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1张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从我国现代农业具体发展制约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农业规模化生产程度、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及农民整体信息素养不高等因素。

中国农业机械化布局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拥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农用搬运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机械、水产机械、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设备、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动力机械等十多个种类的几千种产品,越来越多薄弱环节的装备和技术进入市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市场经过近十余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5-2014年的黄金十年后,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和使用国。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03%,较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

中国农业信息化布局现状

近年来,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中显示,2020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平均值为89%,较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广义上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等五种产业形式。前瞻初步统计2021年的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97%,预测2022年,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107%,至2027年渗透率约为168%。

总体分析来看,目前智慧农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农业的生产环节中,主要为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上,农业数字经济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林、渔、农、畜,低于绝大多数服务业和工业行业,农业数字化转型仍相对滞后,但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农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未来智慧农业的需求将不断攀升。

从现代农业各产业链来看,大部分环节对信息化需求要求较高。具体需求情况如下: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路径

结合上述分析来看,我国现代农业行业应当围绕完善农村经营主体、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布局等方式迎来进一步发展。具体未来发展路径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历史上也有一些值得夸耀的辉煌。由于特殊的国情,到了近现代,我国农业就掉队了,渐渐地被发达国家拉开了差距。尤其到上世纪末,我国农业被发达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不过,到了本世纪,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国农业悄无声息地加快了追赶的步伐。经过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发展,到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处在了划时代的历史性转折点上。历史性转折必然造就历史性的机遇。视界亮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意在抛砖引玉,乞望高人点拨。

    一、我国农村农业的现状。

  

  我们熟悉农村农业的朋友一定跟我同感:现在的农村,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其实没有联产,所以不谈联产),真正意义上讲,连责任都没有。小、散的分户经营(非双层经营),壮劳力外出务工,家里靠三八九九六一部队(妇女、老人、孩子)应付农业,有的连三八(妇女)都不在家里干农业了,靠天吃饭,可有可无。种也由我,收也由我,收成靠天,“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低产、低质、低效。边远地区更甚。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只是权宜之计,稳定当前农村大局。二是劳动力严重缺乏。

  

  五六十年代的年老不能干,七、八十年代的不愿干,九零与零零后不会干。问题是未来农业谁来种田?谁来干?三是 的农业政策一年好过一年,但多数农民依然不愿干。原因是分散、分割、分户经营,加上农产品的大量进口,极大地冲击了国内市场,造成我国农业“投资大,见效慢,土地流转难,不赚钱”的现实。四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与应用,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新的技术应用,新的农业业态与模式发展迅猛,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互联网农业已是星星之火,先知先觉者已经在抢占制高点。

  

  尤其是条件较好的城市近郊,寸土难求。从以上现象看,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交融期,既有传统农业的困惑与迷茫,又有新型农业的示范与引领,这是推动农业强制转型的内生动力。正所谓我国农业发展走到了历史的关口,正处在历史性的转折点。

    二、我国农业的大趋势。

  

  我国农业既然到了历史性的转折点,该何去何从?我国农业目前看是弱质产业,正因为如此,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在未来20-30年左右将会完全爆发。趋势是必然淘汰落后的经营体制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产业化将真正走上前台。什么是真正的农业产业化?视界亮哥认为真正的农业产业化是:生产适度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手段现代化、生产管理专业化、农业服务体系化,产业融合一体化。

  

  规模化的、专业化的、个性化的农庄农场必然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等将彻底颠覆传统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这就是大趋势。

  

  三、我国农业的历史性机遇。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常人重事,智者重势。好风凭借力,扶摇上青天。当前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支持扶持农业的重大政策。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为,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机遇呢?视界亮哥认为以下机遇应该紧紧抓住:一是“圈地”。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未来荒山荒坡、水面滩涂都是很好的资源。有了土地,才谈得上发展产业。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渔则渔,宜牧则牧。现在虽然不可以买卖土地(未来一定会的),但可以流转。很多条件好的地方,土地流转正如火如荼。二是运用好国家的政策。政策就是路标,就是方向,也是力量。目前国家支农扶农政策太好太多。政策用好了,必然是事半功倍。三是走规模化(适度)、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子。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精品农业等等,实现高产、高质、高效。四是运用好先进的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技术才是致胜的法宝。要彻底抛弃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再也不能顺其自然,不能靠天吃饭了。

  

  现代的农业技术已经上了几个台阶了,很多新的农业技术层出不穷,与之相适应的种养殖模式不断创新,这也是技术上的机遇。除了传统的种养殖业技术,还要运用好现代的新兴先进技术,如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等。没有技术,用不好技术,必败无疑。五是坚定与坚持。搞农业确实难,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还需要坚韧的毅力。

  

  目前来看,搞农业存在投资大、风险高、见效慢、市场不确定等问题。最大的风险主要是病虫害风险、自然气候灾害风险、市场风险。这就需要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趋利避害。这也更需要坚定坚持。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技术运用是科学的,投资与规模是适度的,管理是得当的,就要有耐心,坚持干到底,必然会有理想的回报。

我国农业已进入以高投入促进高效益的(发展阶段)。

现代农业受土地流转、新型农业主体、产业园区等政策推动,已经形成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的局面,目前新型农业主体总量达到280万个;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总数超过1270万人,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力量。将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朝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

目前农业的主流模式依然是石油化学农业,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实际的农业生产。但是这个状况正在发生质的转变,未来农业的方向是生态农业和生物农业。尽管主流学术界质疑生态农业的产量低和成本高,认为生态农业无法满足2050年人口达到90亿时面临的粮食危机。

生态农业、智能/精准农业、生物农业这三类农业模式、技术将会为具体的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和提升品质。我国农业总产值在10万亿元,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增产、降成本和提升品质每年可以有约10%的空间,因此在模式转变和技术提升上有千亿元近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89850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