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是什么意思?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是什么意思?,第1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作品的来源通常是在平静宁静的状态下,一些强烈的情感和回忆自然地流露出来。诗人在平时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中,通过充分感受和体验,将这些情感状态和经历记录下来,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些回忆和情感可能是许多人都会经历或感受到的,所以诗歌作品能够引起读者共鸣,产生心灵上的共振。这也是诗歌在文学艺术中的独特价值所在。

  “写作”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置的五大学习领域之一。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为“写话”,第二学段(3~6年级)为“习作”,如何在三年级起步阶段,就让孩子们对习作产生兴趣,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是这样做的。

一、正确定位

三年级的孩子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较低,习作不应该要求过高。写作教学要让他们逐渐明白,习作是自己的一种生活需求,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再现,是自己情感的流淌。教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怀赏识,才能收获他们有灵性的文字。

与过去所有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的要求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我班学生写的《我的烦恼》,有的写爹妈老是背着他翻看他的作文,他感到很烦;有的写妈妈总是要她多喝水,她感到很烦;有的孩子写最烦的是父母每个周末都要让他做很多的练习,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从选材上看,这些习作没有什么新意,但如果就此给这些习作打不及格分,就会泯灭孩子用习作来表达心声的热情。在不否定孩子“真情流露”的前提下,教师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恰如其分地给予引导。习作,顾名思义就是练习写作,是孩子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进行的练笔。既然是种练笔,就应该降低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鼓励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

二、指导得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回顾整组课文,分析课文是怎样写人的,从中感悟写法。细心的学生发现,这一组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写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相关人物围绕一件“平凡事”展开对话,也是这一组各篇课文的突出特点,写人的习作就可以学学这种写法,以一件事写人,试着写写对话。要求不多,就先学这一点。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其实,要求越多,学生越把握不住要点。有这样一个故事: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讲演时,马克・吐温非常恼火,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块钱。对于老师来说,我们千万不要做费力不讨好的牧师。

传统的作文指导往往是按一种模式进行:审题――讲方法――习作。关于“怎样写”,虽然老师讲了不少,但是学生还是不会写。作文到底教什么呢?应该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主导意识过强,喜欢领着学生逐一观察、口述,有时还把相关的句式、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生搬硬套,这种倾心倾力的指导,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缺乏独特的体验,是不可能表达真情实感的。叶老说过:“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实感受不写。”我认为,只要我们让孩子知道作文就是叙述自己经历的事,就是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学生就乐于表达,就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另外,应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多读几遍,仔细修改,这种习惯一定要养成。老舍先生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这样的写作“窍门”,值得教师和学生借鉴。

三、讲评及时

对学生激情发挥的习作及时给予评价、点拨,效果更好。当然,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要做到这点不容易,教师会很辛苦。这是需要动动脑筋的。 评语 要具体,但不要面面俱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内容具体”之类的泛化评语,犹如隔靴搔痒,写了也白写。降低要求,从孩子的实际入手批改习作,你会发现孩子们真的了不起!该肯定的一定要肯定,这也不要,那也删除,边改边抱怨,恨铁不成钢,激励性语言太少,学生会丧失习作信心,视习作为畏途,所以,赏识和肯定实在是太重要了。孩子的习作,不管写得如何,只要是认真写出来的,都要给予积极评价,不要改太多,文章用语不规范,句子不通顺,甚至离题了,都应实事求是地给予点拨,鼓励学生自己修改。像一朵花一样漂亮的习作毕竟不多,甘甜的苹果也有一个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让我们对孩子的习作多些鼓励,多些呵护,多些赏识,激起他们对习作的兴趣,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作者单位

思茅一小

◇责任编辑:刘岭南◇

读过的诗歌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

  都在意料之中

真情流露是对一个人的感情在不经意之间表现出的喜欢与爱慕、仰慕、爱护、感动之情。

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是共度时艰的互相鼓励扶持,

是美梦成真的欢喜,

是那下意识反应不过来的护在身后和泪流满面

1当今简阳沱江一桥的资料

四川简阳沱江大桥,又称沱江一桥,位于国道318(319)线简阳城区内,跨越沱江河流,该桥始建于1967年,1996年进行了加宽改造。

大桥 全长59008米,主体为砖石结构,主桥为9孔40米悬链线双曲拱桥,引桥为8孔20米圆弧线双曲拱桥,净矢跨比为1/5,桥面净宽为:净—10+225米人行道,设计荷载为:汽车—15级、挂—80、人群—35KN/M2。2006年大桥加固改造。

2008年7月25日,汶川地震后被鉴定为危桥的简阳沱江大桥被爆破拆除。

2008年7月25日下午4点,380公斤炸药被爆破专家提前安装在桥身、桥墩上,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在四川简阳市数万居民的注视下,年满40岁的桥坚强----沱江一桥,桥身尘土飞扬,江水震起浪花。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围观者却愕然发现——大桥岿然耸立,桥拱和桥面都完好无损。此后被迫加大爆炸力度再次拆除。

2011年4月27日,简阳重建的沱江一桥及东溪大道胜利实现通车。

2用一首诗来形容我的家乡简阳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搜索“微诗词”后关注,可以求藏头表白诗、打油诗、爱情诗、祝福诗等等。

诗是诗人对当时情景及所处环境感受的表达方式。无论是离骚体、古诗体、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

最优美之处在于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来闪现出诗的时代光环。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

诗美是艺术美的最高体现。诗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称。

3简阳沱江河的历史 注:一定要是历史

古往今年,沱江的上源五支有许多不同名字,如毗河又叫郫河、毗桥河和前江,湔江又叫半淙水和中江;石亭江又叫妥江、沉犀江和后江,绵远河又叫绵阳河。

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不少传说。毗河流域里的新都繁阳山,据说是汉代道教天师张道陵修炼的地方,上面还有浴丹池、通仙井和麻枯洞;石亭江南边七里,有着东汉孝子姜诗的家。

姜诗的老母爱喝石亭江的水,因为那水甘洌可口;爱吃石亭江的鱼,因为那鱼鲜美无比。姜诗夫妇每天总让小儿去挑水捕鱼,供奉老母。

有一天,这可怜的孩子失足落水,淹死在石亭江中,姜诗夫妇忍住悲痛,瞒着母亲,亲自挑水供水供鱼的重担,只说儿子到成都求学去了。到了冬天,还假装缝制棉衣,送往成都,实际上是把棉衣和泪水一齐抛向江里。

姜诗夫妇的孝心,终于感动了上帝,他家门口忽然涌出一股清泉,味道和石亭江一样的甘甜,每天早晨,泉水里还蹦出一对鲤鱼,让姜诗维持母孝之道。至今,这个孝泉还在,但鲤鱼早已没有,泉池周围形成了一个大集镇,名叫孝泉镇。

沱江在金堂峡河段:古代称为金堂江,以下又称中江。过了金堂峡,进入汉代叫做牛县的简阳,所以江名又称牛水或牛江,唐代那里又称雁水或雁江。

接着,江流通过资阳、资中县境,古代又有资江之名。资中县东南江边有个唐明渡,相传安禄山造反时,是唐明皇带着杨贵妃逃亡摆渡的地方,这段江流又称珠江。

接着,沱江又流过内江,包围城市绕了半圈,留下李白的著名诗句。接着流过富顺县,那里的江名又称金川,宋代方志上称力釜川,釜就是锅,说江流环绕县城,很象一口锅。

沱江两岸崩落的大石留在江心里,叫作“三台七曜石”,实际上那是七块巨石分为两层,也算是古代的一处名胜。接着,江流到达泸州,汇入长江,在泸州那里,晋代《华阳国志》提到江中有“大阙、小阙”,那可能呈十分巨大的礁石。

相传沱江汇入长江之处,江面十分宽阔,夏天涨起了洪水,“两江环合,弥漫浩渺”,好象大海一般,泸州人把这种景色称为“海观”,而且曾在江边盖起了一座海观楼。据说《封神榜》里的周朝大官尹吉甫就生在那里。

尹吉甫的儿子尹伯奇,因为忍受不了后母的虐待,曾在山腰一块大石上作曲弹琴,抒发心中的悲愤,最后跳进江中自尽。那块石头后来称为抚琴台。

由于诸葛亮《出师表》里有“五月渡泸”这句话,于是后人在泸州江边上修起了一座渡泸亭。东面的堡子山,又称得功山,相传是诸葛亮渡江前扎营的地方,山下有条小溪,名叫马谡溪,相传马谡的部队就驻扎在那里。

不过,从宋代起,考古家们研究过孔明渡泸的地方,大家都认为他渡的是金沙江,而不是这条沱江。

4描写简阳的作文,真情,朴素,自然流露出情感

在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那就是我的家乡——简阳,在简阳,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那就是海上花园。

听爸爸说,以前的海上花园,杂草丛生,荆棘密布,很少有人到那里去。靠里面也只有几幢落了漆的土房子和一条弯弯曲曲的泥土道,一旦下雨,泥土道就会出现大水坑,人的脚一旦踩下去,整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

2007年以后,海上花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一幢幢高楼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小区内干净整洁,草坪修建得整齐美观,闪着绿油油的光,五颜六色的花竞相开放,而且鸟语花香,真是居住的好环境。以前随处可见的垃圾换成了方便的垃圾桶,以往常见的自行车换成了崭新的汽车、摩托车,一个个宽阔的娱乐广场从工人们的手中修建而起。晚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闪烁,倒影在碧波荡漾的沱江河上,交相辉映,熠熠发光。大人们纷纷到音乐广场跳健美操,小孩子则陆续到健身器上锻炼身体,老人们悠闲地在公园里闲逛,不一会儿,爽朗的笑声传到了灿烂的星空•••••最近在沱江河上,还修起了雄伟壮丽的沱三桥,它将新城和旧城连接起来。现在,我们到阿婆家去都非常方便了。

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海上花园一定会变得更干净,更漂亮,我们简阳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富强。以后还会有一些清洁机器人呢;家里的用具都是太阳能的,根本不需要电;街上还有自动按摩路••••••哇卡卡,是不是非常爽啊,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努力吧!

5形容“乡味”的诗句是什么

形容“乡味”的诗句是

1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年代: 宋 作者: 苏洵

2 乡味珍彭越,时鲜贵鹧鸪。《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3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送王昌龄之岭南》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4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送王昌龄之岭南》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5 莫笑海滨乡味,尊前会有知音。《朝中措·暖风帘幕卷春阴》年代: 宋 作者: 管鉴

6 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7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谁言风沙中,乡味入供具。《谢张泰伯惠黄雀鮓》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6四川沱江的详细资料

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中部。发源于九顶山南麓,南流至金堂县赵家渡后称沱江,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等地在泸州市注入长江。长655公里(407哩),流域面积28,000平方公里(10,810平方哩)。 略平以下可通航。

沱江是四川一条与众不同的大河。 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又名茶坪山。这座山里的东、中、西三处分别流出许多溪流,逐渐汇成三条较大的支流:西边一条湔江,长139公里;中间一条石亭江,长141公里,东边一条绵远河,长180公里;它们汇合在金堂赵镇附近,才正式成为沱江干流。因为绵远河最长,所以现在把它定为沱江的正源,另外两条就算旁系支流。

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千米,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千米。从源头至金堂赵镇为上游,长127千米,称绵远河。从赵镇起至河口称沱江,长522千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10毫米,年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其中岷江补给约占334%。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867万千瓦。干流长年可通木船、机动船,中下游支流多已渠化。沱江流域森林覆被率仅51%,为四川各河中最低者,沱江流域内有成都、德阳、内江、自贡、泸州5座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厂多达千余座,是四川省工业集中之地,人口密度之高冠于其他各河。沱江流域又是四川最大棉、蔗产地

沱江发源于海拔4984M的九顶山。分三条水流。东源:绵远河长180KM,中源:石亭江长141KM,西源:湔江长139KM,在金堂县赵镇附近相汇,成沱江主干流。另外,沱江源头活水还来源于清白江和毗河,这样它就有了5个源头,并且,岷江水网交错其间,流域被打乱,沱江里还流淌着岷江的水。所以,沱江不像其他河那样泾渭分明 ,是一条混血的江。但最后,由于绵远河最长,就把它定为正源。

沱江河道曲折,从赵镇到泸州市,长522KM,比直线多出了211倍。沱江河床并不平坦,而是岭壑相交,崎岖起伏。虽不利于航运,但它却是通航却很早。

沱江三峡第一峡金堂峡,全长13KM,像个大“S”,右岸是炮台山,左岸是云顶山,江宽100M左右。南宋末年,四川人为抗击元军入侵,在长江支流险要处修筑城市,保护自己。现在云顶山上就有个当时修的云顶石城。第二峡,月亮峡,从资中县登瀛岩到归德乡,全长21KM。这里山陡但不高,气势比不上金堂峡。这里岩石易风化,所以形成很多洞穴,江中也有一些坍塌的巨石。洪水时,江宽不过200M。第三峡,青山峡,在富顺县安溪镇境内,全长只有2KM,两岸的金钱山和青山岭原本连接为同一山脉,被沱江硬生生的切断,所以江宽不到120M。据说明朝时建文帝曾流落到这里,并在金钱寺出家为僧。

河口年平均流量982立方米/M,河口江宽562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8688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