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意志和情绪的关系

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意志和情绪的关系,第1张

什么是意志?「心理学大辞典」载:“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自身的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它对人的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那么,为什么意志不可以指挥自己的情绪?很简单:意志不能改变情绪产生的大脑生理基础,即大脑的功能变化。意志与情绪出自不同的渠道,我们可以用意志指挥我们的行动、言语和思维,但不能任意指挥我们的情绪。

意识指自己有没有想到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主体是有生命的物体,是行为的主导者和实行者。生物主体具有行为的需要和行为的能力,行为是生物主体的日常生活方式。

情绪就是一个心情

情绪情感与意志过程之间的关系,情绪会排斥意志,有时候你会发现你在读书的时候,尤其是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一种排斥的心理但你的意志是希望能够读下去的。你认真去观察就会发现。所以你要遵照你的意志,不要遵从你的情绪。

大学生要保持身心和谐,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作保证,把自己锻炼得有勇气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能力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

大学生如何保持情绪健康

大学生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必须随时检查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时控制和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冲动,学会把负面情绪转移出去,改变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从积极的角度来对待问题,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心中的抑郁情绪发泄出去,达到心理平衡。

只有学会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优化自己的情绪,才能够成为身心和谐的人。平和的心态。自我身心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和的心态。从心理学角度说,平和的心态就是主观追求与客观现实比较顺和的状态。心平才能气和,内和才能外顺。

只有心态平和,才能理性处理所欲与所得的关系,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一个人如果内心失调,心中充满焦躁、郁闷甚至仇恨,经常同自己过不去,同周围环境过不去,那么身心和谐就无从谈起。

大学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首先要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感性;多一点睿智、少一点迷茫;多一点冷静、少一点冲动;多一点淡然、少一点痴迷;多一点大度、少一点偏执;多一点执著、少一点旁骛。

大学生怎样保持情绪健康

别相信你所有的思想。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压力并非来自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想法。如果我们觉得人人都应该按照我们想的去做,那么,沮丧就在所难免。同样,如果我们觉得什么事都要按照我们想的去发展,那么,失望就会接踵而至。

对于这样的思想,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法。第一,不要相信它们。抛弃这些思想,用更现实的想法来代替: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控制不了别人的行为。有的事情是我管不了的。改变我们的想法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压力。第二,你可以在不抛弃这些思想的情况下,将它们释放。

记住,情感痛苦不是疾病。人们对情感痛苦有种不好的印象,但实际上情感带来的痛苦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糟。感觉不好并没有什么错。感觉痛苦、抑郁、伤心、不安、生气、沮丧、郁闷或不悦也没什么。感觉难过可能不好受,但却能对你有益。

通常,大家可以适当地有难过的感觉。当你离开某个自己喜欢的地方时,自然会觉得伤心;当你失去了朋友或爱人,随之会感到痛苦;当别人待你不善,你很可能感到愤怒。假使你很爱的人去世了,你势必会感到悲痛。这种悲痛可能会通过消沉、伤心或愤怒的方式表达出来。

非常极端的情感痛苦并无大碍,是人之常情,不需要接受治疗。但是长期感觉不好就可能有问题了。如果你一直抑郁、伤心和愤怒,那就要去寻求帮助。否则,就让自己去感受这一切,因为这是个人成长应当且必须经历的过程。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第一个焦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是我们主观上预料到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而这种不良后果呢,使得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潜在的威胁,于是我们产生紧张,害怕,担忧的这样一种情绪这个叫做焦虑。当员工承担超过他能力的,工作的时候,他往往会有焦虑的情绪产生。

其次常见的问题是抑郁,它是一种无助无望的,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这样一些情绪。那么导致行为上会兴趣减退,我们会回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甚至呢会产生身体上的不适,那么产生抑郁的常见的一些原因,主要是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丢了钱。

第三个我们常见的这个情绪问题,就是愤怒,这是我们受到挫折之后,我们的目标没有达成,进而产生愤怒的情绪,产生一些攻击行为。那么情绪问题会给员工们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呢。

首先就是身心健康,特别是负面的情绪,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损害,甚至会导致我们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其次就是员工个人的工作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负面情绪困挠,导致我们的这个工作效率下降。第三呢就是人际交往和家庭生活,特别是像抑郁。

它会导致我们回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员工在工作当中,碰到的这些抑郁愤怒的情绪,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它会下班后带到家里面,那么影响他跟家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就有一个情绪管理的问题,这个情绪管理,有对自己的情绪和对他人情绪的管理。

大学生如何调节自身心理

自我意识调节,自我意识就是能够全面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而且还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变化,像是自己的一些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情绪调节,只有提高了自己的这种自我意识支配能力,才能够保证正常的自我意识发挥。

情感调节,其实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精力非常旺盛的,相对来说情感也是比较的丰富,有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产生之后,如果难以释放那么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大学生就一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方面,最好是能够将这些不良的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语言暗示调节,相对来说大学生知识都是比较丰富的,而且他们的独立思维和思考能力比较强,因此通过一些语言暗示调节,可以帮助很多的大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等方面也有很积极的作用。

理智调节,大学生一般来说都比较心高气傲好胜心特别的强,所以在生活工作之中往往都会有一些过激的反应,有的人甚至会思想比较狭隘,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其实都应该用理智的头脑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控制自己心理平衡。

答案:认知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是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心理过程互相影响、互相渗透。(1)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关系。①认知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的意志活动受目的的支配,这种目的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意志过程与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反映外界客观事实的,是人的认知活动的结果。②意志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对认知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一切随意的、有目的的认知过程,如学习一种新技术、观察一个事物、了解一个事件等,都要求人的意志努力。(2)意志过程与情绪过程的关系。①意志过程受到情绪过程的影响。情绪渗透在人的意志行动的全过程。人总是在对事物持有一定的态度、抱有某种倾向的情况下进行意志行动的。②意志对情绪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控制和驾驭自己的情绪,把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相反,意志薄弱的人,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达不到预定的目标。(3)认知过程与情绪过程的相互作用。认知过程可以对情绪过程产生影响。例如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们持有的不合理认知模式会产生负性情绪。同时,情绪过程对认知过程亦有作用。有研究指出,面对相同的任务,抑郁症患者较正常人相比,需要更长的认知加工时间。

1.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客体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是客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其它关系属性区别开来,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本质力量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一般的价值属性区别开来,因此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广义角度来看,知、情、意都是一种认知活动,只是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情感侧重于从意义的角度进行认知,意志侧重于从行为效应的角度进行认知。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2.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区别。其主要区别是:认知一般是以抽象的、精确的、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情感一般是以直观的、模糊的、非逻辑的形式出现,意志一般是以潜意识的、随意的、能动的形式出现;认知主要是关于“是如何”的认识,情感主要是关于“应如何”的认识,意志主要是关于“怎么办”的认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没有客观依据而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失去公正性而变成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把情感与意志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成了空洞的情感;如果把情感与意志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成了糊涂的情感。

3.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价值关系,行为关系也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认知是情感的源泉,情感是意志的源泉;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情感最初是从认知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意志最初是从情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发展;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57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