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学好健美操专业术语?

如何才能学好健美操专业术语?,第1张

健美操技巧的专业术语底座

动作方法术语立:两腿站立的姿势。有并腿立、分腿立、提踵立、点地立、单腿立等蹲:两腿屈膝站立的姿势。半蹲:屈腿大于90°。全蹲:屈腿小于90°弓步: 一条腿屈膝,另一腿伸直,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的站立姿势。一般常用的有前弓步和侧弓步。点地:一腿伸直或屈膝站立,另一腿脚尖或脚跟触地的姿势,身体重心在着力腿。有向前、侧、后点地。踢腿: 一条腿站立,另一腿做有力的摆动动作。有向前、侧、后踢

你好!我是田径教练员。你的问题是长期的练习长期的练习蹲跳、提踵、纵跳,可以有效提高短跑和长跑的成绩吗? 我来帮你解答:蹲跳、提踵、纵跳主要是起到锻炼弹跳和下肢力量的。对短跑和长跑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提踵是长跑运动员经常练习的,是为了增加拔地的力量。蹲跳也是短跑运动员经常练习的,增加大腿肌肉和臀大肌力量的。纵跳主要是发展弹跳能力的。不过这些都有助于短跑和长跑成绩的增长。但是还需要经常从事正常的短跑和长跑训练。这样你的成绩才会有显著的增长。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助你!祝你健康!

个人意见,希望采纳:

腹肌

如何练出漂亮的腹肌!

仰卧起坐当然是腹肌训练的首选。

但是,怎么做才是最有效果的?

如果你是个胖子的话,我是说如果你的腹部脂肪层比较厚。

你必须采取有氧训练式的练习方法。

先慢跑。10分钟。

躺下做仰卧起坐。

然后爬起来立刻做冲刺跑。坚持30秒以上。

再马上躺下做仰卧起坐。

再起来,做慢跑3分钟。

再躺下。

再起来,冲刺跑。

这种练法超级累。没有几个人能连着坚持一个月的。

但是凡是坚持下来的。腹肌都巨爽!

如果你本身很瘦。那就简单了。

我的办法是,

忘记那些健美书上所说的练腹肌方法和组数。

坚持每天都做。每天都做到感觉腹肌有烧灼感,脑门冒汗为止。

标准就是,当你停下来的时候,你不得不把腰挺起来做一个很难看的姿势来缓解腹肌的痉挛。

坚持半个月,你腹肌就特有型了。

在说仰卧起坐的新做法。

传统的做发是,双脚压在别人屁股下,弯腿,手抱头后,用手肘碰膝盖。

其实这方法只能练喂那个位置的腹肌。小肚子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练下腹要平躺下来,双手放身体两侧。抬腿。

别抬成90度。抬成超过45度就可以。

反复做。小肚子就不见了。

再有,我“起坐”这个动作不做完整。做成分段的。

举例说明:

1,头离地面,背离开地面。停在起身动作的一半。

2,身体完全离开地面。手肘碰膝盖。

3,身体倒下,但是不碰地面。停在动作的一半。

4,身体完全倒下。准备下一次动作。

以上这4个步骤为一次。8次为一组(多了你也做不出来。累着呢!)。

效果超级狠。

如何练出健美腹肌

腹部处在身体的最中央,是特别容易引人注目的部位。从人体健美角度看,真正健美的腹部应由细而有力的腰和线条明显的腹肌构成。因此,请您不要忽视腹部的健美锻炼。

一、侧身弯腰运动 直立。双腿分开,两臂左右平举,上体前屈,用左手去够右脚,右臂自然上举,两腿和两臂都不要弯曲,吸气,然后还原,呼气。再换方向重复一次,连做8次。

二、屈腿运动 仰卧位。双臂左右平贴地面,两腿伸直后同时屈膝提起,吸气,使大腿贴近腹部,然后呼气,缓缓还原。重复8次。

三、举腿收腹 主要是锻炼下腹部肌肉。上身平卧,腿伸直并尽可能抬高,接着再缓慢放下。这一练习做完后,双膝弯曲继续做同样的动作。重复8次。

四、坐式屈团身 仰卧位主要为锻炼上、下腹部肌肉。双腿伸直,上身后仰,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屈膝收腹,使腹肌极度折屈。练习中,双脚始终不能触及地面或床面。

五、“踏自行车”运动 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的运动,动作较快而灵活,屈伸范围要尽量大。历时20~30秒钟。

六、扭腰 一手握把手或拉一定重量的重物,作各种姿势的扭腰和转身练习,以锻炼腹外斜肌和腰部肌肉。

以上运动,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并根据体力状况每次运动量由少至多,逐渐增加,每天进行2次。

如何快速练出性感腹肌

运动风潮越来越盛行了,但一定要在健身房里才能训练出腹肌吗?答案是:否。当然专业的健身房可以训练出Perfect的腹肌,但没有在健身房里也可以训练出漂亮的腹肌。这次我们将介绍你一些动作,让你在家也可以训练腹肌;而且我们还分了三个阶层的动作:初阶、中阶、进阶。让你有不同的选择。在还没有介绍之前,教练先提醒你一些重要的事情及观念:

1 运动前一定要花几分钟做暖身。

2 切勿急躁,肌肉训练中,动作越是缓慢确实,效果就越明显,且动作确实比匆促做完来的有效。

3 体脂肪多的人一定要先做心肺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脚踏车等。每个星期要做四至五次的心肺运动,且做心肺运动的时间一定要40分钟以上。如果单做阻力训练是没有用的,因为你训练出来的肌肉都被脂肪给盖住了。

4 体脂肪多的人晚上9点过后尽量不要进食。

5 摄取食物时,尽量少一点淀粉的食物如米、面食、面包…等,以瘦肉、鱼、蛋、蔬菜及甜份少的水果来代替。

6 运动时用力吐气,反之吸气。

7 做腹肌时,下背的肌肉为拮抗肌,所以下背有问题的人一定要去看医生,做腹肌训练时一定要量力而为,下背不舒服时就要停止。

8 还有一点很重要:毅力+耐力+恒心

准备好了吗?

每天花个几分钟,依照程度的不同每个阶层都做三组,相信不久后,你将有个每完美的腹肌了。

A 初阶

1下腹 Reverse Crunches 反向卷体

下背受力:低风险

身体平躺地面,双手平展於身体两侧,用於稳定身体,双脚合并屈膝约成90度。运动时,下腹部用力抬起臀部,让膝盖尽量接近你的胸部,然后缓缓回到起始点。重复次数15-20下。

2侧腹 Broom Twists 侧腹转体

下背受力:低风险

两脚张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弯,双手张开放在长棍上。运动时上半身向左旋转约80度,然后缓缓回正在向右旋转。重复次数一边各25下。

注意:下背及脊椎有问题者,旋转角度不要太大,还有旋转时下半身的姿势不要跟著移动。

3上腹 Crunches : Touch Knee 触膝卷体

下背受力:低风险

上半身平躺,屈膝约成60-90度,双手放於膝盖上。运动时,用上腹用力带动上半身,此时双掌会微微向前移动,只要让上腹有用力的感觉即可,然后缓缓回来,不要让肩膀碰地。重复次数15-20下。

4复合动作 上腹及下腹 Elbows to Knees

下背受力:中风险

上半身平躺,双手置於耳朵旁,双脚离地屈膝大於90度,角度越大越难。运动时,腹部用力带动身体及双脚向内,让手肘尽量靠近膝盖,缓缓回到始点,脚不放下、肩不碰地。重复次数12-15下。

B 中阶

5下腹 Leg Raises 直腿上举

下背受力:高风险

身体平躺地面,双手放於屁股两侧下面,双脚合并伸直。运动时,下腹用力抬起双脚,膝盖微微弯曲不能完全打直,此时身体约成90-100度。回去时慢慢放下,脚跟不能碰地。重复次数12下。

6侧腹 Side Jackknife

下背受力:低风险

身体向左侧躺成一直线,左手掌放於右边的侧腹上,左腿弯曲约成90度,右手放在耳朵旁,右脚伸直。运动时用侧腹去带动上半身及右脚同时向内移动,然后在慢慢的回到始点,脚不要碰地。重复次数12下。

注意:不要只有头转,要让上半身肩膀尽量离开地面。

7上腹 Crunches Knee Bent 腹部卷体“屈膝”

下背受力:低风险

上半身平躺,屈膝约60-90度,双手放於耳朵旁。运动时,用上腹的力量带动上半身,让手肘尽量靠近大腿膝盖,然后在缓缓回去,肩膀不要碰地。重复次数12-15下。

8复合动作 上腹、下腹、侧腹 Bicycles 空中踩脚踏车

下背受力:中风险

上半身平躺,双手置於耳朵旁,双脚离地屈膝约於90度。运动时,用全腹部的力量带动,上半身转体、下半身像踩脚踏车,用右手肘尽量靠近左膝盖,右脚尽量伸直,然后换边,左手肘尽量靠近右膝盖。重复次数12下。

注意:动作不可以太快。

C 进阶

9下腹 Hip Raise 臀部上举

下背受力:中风险

身体平躺地面,双手平展於身体两侧,用於稳定身体,双脚合并上抬和身体大约成90度。运动时,下腹用力带动臀部上举,使臀部离地,让重心落在的肩膀,然后缓缓回到始点,臀部不要碰地。重复次数10-12下。

10侧腹 Side Leg Raises : Both Legs 侧腹双脚侧抬

下背受力:低风险

此动作是从上面 侧腹 Side Jackknife 延伸出来的,上半身姿势不变,下半身双脚伸直。运动时双脚及上半身同时向内上抬,然后在慢慢的回到始点,脚不要碰地。重复次数12下。

注意:不要只有头转,要上半身肩膀尽量离开地面。

11上腹 Toe Touches 触足卷体

下背受力:中风险

上半身平躺,双手伸直约和身体约成90度;双脚合并上抬约和身体约成90度。运动时,上腹用力带动身体尽量让双手指靠近脚指,然后缓缓回来,肩膀不要碰触地面。重复次数12下。

12复合动作 上腹、下腹 Jackknife ( V-ups)

下背受力:高风险

身体平躺双手双脚全部伸直。运动时,双手及双脚同时向中间移动,然后缓缓放下,脚跟不碰地。重复次数12下。

小腿练习常见的方法是用固定重量完成规定的组数和次数。这样练的结果是对小腿小肌肉块的刺激不深或不全面,不能使肌肉达到完全疲劳。因为当你用固定重量做前2—3组时是肌肉最强部分用力,能保证用正确的姿势完成练习。但在后面的练习中就会出现借力现象,在各小块肌肉没有达到疲劳之前练习已经结束。这样就不能使更多的肌纤维得到刺激,尤其是对深层肌纤维的刺激不够、不彻底。

还有一种练习方法是递增法,即随着组数的增加不断增加重量,减少次数。通过逐渐增加重量,不断给锻炼部位施加更多的压力,突破肌肉的适应性。这种加重方式对大肌群的锻炼是最佳选择,但对小腿肌的锻炼就不一定显效。因为用递增法练小腿时,随着组数和重量的增加,完成动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后面的练习中同样会出现借力现象,动作变形不到位,刺激不集中或达不到“顶峰收缩”,以致一些肌肉得不到刺激或刺激不深不彻底。虽然逐渐增加重量使举起重物的能力提高了,但锻炼肌群中各块肌肉单独的增长却很小。此外,小腿具有耐疲劳的特点,采用大重量、低次数练习很难达到疲劳极限。只有中小强度的重量和12次以上的高次数刺激才能使小腿达到疲劳极限。

递减法练小腿的优点是:首先,随着重量的递减,能消除重量产生的心理压力,避免身体额外用力,更能集中注意力于动作过程,达到极限收缩,保证动作质量;其次,随着重量的递减,组数、次数的增加,可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此外,重量递减、次数增加,肌肉的张力更大更持久,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更多,效率更高。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肌肉生长。

如何锻炼小腿肌

先用规定的极限重量做2—3组,每组8—12次。随后以每组递减10—20磅的重量进行练习,试举的次数则不断递增。大约8组做下来就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感觉,小腿肌膨胀得像一个充足气的气球。

建议:训练前做好热身运动,提高小腿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伸缩力。锻炼中可利用组间间歇做一些辅助练习,如短距离往返小步跑、侧身交叉步跑、原地高抬腿跑、原地纵跳等。这些运动不仅能消除小腿肌的疲劳,而且能提高小腿肌肉的弹性,对小腿肌的外形美也有很大帮助。

提示:初学者动作不宜采用坐式提踵,而应以站立提踵为主;中高级训练水平者采用坐式提踵是最佳选择。此外,要想增加小腿后肌群的厚度,别忘了骑驴式提踵练习。

小腿肌肉:跑步 要慢跑 一天1000米就行 5-8分钟之内跑完差不多 要练弹跳 也就是跟腱 就练提踵!一本书踮脚上3-5cm就行 2腰背部力量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杠铃 或是拉伸器械 而是背起 趴在床上 让人给你按着脚 双手放在脑后 上身往上起 起后保持1秒 作30-50次 2-3组 这样还能练大腿后部肌肉3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可能很多人对比目鱼肌这个概念不太了解,其实它就是腿部一个重要的肌肉,所以很多人都会去锻炼它,下面分享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1

我们常见的小腿训练方式是提踵,提踵又分站姿提踵与坐姿提踵,很多人并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区别,甚至认为两者的效果是一模一样的。其实两者的刺激有较大区别。

小腿肌肉主要由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组成,腓肠肌有两个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上髁,比目鱼肌在腓肠肌深层,起于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两组肌肉在小腿中间结合并止于跟骨结节。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腓肠肌涉及到膝关节与踝关节,而比目鱼肌则只涉及到踝关节,所以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存在于此,也就从而造成了“站姿”与“坐姿”的差异。

腓肠肌既然是双关节肌肉,那么膝关节与踝关节的屈伸都会影响腓肠肌的长度,当我们处于坐姿时,膝关节屈导致腓肠肌变短,从而在坐姿提踵的'状态下,腓肠肌并不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力位,所以比目鱼肌则刺激会更大。而比目鱼肌是单关节肌肉,只负责踝关节的拓屈(即向外伸脚尖),所以站姿提踵时,比目鱼肌的刺激要比腓肠肌的小。

我们在进行小腿拉伸时要注意膝盖的屈伸,有些人喜欢蹲着垫脚(屈膝)拉伸小腿,这样对腓肠肌的放松效果较差,站着则会较好。同理,如果你进行的是坐姿提踵,那么蹲着垫脚拉伸这对比目鱼肌的放松效果更好。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2

锻炼比目鱼肌的好处有哪些

促进腿部血液流通

比目鱼肌被称为“第二心脏”,因为人体向小腿和脚输送血液需要它的参与。这就意味着,当比目鱼肌紧张或者力量不足时,就会抑制流向脚和脚踝的血液。严重者会导致脚不能弯曲,只能蹒跚走路。因此锻炼比目鱼肌能够让你的腿部血液流动良好,腿部关节灵活。

减少腿部冲击

比目鱼肌受伤的概率比较小,但过度使用在跑者中比较普遍,这是跑者比目鱼肌受伤的最常见原因。跑步时,小腿吸收了大部分来自地面的冲击力,比目鱼肌可以说是吸收冲击力的最后一块肌肉。所以,当跑者训练过度时,比目鱼肌自然会受到牵连。多锻炼比目鱼肌能够增强他的抵抗力,减少腿部所受的伤害。

比目鱼肌锻炼的方法

比目鱼肌如此重要,这就需要跑者平时注重对它的锻炼。比较有效且简单的一种锻炼方式就是靠墙蹲。背部完全贴着一面墙,身体下蹲,直到膝盖弯曲90°,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位于脚的正上方。后期可以在大腿上放一些重物来加大强度。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后再恢复站姿。靠墙蹲的时间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逐渐延长。每次可以做多组,每组8-10次。

站立单腿提踵:主要练小腿肌。

动作:一手持哑铃,一手扶固定物,一脚前脚掌站在踏板上,脚跟尽量下降至最低点,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小腿肌用力收缩提起脚跟至最高点,稍停,然后缓慢还原。两腿交替做。

这个动作也可以双腿做,不过要加大负重, 双手持铃

步法是羽毛球运动的灵魂。一场羽毛球比赛,运动员活动在35平方米的场地上,从后场底线到网前的距离就有六米多,如果步法不到位,球拍是打不到球的。比赛中,双方还常运用调离对方中心位置,造成场区空当,打死对方的战术。由此可见步法在羽毛球技术、战术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根据场区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上网步法、后退步法、梁侧移动步法、前后连贯步法和被动步法。

羽毛球步法中常运用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蹬转步、蹬跨步、腾跳步等(以下步法介绍均以右手握拍为例)。

一 步法的四个技术环节

羽毛球步法是由起动、移动、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和回动四个环节构成。

1)起动

对来球一有反应判断,即从准备接球姿势转为向击球位置出发,称为起动。要做到起动快,必须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和起动的准备姿势正确。准备姿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发球姿势(必须按规则要求原地站立)、应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侧身对网,重心在前脚.右脚跟离地,双膝微屈,收腹含胸,放松提拍屈举在胸前;另一种是双方对打过程中的准备姿势,应该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脚前掌着地,脚跟提起,膝关节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司,持拍于腹前,整个姿势要协调放松,保持一触印发的起动姿态。起动来自判断和反应。判断正确、反应快是迅速起动的前提。在起动这一环节中,除了抓好反应速度练习外,同时要提高判断能力。

2)移动

主要指从起动后到击球位置的移动方法,运动员在场上的速度快慢,很大程度表现在移动上。移动的基本步法有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蹬转步、蹬跨步和腾跳步等。运用这些方法,构成了从起动位置到场区不同位置击球的组合步法——后退步法、两侧移动步法和上网步法:自中心位置到击球点的步数,一般用一步、两步或三步,这必须根据当时球离身体的远近来决定。影响移动速度的因素有步数的多少、步频的快慢和步幅的大小。为了加快步法移动的速度,可以采用专项速度训练的有效方法。

3)协助完成击球动作

羽毛球技术在击球时,不单是上肢挥拍击球,而且需要下肢配合共同发力来完成动作,这是步法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如果动作别扭,是不可能击出速度快、落点准的球的。因此要求动作准确、合理、协调,给人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移动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击球服务的。所谓“步法到位”,即指根据不同的击球方式,运动员需要到最适合这种击球的最有利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占据最理想的位胃。最后(击球前)还需要作小步调整,使击球动作能协调发力。

4)回动

击球后,应尽力保持(或尽快恢复)身体平衡,并即刻向个中心位置移动,以便在中心位置上做好迎击下一个来球的准备,称为回动。初学者往往缺乏“回中心”的意识,哪里打完球就停在哪里,这是必须改正的。当然,回动不是盲目地向场地中心位置跑。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运动员逐渐体会到并非每击一次球都必须回中心,而应根据比赛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双方技、战术的特点,选择最利于回击对方来球的回动路线和回动位置。

二 步法取位

为了掌握好击球步法,我们在练习时可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合理地选择步法。通常可把场地分为前场网前区域(右侧为1号、左侧为2号)、中场区域(右侧为3号、左侧为4号)和后场区域(右侧为5号、左侧为6号)。中心点是场区的中心位置,一般情况下为击球前所处的位置。

羽毛球场地区域的划分

在击球时应根据不同的来球采用不同的步法,1号位的来球应该采用前场网前正手上网步法。2号位来球要采用前场网前反手上网步法。3号位来球要采用中场正手接杀步法。4号位来球要采用中场反手接杀步法。5、6号位的来球分别采用后场正手后退步法、后场头顶后退步法或后场反手后退步法。

需要不同步数的区域

视对方来球距离的远近,前场、中场和后场等各项步法可选用一步、两部或散步移动步法到位击球。如图所示,中圈内,只需原地击球或移动一步击球。若击球点在中圈与外圈之间,则需要移动两步击球。若击球点在外圈之外,就要移动三步击球了。对步幅小的运动员来讲,则需要增加步数,以争取到位击球。

三 常用的步法

1)垫步

当右(左)脚向前(后)迈出一步后,紧接着以同一脚向同一方向再边一步,为垫步。这一种步法比较轻捷、灵巧,不但能使移动的步数比较经济,而且,还能保持移动中身体重心的稳定和有利于协助击球动作的完成。垫步一般作为调整步距用。

2)并步

右脚向前(或向后)移动一步时,左脚即刻向右脚跟并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向前(向后)移动一步,称为并步。这种步法较多地运用在上网、接杀球和正手后退突击扣杀时。

3)交叉步

左右脚交替向前、向侧或向后移动为交叉步。这种步法的步幅较大,移动中身体重心比较稳定。经另一脚前面超越的为前交叉步,经另一脚后面超越的为后交叉步。交叉步一般在后退打后场球时用得较多。

4)小碎步

以小的交叉步移动的称为小碎步。由于步幅小,步频快,一般在起动或回动起始时用。

5)蹬转步

以一脚为轴,另一脚作向后或向前蹬转迈步。

6)蹬跨步

在移动的最后一步,左脚用力向后蹬的同时,右脚向来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称为蹬跨步。它多用于上网击球,在向后场底线两角移动抽球时也常采用。

7)腾跳步

起跳腾空击球的步法为腾跳步。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网扑球或向两侧移动突击杀球时,以领先的脚(或双脚)起跳,作扑球或突击杀球;另一种是对方击来高远球时,用右脚(或双脚)起跳到最高点时杀球。使用这种步法,要求协调性好,弹跳力强,在击球后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身体重心,以便连贯好下一拍的击球。

在掌握了以上基本步法的基础上,组成上网、后退、两侧移动和起跳腾空等综合步法。

第二节 上网步法

上网步法是完成上网搓球、推球、勾球、扑球及挑球的步法,它包括蹬跨步上网、垫步加蹬跨步上网,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蹬跳步上网。

不论采用哪种步法上网击球,其上网前的站位及准备姿势基本都是相同的。即两脚站立约同肩宽,一般右脚在前左脚稍后,两膝稍有屈曲,两脚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稍有提起。上体稍前倾,握拍于体前,金神贯注,注视对方来球。

一 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左脚后蹬,接着侧身,右脚向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击球。

正手区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蹬跨步上网步法

二 两步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左脚先朝球的方向迈一步,紧接着左脚后蹬,侧身将右脚朝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

正手区两步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两步蹬跨步上网步法

三 垫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右脚先向来球方向迈出一步,紧接着左脚垫一小步,同时右脚抬起,利用左脚的蹬力蹬跨出一大步,到位击球。

正手区垫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垫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四 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右脚先向球的方向垫一步,左脚再迈一步,紧接着左脚后蹬,侧身将右脚向球的方向跨一大步,到位击球。

正手区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前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五 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起动后,右脚先向球的方向垫一步,接着,左脚向右脚后交叉一步,左脚一着地马上用力后蹬,侧身将右脚向球的方向跨一大步,到位击球。

正手区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反手区后交叉步加蹬跨步上网步法

六 蹬跳步上网步法

这是一种特殊的上网步法,当对方回击网前球过高时,为争取速度,上网扑球常常使用这种步法。这种步法,省略了上网步法中的移动过程。从起动开始,身体前倾,双脚向网前方向起跳。击球后,腾空的身体下降,双脚几乎同时落地(右脚稍先落地),然后两脚调整身体重心,恢复正常姿势。要注意防止因前冲力过大而触网或过中线犯规。

七 上网步法应注意事项

完成击球动作时的姿势,是上网步法中较复杂的一环,因为者一环要承担人体前冲的缓冲力量,同时又要顾及手部的击球质量和击球后的迅速回动。所有的上网步法均应注意做到下列要求:

1)什么位置做最后蹬跨为好,要看球的位置而定,一般应以最后一步跨出后,侧身对网,自然伸直手臂让拍子能打到球为宜。太远打不到球,太近也会妨碍击球动作,且延长了回动距离。

2)最后的蹬跨步都应该右脚在前,步幅较大,着地点超越膝关节,重心在右脚上,脚尖外展。右脚应以脚跟外侧沿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掌,并用脚趾制动,不使身体再前冲。右臂前伸击球时,左臂自然张开。击球后,立即右脚回蹬,如果最后跨步步幅很大,左脚应该自然跟随前移一些,以便回动。

3)放网前球、挑球一般采取低重心姿势。搓球、推球、勾球时身体较直,重心较高。扑球时往往需要向上方蹬跳。

4)上网最后一步步幅要跨大,必须注意两点:(1)左脚用力向前蹬的同时,应向前送髋,以增大跨步的距离。(2)向前跨出的右腿,在送髋和左脚发出蹬力的同时,应向上抬右腿。右腿抬得高,向前落地的距离才会远。

5)右脚落地是缓冲和回动的关键。要做到制动快而且自然,也必须注意两点:(1)右脚向前的姿势,应该是小腿前伸(不是伸直),腿腕屈,脚跟向下,脚尖向上。(2)以脚跟稍偏外侧部先着地,迅速向前脚掌滑去;脚尖制动,并做回蹬。

6)完成跨步和制动后(右膝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回动时必须注意:身体重心适当放在右脚上,左腿向右腿稍微跟进以分担右脚承受的重量,协助右脚从弓箭步姿势恢复直立。再以并步或交叉步退回中心位置。

第三节 后退步法

后退步法是指从中心位置后退到底线的步法,后退步法时羽毛球步法中最常用的,又是难度较大的步法动作。因为人们的习惯,向前总比向后容易些。特别是向左后场区底线后退,对灵活性和协调性的要求更高。

后退步法一般用于后退回击高球、吊球、杀球、后场抽球,它包括正手后退步法、头顶后退步法、反手后退步法、正手后退并步加跳步、头顶侧身加跳步等。

不论采用哪种步法后退击球,其后退前的站位及准备资势均与上网步法的站位及准备姿势相同。

一 正手后退步法

正手后退步法,可采用并步后退步法和交叉后退步法,以及并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一)侧身后退一步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并带动髋部右后转,重心移到右脚上(右脚脚尖朝右侧,左脚尖也顺势略转向右),成侧身对网姿势。此时可作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

侧身后退一步

(二)侧身并步后退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并带动髋部右后转,左脚即刻往右脚并一步,接着右脚在向右后撤一步(中心移到右脚上),成侧身对网姿势。此刻,可作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

由于起跳后身体向右方倾斜,因此右脚先落地。当左脚落地时,右脚微屈缓冲支撑身体重心。左脚协助调整重心,使身体恢复自然姿势,并立即回动。

侧身并步后退

(三)交叉步后退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往右后侧蹬转后退一步(步幅不宜太大),左腿即刻经右腿后交叉后退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往右后撤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成侧身对网姿势〉此刻,可以原地击球或起跳击球。

交叉步后退

二 头顶后退步法

头顶后退步法,可采用并步后退步法和交叉步后退步法,以及头顶侧身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一)头顶并步后退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蹬转角度应较大),左脚即刻用并步靠近右脚,紧接着右脚再向左后场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进一小步,成为上体后仰侧面对网的姿势。此时,可以做原地或起跳头顶击球。如果向左后上方起跳,在挥拍击球的同时,必须在空中做左脚后摆,右脚前跨的两脚交换动作,左脚在身后先着地,上体前压,紧接着右脚在体前着地缓冲,向中心位置回动。

头顶并步后退步法

(二)头顶交叉步后退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蹬转角度应较大),左脚即刻往身后交叉后退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向左后场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进一小步,成为上体后仰侧面对网的姿势。此时,可以做原地或起跳头顶击球。如果向左后上方起跳,在挥拍击球的同时,必须在空中做左脚后摆,右脚前跨的两脚交换动作,左脚在身后先着地,上体前压,紧接着右脚在体前着地缓冲,向中心位置回动。

头顶交叉步后退步法

(三)头顶侧身步加跳步后退步法

这是一种快速突击抢攻打法的后退步法。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紧接着右脚向后方蹬地跳起,上身后仰,角度较大,并在凌空中完成击球动。此时,左脚在空中作一个交叉动作后先落地,上体收腹使右脚着地时重心落在右脚上,便于左脚迅速回动。

此种步法应注意如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上体和髋部侧转要快,右脚变成后退至左脚的后方横侧位,这是第一个环节。其次蹬跳方向应向左后方跳起,使上体向后仰。左脚在空中作交叉后撤的动作要大,左脚的落地点超过身体重心之后。上体要有力地收腹,重心迅速恢复至右脚,左脚能迅速回动。

(四)注意事项

头顶后退步法的难度反映在下述两个环节上:

1)右脚起蹬跳起后,左侧髋部后转。如果动作放松而自然,髋部柔韧性不差的话,髋关节后拉带动左腿后摆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是羽毛球步法中一个难度较大的动作,两腿在空中几乎像劈叉一样。这个动作之所以要幅度大,是应为左脚在身后落地时可以充分支撑和缓冲身体的后冲力,并配合右脚迅速使身体姿势恢复自然。也就是说,左脚拉得开,落地支撑住,有利于回动。

2)左脚落地支撑的姿势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以前脚掌落地,尽管左脚后拉的幅度很大,身体仍然不稳,甚至后倒。这种落地姿势由于对左脚跟腱压力很大,还往往是造成跟腱撕裂的原因。因此,教练员让少年儿童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避免这种姿势。正确的方法是左脚尖朝外,脚内侧及前脚掌内侧,脚跟内侧着地。

三 反手后退步法

(一)蹬转一步反手击球步法

蹬转一步反手击球步法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向左后方蹬转使身体转向左后方,同时,右脚经左脚向左后场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右脚)成背对球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

(二)垫步蹬转反手击球步法

起动后,上身向左转,同时,左脚后撤垫一步,紧接着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右脚经左脚前向左后场区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右脚成背对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在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

垫步蹬转反手击球步法

(三)蹬转交叉步反手击球步法

蹬转交叉步反手击球步法

启动后,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右脚向左后方蹬转,使身体转向左后方,同时,右脚经左脚向左后场区跨一步成背对网姿势(在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接着,左脚迈一步,右脚在迈一步(重心移到右脚上),在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击球后,右脚往右后方蹬转,身体随即转成面对球网,回中心位置

以上都是从中心位置后退的步法。在比赛中,能回中心位置稍作停顿,说明步法比较主动。但是,在比赛中,往往也会被对手控制而出现被动的局面,例如,在往前击球后就需直奔后场底角回击对方的平推球,这时可用交叉步后退,步数不限,但最后一步仍须符合上诉步法要求(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如果从后场上网击球,步法运用也照此理。

第四节 两侧移动步法

两侧移动步法是指从中心位置向左、右两侧边线移动的步法。一般用于中场接杀球、起跳突击。从中心位置到两侧边线的距离大约是26米,对少年儿童来说,向一侧仅跨一步是不够的,需要用一个小垫步来接应该才能到位。移动前的站位及准备姿势与上网步法的站位及准备姿势基本相同。两侧移动步法包括左侧移动步法、右侧移动步法和左右侧蹬跳步法。

一 右侧移动步法

(一)向右侧蹬跨步

起动后,左脚掌内侧用力起蹬(同时向右转髋),右脚向右侧跨出一大步(重心落在右脚上,脚尖偏向右侧,以脚趾制动),上身略向右侧倒(侧倒的程度应根据击球点高低而定)作正手抽]挡球。击球后,以右脚前脚掌回蹬。

若起跳突击,用右脚(或双脚)起跳,突击后,右脚先着地(或双脚同时着地)缓冲,回中心位置。

向右侧蹬跨步

(二)向右并步加蹬跨步

从起动开始,身体倾向右侧,重心移到右脚,左脚向右脚靠拢垫一小步并以前脚掌蹬地,向右侧转髋,右脚向右侧跨步,脚尖朝外。

向右并步加蹬跨步

二 左侧移动步法

(一)向左侧蹬跨步

起动后,右脚掌内侧用力起蹬,同时向左转髋,左脚向左跨出一步(中心落在左脚上,脚尖偏向左侧,以脚趾制动),上身略向左侧倒,作抽、挡球。击球后左脚前掌回蹬,回到中心位置。若起跳头顶突击,有左脚(或双脚)起跳,突击后,左脚先着地(或双脚同时着地)缓冲,回中心位置。

向左侧蹬跨步

(二)向左蹬转跨步

起动后,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向左转髋,同时,右脚内侧用力起蹬,经左脚前向右侧跨一大步(重心在右脚上,上身略向前倾作反手抽、挡球。击球后,以右脚回蹬随即转成面对网,回中心位置。

向左蹬转跨步

(三)向左垫步加蹬转跨步

起动后,左脚先向左侧垫一步。此后的动作与上述“向左蹬转跨步”一致。

向左垫步加蹬转跨步

三 左右侧起跳步法

这种步法由于起跳,加快了步法的速度和击球的高度,具有较大的威胁性,常被称为突击步法。有两种起跳方法

1)从准备动作开始,身体向右稍倾斜,双膝向右微屈起跳;或身体向左稍微倾斜,双膝向左侧微屈起跳。

2)从准备动作开始,右脚向右跨一小步起跳;或左脚向左跨一小步起跳。

左右侧起跳步法

第五节 前后连贯步法

在步法移动过程中,不需要重新起动的步法叫做连贯步法。其中有后场至前场的连贯步法,还有前场至后场的连贯步法。例如,杀球上网经常使用的连贯步法是:当判断对方只能挡网前球时,应该从后场直奔网前,不必在步法移动过程中回中心而有所停顿。

一 后场至前场连贯步法

基本上有四条线路:正手后场直线上网;左后场直线上网;正手后场对角上网;左后场对角上网。前两种是直线连贯步法,后两种是对角线或称之为斜线连贯步法。

(一)直线连贯步法

在后场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以交叉跨步冲向网前做上网动作。

正手后场上正手网前连贯步法

头顶后场上反手网前连贯步法

如果只蹬力强的运动员,从后场到网前只需三四步。还有一种连贯步法是稍向中心位置移动一点,然后上网。

(二)斜线连贯步法

在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以交叉步冲向对角网前做上网动作。由于斜线比直线距离长,因此从后场到对角网前需要较多的步子。教练员可根据每个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步数。

正手后场上反手网前连贯步法

头顶后场上正手网前连贯步法

二 前场至后场连贯步法

基本上也是四条线路:正手网前直线退后场;反手网前直线退后场;正手网前斜线退后场;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

(一)直线连贯步法

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恢复后,做一个并步后退步法,右髋向右后方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之后,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后场。

正手网前退正手后场连贯步法

反手网前退后场头顶连贯步法

(二)斜线连贯步法

正手网前斜线退后场: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恢复后,向后并步退一步,右髋向左后方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侧后方。由于髋部转动的幅度很大,需要左脚用一个向右侧转的小跳步,左脚尖朝着右侧边线。然后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后场。

正手网前斜线退后场连贯步法

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向后并步退一步,右髋向右侧方向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右侧方,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底线。

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连贯步法

第六节 被动步法

在羽毛球比赛中,有时因为判断错误或起动、移动慢,会出现来不及用主动步法还击的情景。此时,必须以较低中心的下手动作,加大步幅和移动频率来救球,这就是被动步法。被动步法不仅动作难度大,而且对下肢力量及灵活性的要求也较高。少年儿童运动员在学习了基本步法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学习被动步法。这里以难度较大的前场被动步法和后场被动步法为例进行介绍。

一 前场被动步法

被动上网步法与上网步法类似,但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因而在完成动作时的要求有所不同。除加速起动外,击球时的弓箭步要跨很大,重心较低,身体充分前倾,右臂前伸,身体右侧几乎碰到大腿,球拍几乎贴近地面。回动时,往往不能像主动上网那样以右腿支撑缓冲制动来回动,还需要借助身体和髋部的后拉,提高身体的重心,协助左右腿的回收完成还原动作。

二 后场被动步法

分正手后场被动步法和反手后场被动步法。由于它们之间动作的差异较大,这里分别介绍。

(一)正手后场被动步法

起动和移动与正手退后场步法大致相同,只是移动的重心和姿势较低,常以交叉步移动。由于正手底线被动时,球往往低于肩部,在移动到位时不可能使用腾跳步,只能使用向右后方的跨步以降低身体重心,配合手部完成击球动作。回动时,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脚向右脚稍稍回收,协助右脚回动,使身体姿势复原。

正手后场被动步法

(二)反手后场被动步法

从起动开始,左脚向左后方迈出一小步,以左脚为轴右髋向左后方转动,带动右脚前交叉移到左后方,接着左脚向左后方迈出较大的一步,并支撑身体重心。当右脚向左后方迈出时,左脚用力一蹬使右脚以较大的步幅在左后方落地,右脚落地的同时挥臂击球。回动时,身体重心先移向右脚,左脚向右脚稍微跟进帮助右脚回收,这时右髋转向正手网前方向。带动右脚移向体前,恢复到起动的准备姿势。

反手后场被动步法

第七节 步法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移动判断错误

球的落点在后场却往前场移动;球的落点在网前却往后场移动。来球在左(右)方却向右(左)方移动。这是比赛中最被动的步法错误。

纠正方法:这主要由于判断错误造成的,应多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对假动作及出球路线的辨别判断能力。

2)反应慢,移动慢

纠正方法:(1)应保持良好的准备姿势,每击完一次球后,就要回中心位置做好准备姿势,尤其要强调提踵、屈膝和全身自然协调。(2)通过多球练习(或按手势指令)作反应起动练习。(3)通过跳绳,跳石级,跳沙地,负重提踵等练习增强脚弓、踝关节和下肢的力量。(4)将各种步法练习正确,反复练。

3)步法与击球动作配合不好,不协调。

纠正方法: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最后一步正确。上网时,最后一步右脚在前,重心在右脚上,步幅宜大。后退时,最后一步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向右侧移动时,右脚在前,重心在右脚上。向左侧移动时,可视情况作脚在前或右脚在前,中心应在前面一只脚上。

4)哪里打完球就在哪里停着,未养成立即回中心位置的习惯。

纠正方法:(1)依手势的指令,在羽毛球场上反复做起动,到位挥拍“击球”,回动的练习。以上练习也可用多球进行。(2)进行耐力与速度耐力的训练,以加强移动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718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