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与财政部两者有什么不同,在制定经济政策上怎么分

央行与财政部两者有什么不同,在制定经济政策上怎么分,第1张

二者是平级单位,互相配合协调的关系。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财政中国人民银行(央行)都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二者互不隶属。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二者分工不同,财政部主管财政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主管货币政策。要说谁的实权大,一般认为是财政部,因为财政部管理国家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说白了,财政部管理着国家的钱袋子,国家的财政收入,支配权属于财政部,国家要搞建设,国防,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经费等等支出,都要财政部拨付。而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管理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可以这么说,你手中持有的人民币,和银行账户中的存款,都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通俗的说,财政部有权,可以对国家的钱有支配权; 中国人民银行有钱,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掌握货币发行权,只要开动印钞机,可以制造出无数的“钱”来。

好问题,在政府机构中两者是分别独立的部门,你对比看下两个部门的职能就会明白了

1、央行的职能

(一)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三)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五)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六)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七)经理国库。

(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十)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十一)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十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十三)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2、财政部

(一)拟订和执行财政、税收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其他有关政策;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拟订和执行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

(二)拟订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和执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涉外财政、债务的国际谈判并草签有关协议、协定。

(三)编制年度中央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央、地方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决算;管理中央各项财政收入,管理中央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有关政府性基金。

(四)提出税收立法计划,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审议上报税法和税收条例草案;根据国家预算安排,确定财政税收收入计划;提出税种增减、科目税率调整、减免税和对中央财政影响较大的临时特案减免税的建议;参加涉外税收和国际关税谈判,签订涉外税收协议、协定草案;制定国际税收协议和协定范本;承办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五)管理中央公共财政支出;拟订和执行政府并购政策;管理财政预算内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和财政预算内的国际收支;制定需要全国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拟订和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制定基本建设财务制度。

(六)拟订和执行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管理中央财政支持企业的支出;拟订并组织实施《企业财务通则》;负责监管中央直管企业财务,管理国有资本收益;汇总分析全国企业年度财务决算;负责资产评估行业的行政管理。

(七)办理和监督中央财政的经济发展支出、中央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中央财政投入的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负责农业综合开发;拟订并监督执行《企业财务通则》。

(八)管理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拟订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

(九)拟订和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编制国债发行计划;拟订政府外债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承担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和日本输出入银行贷款的对外谈判与磋商业务;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国际财政组织。

(十)拟订和监督执行会计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和监督执行政府总预算、行政和事业单位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指导和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审批外国会计公司驻华代表机构的设置。

(十一)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管理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

(十二)制定财政科学研究和教育规划;组织财政人才培训;负责财政信息和财政宣传工作。

(十三)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主要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经济。

2、内容不同:财政政策内容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关;货币政策内容与利率、信贷政策等相关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通常由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是由央行直接制定的。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当其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

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段话指的是剥削阶级国家怎么使用财政政策。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同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互不隶属。

1、中央银行资本金的所有权大都由财政部门代表国家或政府持有。

2、央行的利润除规定的提存外全部上交国家财政部。

3、财政部门掌管国家财政收支,央行代理国库。

4、央行——货币政策制定执行者,财政部——财政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协调配合。

财政部主要是保证政府收入稳定,所以主要的方向是财税,是税务总局和海关的虚线领导。人行主要是监管货币的流动性。是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的虚线领导。人行总行和财政部都属于国务院全体会议成员,在实际中的地位也不相上下,都是属于管理钱财的。发改委、财政部和央行,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三巨头。其中,发改委作为“小国务院”,居中协调平衡;财政部与央行一左一右,分别负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部于央行的关系:

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与央行的关系被形象的称为“连裆裤”,意指双方关系密不可分。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大财政、小银行”的年代,财政挤银行、银行挤票子,个中滋味又不知如何。甚至于1969年,人民银行总行直接与财政部合署办公,沦为财政的出纳,对外只保留中国人民银行的牌子。直到1978年,央行才独立于财政部,分开办公。从曾经的上下级到如今的平起平坐,双方的关系逐渐微妙起来。国家金库,名字很是唬人,仿佛洒满黄金的藏宝洞,遍地珠宝,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同于古代的实物国库,进入到信息时代,国库从有形走向无形,早已化作拥有巨额资金的银行账户,国家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支都通过国库账户进行集中收缴、拨付和清算。借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现代国库已经突破国家金库的概念限制,指向更为广泛的财政代表政府控制预算执行,承担府资产和负债的一系列管理职能。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万亿元,政府性基金85万亿,国有资本经营04万亿,社会保险基金81万亿,剔除重复的财政对社险基金补贴19万亿后,四本预算收入规模高达341万亿,按规定全部要缴入国库。这样海量资金的国库,不是金库却胜似金库,其管理权也必然是财政部和央行都不肯放弃的根本利益。因此,财政部的国库司和央行的国库局,为“经理还是代理国库”争扯不清已十数年。

央行和财政部没有关系,央行是直接归国务院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财政部拟订财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起草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执行。负责管理中央各项财政收支。编制年度中央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负责组织起草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及实施细则和税收政策调整方案。等职责。

扩展资料:

人民银行直属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下设中国人民银行机关服务中心(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时报社、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中国金融培训中心等。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都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全体会议成员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宏观调控部门,肩负“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大支柱职能,担负14项主要职责。

财政部是国家主管财政收支、财税政策、国有资本金基础工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部门,也担负着很多具体职责。

两个部门在国务院的具体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为维系和保障国家经济金融财政体系正常运转而努力。在具体工作上,两部门会有相应的协作和配合。

比如在宏观调控政策贯彻中,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密协作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宏观控制效应;在一些业务在,比如国库运转和管理方面,财政和人行也需要密切配合,因为人行经理国库。等等。

在权限上,财政部对人行的人员和公用经费预算指标和执行有审核、审批权,在这一点上人行是受制于财政部的。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管要置于国务院领导之下;人民银行对国务院有的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决定有履行的义务。

中国人民银行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定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却无最终决策权,最终决策权属于国务院。

财政部的主要职责是:

①拟定和执行财政、税收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其他有关政策;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

拟定和执行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

②拟定财政、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和执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涉外财政、债务的国际谈判并草签有关协议、协定。

③编制年度中央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管理中央各项财政收入等。

④提出税收立法计划;

⑤管理中央财政公共支出等。

-财政

-银行

理论上,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应该是平级关系

但实际上前者权力大于后者,因为前者是钱的来源嘛

对于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是领导

楼下的请注意,财政部的钱是由人民银行来的,我本身做的就是跟财政想关的工作,不是信口开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8705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