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有娶妻吗?

公子扶苏有娶妻吗?,第1张

应该娶了,娶的还是李斯的女儿。史书记载秦始皇和李斯是儿女亲家,公子们都是娶李斯的女儿,李斯的儿子娶的也都是秦国的公主。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更应该如此。至于说子婴是扶苏的儿子这点值得怀疑。子婴诛杀赵高之前曾经和自己的儿子密�策划,这样看来子婴的儿子也不小了,扶苏被杀时不过30岁左右,到子婴诛杀赵高也不过四五年的时间。

1、敢于直谏

扶苏,秦始皇长子。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拘捕审讯咸阳城的术士。术士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

扶苏针对始皇帝坑术士一事,曾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2、逼令自杀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当年七月,行至沙丘时病重,秦始皇命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当时遗诏已经封好,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就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

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使者在旁边一再逼迫催促,扶苏对蒙恬说:“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说完便自杀而死。扶苏死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扶苏素有贤名,所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二世暴政时,陈胜说:“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已经很久。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就因为扶苏屡次规劝秦始皇的缘故,秦始皇就派他领兵驻守外地。

现在传闻扶苏并没有罪,秦二世却把他杀害。百姓都听说扶苏贤明,却不知道他已死。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下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拥戴他。楚亡后有的人认为他已死,有的人认为他逃亡躲藏起来。现在要是我们冒称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天下人们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庙宇

扶苏庙,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境内,据说扶苏和大将军蒙恬率军在此筑城戍边抗击匈奴,但却遭到奸臣陷害含冤而死。扶苏死后,当地百姓为纪念扶苏,特在此地建造扶苏庙。此后历经北魏孝文帝元宏“遣有司谕祭”,唐太宗李世民敕封“柏枝大王”,并令尉迟恭督工扩建庙院。北宋建隆年间,因扶苏庙有数株千年柏树,故改称“柏枝神祠”,后又经元、明、清各朝多次维修。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进帝号,称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称帝后的秦始皇直至病逝都未册立太子,给秦帝国的权力继承留下了巨大隐患,最终导致长子扶苏被赵高、李斯合谋赐死,其他子女也都被二世诛杀。在始皇去世仅4年零3个月后,秦帝国大厦轰然倒塌。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秦始皇不可能不知道确立继承人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那么,秦始皇为什么到死都没有立太子呢?

有说法是始皇恶言死,所以不立太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出巡都有寻找仙药的意图,渴望长生不老。的确,秦孝公44岁病故,始皇的父亲庄襄王34岁即去世,而统一天下时,始皇已经39岁了,这不得不让秦始皇产生巨大的危机感。不过,《史记》中所载“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告诉我们的只是秦始皇不愿听到“死”,更不愿接受自己也会死这一事实,毕竟,有哪个帝王愿意听到臣子跟自己“言死事”呢?

但就此解读为秦始皇不立太子与“恶言死”有关,似乎牵强。战国时期秦国就已有立太子先例,如秦孝公太子赢驷、秦昭襄王太子赢柱,这些都是先王在世时就册立太子的案例,可见,立太子并不等同于“立遗嘱”那样会让秦始皇觉得忌讳。何况秦始皇在世时就已开始大修陵墓,显然,他对死亡是有准备的。那么秦始皇究竟怕不怕死呢?怕!凡人尚且怕死,何况是帝王呢?汉武帝、唐太宗,哪一个不是幻想着吃仙丹以图长生不老呢?秦始皇遍寻方士,不也是为了寻找仙药吗?

但这只是一个人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时的正常心理状态,并不等同于秦始皇怕死怕到连立太子都忌讳的地步。这个问题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时,在博浪沙遭遇刺杀,但幸免于难。这次刺杀并没有让秦始皇放弃出巡,反而在此后又两次出巡。可见,秦始皇并没有因为这次暗杀就怕死怕到从此躲在深宫之中不再外出。张良策划的这次袭击行动,并没有改变秦始皇的行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秦始皇的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秦始皇一生遭遇三次著名的刺杀,一次是在尚未统一六国前的荆轲刺秦,第二次是高渐离刺秦,第三次就是张良策划的博浪沙刺秦。这三次刺杀时间跨度长达八年,特别是第三次刺杀,已是秦统一的两年以后,这不得不让秦始皇认为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六国的贵族子弟还在为了“故国之仇”进行着各种反抗和报复。

在秦始皇众多儿子当中,长子扶苏是最有潜力成为继承人的一个,他不仅时常跟在始皇身边,甚至针对国家大事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与秦始皇主张的铁腕政策不同,扶苏主张以怀柔安抚六国遗民,这也导致了“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的结果,这一结果让扶苏远离了朝堂,但并不意味着远离了继承人之位。因为蒙恬说的很明白:“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如果秦始皇真的放弃立扶苏为继承人,又岂会授其军权,让他成为30万大军的监军呢?那么秦始皇究竟恼怒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让扶苏北上监军呢?

明朝张居正在评价扶苏时用了“仁懦”二字。的确,过于仁慈的扶苏让秦始皇不得不担心他继位后能否镇得住蠢蠢欲动的六国贵族。秦始皇有理由产生疑问:在如此高压的政策下,六国人士尚且敢对秦始皇发动报复袭击,那推行仁政的扶苏能让秦帝国继续平稳吗?他能斗得过那些六国贵族吗?

事后证明,过于仁孝成为扶苏最大的性格缺点。当赵高和李斯的假诏书传来时,扶苏甚至都没有怀疑就要自尽,这种心态对于一个即将面临残酷政治斗争的储君来说,是不合格的。因为在接到诏书时,蒙恬就首先起了疑心,毕竟在未立太子的情况下,始皇怎么会突然做出让30万大军的监军自尽的决定?这完全不符合常理。但扶苏却没有听从蒙恬复核诏书真伪的建议,快速自尽。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扶苏身上所表现出的“仁懦”就让秦始皇不得不担心秦帝国能否真的延续万世。始皇真正恼怒的是扶苏所主张推行的宽仁,所以,让扶苏北上监军,应当是秦始皇有意的历练,他希望通过现实的残酷,让扶苏认识到目前的危机,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成为秦始皇心中那个完美的继承人。

始皇沙丘病逝前,要求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这已经明确表明了始皇是有意让扶苏继承帝位的。可见,扶苏从一开始就被秦始皇当成了继承人来培养,但扶苏治国理念与自己相左,不得不让秦始皇暂缓了立太子的决定,反而用更多的时间来让扶苏去亲历帝国目前的现状。可惜,始皇的这种想法,却给了赵高改朝换代的机会。在明知扶苏、蒙恬手握30万大军的前提下,赵高、李斯却仍然相信一份假诏书就能将其诛杀,足见赵高、李斯是知道扶苏的软肋的,而这也正是秦始皇所担心的。

公子扶苏

作者:风之岸

简介:人都说,公子扶苏是最像始皇帝陛下的儿子,可是……却也不像。

始皇帝铁血手腕,冷冽无情,公子扶苏温润谦和,贤明在外。始皇帝建黄陵,造地宫,可是他……却被流放上郡,被逼自杀。

不甘,重来!

这一世,六国统一,他初出人世懵懂不知,却有人已守护身旁,为他披荆斩棘机关算尽,只是……历史重演时,这一局他要如何扳回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8321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