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1张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这一天,细雨纷纷飘洒,路上远行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哪里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山村。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1、《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念故都的繁华景象

描绘了中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可谓宋代社会一部形象化的百科全书,其画表露出的是对汴梁生活的赞美和怀念,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如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

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物正匆匆进城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磨肩擦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

汴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九流三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画面又展开一幅从容的景象,有张有驰,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节奏感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

《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五百五十余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

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

可贵的是,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因此,它还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表达了作者怀念逝世亲人的的思想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98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