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带“雨”字的古诗词有哪些?,第1张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rain]。

  查慎行诗多纪游吊古之作,又多作组诗。古体如《中秋夜洞庭对月歌》、《石钟山》、《五老峰观海绵歌》;近体组诗如《金陵杂咏二十首》、《荆州杂诗六首》、《邯郸怀古三首》、《汴梁杂诗八首》、《建溪棹歌词十二章》、《桂江舟行口号十首》等,都颇著名。反映民间疾苦的篇章则不多,只有《秦邮道中即目》、《芜湖关》,《白杨堤晚泊》、《芦洲行》、《悯农诗》、《赈饥谣》等诗,写及了这方面内容。

  查慎行的诗“平生所作,不下万首”(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后经他删定为4600余篇,按时地编次为《敬业堂诗集》48卷,《续集》 6卷,另有《词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绝少,《敬业堂文集》3卷,《别集》1卷,共100余篇,子孙搜访汇编而成。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诗中的对句。

  诗作选摘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青溪口号二首

  来船桅杆高,去船橹声好。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

  桥坏笮系绳,水浅牛可跨。牛背度溪人,须眉绿如画。

  渡百里湖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初入小河

  鱼米由来富楚乡,入秋饱啖只寻常。如今米价偏腾贵,贱买河鱼不忍尝。

  秋花

  雨后秋花到眼明,闲中扶杖绕阶行。画工那识天然趣,傅粉调朱事写生。

  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邺下杂咏(四选一)

  一赋何当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

  大小米滩

  掀波成山石作底,风平石出波弥弥。秋天一碧雨新洗,大滩小滩如撒米。

  集杜集(选一)

  漂泊西南且未还,几曾蒿目委时艰。三重茅底床床漏,突兀胸中屋万间。

  初得家书

  九十日来乡梦断,三千里外客愁疏。凉轩灯火清砧月,恼乱翻因一纸书。

  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雨过桐庐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汴梁杂诗

  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禅代事何轻!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

  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

  寒夜次潘岷原韵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银鬛金鳞照坐隅,烹鲜连日赐行厨。感逾学士蓬池鲙,味压诗人丙穴腴。

  素食余惭留匕箸,加餐远信慰江湖。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

  地险昔曾当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代: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闻一作:听)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注释

 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指故交。

 暝:指黄昏。

 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维扬:即扬州。《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遥寄:远寄。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赏析

 该诗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诗人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又抒发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全诗前半写景,后半写情,景与情完美融合,写景愈真切,其情愈深,显得浑成自然,韵味悠长。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之所以在宿桐庐江时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他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那是不够的。诗人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这种漫游,就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诗人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读者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读者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像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会分外显得吃力。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全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该诗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与乡思寄给朋友,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加突出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

 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解闷十二首》: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殷璠《河岳英灵集》:浩然诗,文采丰萁,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

 皮日休: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何逊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早寒江上有怀》、《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一味妙悟而已。

 苏轼:子瞻谓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樊泽: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

 蔡传:孟浩然诗组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王士碌曾举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闻一多: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孟浩然,这首诗写诗人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下面是此诗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和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作者: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注音:

 shān míng wén yuán chóu ,cāng jiāng jí yè liú 。

 fēng míng liǎng àn yè ,yuè zhào yī gū zhōu 。

 jiàn dé fēi wú tǔ ,wéi yáng yì jiù yóu 。

 hái jiāng liǎng háng lèi ,yáo jì hǎi xī tóu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阅读答案:

 (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

 答: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的归宿,而自己空度岁月,无所归依,心情也急切不安。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②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

 (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

 答:独客异乡的悲苦、孤寂;对扬州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仕途失意、前路迷茫的抑郁苦闷。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翻译:

 黄昏山中的猿啼令我悲愁,夜晚的沧江急急向东奔流。

 风吹两岸木叶发出飒飒声,月光惨淡映照着一叶孤舟。

 建德啊并不是我的故乡,我怀念扬州过去的朋友。

 让我把两行相思的清泪,随江水寄到大海的西头。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字词解释:

 1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指故交。

 2暝:指黄昏。

 3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4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汉代,建德桐庐同属富春县。此外以建德代指桐庐。

 5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6维扬:扬州的别称。《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7遥寄:远寄。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8海西头:指扬州。古扬州幅员广阔,东滨大海,在海之西,故云。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赏析: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之所以在宿桐庐江时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他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那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读者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人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像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会分外显得吃力。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

  孟浩然轶事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时年已经40岁的诗人孟浩然来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他却落第了。不用说,他此时的心情极为郁闷。而他在湖北襄阳隐居时就曾努力读书写作,30年来,他真可谓拥有了满腹文章,而且他也得到诗人王维和宰相张九龄的大力赞扬,使得孟在长安也颇有诗名。但他在应试时却竟然失利,不难想像,他内心里自然也就更为懊丧了。

 早些时候,孟还记得在一次诗人聚会时,因他诗中有一联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便深深赢得大家的一致赞赏,以为像这样清绝的作品一般人是难以写得出来的。对此,诗人自然也颇为自负。但命运就是喜欢跟他闹着玩儿,他在这次原以为胜券在握的考试中居然又未能如愿!

 他也曾想直接给皇帝上书,要求面试以求取功名,但生性清高的诗人一时又觉得难以启齿;所以,事情就在这样犹犹豫豫中给拖着了。然而,假如就这样两手空空儿地回返老家,那他心里无疑又是很不愿意的,毕竟这次出来的目的还远远未能达到嘛。于是,他遂在好友王维的住处写了一首题为《岁暮归南山》的诗,用以表明自己这种进退维谷的心境。

 刚写罢诗,王维就进来了,一眼瞥见孟这首新作写的是: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满窗虚。

 刚读一遍,王维便很是欣赏了,但他又不觉极为感叹。他不是不想帮好友的忙,但如今又如何才能帮得上一个真正的大忙呢?正在苦思冥想之际,忽然有小书童急匆匆地过来向王大人报告:皇上就要驾临了!王维一听,心里便不由慌张起来,该怎样把孟浩然推荐出去而又不违背圣旨呢?而此时的孟浩然则无疑更为紧张,他想要就此去叩见皇上,但只是如今,他的身份?……

 正在此时,玄宗的脚步声越发近了;眼看着玄宗就要推门进来,王维遂把孟浩然往他床底下一指并轻轻一推,自己则慌忙出来迎接皇上大驾光降。等待玄宗坐定,此时,王维却也不敢隐瞒这房间里还藏有诗人孟浩然;因为他知道皇帝万一知道后,这欺君之罪的结果会是什么。

 玄宗在获悉眼下即有知名诗人孟浩然在此,也很高兴地对王维说道:此人的诗名朕早就知道了,现在他既然在这里,那就请出来见见何妨!这样,当下便有诏命孟浩然出来叩见皇上。玄宗和蔼地询问孟浩然:爱卿带来了诗作吗?孟急忙奏道:因来得匆忙,偶然间还没带呢。玄宗便笑着说:诗人嘛,能有不当场写作的么?卿如今当场给朕赋上一首何如?这样,孟遂把刚才才写好的诗作以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朗吟起来: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

 正当听到不才明主……,还没等到孟浩然把全诗念完,玄宗就极不耐烦了,一挥手便蛮横地叫孟停下来,怃然道:要知道,这只是卿不来求官而已!事实上,朕却并未抛弃卿呀,而卿却居然在诗中要来诬陷我了?!说完,他遂让孟回归终南山去了。

 在求官路上碰了一鼻子灰的诗人孟浩然,只得失意地离开了京城长安;但由于他那卓绝的诗才,历来就成为评论家们几乎是一致赞赏的对象,这恐怕正是玄宗所始料未及的。而人生的道路无疑有很多条,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即是其形象化的说法;而诗人孟浩然的最终成就也证明了他不做官,也依然能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事功彪炳的人物之一。这当然决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诗人并没有自暴自弃地对待人生呀!因为只要做到自重并去发愤图强了,这样,即便是拥有最高权力的人物也奈何不了你奋力前行的步伐!

  个人资料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字浩然,号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与王维并成为王孟。其刚正志高,但仕途坎坷。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浩然的诗歌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相交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 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关注公众微信号:miyu_88,精彩内容无限推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853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