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的历史人物

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的历史人物,第1张

谈迁(1594-1657),一辈子的精力放在编撰《国榷》上。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史,共500万字,取名《国榷》。

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随人北上,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

扩展资料

《国榷》的故事: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

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书稿即将付印前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每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夜难安寝。

可是,他却没有放弃,并决定重新撰(zhuàn)写。当时谈迁已经是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了。经4年不懈努力,日夜奔波,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1653年)。

-谈迁

你好,这很正常啊,因为你现在才大一,对世界有太多的探知欲望,应该说是还没步入社会,当然也可以说大学也是一个小型社会,所以你才刚刚走进社会对于任何知识都有及大的需求量,这也证明了你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爸爸妈妈的好孩子,一定是国家将来的栋梁。

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就是感兴趣,一时兴起大都会半途而废。

比如学吉他,要是每学会一首曲子,从中感受到快乐,循序渐进的一直学下去,便可以称之为兴趣。如若弹个两三天便感觉手疼头疼,别人说你弹得不好便放弃了,就是一时兴起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856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