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雕塑有哪些、

罗丹的雕塑有哪些、,第1张

伤鼻的男人 (The Man with the Broken Nose) 1858至1875年间,罗丹创作了包括“伤鼻的人”在内的一些出色的雕刻作品。但是,他得到认可是在1877年,他依据真实人物塑造的名为“青铜时代”的男子裸体雕塑被沙龙所拒绝,被认为是罗丹用活生生的模特石膏制模而翻铸的,但雕刻家布歇等十分赏识,联名上书,最后才获准展出,获得赞扬。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一个依据真实人物塑造的男子裸体雕塑,手法写实,却以“青铜时代”为题来象征人类的启蒙时代。他左手握拳,右手扶头,面孔昂起作思索状。右腿微微起步,整个雕塑充满了青春活力,意味着人类即将进入智慧的创造期。这本是一个比古典主义更“古”的题材,罗丹却摆脱了溺古不化的学院派刻板方法,以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形象。 自此罗丹建立了个人工作室,并接受政府定件,题材自定。他便选择了取材但丁“神曲”的“地狱之门”这一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

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是依据文艺复兴时期大诗人但丁“神曲”的“地狱篇”构思而成,其规模之大,难度之深,比起“天堂之门”(佛罗伦萨洗礼堂东门,吉伯尔蒂作)有过之而无不及,技巧上的成熟程度,更大大超过数百年前的艺术家。这件纪念碑式的艺术品,共塑造186个人,作品的中心主题是通过“地狱篇”中“你们进到这里,便丧失一切希望”的含义,用多结构形式,和象征性构图,及真实人物的造型,来综合表达罗丹的总体构思,表现全人类的各种苦难。结合“地狱之门”完成的“吻”、“思想者”、“亚当”、“夏娃”等获得普遍的赞扬。

思想者 “思想者”原本是“地狱之门”横楣上的一个主雕坐像,是那巨大雕塑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后来,罗丹又把它制成一件单独的雕塑,并且成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罗丹用这一形象来象征伟大诗人——但丁,也象征他自己,象征全人类。

加莱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 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十四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脖子上套着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民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 1886年,罗丹以真实手法创作了这一组历史人物,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状态,有坚定者、有绝望者、有听其自然者。

巴尔扎克(Balzac) 罗丹创作了一系列著名文学家、艺术家雕像:巴尔扎克、雨果、萧伯纳、莫扎特等,有青铜、大理石、石膏质不等,其中最为著名并引起争论的是大作家“巴尔扎克”像。当这件雕像于1898年在沙龙展出时,引起了一场是非大波。一边是某些文人学士及部分观众的猛烈抨击,一边是罗丹艺术的拥护者的坚决反对。罗丹一气之下将作品从沙龙带回家中,放在自己花园里。

1、《思想者》(法语名:Le Penseur)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的雕塑。

2、《思想者》是罗丹雕塑的里程碑《青铜时代》是一个依据真实人物塑造的男子裸体雕塑,手法写实,以“青铜时代”为题,象征人类的启蒙时代。人物左手握拳,右手扶头,面孔昂起作思索状。《吻》是表现男女爱情的不朽之作,它感情充沛,造型动人,体现出作为艺术家的罗丹浪漫气质的一面,这是所有罗丹作品中被复制最多的一件。

3、罗丹生前耗费巨大心力塑造的雕塑《思想者》堪称个人艺术和整个雕塑史上的里程碑,原本被预定放在《地狱之门》的门顶上,后来独立出来,被放大三倍,约有2米高。1917年,巴黎人在为罗丹举行葬礼时,把《思想者》安置在他灵柩安息处,充分表达对艺术家不朽艺术业绩的崇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87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