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不同部位疼是什么病?骨科专家一表教你辨别

膝盖不同部位疼是什么病?骨科专家一表教你辨别,第1张

膝盖又疼了”,清晨坐在床边、在公园遛弯、上下楼梯时,一些人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膝盖疼痛是骨科门诊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平时路走多了、锻炼用劲儿大了,都是诱因。

临床上,引起膝关节疼痛的病因有很多种,需要结合疼痛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明确病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教你通过疼痛部位辨别病因,并推荐一套膝盖养护法。

受访专家

华中 科技 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 波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会委员 韩世愈

膝盖疼,看部位辨病因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它由1层滑膜、2个半月板、3块骨头、4根韧带共同构成。

不同的膝关节疾病或损伤,常常有特定的疼痛部位

疼痛位置

一般表现

常见病症

膝盖前方膝关节弯曲时膝盖前侧疼痛,影响上下楼,下楼、下蹲时症状尤为明显最常见于髌骨关节炎、髌骨软化、滑囊炎、退行性骨关节炎,髌骨半脱位也会诱发前侧疼痛 膝盖上方屈伸膝关节时疼痛,往往伴有髌骨上方压痛一般见于股四头肌肌腱炎、肌腱损伤 膝盖下方通常在剧烈运动或下蹲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常见于髌腱炎、胫骨结节骨骺炎 膝盖两侧一般表现为走平路不疼痛,上下楼疼痛,伴随或不伴随压痛,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一般考虑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 膝盖后侧疼痛酸胀最常见于腘窝囊肿,且绝大多数不需治疗

对膝关节来说,最好的检查方式是核磁共振,既可以看到关节里是否有积液,判断积液量多少,又能很好地评估膝关节内半月板、韧带和软骨的情况;如果发现半月板损伤,还可以对损伤进行分级。此外,膝关节的常用检查还有X片、CT、B超、穿刺检查等。

只要明确膝关节疼痛的病因,早期规范化治疗,大多数膝关节疼痛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膝盖疼分三个阶段

随着年龄增大,膝盖容易出问题。如果老年朋友连续蹲起2~3次发现腿没劲,甚至膝盖有点疼,或上下楼腿打软,就该警惕了。其实,膝盖疼也分阶段:

早期

关节锈住了,活动活动就不疼了

早期膝骨关节炎症状常因轻微扭伤、受凉和劳累后诱发。一般时间不超过5分钟,疼痛、僵硬稍经活动可消失;与天气变化有关,空气湿度增加时敏感。

关节肿痛和功能受限为发作性,1~2年发作1次,不发作时无症状;X线无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度软骨下骨硬化。

对于早期骨关节炎,首先建议进行规律适度的 体育 锻炼,如游泳、骑慢车等,减少爬山、爬楼及下蹲等可能磨损关节的运动。肥胖病人要积极减重。

中期

越走路越疼,而且越来越严重

这个时期的关节疼痛发作常无明显诱因;不能自如上下楼梯和长距离行走;开始出现夜间休息痛,晨起后关节僵硬10~15分钟。

疼痛与天气变化有明显关系;发作次数增加,症状进行性加重,1年发作2次以上;X线片上可见增生的骨赘,关节间隙出现狭窄。

中期患者首先考虑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加用保护软骨的药物。在急性肿胀期,可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但每年注射次数不应超3次。

此外,还可进行中药热敷、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膝关节关节镜手术、膝关节不均匀沉降术等。

晚期

站着疼,坐着疼,怎么都疼

这时期关节严重变形,出现“O”型腿和“X”型腿,疼痛剧烈,举步维艰;X线片可见关节周围有明显的骨赘形成,或可见游离体,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对此类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要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效果最佳的手术方式即为关节置换手术。对老人来说,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其日常生活,避免因疼痛及活动障碍导致扶拐或坐轮椅,减少因缺乏运动导致的心肺功能障碍及精神问题发生。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关节置换技术十分成熟,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3月后可恢复正常生活及功能。

一条毛巾护膝盖

日本 健康 杂志《40后》介绍了几个动作,可以通过锻炼膝盖周边的肌肉群缓解膝盖疼痛。

屈膝运动

仰卧,两手抱住一侧膝盖,压向胸口,另一腿伸直;缓缓吐气,从1数到5,然后复原;左右两侧膝盖各做10次为一组,每天做三组。该动作无论屈伸膝盖时是否疼痛都可以做。

伸膝运动

坐在椅子前端,伸直一条腿的膝盖,脚尖上翘,缓缓吐气;两手按住膝盖,轻轻向下按压(切忌朝着地板方向压),同时按摩膝盖窝片刻;左右膝盖各做10次为一组,每天三组。这个动作只适合屈伸膝盖不痛的人做,如果膝盖发痛,就应中止。

夹毛巾

仰卧,两膝微弯,在大腿内侧靠近膝盖处夹一块毛巾;两腿用力夹紧再放松,同时缓缓吐气;10次为一组,共做3组。此动作可锻炼大腿内侧肌肉群,缓解膝盖疼痛。

压毛巾

坐在地板上,在一侧膝盖下方放一块卷成圆筒状的毛巾;膝盖用力往下推压,同时缓缓吐气,坚持5秒钟。然后换另一侧膝盖做,每侧各做5次为一组,共做三组。

对于已有膝盖损伤的患者,疼痛发作急性期(即疼痛发作3周内)建议膝关节减少活动量,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长跑、爬山、球类等对抗剧烈的运动。慢性和急性期后的膝关节疼痛患者,可逐渐做膝关节康复锻炼,佩戴护膝3~4周,游泳、慢跑、靠墙静蹲等对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都有意义。

可能是你的膝关节发炎或者韧带受伤了的一些原因,因为你弯曲的时候,膝盖得到放松所以不会痛,当你伸直和走路时使你膝盖承担的压力加大也就出现疼痛了,对于这么一些关节疼痛的问题,建议做下保守的治疗中医推拿,我之前的叫关节疼痛就是在佛山中山医院的中医做推拿治好的,费用也不贵

原因很多的,

1关节炎(这个可检查下是否在阴雨天或者空气潮湿或者受冷的时候尤其严重)

2运动过量的乳酸堆积(这个过段时间会自然好)

3运动过猛导致了肌肉或者韧带拉伤

4其他的疾病引起(这个原因太复杂了,在此无法详细列举)

建议还是去医院仔细检查下,小病不宜拖。

看了楼主的问题补充,我也补下回答吧:

是否是膝盖里面的半月板出问题了?

其实还是建议就医了,这种至少要照个X光看看呀。

膝关节在反复屈伸、扭转时,关节面在不断地撞击、摩擦,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磨损性损伤。有研究说,膝关节在半屈时,膝盖骨面上受的力可以达到体重的7倍。频繁地步行上下楼梯和下蹲时,膝关节的过度负荷会引起膝盖骨软化症。调查显示,膝关节疼痛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是由膝盖骨软化症引起的,而30岁至40岁的女性发病率高达50%。

膝盖骨软化症的症状主要出现在半蹲时,以步行上下楼梯特别是下楼时疼痛更厉害。久了会变成关节炎

膝关节是人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它所受到的应力大,结构稳定而又灵活膝关节疼痛时有发生,而这种疼痛往往被忽视或者被人们武断地认为是关节炎等病症其实,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意见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关节疼痛并不是由外伤所引起关节长时间受凉和巨大的温差是导致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际,低温或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尽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热敷的办法;其次就是降低运动量,让关节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关节疼痛有所好转,那么就要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生活护理:

膝关节疼痛可以采用适当的体能锻炼减轻缓解:1,坚持每天散步,走多远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体质好可以走3-5公里,体质一般的可酌情减量2,坚持做屈蹲站立动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根据自己的体力座30-100次,开始时膝关节软可用手扶着扶手或稳固的椅子靠背,桌子边,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有扶手到放开扶手3,压腿,把腿抬到能够抬起的高度,放到椅子上或其它适合的地方,轻轻的按压并拍打足三里压腿的时间和按压的力度要适度4,每周坚持爬一道两次山,不仅可以练腿,还可以促进肺活量,开阔视野,释放工作压,放松心情,促进身心健康膝关节疼痛也会大大缓解

屈曲的练习:

1 髌骨松动术(拆线后如果髌骨活动不佳即可开始):

首先找到髌骨边缘,用手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每方向15次左右,2—3次/日。可于屈曲练习前进行。

2 坐(或仰卧)位垂腿:

坐或躺于床上,膝以下悬于床外。健腿在患腿下保护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保护10分钟。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适度负荷,切勿将负荷置于脚背。

3 坐位“顶墙”:

坐椅上,患侧足尖顶墙或固定,缓慢向前移动身体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后保持不动,数分钟后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动,至极限。全过程控制在30分钟内。

4 俯卧屈膝:

俯卧位(脸向下趴于床上),双腿自然伸展,自行握患腿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可用长毛巾或宽带子系于脚腕处,以便于牵拉)。或由他人帮助,

每次被动屈曲后进行主动屈伸练习:

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

伸膝的练习:

1 坐位或仰卧伸膝:

长坐位或仰卧位,足垫高,使膝关节悬空,于膝关节以上处加负荷,但切莫将负荷置于髌骨正上方。完全放松肌肉,保持30分钟。1—2次/日。

2 俯卧悬吊:

俯卧,膝以下悬于床外,注意不要把髌骨放在床沿上,踝关节处加重物。要求同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502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