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本文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具体体现在哪里?

湖心亭看雪本文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具体体现在哪里?,第1张

体现作者形象的是一个“痴”字。为痴行,绘痴景,现痴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之外的闲情雅致。 之外的闲情雅致。

(一)痴行: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理解:正常人白天赏西湖,他居然在晚上去看雪。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晚上去的,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二)痴景:“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

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大自然的愿望啊!

(三)痴情: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知己一个也难求。遇一知己不畅谈,强饮三大白而别,并且,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了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他不愿和人深交,他愿意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中学任教。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6376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