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锻炼肱二头肌?

怎么锻炼肱二头肌?,第1张

在解剖图中的形式,如下图。

在解剖图中的形式,如下图。

具体到我们身体上的形式,如下图。

具体到我们身体上的形式,如下图。

首先是对肱二头肌长头的训练。

首先是对肱二头肌长头的训练。

窄握弯举,如下图。

窄握弯举,如下图。

很多人搞不清楚窄握弯举和宽握弯举的区别,总是认为窄握弯举是训练肱二头肌短头(内侧)的

并不是的,窄握弯举是训练肱二头肌长头(外侧)的。因为他的力是顺着大拇指和食指环握处的,这个角度正好是长头的发力角度。窄握弯举最好是选择蛇形杆(曲杆)进行训练,因为在窄握的距离下,直杆的角度对手腕有压力。

然后是对肱二头肌短头的训练。

然后是对肱二头肌短头的训练。

宽握弯举,如下图。

宽握弯举,如下图。

宽握弯举的握距以肩膀为标准,尽量宽于肩膀,在这个标准之内可以选择自己感觉舒适的握距。

再针对肱肌做一个动作

再针对肱肌做一个动作。

肱肌其实对手臂围度也很重要,如果只是训练肱二头肌,不针对肱肌加强,有的人就会出现肱二头肌蜷缩(弯曲手臂)时手臂很粗,但放松后感觉还是很纤细。

锤式弯举,如下图。

锤式弯举,如下图。

做这个动作时手握哑铃,拳心相对,然后将哑铃弯举起来,哑铃的角度保持不变,就像拿着锤子一样,所以叫锤式弯举。这个动作能很好的刺激我们的肱肌,对肱二头肌的长头也有不错的训练效果。

最后在加一个哑铃弯举。

最后在加一个哑铃弯举。

哑铃弯举这个动作非常全面,他几乎利用了肱二头肌的所有作用。

哑铃弯举,如下图。

哑铃弯举,如下图。

这个动作需要注意和锤式弯举的区别,锤式弯举不需要在举起哑铃后进行手臂的旋转,而哑铃弯举是需要在弯举的过程中将拳心对向自己。

以上是四个比较基础的肱二头肌的训练,这四个动作就可以安排一个简单的训练计划。比如每个动作做四组,每组做十五次以上。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以上是四个比较基础的肱二头肌的训练,这四个动作就可以安排一个简单的训练计划。比如每个动作做四组,每组做十五次以上。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杠铃臂屈伸主要是锻炼肱二头肌,分宽握距和窄握距,此2种没有先后之分,建议可先宽后窄

他们的区别在于:

宽握距是锻炼肱二头肌短头(内侧),肱桡肌,肱屈肌

窄握距是锻炼肱二头肌长头(外侧),肱桡肌,肱肌

可从上分清

“握力测试”时,由受测者手持握力环,仪器连续显示握力值并保持最大值,测试2次取最大值。计算方法是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

握力主要是测试上肢肌肉群的发达程度,测试受试者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反映人体上肢力量的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

在体能测试中,它常以握力体重指数的形式体现,即把握力的大小与被测人的体重相联系,以获得最科学的体力评估。

扩展资料:

提高握力方法:

1.侧弯举

两手或一手侧握哑铃(拳眼向前),上臂紧贴体侧,持铃向上弯起至肩前,缓慢下放还原。主要发展前臂伸指肌群,同时发展上臂前侧肌群。

2.正握腕弯举

双手正握杠铃(掌心朝下),握距与肩同宽,上臂紧贴体侧。向上弯举杠铃,举至极限后缓慢下放还原。动作过程中前臂肌群始终保持张紧用力状态。主要锻炼前臂伸肌群和上臂外侧肌群。

3.反握腕弯举

坐在凳端,两手掌心向上反握杠铃,握距与肩同宽,前臂贴放大腿上,手腕放松。用力将杠铃向上弯起至不能再弯时为止。然后放松还原。此动作可前臂垫在平凳上做,也可单手持哑铃做。主要锻炼前臂屈肌群。

4.背后腕弯举

站立,背后正握(掌心向后)杠铃,做腕弯举动作,作用同反握腕弯举,主要锻炼前臂屈肌群。很多健美运动员都喜欢采用这个练习,因为它能产生一种强迫收缩的感觉。

5尺侧腕弯举

两脚前后开立,一手叉腰,一手抓握组合哑铃无铃片的一端,另一端后下垂,腕关节放松。收缩尺侧肌群,以腕关节为轴,向后上弯举哑铃,直至肱三头肌强烈收缩,然后还原再做。主要发展前臂尺侧肌群,同时也发展了肱三头肌。

-握力

成年人握力评分标准       

年龄 性别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20-24岁 男 296-369 370-435 436-492 493-563 >563 

20-24岁 女 186-211 212-257 258-298 299-350 >350 

25-29岁 男 326-383 384-448 449-504 505-576 >576 

25-29岁 女 192-217 218-261 262-301 302-353 >353 

30-34岁 男 322-380 381-449 450-506 507-576 >576 

30-34岁 女 198-223 224-269 270-309 310-361 >361 

35-39岁 男 313-372 373-444 445-502 503-577 >577 

35-39岁 女 196-223 224-270 271-312 313-364 >364

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握力:

1、提,双脚站好,比肩稍宽,双手反手抓好一个壶铃,手掌向内的方向,慢慢地弯下腰,同时保持你的膝盖略有弯曲,降低壶铃到底部位置;再慢慢上升到起始位置和重复。当提起壶铃向上,注意保持背部挺直,到达顶部的过程中不要拱起后背,再慢慢下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

2、握,握力器是一种小型的健身器材,它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单手使用,也可以双手使用,上握或者下握,双夹都可以,每一种姿势锻炼的肌肉也不一样,可以换姿势来练习。一般来说,使用握力器时,坚持5秒左右连握20下为一组,这样效果比较好。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握力器的链接情况,如果发现松动,要及时调节。避免发生安全性问题。

3、捏,握力球的体积不大,刚好握在手掌里,手握握力球,用力下捏,能感觉到握力球带给手指的压力。一般持续握20次,轮换进行。一会儿就会感觉掌心发麻发热,之后就是很舒适的感觉。因为用力捏握力球的时候,柔韧的球体变形塞满手掌,手掌一松一紧,球体能有效地刺激手掌的各大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锻炼保健的效果。

4选择一个多方向的引体向上把手或其他横杠!然后双手抓握,类似于引体向上悬挂在把手上!然后拧紧把手,肘部微曲,让肩部的张力转移到你的前臂!

5选择两个你能抓握的最大重量的哑铃!坐在凳子上,在保持完美的姿态(躯干稳定),然后用力握紧静力保持,直到你握不住为止!

6在进行锻炼这样的握力的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能简单的将自己的握力的力度训练上去,一般的使用都是手腕去握住一些的东西去增加自己的力度是最好的。

握力反映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使用握力计测试。测试时,受试者转动握力计的握距调节钮,调至适宜握距,然后用力手持握力计,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开始测试时,用最大力紧握上下两个握柄。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握力的来源主要是前臂,而不是手掌或手指那一点点肌肉和筋膜。五指向手心并拢的“握住”的动作,主要是由前臂屈肌群控制,而从拳头展开五指手指的“伸展”的动作,主要是由前臂伸肌群控制。简单来说,提升前臂屈肌群的力量,就能有效提升握力。

健身房手臂锻炼方法

 我们都喜欢练手臂,不过很多人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因为他们总是坚持做同样的老东西一周又一周的生长反应。我们的身体有适应力!再好的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效率也会消减,所以锻炼计划要改改了。分享经典锻炼手臂肌肉的方法,健身高手必看!

  方法 1:肱三头肌反冲与扭曲

 要做到这一点的方法,简单地把你的手腕,当你手臂打直肱三头肌顶峰收缩的时候,扭曲你的手掌,转向你的手掌朝向天花板。

 额外添加的这个小方法有利于三头肌内侧头激,让你感受更强的肌肉收缩。

 记住:不要让自己摇摆或使用的惯性的力量。始终保持你的胳膊贴近你的身体。

  方法 2:弯举训练21S

 对于这个练习,把传统的斜板弯举把它分成三个阶段。开头做7次前半程的动作,即从手臂伸展状态弯举至小臂与地面平行;接着做后半程动作,即将杠铃平行于地面弯举至胸前;最后再做7次全程动作完成一组练习

 如果重量选择合适的话,总共要完成"3X7",即21次14次半程动作,7次全程动作

 这样做会延长你的肌肉处于拉紧状态。你会迫使额外血液进入肌肉。额外的张力也可引起增加的损害,这对肌肉生长和修复的另一重要信号。

  方法 3:壶玲三头肌伸展

 用壶玲进行颈后臂屈伸是一个不错的创意,一点点的改变会让你的肱三头肌收到新的挑战!

 提示:保持你的胳膊肘紧贴你的头的两侧,稳定核心肌群。

  方法 4:改变握距的杠铃弯举

 通过使用不同的握距,可以确保全面和彻底的二头肌发展。

 首先,使用比较窄的握距握(15-20cm)进行弯举!这可以集中你的二头肌的外侧头。约6-8次。

 接着,把杠铃切换到宽握。握距比肩宽更宽。再进行6-8次的训练,来照顾肱二头肌内侧头。

  方法 5:仰卧杠铃臂屈伸21S

 使用W杠铃!和前面介绍的杠铃弯举一样!21次训练法!

 开头做7次前半程的动作;接着做后半程动作;最后再做7次全程动作完成一组练习

  方法 6: V-DIP

 很传统的'双杠臂屈伸最大的不一样就是V-DIP可以左右开弓!正常的屈肘下落身体,撑起的时候向右边撑起,然后交替进行!

  方法 7:横向锤式弯举

 锤式弯举的方法式,和传统的直上直下的锤式弯举不同,你需要把前臂拉到身体前方。真正的目标,并建立每个手臂。这样的小方法将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特别是对于肱肌的激活

 提示:不要利用惯性挥动哑铃,固定住你的肩部!

  方法 8 窄矩卧推!

 这是一个基本的塑造三头肌的动作,但是健身房的人做的却很少!或许是因为他们平时卧推练的太勤!

 关于握距,你不需要握的太窄,大约比肩膀略窄就可以。

  方法 9:反手的绳索下压!

 反握这种方法将让你的肱三头肌内侧头激更大。

 反手握稍微要困难一些,所以你应该稍微调整一下重量。动作时保持肘部紧贴身体两侧。

 做全程动作,动作顶端保持顶峰收缩。

  方法 10:佐特曼弯举!

 在健身房、几乎没有人做这个动作,应该是绝对!

 佐特曼弯举是一个完整的二头肌和前臂锻炼。

 双手掌心向前握住哑铃,将你的双肘固定在身体两侧,正常地弯举起哑铃。在顶点时,将你的手掌旋转180度,掌心向下,然后慢慢降低哑铃回到起始位置。

;

体育运动姿势

体育运动姿势,剧烈运动前一定要做充足的热身运动,有相应疾病的人不适合做这种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运动可以降低身体的血糖,下面我带你了解体育运动姿势。

体育运动姿势1

正确的运动姿态

仰卧起坐

动作要领:仰卧,两腿并拢,两手上举,利用腹肌收缩,两臂向前摆动,迅速成坐姿,上体继续前屈,两手触脚面,低头;然后还原成坐姿。

哑铃弯举

动作要领:用书本替换哑铃,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

标准俯卧撑

动作要领:身体必须保持从肩膀到脚踝成一条直线,双臂应该放在胸部位置,两手相距略宽于肩膀。 用2到3秒时间来充分下降身体,最终胸部距离地面应该是2到3厘米距离左右;然后,要马上用力撑起,回到起始位置。

静蹲(即靠墙蹲)

动作要领: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

交叉箭步蹲

动作要领:双手各握一本书悬垂在体侧,挺胸收腹,双脚与髋同宽站立;右脚向前迈一大步。 跨出一步成弓箭步,并下压。抬头挺胸腰收紧,屈膝下压后退直;两脚同时用力,重心垂直向上升起。

肱三头弯举

动作要领:手握书本,伸直举过头顶,作为初始位置;向后弯曲肘部,感受肱三头肌的受力,弯曲幅度可以尽量大,但注意不要受伤;随后伸直手臂,恢复到初始位置,整个过程尽量保持匀速;

平板支撑

动作要领:肘关节和肩关节与身体保持直角。在地板上进入俯卧姿势,用你的脚趾和你的前臂支撑你的体重。手臂成弯曲状,并置放在肩膀下。任何时候都保持身体挺直,并尽可能最长时间保持这个位置。

平躺侧抬腿

动作要领:侧卧在垫子上,右手托住头部,左手放在肚脐前。将手掌大大张开,掌心向下用力撑住地面。后脑勺、肩膀、臀和脚跟应该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身体形成一条直线。吸气绷直脚尖,慢慢地向上抬起左腿。注意始终保持髋部垂直于地面。呼气,上面的那条腿缓慢的向下,还原,直至与下面的'腿并拢一起。

深 蹲

动作要领:身体挺直,两眼平视前方,两脚同肩宽。屈膝慢慢蹲下至大腿平行地面或稍低于膝,保持后,股四头肌等收缩用力,蹬腿伸膝至还原。动作节奏:下蹲2 -3秒,静止1-2秒,蹲起2秒。

猎鸟狗式

动作要领:改良版的瑜伽猎鸟狗式,手部不动,双腿依次交替往斜后方抬起。

体育运动姿势2

杠铃深蹲:

动作简介:练习者两脚开立,可以选择与肩同宽或宽与肩的站姿,挺胸收紧腰腹部,双手握住杠铃放与颈后或颈前。然后收紧腰腹部,膝盖慢慢弯曲,让人体重心下降至膝盖成90度角或者小于90度角,然后稍停,再集中腿部和臀部肌肉的力量,快速还原到起始位置。

注意:下蹲时要尽量保持上身直立,不要向前弯腰,否则杠铃重要都在脖子上,要蹲深一点,大约到大腿与小腿呈90度为宜。

杠铃弯举:

动作简介:身体直立,中握距(同肩宽)正握杠铃,垂于体前。两上臂贴紧身体两侧、向上弯举,注意力集中在整个肱二头肌上,至肱二头肌完全收紧稍停。然后缓慢控制的还原,以使肘部得到完全的伸展,如果屈臂则难于刺激到嵌入肘弯的肱二头肌下端。

注意:弯举时上臀要紧贴着身体,要尽量保持不动,肘部保持位置固定。不要用腰部发力,不要身体前后跟着晃动。

哑铃耸肩:

动作简介:自然站立,两手背向前,持杠铃或哑铃,下垂在腿前。两肩同时向上耸起,使肩峰尽量触及耳朵,然后在这个顶点位置上慢慢地使两肩向后转,再慢慢由后向下转至两臂下垂的原位。

注意:手提哑铃的时候让肩部做上下垂直运动,肩部不要做前后转动,腹部要挺直。

卷腹:

动作简介:身体仰卧在硬板上,双膝屈曲成90度左右,双腿并拢,脚平放在地上,背脊放松;抬起上半身但下背部不要离开地板,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者手指轻压在头部两侧,然后恢复。

注意:卷腹是人们最容易做错的动作,请不要混为是仰卧起坐,卷腹是「脊椎卷起来」,用身体卷曲的方式微微抬起,眼睛看向肚脐,起来时下背没有离地。所以这才叫做卷腹。另外,不要抱头用力往上拉,而是应该尽量保持头,脖子和上身在一条直线,腹部用力带动上身往上起,脖子不要用力。

屈腿硬拉:

动作简介:双脚呈八字形站立,杠铃放体前,屈膝俯身,双手正握杠铃,握距约与肩宽或宽肩,头稍抬起,挺胸腰背绷紧,翘臀,上体前倾约45度。腿肌用力伸膝提铃,稍停。然后屈膝缓慢下降还原。为提高锻炼效果,屈膝下降杠铃时不让其触及地面,拉到最高点时,双肩尽量外展,抬头挺胸,停滞3秒钟。还原,重复。

注意:背部千万不要弯,千万不要弯,千万不要弯,重要说三遍,背部弯曲不仅达不到锻炼效果,反而还回损伤背部肌肉,上半身要保持一条直线,在臀部用力前挺,而不是腰部用力提拉杠铃。

哑铃颈后臂屈伸:

动作简介:采用坐姿或站姿,双手共持哑铃一端置于颈后。吸气,伸直双臂,将哑铃举至头的上方。动作完成时呼气。

注意:前臂向上挺伸至手臂完全伸直,挺伸前臂是切勿摆动上臂。

哑铃弯举:

动作简介:通过站立或坐在凳上,两边各持一个哑铃,让你的双臂垂于身体两侧。慢慢把两个哑铃向上,同时保持你的肘部稳定抵住身体两侧。当您要开始这个动作,旋转(旋后)你的手掌向上,在顶部挤压你的二头肌保持。慢慢放下哑铃下降到起始位置,重复动作。

注意:当坐在凳上时,上腰部要挺直保持坐姿,弯举时上臂不要晃动,只前臂弯曲,上半身野不要晃动,千万不要利用惯性来举哑铃,要一下一下的慢慢做。

注意事项

最后,动作标准规范是健身的基础,动作规范哪怕次数减少,也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所以要坚持动作标准,才能更好的达到健身效果。

不舒服定律。让你的目标肌肉最不舒服的姿势,就是最正确的姿势。

体育运动姿势3

1、无论哪种运动,之前都需要热身,进行拉伸运动,活动肢体,以免受伤。

2、跑步时最好匀速前行,挺直上身,均匀受力,选择合适的运动衣和运动鞋,轻装上阵。

3、骑车的话,要避免膝盖受损,匀速蹬车,轻发力,如果遇到上坡,最好推车前行。还需佩戴头盔、护膝等。

4、做瑜伽时,初学者避免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还是要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

5、徒步也是很受欢迎的,建议匀速前行,有坡度的路段,选择Z字形路线,前不漏肘后不漏手,减少膝盖磨损。

6、无论何种运动,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我祝您身体越来越健康。

大家好,在我们手臂的训练动作当中,弯举可以说是绝对不会少的,那么选择杠铃弯举的小伙伴,会遇到不知选哪种握法的问题,所以下面要说的就是杠铃弯举都会做,但是2种握法你知道该怎么选吗?

对于动作的选择我们都是比较重视的,那么对于动作形式的选择则很多人比较的忽视,认为不论是哪种动作形式,都可以达到应该有的效果,但是对于想要针对性更强的训练效果,我们则要重视这一点。

弯举这个动作大家都会做,但是其中的技巧却不是很明白,可能会很多人只知道这是一个锻炼二头的动作,但是其中有一种握法并不是主要用来锻炼二头的,如果不知道这一点的话,那么训练将会往错误的方向进行。

再告诉大家这两种握法的差异之前,我们还要知道的是对技巧的重视程度应该提高,而不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只是知道这个动作是锻炼哪个部位的,因为每个部位都有或多或少的部分所组成。

那么这些动作如果稍微改变一下形式,就会练到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健身的魅力,就像是多米诺一样,一个地方会连带着改变很多的地方,如果你不清楚这点的话,就很容易将其混淆并且选错或者做错。

那么杠铃弯举相对其他的弯举形式来说,负荷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开始正式组之前,我们需要让整个手臂进入到活跃的状态,而不仅是大臂的部分,因为小臂的参与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全面激活的话很容易受伤。

握法一:正握杠铃弯举

所谓的正握就是我们习惯的姿势,也就是掌心向下的去抓握杠铃的方式,这样进行弯举时,锻炼到的是以前臂外侧的肌肉为主的,而并不是大家熟悉的二头,虽然也会被练到。

那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弯举时,对于我们手臂的灵活性要求是很高的,有些人可能保持正握的姿势都会有困难,那么这时我们还要继续的话,可以先将上肢的各关节活动一下,之后再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弯举。

虽然这个动作一般采用站姿完成,但是如果你想要更加集中的感受到目标肌肉的发力的话,可以让自己坐下来,降大臂放在斜板上的方式完成动作。

握法二:反握杠铃弯举

这是大家运用最多的形式,的确是以二头为主的,使用斜板的话效果更加,站姿的方式可能会出现不自觉的借力现象。

 

做这个动作最怕出现的就是借力,这会令你盲目的错误判断自己的能力,而将重量增加到很大的范围,其实不需要这样做,用七成的极限重量来做,就能让你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除了借力之外我们还要关心的是握距的问题。

不论是哪个类型的动作,只要需要用到双手来握的话,就要考虑握距的问题,一般情况同肩宽的距离是最合适的,但做这个动作窄距可能会更有感觉。这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如果你觉得宽距更适合自己的话,完全也没有问题,但是宽握更侧重的是外侧的肌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548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