大量杂文、随笔。

  1949年5月随军进入上海,先后担任文教接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上海文化局局长。1954年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曾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本,突出地体现了原著的神韵风采。

  1965年被免职,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运动。“文革”中度过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粉碎四人帮后当选为全国影协主席、文联副主席,出版了《劫后影谈》、《懒寻旧梦录》等作品。

  主要作品:

  创作有**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创作有《在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祝福》、《林家铺子》等**剧本,著有《写**剧本的几个问题》等理论专著。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懒寻旧梦录》等。

  http://wwwzhlzwcom/wy/zo/783745html

  传记:文体名。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先祖汤炳正(景麟)传略

作者:汤序波

六十多年来,经过不懈努力,祖父汤炳正先生在学术上取得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学术界同仁的敬重与称赞,并成为当代国内国际学术界声誉很高的学者之一。

祖父名炳正,字景麟,山东荣成人,生于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三(1910113---199844)。少年时代,在其父和塾师的悉心教导下,他博览祖国的传统文化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窥。一九三一年初春,祖父游学于祖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攻读新闻专业。学习之余,他拜谒了一些心仪已久的前辈学者,问学听讲,造诣渐深。大学毕业后,他旋即南下,考入“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主讲的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研究班,受业于章门。如果说在北京期间他思想还比较苦闷,正彷徨于新学与旧学之间的话;而到了苏州后,便完全确立了走研治祖国传统文化这条路子。正如他后来所说的那样“结束了北京时代的苦闷,看到了自己的前途”。(1)当时太炎先生极为赏识我祖父,把他视为得意门生,且多次说:“山东自古是中国南北交通枢纽,就是应当出这样的人材”,并嘉许为“承继绝学唯一有望之人”。(2)学术界或向章先生询此话的含义,始知大师是以清代大儒戴震门下的高足孔广森赞许我祖父。一九三六年六月,一代学术巨人不幸病故,祖父被推举为弟子的代表,在“追掉会”上表了态,决心将“章氏国学讲习会”办下去,以期发扬光大先师的学术传统。(3)他并受聘担任该“讲习会”教席,向诸生传授语言文字学。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件爆发,他转徙流寓西南各省任教;开国至今,他一直在四川师范大学担任教授之职。

祖父汤炳正先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潜心于学术事业,以他天赋加勤勉,取得了令学界瞩目的成就和贡献。“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他由此而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4)并担任“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楚辞研究》主编,“中国诗经学会”和“章太炎研究学会”顾问等荣誉性职务。

不难看出在学术研究上,祖父汤炳正先生受太炎先生影响至巨,与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这也难怪有人要把他归为“章氏学派”,而又有人责备他偏离了“章氏学派”。这正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在探索着自己前进的道路。(5)关于他的学术思想,我认为最突出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当前学术新潮汹涌之际,他关于“新”与“真”的认识问题。这是他近几十年来不厌其烦经常强调的学术问题之一。他曾一再说:科学研究必须创新,如果陈陈相因,原地踏步,学术就永远不会有进步。但求“新”并不是目的,求“新”的目的,在于求“真”。在他看来,所谓的 “真”是指历史的本来面貌和事物的客观规律。(6)他多次在学生面前说过,他的学术研究,“只不过对探索历史的本来面貌,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又说:“一个人做学问,要能在人类真理的长河中添一滴水,或者是半滴水也可以。”(7)我认为这里所说的“本来面貌”、“真理的长河”,就是做学问的最终目的和最高旨归;舍此,学术研究还有何实质性意义?

记得,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说过,一个科学家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除了“勤奋”外,还必须具有“正确的方法”。我们认为这话是有道理的。关于祖父的治学方法,学术界多已言之。诸如有人说他善于利用出土文物与旧典籍互相印证进行考释;有人说他长于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研究;有人说他擅于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等等。我在这里不准备多谈,只讲他在学术研究中,微观与宏观互相结合之妙。他认为“脱离微观的宏观研究,则宏观必陷于空泛无据,忽视宏观的微观分析,则微观必失之烦琐无根”。(8)因此他的论著,不但注重文字训诂的考释,也十分善于阐述微言大义,可谓兼具“汉学”与“宋学”之长。悉察他的众多学术论著,往往是在文字训诂上胜义迭出,妙语连珠,同时又注意探索规律揭示真理,而前者总是作为后者的突破口。例如,他四十年代撰写的《原“名” 》一文,对“名” “问”“音”等字的音义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讨,终于为我们揭示出昏夜乃促成人类口头语产生的客观条件。这一创见现在已得到世界学术界的普遍赞誉,并被视为语源研究的新突破。语言文字作为古代文化遗产的“运载工具”,它本身蕴含着无限丰富的文化积淀;因此,文史研究者必须对它有深刻的理解与透彻的认识,否则怎么进行学术研究?更不用说会取得什么进展。祖父对此是有深刻的洞悉,因此,他说:“如果不掌

握中国语言文字独有的历史特征,就无法深入探索和评价中国文化的诸多现象,也无法作出深层次地剖析和得出创造性的结论。”(9)我认为他在学术上之所以能做出那么大的成绩,是跟善于利用语言文字学密不可分的。如他在探讨《楚辞》与《山海经》中神话的演变问题时,发现并揭示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往往是以语言因素为其媒介”的规律。(10)这个极富理论意识的论断,被学术界视为神话演变历史的主要规律之一,而为一些学者所广泛接受与运用。

祖父汤炳正先生在治学态度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严谨的学风与探索精神。作为一名学者都必须具备这两种学术态度;但是,我发现这二者在他身上却体现的异常显著。翻开他的学术论著,我们处处可感受到那种丝丝入扣的治学态度。他的《语言之起源》和《楚辞类稿》中的一些论文的结尾,常常出现一段“附记”之类的文字。从表面上看,这些“附记”与前面的论述似有不同,实质上他是在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索和挖掘。在他整个学术研究中,给人最突出的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从不满足已有成绩的积极进取精神。例如,他的传世名作《屈赋新探》一九八四年出版后,即在国内国际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就是这么一部大家交口称赞的书,出版后他仍然不断地进行修改,在“自存本”上增写了不少新的发现,预备在将来再版时补进去。他曾引用古人说的“例不十,法不立”来说明学术研究要重视论据;而他的每个论点都是建立在充分坚实的论据上,因而牢不可破。我深深地感到“严谨”和“探索”的学术态度、学术精神,在祖父身上的具体表现就是“良工不示人以璞”。对学术论著,他一贯强调“少而精”,反对粗制滥造,务广而荒。因此,他生平虽未必“著作等身”,但所作却“字字征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章太炎语)。我祖父尝说:“对学术上的创见,最好能以札记的形式出之,开门见山,一针见血,故我自己的心得,凡能以札记表达者,决不拉成长篇论文;凡能以论文阐述者,决不铺陈为洋洋洒洒的专著。”(11)我认为这一点颇似他的同门前辈黄季刚先生。

“追根穷柢”则是祖父汤炳正先生治学精神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他曾说:“学术研究关键在于不畏艰难,勇于探索。”(12)他的学术论著,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此外,祖父数十年来潜心学术,与世无争。他曾在一篇序言中谈道:“科学研究,没有冷静的头脑是不行的,没有‘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五年六载的毅力,也是不行的。”(13)这是他对后学的殷切要求,其实也是他的夫子自道。甘于寂寞,惯坐冷板凳正是他一贯的学术作风。凡是认识我祖父的人都知道他似乎有些“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更从来不搞什么“应酬”活动。是文化界的苦行僧,不是学术界的交际家。而且他对晚近学术界纵横捭阖的不正之风,尤为深恶痛绝。我想,这并非什么故作“清高”,而正是一个大学者对文化事业专心致志、心不旁鹜、惜时如金、不暇他顾的高度历史使命感的具体表现。

回顾祖父汤炳正先生的学术历程,成就是令人惊赞的,其中尤以语言文字和楚辞两个方面为最,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正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出色贡献,一九九二年,他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教授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这里我先述说一下他关于语言文字学方面的成就。章太炎先生曾称我祖父“为承继绝学唯一有望之人”,太炎先生对他期望之高、欣赏之甚,由此可见一斑。照我理解这里所说的“绝学”,主要还是指语言文字学。我们知道:过去在学术史上这门学科叫“小学”,是附属于“经学”的,其本身并无什么地位。章先生凭着他广博精深的学识,才使“小学”由附庸而蔚为大国,成为全新的独立学科——语言文字学。我们也不妨这样说,太炎先生的学术成就,最精彩之处还是语言文字学。祖父早年尤其是在北京求学时便对语言文字学下过一番功夫。因此,他投入章门的试卷中关于校勘补正汪荣宝《法言义疏》那部分,自然就会大受章先生赏识。入学后,祖父全力以赴跟太炎先生学习语言文字学,尽得这方面的嫡传。这也为我祖父日后纵横驰骋于语言文字学界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和打下了牢固的基石。从这时起,他在语言文字学领域筚路蓝缕,辛勤开拓,以人类语言起源的研究为出发点,创新立说,先后在《制言》,《中国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等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掷地作金石声”的论文。这些见解独到新颖的论文使他在学术界大放异彩,并确定了他在现代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如果有哪位学者要撰写这段学术史,我想,祖父的语言文字学应当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章。

实际上祖父受太炎先生的赏识,并非因其墨守师说,而是在于他献身学术的精神。他在作章先生的学生时,就不同意乃师对中国文字中“表数字”的解释,并专门写了一篇《释“四” 》作“别有一解”。又如章先生认为《说文》中之有“歧读”,乃文字之“逾律”现象。我祖父认为此乃初期文字的必然规律,并非“逾律”。他怀着“吾爱吾师,吾尤受真理”的勇气,撰写了《说文歧读考源》一文。

一九九零年,台湾贯雅文化公司为了庆贺我祖父的八十寿辰,特意影印出版了他语言文字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之起源》一书。这本巨著由十三篇论文组成,毫不夸张地说,篇篇都在语言学史上有所突破,产生过影响。如其中《语言起源之商榷》一篇,是他语言文字学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一篇划时代论著,也是他语言起源学说方面的纲领性论著。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语言起源于“容态”与 “声感”语的观点。他说,当先民由“手势语”进入“口头语”(即声音符号)的初步阶段,口头语总是通过这种特征来表达事物形态或性质的。如“狗”与“犬” 二名,皆以口吻形状之圆曲,表达其尾巴钩卷的特征,等等。他这篇论文在四十年代问世后,即极大地“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而现在当人们重新饶有兴趣地审读他的这个论断时,有学者站出来指出:汤炳正语源学说,“为世人揭开了人类语言起源之谜”,“其重大理论意义当能激发起世人之共识”。(15)

祖父汤炳正先生在屈原及楚辞研究上更是做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被学术界赞许为“《楚辞》大家”、(16)“《楚辞》学大师”、(17)“国内最著名《楚辞》专家”(18)“现代权威楚文化研究专家”(19),等等。从一九八五年“中国屈原学会”成立至今,他一直蝉联该会会长。“半世生涯吟屈宋”,“枉说文章惊屈宋”,这些都是他的自我写照之语。关于祖父在这方面的建树,学术界曾概括:“理史迁《屈原列传》之惑,破屈子生辰之谜,辟‘《离骚》乃刘安所作’之妄,论《楚辞》一书非成于一人之手,倡‘神话演化常以语言因素为其媒介’之论,在国内国外学术界皆有深远影响。”事实的确如此。八十年代祖父出其长年的积累,先后出版了《屈赋新探》和《楚辞类稿》两部专著,随后台湾又出了繁体字版本。这两部专著,在国内国际学术界反响极大,书中不少观点和结论曾广泛被海内外学术界所征引。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香港的《大公报》,日本的《东方》、《文学论丛》等著名报刊发表了揄扬文字,给予高度评价。日本著名汉学家竹治贞夫博士称我祖父的考证,“篇篇使人解颐,我想是于楚辞研究史上闻一多先生以后的最高成就,对学者裨益绝大”,(20)并以一万字的篇幅在该国《文学论丛》上评骘了我祖父的《楚辞成书之探索》一文。我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他长期讲授《楚辞》学,又由于他在这方面的杰出成就,故此他已经在屈学领域开宗立派,自成体系,蔚然为一代宗师。目前,他的屈学体系已成为屈学乃至整个传统学术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而他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则成为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屈学研究的“重镇”,享誉中外学术界。他的《屈赋新探》《楚辞类稿》已成为当今研治《楚辞》学者与《楚辞》学专业研究生的必读书。如杭州大学的姜亮夫先生生前就指定他的博士研究生攻读这两部专著。

在这里且附带说说:祖父汤炳正先生还是一个写旧体诗和散文的高手。三十年代,他便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纪念“九·一八”》、《登长城感作》、《咏梅四首》、《故宫行》和《彩云曲》等诗词佳作,其中尤以写清末名妓赛金花的《彩云曲》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有元白遗风”。祖父的诗作受唐人尤其是白居易影响很深,形成了一种清新晓畅的诗风。

他的散文影响似乎比诗词大些。他这方面的作品主要散见于《大公报》《草地》《人民文学》《散文世界》《散文》《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刊物上。数量虽不多,却字字如珠,句句似锦,自成一格,为读者所垂青。八十年代末,北京《散文世界》(一九八九年第十一期)主编曾在《编者小语》中说:

有味的是,老学者汤炳正先生所撰的《无名书屋话沧桑》一文,其甘苦难分的沧桑感,正是岁月沉积的结果,通过作者的睿智与豁达的滤炼,更别具光采。

以上我简略地分析阐述了祖父汤炳正先生的学术历程、学术思想、学术影响、学术成就等,目的是想先为读者诸君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权为本书引言。

注释

(1) 见祖父《我写<彩云曲>的前后》,载《剑南忆旧》。

(2)见天津《大公报》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七日关于章太炎追悼会的报道。

(3)见上海《大公报》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七日《汤炳正述章氏讲学精神》。

(4)见周建忠《司马迁祠留影》,载《江海晚报》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四日。作者在文中称我祖父为“学术伟人”。

(5)见祖父《忆太炎先生》,载《剑南忆旧》。

(6)(7)(9)见祖父《治学曝言》,载《剑南忆旧》。

(8)(14)祖父《自纪》(未刊稿)。

(10)见祖父《从屈赋看古代神话演化》,载《屈赋新探》,齐鲁书社一九八四年版。

(11)见祖父《自述治学之经过》(未刊稿)。

(12)见祖父《<屈原论稿>读后》,载《渊研楼文录·序跋荟存》。

(13)见祖父《楚辞研究(第二期)序》,载《渊研楼文录·序跋荟存》。

(15)张国瀛《一部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专著》,载香港《大公报》一九九三年四月六日。

(16)肖兵《楚辞学更新》,载《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二期。

(17)吉云《楚辞研究一席谈——访汤炳正先生 》,载《文史哲》一九八九年第五期。

(18)何新《爱情与英雄——天地四季众神之颂》第14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19)见张世春《江陵县志编研之作者四年考证屈原生于江陵,秭归并非故里》,载《江陵报》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六日。此则报道,曾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所转发。

(20)见竹治贞夫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五日致我祖父信,载竹治一九九五年九月编的《与汤炳正教授往复书简并唱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617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