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堂戏院没落的原因有哪些

仙堂戏院没落的原因有哪些,第1张

歌仔戏、布袋戏虽好,然而仙堂戏院不再放**总是美中不足的事,世界因此单调

不少。

我上初中的时候,是仙堂戏院最没落的时期。这时有了电视彩色机,而且颇有家家买电视机的趋势。乡人要看的歌仔戏、布袋戏,电视里都有;要看的**还不如连续剧吸引人;何况电视还是免费的——这一点对勤俭的乡下人最重要。为此,仙堂戏院失去了它的观众,戏院的售票**常闲得拍苍蝇打发时间,老板只好另谋出路。

到我离开小镇的时候,仙堂戏院一直经历着惨淡的光景。幸而几年以后,观众发现电视中的节目千篇一律,其实也和歌舞团差不多,又纷纷回到仙堂戏院的座位上看“奥斯卡金像奖”或“金马奖”的得奖**——对仙堂戏院来说,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到这时,捡戏尾的小学生才有机会重进戏院。

三十几年过去了,仙堂戏院外貌变了。竹子做的长条凳被沙发椅取代,铁皮屋顶成了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天花板,铁铸的大门代替咿呀作响的木门。当然最好的两个传统被留了下来:一是容许小孩子去捡戏尾;二是失窃的海报、剧照不予追究。三十年过去了,人情味还留着芬芳。

纵然电视有再大的能耐,**的魅力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从那些每天放学不直接回家,要看过戏尾才觉得真正放学的孩子脸上,就知道**不会被取代。                                                ——《仙堂戏院》

对孩童来说,儿时等着看尾戏是个美好的存在。早早地等,伸长脖子翘望;焦急的等,期盼那吱呀的木门早早打开。

如今的孩子,哪里还会等,哪里还有机会等。需要什么,父母家人便双手奉上。电视是他的,电脑是他的,iPad是他的,手机是他的……所有吃的玩的都是他的,没人争,没人抢,而这些,仿佛天生就该是这样,父母宠溺孩子,长辈宠溺孩子,朋友宠溺孩子……

这种宠溺,失去了很多乐趣,不仅孩子,父母长辈朋友的乐趣也消失许多。

小时候,看露天**。在拥挤的人群中转来钻去,嬉戏玩闹,大人们也不恼,只要不打扰他们看**,随便孩子们怎么闹,顽皮的孩子还会跟大人恶作剧。

**,在现代孩子的眼中,只存在于电脑中。至于**院,再不复戏院与露天**的乐趣。

在“乐土”上生活的童年伙伴们的身上,因为他们有着美好的精神世界,他们不受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为了使我们的后代不再过“辛苦辗转的生活”,或者“辛苦麻木的生活“……而过上“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那就必须战斗。如果不是这样,“一味姑息下去,则现在似的混沌状态,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这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在社戏中回忆童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8959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