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的故事

窦娥的故事,第1张

  窦娥家居山阳县,知书达礼,孝顺父母。她的父亲窦天章,自幼饱读诗书,满腹才学,时运不济,屡试不中,不幸又死去妻子,留下年幼的女儿窦娥,父女相依为命,饥一顿饱一顿艰难度日。邻舍有位蔡婆,年轻守寡,有个独子叫蔡昌宗,母子俩有丈夫留下的产业,靠放债取息过日子。窦天章手头拮据,常向蔡婆借贷,到期无力偿还,蔡婆并不深究,因为她很喜欢窦娥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便能善解人意,看着她常与昌宗一起玩耍,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蔡婆早已有意聘她为媳。

  又逢春试大比之年,窦天章有心进京应试,赚个好前程,却又无处安置女儿,蔡婆赶过来劝慰窦天章放心进京,自己想收养窦娥为媳,从此窦天章所欠债息一笔勾销。窦天章虽然舍不得女儿,但这也是最好的安排了,蔡家是世代书香,为人本分忠厚,女儿住在她家有吃有穿,有人疼爱,日后长大又有了好女婿,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也就答应下来。蔡婆立即取过他的债据送还,又赠他银两一路花用,窦天章接过债据收下银两,心如刀割,从此就要与女儿长别,为了前途,他也顾不了许多了。

  窦天章离开楚州后,杳无音讯,小窦娥在蔡家帮助佣妇洗衣扫地,烧饭做菜,每日做过细活做粗活,勤劳能干,深得蔡婆喜欢。十年寒暑过去,窦娥出落成一位美丽端庄的少女,蔡婆择吉日为一双儿女完婚。

  婚后,蔡昌宗每日寒窗苦读,窦娥操持家务,一家人日子过得平静和顺。

  又逢京城大比之年,蔡昌宗要去京城应试,蔡婆不放心儿子独去,请帮佣张妈的儿子张驴儿护送蔡公子进京应考。

  张驴儿自小不知长进,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张妈原也是奸刁之妇,对儿子纵容娇宠,不加约束。乎日张驴儿常去蔡家做些闲工,因为声名狼藉,早已到了成家的年龄,无人敢把女儿许他为妻,他对女色更加垂涎。因他去蔡家可以随便出入内宅,常有机会看见窦娥,每逢见到这位美丽善良的少奶奶,两眼直勾勾的六神无主,百爪挠心,恨不能让蔡昌宗暴病身亡,将窦娥变成自家媳妇。

  这日张妈将护送蔡公子进京的差事告诉给张驴儿,张驴儿喜出望外,蔡公子自幼文弱,人情世故,诸事不懂,这次离家赴京,一切还不听任他的摆布若在半路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害死,回来急报凶信儿将蔡婆急死,只剩下一个既无娘家又无婆家的窦娥,还不是由着他娘儿俩任意摆布他将这害人的诡计说给妈听,张妈不加阻拦,反而十分赞同,这下子儿子的媳妇总算有了着落,外带还有一份不少的家业,心中甚喜,悄声叮嘱儿子,事情一定要办得严密。

  蔡婆送儿子启程离家,备吃、备穿,忙了几日,上路时候,婆媳二人千叮咛万嘱咐张驴儿仔细小心伺候公子,不得有丝毫马虎大意。张驴儿诺诺连声,一路上殷勤伺候公子,公子住店,吃饭都不用操心。晓行夜宿,不觉主仆已来到淮河岸边,赤日炎炎,两人走得汗流浃背,河面上凉风习习,顿觉十分凉爽,张驴儿挑着行李连嚷又热又累歇歇再走。只见淮河两岸花红柳绿,河里游鱼悠游自在,张驴儿伺候公子下马,蔡公子毫不留意,走在河边悠然自在,欣赏乡野景致。张驴儿看看周围静悄悄无一人影儿,正是时机,他挥拳朝公子头部击去,公子站立不稳,乘势又将公子推入河里,水势湍急,公子未及喊叫,早被河水冲卷而走。

  天上红日高照,淮河岸边依旧凉风习习,这样神鬼不知,张驴儿将一个大活人生生害死。一切顺利,他愈发从容大胆,将驮人的牲口卖掉,得了银钱,又将盘缠据为己有,得意洋洋,转回山阳报告凶信儿。

  自丈夫走后,窦娥常常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张驴儿为人不善,丈夫又是不曾出过门的书生,两人同行,似有不吉。果然这一天,张妈带着神色慌张的儿子跑来报凶:“蔡相公赴考途中,贪恋游逛淮河景色,不小心自己失足掉入河中淹死了!”

  窦娥听罢如五雷轰顶,不能自持,失声痛哭。哭声惊动了婆婆,蔡婆一辈子的希望都在儿子身上,不想他才离开家门便意外身亡,急火攻心,口吐鲜血,从此卧病不起。雪上加霜的窦娥,强忍悲痛,经心调治婆母病体,日夜不离左右。

  这日蔡婆精神略好,想吃一碗新鲜羊肚儿汤,张妈命儿子速去集市上买来,服侍病人,张驴儿又是一阵高兴,老天爷再赐良机!他在热腾腾的羊肚儿汤中,撒了一包耗子药,递给他妈,嘱咐她赶紧催促蔡老太太趁热喝下。

  蔡婆端起羊肚儿汤,猛觉腥膻难闻,连连作呕,挥挥手要张妈快快端走喝掉,张妈闻着羊汤香喷喷的,汤面上飘浮着几片鲜嫩的香菜叶儿,口咽馋涎,心想:“这么新鲜的美味,都难进口,看来是病人膏盲,离死不远啦!”张妈想入非非地就将羊汤喝个净光,顿时腹内疼痛如绞,天旋地转地倒地身亡,只见她五官扭曲;七窍流血。对这意外的事故,蔡婆与窦娥惊吓得不知所措,家门不幸又遭祸事,窦娥忙把张驴儿唤进,张驴儿根本没走远,听见屋内乱成一团,赶来观看,意外的是母亲喝了毒汤,替蔡婆丢了性命!这个无赖本无人性,也只是干嚎两下,转脸就揪着蔡婆索命赔命,蔡婆胆小怕事,又遇上这个人命关天的塌天大祸,早已惊吓得魂魄出窍,不知所措。张驴儿有意张扬,不依不饶地嚷给街坊四邻知晓:“你们为什么下毒药害死我娘她伺候你们家多年,何以下毒手将她害死你们太没良心啦!”

  蔡婆急忙求他不要张扬,眼见蔡婆已经就范,张驴儿提出要挟条件,问蔡婆愿意私了,还是愿意公了,蔡婆不知何意,张驴儿说:“您要是愿意公了,我就告到官府,说您投毒害死我妈,您起码是个砍头的罪过!”

  蔡婆吓得连连摆手。

  “私了,就好办了!咱们草草埋掉就得!”

  “当然是这私了好哇!”

  “那您得答应我三个条件。”

  “你慢慢讲来。”

  “我要做您的亲生儿子!”

  蔡婆答应。

  “您要为我娶个好媳妇!”

  “你已老大不小的了,早该成家!”

  “别人我都看不中,我既是您儿子,那窦娥就得给我当老婆!”

  说着,张驴儿就对窦娥动起手脚。窦娥平时是个不多言不多语的驯良之人,但是绝不甘心受人欺凌,对张驴儿的无赖下流,她早已厌恶并有所警惕,此时无赖竟要娶她为妻,她抬手狠狠地扇了他一个耳光,蔡婆也胆壮起来:“大胆的奴才,你这是借尸图诈啊!”

  张驴儿既撕破了脸,越发嚣张无赖:“明告诉你吧!这个家里不但窦娥是我的!所有的家当儿也都是我的,你不答应也行,咱们就去衙门打官司!”说着,拖起重病的蔡婆,往县衙赶去。

  张驴儿的险恶用心,窦娥已是明镜般地清楚,婆母病弱之躯,前去公堂,胆小怕事愈发令她放心不下,她拜托四边邻居照应门户,随后也跟去公堂。

  山阳县县令是个贪赃枉法的赃官、昏官,办事糊涂,作风武断,认钱不讲理。他的做官诀窍也很简单:“我做官来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来清查,在家装病不出门!”

  张驴儿是个三天两头上衙门打官司的泼皮,熟悉县官,也熟悉打官司的套路,他谎话连篇地编造了一番蔡婆如何谋害他母亲的经过,竟将县官说动。那县官既不细致询问,也不做调查研究,只认一个理儿,死了人就要有人偿命,命左右衙役动大刑逼供蔡婆招认。危急中,窦娥一路喊冤赶来,恳请县太爷手下留情。张驴儿看见窦娥出面打官司,越发来了精神儿,索性大闹公堂:“诸位哥儿们,给我照死里打啊!青天大老爷,您要是不逼不供,我妈算是白死啦!”

  县官也只有逼、供、信一条妙招儿,不理窦娥跪求,行刑的打手个个膀大腰圆,凶神恶煞般的就要动手,婆母危在旦夕,情势紧急中,窦娥跪地开脱婆母,将一切罪过都揽在自己身上:

  “害死张妈妈一事,我婆母连日病重卧床岂会知情!所有一切乃是犯妇一人所为!”

  窦娥招供,张驴儿傻了眼,着急地喊道:“青天大老爷,您别听她的,她有疯病!”

  县官也说:“窦娥!人命关天的大事,你要是画供认罪,可就再也不能更改啦!”

  “实是犯妇所为,情甘认罪,万死不辞!”

  有人认罪画供结案,命案有了人命顶替,县官自然不再深究,命左右伺候犯妇画供,窦娥提出先给婆婆松绑放回家去,她才能伏法认罪,蔡婆哭倒在地,死去了儿子,只剩下一个贤孝的儿媳,如今又被冤枉治罪,叫她今后依靠何人她哀哀哭诉,媳妇仁义本分,怎么会有杀人的罪过!她们婆媳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良善妇道,请大人明镜高悬,查出真正凶手……县官早已不耐烦了,两个不谙世事的妇道喊冤叫屈,搅扰公堂,再说小小的草民冤死几个,对他前程有何妨害命人速将蔡婆拖出公堂,犯妇窦娥收监待命,本案结束,宣告退堂。

  窦娥一案震动了山阳县。蔡氏一家,儿子意外身亡,佣妇无故被毒,窦娥冤屈招供,使左右邻舍认为其中必有隐情作祟。就在这时,山阳县轰动传开,京城皇帝亲派八府巡按到楚州地方体察民情,众人长途跋涉拦轿喊冤。

  这位钦命八府巡按不是别人,正是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那年离开女儿赴京赶考,一举及第,随后便留在京城为官。他曾派人去山阳县寻找女儿,蔡氏一家搬迁另住,失去联系,始终没有找到女儿下落,十几年过去,终日愁怅,小小的女儿给人家做的是童养媳,在人家过得可还安好夫妻是否和顺他日夜悬念在心。窦天章做官勤恳公正,廉明忠顺,颇得皇帝信任,赐他上方宝剑,命他到江南巡查,严惩贪官污吏,安抚地方民众。这次衣锦还乡,窦天章也是意在寻找女儿。当官轿进人楚州地界,轿前尘埃中跪了一片百姓高喊冤枉,窦天章命住轿,众人呈上状纸,状纸上写着蔡氏窦娥一家遇到冤屈,窦天章吃惊不小,带状纸回府细细审阅,又好言抚慰众人散去,三日后他必然会赶到山阳县。

  窦娥屈打成招收监听候发落,家中只剩孤寡病重的婆婆,令她十分挂念。她身无分文,无法贿赂监中禁婆、禁卒,受尽欺凌侮辱。老天啊!老天!你既给了人间光明和温暖,为何不给人间公正和清明!可叹丈夫新亡,婆婆病重,自己又犯人命官司。爹,啊,爹爹!您在哪里如果您健在人世,高官得做,您可知女儿有着天大的冤屈,就要命赴黄泉!

  只听门外禁婆高呼窦娥的名姓,上司回文已到,明晨五鼓就要将她游街问斩。窦娥一夜无眠。天色微明,三通催命鼓声轰隆隆响起,两个手执大刀的彪形大汉将窦娥押赴刑场。

  街市上拥挤着成千上万的百姓为窦娥送行,窦娥收住脚步向两位刽子手拜求:“请二位行个方便,千万不要过大街行走,免得重病的婆婆看见我伤心落泪。”

  刽子手被孝心所感,依她绕小道而行。

  蔡婆去街市上未等到媳妇,跌跌撞撞赶到行刑法场,婆媳俩生离死别,哀情感天,媳妇说:“婆婆啊!我死后,再也无人照顾您了,您自己要多加保重!”

  婆婆泣不成声。

  “天啊!地啊!想我一家人被张驴儿害得好苦,天地神灵何时降我公正,将奸人处死!”

  婆婆说:“儿啊!要是你爹爹回来,问起女儿何故身死,我何以答对”

  “您就说媳妇暴病而亡,无药救治。”

  街市围观百姓,唏嘘悲哭,感天动地。

  处斩时辰已到。县官喝退蔡婆,问窦娥还有何留言,窦娥仰天大声呼喊:“天啊天!想我窦娥遭此不白之冤,难道我今日就屈死刀下么”

  她要一领干净芦席铺置地下,一丈二尺白布悬挂于旗杆。

  “你们斩了我的头,我的满腔热血将一齐喷在白布上,不让一滴流在地面,以证明我的冤枉!”

  “我窦娥今日冤屈死去,不要任何人收尸掩埋,我要让六月天,天降三尺厚雪掩盖我的尸首,以证明我的清白;我还要山阳地方干旱三年,颗粒无收,证明你们这些贪官没有公正王法,叫百姓有口难言!天地神灵啊!请让我窦娥的三桩誓言,一齐实现!”

  窦娥悲愤地呼号于天地鬼神,突然山阳县天空阴云密布,天色骤暗,一阵冷风袭向人间,六月骄阳隐去,天空中抖抖擞擞飘落下片片鹅毛大雪。县官被这无常的变化吓得心惊胆寒,命人立即行刑,刀过之处,人头落地,窦娥一腔热血,果真直直喷上高高悬起的白布,没有半滴落地。落雪三尺静静掩埋了窦娥尸首。

  群众惊呼天地异常。

  县官惊恐慌张,匆忙离开刑场。

  三天后,窦天章赶来山阳县,窦娥已冤死刀下。八府巡按悲痛万分,高悬明镜,差人带来张驴儿、蔡婆、山阳县县令及众位邻舍,一审,再审,调查研究,取证口供,终于将羊肚儿汤一案审理清楚。

  害死窦娥、蔡昌宗和张妈的张驴儿处以剐刑,立即执行。山阳县县令杖责百棍,永远不得录用。年老无助的蔡婆由窦天章收留抚养。

  感天动地窦娥冤一案,终于真相大白。

  三年之中,山阳县境内果然大旱无雨。

窦娥冤中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苌弘、杜宇、邹衍、孝妇。

1、苌弘化碧——苌弘

苌弘是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又称苌叔。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帮助范氏,晋卿赵鞅为此来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神话传说其血三年化为碧玉。

2、望帝啼鹃——杜宇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

很显然,既然是杜宇自己主动让位给臣子的,那么他死后凭什么要化鹃悲鸣呢也就是说,他没受任何冤屈,死后化鹃鸣屈是毫无道理的。

3、六月飞雪——邹衍

燕昭王非常佩服邹衍,将他请到燕国的国都,替他在幽州蓟县30公里的地方盖了一个宫,叫碣石宫,让他住在里面,拜他为师。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大家嫉妒他,在惠王面前说邹衍的坏话,惠王听信谗言把邹衍逮捕,关进大牢。

邹衍受到诬陷,大家都为他鸣不平,于是在那一年的夏天燕国的土地上降下了一层白霜,像雪一样,所以大家说,邹衍冤枉了所以要六月飞雪啊,于是燕惠王赶紧把邹衍放出来。

邹衍出来以后,拿起一种竹子做的乐器在旷野里吹奏了一段音乐,顿时阳光和煦雪花冰消,这就是六月飞雪的最初典故。

4、东海孝妇——孝妇

孝妇很早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因不想拖累她,上吊自缢。而孝妇却由此入狱,并屈打成招,最终被太守杀死。孝妇被斩时,许下三宗愿,如系冤杀,血将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扩展资料

窦娥冤主要讲述了窦娥从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可到蔡家没两年,丈夫就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窦娥和她婆婆两人相依为命。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发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接下来,楚州果真大旱了三年。所有人都相信窦娥的冤屈,为窦娥抱不平,直到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做官返乡,窦娥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被处以死刑,贪官知府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感天动地窦娥冤》。

-感天动地窦娥冤

窦娥的性格具有双面性。首先我们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她的叛逆与反抗。她的性格的一面就是这种不屈的精神。面对张驴儿的陷害她不屈服,即使是在法场之上也要对社会进行最后的诅咒,以表白自己的冤屈。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她性格中的另一面。那就是顺从。由于父亲窦天章是读书人,自小在父亲的教导下窦娥对于封建时代女子所要遵守的一切礼节规范是熟记于心的,并且始终严格遵守,不肯越雷池一步。窦娥的反抗正是出于顺从。她要维护封建的传统,维护她心中的道德规范,所以她反抗。也因此,她反抗的并不是什么罪恶,而是与她多年来所坚持的不一样的道德操守。诚然,张驴儿、赛驴医等人是丑陋的、阴暗的,其所作所为令人愤慨不已。但是窦娥的反抗也并没有十分鲜明的进步意义。不过整体上看,这一角色还是十分丰满成功的。

民女窦娥,自幼死了母亲。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是个穷秀才,因要上京赶考,没有路费,借了寡妇蔡婆的高利贷二十两银子,谁知一年后竟变成了四十两,无法还债,就把窦娥半抵半送给蔡家做童养媳。十年后,窦娥长大后嫁作蔡家媳妇,不到两年,丈夫就死了。窦娥守寡在家,与婆婆同住。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r\n楚州有个流氓叫张驴儿,与父亲张老头一起欺负蔡家婆媳,有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于是他设计陷害窦娥。一天,蔡寡妇生病,窦娥做羊肚汤给婆婆喝。张驴儿在汤里放了毒,想先毒死蔡寡妇,然后逼窦娥成亲。谁知蔡寡妇忽然呕吐,不想喝汤,张老头夺过碗,喝完了,不一会儿就毒性发作,倒地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在窦娥被押往刑场时,一路上满腔悲愤地咒骂着天地:「地,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你错勘贤愚枉做天!」\r\n刽子手过来了,明晃的大刀高高扬起来。这时候,窦娥向天发出三个愿望:一是若她是冤枉的,要刀过人头时,一腔血都不往下洒,要全飞到旗的白布上,不让鲜血沾到肮脏的地面上;第二,六月天要降三尺白雪,遮住她的尸体;第三,她死后,楚州要接连三年大旱,以证明她是冤死的。\r\n刽子手的刀砍下来,窦娥的血真的全飞到白布上;接着,六月的楚州天降大雪,遮住她的尸体;第三,她死后,楚州果然三年大旱。窦娥的愿望得到实现,证明她真的是冤死的。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应试高中,做了很大的官。窦天章奉旨去到楚州,探察民情。到楚州,他发现这里竟然三年间一滴雨水也未降,心想定有冤案。当夜,他在灯下翻窦娥的案卷,忽然见灯影一闪,窦娥出现,细说冤情,求父亲主持公道。\r\n窦天章细审此案,为冤死的窦娥平反,宣布窦娥无罪,将张驴儿判死罪,楚州大守受罚。宣判刚完,大雨从天而降。

看下面的《窦娥冤》简介,就知道有那些人物了:

《窦娥冤》的主人公窦娥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她三岁就失去母亲,跟随一贫如洗的父亲从长安流落到楚州,年方七岁,又被父亲为抵偿债务卖给蔡婆做童养媳。窦娥十七岁与蔡婆的儿子成亲,刚过三年,丈夫又不幸去世。这对她确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正如主人公自己悲叹地说的那样“命好苦也”。但这远不是她悲惨命运的终结,更惨痛的悲剧随着地痞流氓张驴儿闯进她残破的家而展开。蔡婆到郊外向赛卢医索债,赛卢医谋财害命,企图勒死她。地痞流氓张驴儿父子救下了她,并以此为借口住进蔡婆家,三番五次要挟这两个寡妇做他们父子的老婆。窦娥坚决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张驴儿为了霸占窦娥,妄图毒死蔡婆,不料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诬窦娥。窦娥以为官府“明如镜,清如水”,会主持公道,替她洗冤。但是,审案的楚州太守是个见钱眼开,草营人命的糊涂官,他滥施酷刑,逼窦娥招认毒死公公,并将窦娥判处死罪,押赴市曹斩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687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