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200年,成为最“幸福”的女人,千年不衰

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200年,成为最“幸福”的女人,千年不衰,第1张

她是南朝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热情奔放,才华横溢,于史无征,身世难考。

死后两百年,她火了,成为无数诗人们的梦中女神。

唐朝时期,她是诗人们笔下多情坚贞的钱塘名妓。

唐朝之后,她从痴情的钱塘美人演变成为为才貌双全的一代女神。

她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经典形象。

她的名字叫苏小小

“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着西泠,湖山此地曾埋玉,岁月其人可铸金”,去过杭州西湖 旅游 的朋友都知道,西湖西泠桥畔有一个著名景点——苏小小墓。

导游们会告诉游客,这个墓埋葬的是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小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才女。

导游们这话对也不对,苏小小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名、非常有才的大才女,可她是不是名妓就值得商榷了。

苏小小出生年月不祥,出生地不祥,生平事迹不详,因为正史中没有记载她的事迹。

苏小小最早出现在《玉台新咏》中。

《玉台新咏》是南朝著名文学家徐陵在梁武帝萧衍时期 (502年至549年在位) 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汉朝到梁朝769首诗。

此书收录的诗大多都是男女闺情之作,文词纤巧绮艳,最有名的就是《孔雀东南飞》。

因为此书,这种诗风被称为玉台体。

在《玉台新咏》中收录了一首《钱塘苏小诗》

此诗为钱塘才女苏小小 (苏小小是后来演变而来的名字,为行文方便,本文全部以苏小小称呼) 所写,是一首典型的少女和情郎约会的诗。

诗大意为:诗人苏小小乘坐一辆油壁香车,她的情郎骑着青骢马赴会,两人在西陵的松柏下,海誓山盟,永结同心,白头到老。

这首诗语言朴实,热情奔放,意境唯美。

诗中营造的男女幽会、树下定情,与南朝时期倡导的个性解放、个性觉醒高度契合,升华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这就是苏小小的全部记载,从《玉台新咏》中记载来看,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生活在钱塘情窦初开的女子。

有人说她是南齐人。

南齐是南朝刘宋权臣萧道成所建,是南朝第二个王朝 (宋齐梁陈) ,享国只有23年 (479年至502年) 。

南齐只是她人生中一段很短暂的时光。准确来说,苏小小是东晋人或者南朝人。

除此之外,她的身份信息再无任何记载。

从苏小小乘坐的油壁车来看,她是一个达官贵人的女儿,那时候等级森严,什么人坐什么车,都有讲究,能坐油壁车的人非富即贵。

《南齐书·鄱阳王锵传》记载:

当时南齐宗室鄱阳王萧锵 (齐高帝萧道成之子,南齐宰相) 乘坐的车就是油壁车。

因此,苏小小的身份绝对不简单。

不过《玉台新咏》并没有记载苏小小的身份,作者徐陵甚至不清楚这首诗是否真是苏小小所写,只是以无名氏署名。

关于苏小小的情郎身份也没有任何信息。

两人最后有没有在一起,书中也没有直言。

总之,苏小小在 历史 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历史 只记住了她这首诗。

说实话,像苏小小这样的诗人不知道还有多少,她本人又没有什么事迹,正史不记载她再正常不过了。

此后,苏小小沉寂了两百多年,这首《钱塘苏小诗》也并不太出名。

直到唐代宗大历年间 (766年至779年) 前后,苏小小才重回人们视线。

当时正处于中唐时期,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盛世不再,唐朝诗坛兴起了一股学习南朝诗风的热潮。

当时以大历十才子 (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为代表的诗人们写了很多幽清细微、柔美雕琢,纤巧绮艳,与南朝诗风比较类似的诗。

此外,像皮日休、李商隐、陆龟蒙、权德舆也写了很多玉台体。

于是,《玉台新咏》又被人翻了出来,苏小小和她的《钱塘苏小诗》开始被人注意。

而后,唐朝诗人韩翃写了一首《送王少府归杭州》其中有一句:

从此,苏小小开始成为钱塘才女的象征。

元和八年 (813年) ,李贺游历吴越,来到了杭州。

此时的李贺仕途进展不顺,家道中落,发妻病逝,心情非常苦闷。

当他骑着瘦马,经过杭州,望着西陵垒垒荒丘,松柏郁郁葱葱。

不知为何,李贺忽然莫名心酸,他想起了苏小小的那首诗。

他好像看见了苏小小坐着油壁车,等待那个骑着青骢马的情郎。

李贺诗兴大发写下一首《苏小小歌》:

(正是这首《苏小小歌》,才有了苏小小这个名字的诞生)

这首诗如梦如幻,既描写了一段美丽炫彩的爱情,又写尽了有情人不能长相厮守的凄苦。

后来,李贺又在七夕节写下一首《七夕》:

元和十一年 (816年) ,李贺不幸病逝。

斯人已逝,诗文扬名,李贺为苏小小写的《苏小小歌》和《七夕》流传非常广,人们纷纷为李贺在诗中倾注的 情感 而感动。

钱塘才女苏小小更是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好的女神。这样的才女正是诗人失意时最好的 情感 寄托。

谁不想自己的妻子像苏小小这样对自己一往情深,痴心不改,还这么有才呢?

于是,因为李贺,苏小小火了,火爆整个大唐文坛。

不过,此时的苏小小在诗人笔下,只是一个才女,而不是一个名妓。

直到后来,开始有人在诗中隐晦地表明苏小小就是钱塘名妓。

比如柳中庸曾写了一首《幽院早春》: 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还有著名诗人杜牧写了一首《自宣城赴官上京》: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长庆二年 (882年) ,著名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

他写了一首《余杭形胜》,其中有句,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

白居易不仅在诗中隐晦地表明苏小小是钱塘名妓,而且他还生怕别人看不懂,还在“教妓楼新道姓苏”一句后加上批注:

自此之后,白居易一发不可收拾,又写了五首诗,提到了苏小小 (白居易是提及苏小小次数最多的诗人) 。

比如,《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严前为郡守》: 但是人家有遗爱,就中苏小感恩多。

再比如《和春深二十首·二十》: 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

比如《杭州春望》: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比如《杨柳枝八首》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官方认证,最为致命。

经过白居易的认证,苏小小彻底成为了钱塘名妓,后来更是成为了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之一。

自古诗人多风流,名妓、名酒、名景,是他们的最爱。

苏小小长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苏小小又没有画像,古代也没照片,所有人都不知道她相貌如何。

重要的是,苏小小有才,生活所处的钱塘又是名胜风景之地,千年文化古城,再配上钱塘名妓的名头,苏小小彻底火了。

实际上,苏小小和杭州的关系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密切。

苏小小死后埋在了嘉兴,而不是杭州。

但是,白居易说了,杭州的苏小小墓就是她的墓。

有了白居易的考证,所有人都当真了。

忽然爆火的苏小小让后世文人们陷入一场狂欢。

从此,诗人们一写名妓就想到了苏小小,或者说在他们笔下,苏小小就是名妓代名词。

刘禹锡、张祜、徐凝、杜牧、李商隐、罗隐、温庭筠、等众多知名诗人都跑到杭州去找苏小小的墓,写诗纪念这位梦中情人。

到了宋朝,苏小小热度不减。

词人张先写词一首《梦仙游·江东苏小》,声称自己梦见了苏小小。

欧阳修不甘示弱,俺也是,写下一首《渔家傲》。

此后,像晏几道、贺铸、周邦彦、周密、张炎等一众宋朝词人都曾写诗吟唱苏小小。

最劲爆的还是司马光的侄子司马槱。

他声称,自己在钱塘驿馆梦见了苏小小的鬼魂,俩人情投意合,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儿。

司马槱得意洋洋,填词一首,纪念此事。

司马槱还表示,自己死后打算娶苏小小为妻,果然不久之后,司马槱就病逝了,活生生上演了一出人鬼情未了。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深信不疑:将此事写进了《书司马槱事》,也不知道张耒是不是当时就在房外观战,写得那叫一个栩栩如生,亲临其境。

苏门四学士另外一人秦观就不爽了,司马槱凭什么能遇见苏小小?

他跑到钱塘驿馆住下,也声称自己和苏小小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苏小小还给他唱曲了。

宋朝之后苏小小依旧非常火爆。

关汉卿、白朴、张可久这些元朝大文豪都写了很多作品,纪念苏小小。

尤其是白朴的《苏小小月夜钱塘梦》,苏小小开始成仙了。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小说的兴起,苏小小的形象越来越多。

比如,明朝张岱在《西湖梦寻》中把苏小小写成了一个花仙,姜南的《蓉塘诗话》更是把苏小小写成了一个神通广大,文采横溢,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的神仙。

清朝康熙年间,一个署名吴墨浪子的小说家,根据宋、元、明的各种传说,演绎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苏小小父母早亡,被迫流落青楼,住在西泠桥畔。

苏小小才色双绝,成为钱塘名妓。

可苏小小酷爱西湖山水,无拘无束、活泼爱动。

她让人造了一辆油壁车,整天游山玩水。

一天,她遇见了骑着青骢马的少年郎阮郁,两人一见钟情,在贾姨娘的帮助下,结为情侣。

可阮郁的父亲是当朝宰相,他根本就不容许自己的儿子娶一个青楼女子为妻。

因此,他设计将阮郁骗回了金陵 (即南京) 。

阮郁和苏小小的恋情无疾而终。

后来,苏小小在石屋山中遇见一个落魄书生鲍仁。

苏小小慧眼识才,一眼就看出鲍仁是个人才。

苏小小出了一大笔钱,资助鲍仁赴京赶考。

果然,鲍仁没有辜负苏小小对他的信任,成功考取功名,出任滑州刺史。

当他赶回杭州报恩时,苏小小却不幸病亡,鲍仁只好将她西湖西泠桥畔。

实际上,这个故事漏洞百出。

首先,苏小小如果是钱塘名妓,就算她再有钱,也不能坐油壁车。

其次,苏小小生活的年代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而不是科举制,像鲍仁这样的寒门子弟想做官,得由地方豪门或者官员举荐,而不是进京赶考。

最后,现在经过 历史 学家考证, 历史 上真实的苏小小坟墓在嘉兴,而不是在杭州,杭州苏小小墓,埋葬的并不是苏小小。

实际上,吴墨浪子这个故事里的苏小小只不过是一些失意举子幻想出来的一个有钱任性,才色双绝,又有识人之明,能帮助自己科举有成的女神形象而已。

或者说,这帮举子梦想中,又想得到苏小小一样的女神,还想在苏小小的帮助下,成就功名。

自此之后,后来又出现了很多苏小小的文学作品,戏剧、小说、甚至影视剧,不过大多都万变不离其宗。

从唐朝开始,苏小小就成为文人墨客们幻想的对象。

思念自己的爱妻,苏小小就是深情的女子;

想邂逅一段浪漫,苏小小就是才貌双全的钱塘名妓;

想自己能得到别人赏识,苏小小就是有钱的伯乐。

所有人,从来都没有真正考究苏小小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们也不会在意,把一个官宦之女说成钱塘名妓是不是一种人格侮辱。

苏小小是文人墨客们的梦中女神,更是他们的工具。

只是随着千百年来这些知名诗人的传播,真实的苏小小已经被 历史 所掩埋;留传下下来的苏小小成为了很多人想象中的名妓。

如果真实的苏小小泉下有知,她愿意看到这一幕吗? 她愿意自己从一个名门闺秀变成一个名满天下的钱塘名妓吗?

1、生命不过是一场注定惨败的棋局,我们无路可退,跌撞前行,以死亡为最终使命,从来不问前路是一袭红毯,还是万丈深渊。

2、咱俩到今天才认识了三十天灵俩小时。别搞的和生死恋似的。

3、死亡并不一定痛苦,死亡也可以是对痛苦的一种救赎。

4、一个对生死看得很淡泊的人,会执着于一点小事吗?

5、世上最悲凉旳事除了生死离别,还有物是人非。

6、人在一生之中,总有些酸楚的往事,让人泪流满面,令你不堪回首;也总有一些甜蜜的回忆,让人沉醉不醒,痴迷而又流连忘返。而一些生死离别的无奈,相聚重逢的喜悦,放弃与执着,忧愁和快乐,心痛过的,感动中的,都宛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人生交响乐。

7、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死亡的那一瞬间;死亡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活下来。

8、死亡只不过是一个拷问人性的“炼狱”,其实一开头所有的主角全都已经死了。

9、生命之花,之所以永开不败,是因为她饱尝了多少沧桑剧,变经历了多少生死边缘。生命之花,没有血肉只有灵魂。她的灵魂已经在天堂中得到了升华。

10、经历悲喜沧桑,看透了生死真相,仍热爱生活,用爱和温暖拥抱人生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11、死亡是活过的生命,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

12、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过程。

13、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14、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用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15、人,只有在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自身潜力才会被彻底激发出来。

16、困于情,伤于钱,人类不能解决,死亡命题由死亡解决。

17、死亡所在,我不在彼。我之所在,死亡不至。何忧之有

18、当经历了背叛亲离,生死一线,失而复得,才明白不再逃避。

19、不做随风飘的沙,不做秋叶上蚂蚱,不坐待冬雪融化,敢问谁敢栽我生死造化。——陈奕迅

20、从美丽的邂逅到痴痴的相恋,从一见钟情的浪漫到生死相许的约定,匆匆而过的天,让一对男女仿佛经历了几年的爱情蜕变。

很多中国人认为人死后自然会去天堂,并把它称为“极乐世界”,相信在那里不会有任何痛苦。也有些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四处飘荡,这是受到很多电视情节影响。到底人死后会怎么样呢?《圣经》里有明确的解释。

孙保罗牧师在《圣经主题学习 半小时布道》的栏目中,专门分享了《圣经》如何描述人死后的状态。

孙牧师一开始就提出几大问题:真的有死去的灵魂在天上往下看我们吗?人死后会有意识吗?《圣经》中对人死去的状态是怎样说的呢?

有些人说自己去过天堂或者地狱,而且每个人说出的天堂经历都是不同的,难道天国有很多处吗?孙牧师强调,唯独《圣经》是真理,别人的学说和经验并不是真理,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圣经》是怎样说的。

“如果相信非《圣经》性的道理,就会向魔鬼的试探敞开大门,如果有死去的亲人显现向我们诉说不符合《圣经》的话语时,怎么办呢?你是要相信《圣经》,还是相信像鬼魔一样的灵魂所说的话呢?我们要相信《圣经》的话语。”孙牧师不断提醒大家。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

上帝的话语才是真理,不是人的见证或经验,也不是人死后去的地方所说的是真理。唯有上帝的话语是真理。

创世记1章说上帝用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上帝的生气是生命力,是呼吸。犯罪的灵,必定死,死后我们的生命力,我们的呼吸就归于上帝。

人死后是什么状态呢?

“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他所打算的,当日就消灭了。”——诗146:4

“打算”英文中是指思想,如果人死了,会没有任何意识就像睡着了一样。

“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了。”——传9:5-6

《圣经》中说到有两种复活,义人死后睡去了,只等到耶稣基督再来会复活,且永远存活,恶人则会在最后的审判时复活,遭遇永远的灭亡。死人直到耶稣再来为止都是在睡着,在地下,在坟墓中。

“耶和华我的神阿,求你看顾我,应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诗13:3

“大卫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王上2:10

“弟兄们,先祖大卫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对你们说,他死了,也葬埋了,并且他的坟墓,直到今日还在我们这里。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徒2:29,34

彼得说,大卫没有升到天上,还在睡着,如今还在坟墓里。这是神的仆人死后的状态。

“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说,主阿,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耶稣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约11:11-14

我们的创造主亲自说了这些话,耶稣说拉撒路在睡觉,把死的状态说成是睡觉,没有任何意识。而当耶稣再来的时候,复活的早晨,他们会醒过来,如同睡了短暂的时间,到了复活的日子他们就要醒过来。

孙牧师再次解释说道,“所以《圣经》并没有教导我们死后的灵魂会到处徘徊飘荡,灵魂会到天堂或地狱,如果我们信的不符合《圣经》,就要改变,单单相信神的话。”然而如果没有复活,我们信的也是徒然的。复活给我们带来盼望,复活是非常重要的真理。

孙牧师又举例说,如果死后的母亲能够从天上看到自己的孩子出车祸,她是怎样的心情呢?那什么叫天国呢?

“人死后没有任何意识的睡去,这就是上帝的恩典,我们要因此感谢上帝。如果死了什么都感受不到,什么都不知道,安静的睡去,用平安、安息给他关上了门,这是应当感谢的事情。

如果拉撒路的灵魂去了天国,他会怎么做呢?当耶稣在坟墓门口喊到,“拉撒路,出来。”那么拉撒路可能会说,“主啊,我不愿意出去,天国这么美好,为什么还要我回到充满痛苦的世界上呢。”

但当耶稣喊“拉撒路,出来时”他就走了出来,他没有说任何自己去了天国的话,因为他在坟墓中安静地睡着了。

“死人不能赞美耶和华。下到寂静中的也都不能。”——诗115:17

人死了,归于尘土,生命力呼吸都归于上帝。希腊原文说“呼吸”就是“灵”,我们的灵在鼻孔里,灵出了我们的身体,就是呼吸停止的意思。主的生命力出去时,我们就像睡去了一样。如果人死后灵魂都去了天国或地狱,那耶稣再来复活还有什么用呢?

福音和真理的使徒保罗说,“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帖前4:15-1:1

基督徒死后有复活的盼望,就像保罗所说的,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和那些活着的人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35910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