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的朋友圈说说有哪些?

何以解忧的朋友圈说说有哪些?,第1张

日常篇

1、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2、生命在于运动,爱情注定折腾!

3、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4、心安,便是活着的最美好状态。

5、该舍得舍不得,只顾跟着往事瞎扯。

6、谈一场错误的恋爱就像尿床,暖一时,凉一被子。

7、当时年纪小,喜欢装文艺;现在病好了,只喜欢钱。

8、所谓矫情,就是明明在赌气,偏偏做出一副看破世事的样子,动不动就说自己已经心冷。

9、分开的时候一定要多看两眼,因为常联系这句话是假的。

10、人真是奇怪,可以因为一句话沮丧半天,也能因为一句话瞬间觉得世界都美好。

11、迷茫,其实就是“装迷茫”。别再装了,且把自己看低,脚踏实地,这病就好了。

12、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改变是从另一个人的到来或离去开始的。

13、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文艺篇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酒比美人秀,相伴作长吟。

3、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4、甘泉酿旨酒,泉以美人名。

5、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6、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7、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8、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9、千盅不辞醉,百篇丽句新。

10、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2、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13、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14、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15、酒不能让我醉,你却让我心碎。

16、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

17、回忆是一杯酒,却有苦又有甜。

18、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19、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20、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2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2、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23、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24、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25、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26、曲未终、人已散,酒未醉、心已碎。

27、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

28、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

29、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30、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

31、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

32、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感悟篇

1喝酒的时候先是很香,然后很醇,然后很辣。也终于懂得了,这酒为什么会叫人上瘾了。

2 想要和你长相厮守,却在这里拈花喝酒,如果可以从中醒来,是否祝我好梦如旧。

3 酒后不乱性,色字才着迷。

4 酒能解千愁,使人愁更愁。

5喝最烈的酒,却忘不掉你的温柔。

6 如果今生有酒有肉,便是寒冷如故,也不与谁人说愁。

7如果不能等来清晨的粥,那就倒满深夜的酒。

8酒满了,满了则溢,可是那溢流出去的到底是谁多余的惆怅我再次满上我的惆怅,把最近的烦恼最近的不快都一饮而尽!

9我喝的不是酒,而是难以下咽的心事。

  短歌行

  对酒当歌[3],人生几何?譬如朝露[4],去日苦多[5]。慨当以慷[6],忧思难忘。何以解忧[7]?唯有杜康[8]。

  青青子衿[9],悠悠我心[10]。但为君故[11],沉吟至今[12]。呦呦鹿鸣[13],食野之苹[14]。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5]。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16]?忧从中来[17],不可断绝。越陌度阡[18],枉用相存[19]。契阔谈宴[20],心念旧恩[21]。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22],何枝可依[2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24],天下归心[25]。

  译文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本《乐府诗集》

  注释

  [1]《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2]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汉末为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诗现存二十余首,均为以旧调旧题写新内容的乐府歌辞,或反映社会动乱,或抒写个人抱负,气魄雄伟,

  情感深沉,情调苍凉悲壮。后人辑有《魏武帝集》,近人黄节作注。中华书局编有《三曹资料汇编》。

  [3]当:对着。 [4]朝露:早晨的露水。这里用以比喻人生的短暂。 [5]去日:过去的日子。苦多:恨多。

  苦:感到痛苦、烦恼。 [6]慨当以慷:慨而且慷。 慨慷:义同"慷慨"。指因不能实现自己理想而内心产生不平静的感情。

  [7]何以解忧:用什么东西来解除我的忧愁呢? [8]杜康:相传是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用作酒的代称。

  [9]衿:同"襟",古称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 [10]悠悠:长。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以上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成句,用以表示对贤才的思念。 [11]君:指所思念的贤才。

  [12]沉吟:沉思吟味。意谓整日在心头回旋。 [13]呦呦:鹿鸣声。 [14]苹:艾蒿。嫩叶有香气。其干叶制成艾绒,用于针灸。

  [15]瑟、笙:两种乐器名。以上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鹿鸣》篇原是宴宾客的诗,这里用以表示自己对待贤才的态度。

  [16]辍(chuò绰):停止。谓求贤而不可得。 [17]中:中心,内心。 [18]"越陌"句:这句说客人远道来访。

  阡、陌:都是田间的道路,南北的叫"阡",东西的叫"陌"。 [19]枉用相存:枉劳存问。枉:屈驾。用:以。存:问候。

  [20]契(qiè挈)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21]旧恩:旧日的情谊。以上四句是作者希望久别的朋友远道归来。

  [22]匝(zā扎):周。 [23]以上四句以乌鹊喻贤才,比喻贤才寻找归宿,但无所依托。

  [24]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虚心招纳贤才,辅佐成王治理天下。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

  《韩诗外传》卷三说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说,周公忙于接待天下贤士,连洗头、吃饭都没有时间。

  [25]以上四句说贤才应多多益善,以周公的求贤若渴来表明自己同样有渴望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心思。

  作品详解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旁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本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编辑本段]作品评析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 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 总之,第一节的节意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

  接下来“青青子衿”以下八句为第二节,情味更加深厚缠绵厂。“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诗人用这古诗句,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表达厂诗人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也是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的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贴,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明明如月”以下八句为第三节,这八句是对前两节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也就是说,从“明明如月”开始的四句说忧愁,强调和照应第一节;从“越陌度阡”开始的四句说礼遇贤才,强调和照应第二节。如此强调照应,使全诗有低昂抑扬、反复咏叹的效果。“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说,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贤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鉴,这颗心是永远不会止息的。

  最后“月明星稀”以下八句为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总的说来,这首诗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编辑本段]历史故事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告诉众将说: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绕树三匝,无树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字孟德)所为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03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