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啥会没有爱憎恨?

人为啥会没有爱憎恨?,第1张

人类是情感生物,爱憎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但是,有时候人们可能会感到自己没有爱憎恨,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 抑郁症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人们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包括对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感到自己没有爱憎恨。

2 麻木状态

人们在经历创伤或者长时间的压力之后,可能会进入一种麻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能会感觉自己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无法感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包括爱憎恨。

3 社交隔离

社交隔离也可能导致人们减少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从而减少了对他人的了解和关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感觉自己缺乏爱憎恨的情感体验。

4 个体差异

除了以上原因外,个体差异也是导致人们没有爱憎恨的原因之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程度,有些人可能由于遗传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相对较少的爱憎恨情感体验。

总之,人为什么会没有爱憎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健康、社交环境和个体差异等等。如果你感到自己缺乏情感体验,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便得到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1、忽略其讨厌对象的优点。

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像拿着放大镜一样去看他的缺点,而忽略其优点。

但每个人都是有缺点和优点的,可是在“厌恶/憎恨倾向”的驱使下,我们就会扭曲事实,以至于我们会忽略对方的优点,不能客观、理性、正确的评价一个人。

以前有个同学,跟我吐槽他的领导。他们是销售部门,领导就喜欢好大喜功,忽悠上级领导,同级拉资源不择手段,管人特别细致导致下属没法开展工作。

总而言之,在他眼中领导没一点好处。

通过一点一点深入沟通,最后才知道领导交代的事情做不好而经常会遭到批评,导致他特别讨厌甚至憎恨领导。

所以在憎恨的驱使下,他觉得领导一无是处。是啊!人天生就会讨厌和憎恨那些讨厌和憎恨自己的人。

我尝试着开导他,试图站在中间立场看待领导。

他也意识到自己受到“厌恶/憎恨倾向”影响了,跟我讲他领导其实能力挺强的,做PPT也是高手,部门长经常找他修改PPT,文章写的也是一流,公司的公众号文章都由他审核等等。

你想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次因为“厌恶/憎恨倾向”而不能客观的看待他人?

2、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

我们经历过糟糕的事情后,会对这种事情的环境进行记忆。每当这种环境复现,我们的心情也会糟糕起来。

我是比较讨厌下雨的,因为小的时候只要下雨,家里的房子就会漏水,这引起我对雨非常厌恶。

所以每当有下雨的场景,我就会莫名其妙的烦躁。

古代花拉子模这个国家有个特别的风俗,凡事给国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职位都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信使则被送去喂老虎。

仿佛觉得这个坏消息是信使导致的,其实跟信使一点关系也没有,只不过通过他知道了坏消息。

当我们看到这个信使就会想起来坏消息,出于对坏消息的厌恶,也会对信使产生厌恶和憎恨。

3、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

这种扭曲往往很极端,导致人们的认知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当世贸中心被摧毁的时候,许多巴基斯坦人立刻认为是印度人干的,而许多穆斯林则认为是犹太人干的。

这种致命的扭曲通常使得相互仇视的双方很难或者不可能握手言和。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很难和解,因为一方历史中记载的事实与另外一方历史中记载的事实大相径庭,很少有相同之处。

我该怎么办?

“讨厌/憎恨倾向”是让我们被讨厌和仇恨冲昏头脑,失去理智,做出令人意外的行为和决策。

理解了这个倾向,在生活中应该去掉自己的偏见,天生的偏见。尽量用客观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每个人,每件事。

总结

“喜欢/热爱倾向”和“讨厌/憎恨倾向”是我们天生自带的。

它们就像有色的眼睛一样,帮我们过滤掉很多有用的客观信息,由于个人的好恶偏见,导致我们缺少做决策时缺乏客观事实做依据,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两个倾向还带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热爱倾向让我们少“爱”一点,看到不好的一面。憎恨倾向让我们少“恨”一点,看到好的一面。而这一切只为了收集客观公正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每种倾向像极了中国的阴阳,因为只阴不阳和只阳不阴是不存在的,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被我们个人的好恶给自动忽略掉了,只看到我们自己想看到的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7368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