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为什么一定要押韵!

诗为什么一定要押韵!,第1张

诗为什么一定要押韵!

所谓押韵,是把同一韵部,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即押在句末一字上。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韵脚就是“光”、“霜”、“乡”。绝句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字必须是仄音的。

押韵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要素。从上古的< >、< >,到定型的唐诗,一直到今天的诗歌,都是要讲押韵的。没有和谐的音韵,吟咏起来就不朗朗上口了。可用旧时韵书“平水韵”,但该诗韵有107个韵部,使用不易,因为分韵太窄;也可用新韵,即以普通话语音来押韵,韵目只有18个韵部。

正格绝句,平起首句不入韵和仄起首句不入韵,只需二、四句末一字押韵即可;别格绝句,平起首句入韵和仄起首句入韵,必须在一、二、四句末字押韵,以构成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性。

平仄,是声调的讲究。平声即阴平声、阳平声字,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简单地说就是平声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二声,仄声就是三四声。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举例如下:

1、 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咏树 碧波·小溪即景

平平仄仄平平仄, 深居沃野枝繁茂, 平平平仄仄, 岸边风拂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碧叶千张似玉雕。 仄仄仄平平。 雀跃树枝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本是同根同血脉, 仄仄平平仄, 放鸭河中漾,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为何飒飒起风涛。 平平仄仄平。 清波荡小舟。

2、 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夜思 包德珍·新春絮语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心随意弄迷离, 平平仄仄平, 吟虹出远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使伊人费苦思。 仄仄仄平平。 兰水一诗泉。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未必风涛初识我, 仄仄平平仄, 月带群星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花江水洗胭脂。 平平仄仄平。 笑声来枕边。

3、 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暴风 李频·渡双江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阵狂飙如猛兽, 仄仄平平仄, 岭外音书断,

平平仄仄仄平平。 飞沙走石信天游。 平平仄仄平。 经冬复历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屋摧树倒禾苗折, 平平平仄仄, 近乡情更怯,

仄仄平平仄仄平。 暴戾人间永珍蹂。 仄仄仄平平。 不敢问来人。

4、 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咏李白 碧波·咏日

仄仄平平仄仄平, 行路方知蜀道难, 仄仄仄平平, 宇宙现穹隆,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篇斗酒海天宽。 平平仄仄平。 金轮挂太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 胸中日月吟风处, 平平平仄仄, 环球光耀彩,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止吴歌楚舞寒。 仄仄仄平平。 万物显春荣。

为什么歌词一定要押韵

歌曲名: 书香年华 [3'09]

歌手名: 许嵩&孙涛

专辑名:

许嵩、孙涛 - 书香年华 作曲 : 许嵩 作词 : 许嵩/车万育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 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 多久没有提笔 为你写一首诗 对偶平仄押韵 难道都在故纸 常常欲言又止 表达缺乏情致 书到用时才恨少 还真那么回事 梦里一记钟声 恍然敲回古时 花明柳媚春日 书院里又添学子 苦读百卷经史 不止为功名之资 学问里自有传承和坚持 琅琅书声如春风 拂过千年时空 少年啊壮志在胸 赋首词让人感动 借一场古典的梦 与东坡热情相拥 没告诉他将被千古传诵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 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 梦里一记钟声 恍然敲回古时 花明柳媚春日 书院里又添学子 苦读百卷经史 不止为功名之资 学问里自有传承和坚持 琅琅书声如春风 拂过千年时空 少年啊壮志在胸 赋首词让人感动 借一场古典的梦 与东坡热情相拥 没告诉他将被千古传诵 没告诉他将被千古传诵 歌词编辑:周敏

古代的诗歌为什么要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写歌或者写诗为什么要押韵?

四个好处:

一、使诗句富有音乐美感;

二、韵字的位置一般有规律,使诗句充满节奏感;

三、使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好背;

四、使作诗具有难度的同时也具有切入点。

歌词的每一句最后一个字为什么都要押韵?

唱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住又会比较容易让人知道作词者很有学问,这些人都喜欢这样的!

写歌词一定要注意押韵和格式吗?现在很多歌词都是简单随意的啊

怎样创作流行歌曲的歌词 创作歌词的朋友仔细读读吧!

青春总是充满了感动,每当这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歌唱的冲动。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有着出色的文采,有着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又或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听别人的歌,唱别人的歌,他们更想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

写一首流行歌曲不外于两种途径:一是依照写好的歌词谱曲,二是依照已有的曲子填词;这两种方法现在都经常使用。对于许多音乐基础不足的朋友而言,作词(或填词)相对容易一些。然而,要想写一首内容好、好唱又好听的流行歌词却也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许多热心而有才华的朋友将他们的歌词作品向我们投稿。可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要么是语言表达的功力还不够,要么虽然写得不错却很难谱上曲子来唱。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朋友没有掌握创作歌词的方法和技巧,空有才华,却难以充分发挥。

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首好的歌词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歌词不等于诗歌。

很多朋友寄来的作品,其实只是一首现代诗,而不是歌词。有些朋友也曾问过:究竟诗和歌词有什么不同?是啊,要想写一首好的歌词,我个人认为第一时间就要分清这二者的区别。

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从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格律的限制,形式和内容都更自由。从本质上讲,歌词也具有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技法和情感特征,但它和诗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歌词为了能够配上曲子唱,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要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旋律。所以,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海阔天空地写。而且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谐音产生“畸意”;比如,在心里老是唱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妈(原词是‘吗’)”,那种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本来一首很好的歌,却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而“毁”了。

话又说回来,流行歌词与现代诗歌同出一源,所以写好诗歌是创作流行歌词的基础。诗歌创作的经验也能给歌词创作以很大的帮助,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成功诗歌的创作能使一个人的文笔更精练、更准确、更富表现力,这些对歌词创作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点有三:语言精练且更富有韵律,表现手法更有力度,结构更严谨。诗歌在相对较小的篇幅内要想有动人的表现力,不做到这三点是不行的,歌词也一样。有一些朋友的作品几乎像写散文诗一样自由,尽管能传神地表现内在的情感,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音韵都不整齐,这样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也很难变成一首歌。

可以说,歌词创作: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第二忌,节奏和音韵不合;第三忌,语言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第四忌,结构混乱;第五忌,平平淡淡没有 ;第六忌,有破坏没建设的糟糕的谐音。

下面,我们先来详细探讨一下怎样创作出好的歌词。

第一,要能够感动自己,更要能够激起他人的共鸣。

一定要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一首歌词,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故事和情感融会在一起,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直到 。要写最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不仅仅要在一种充满燥动的情绪中去写作,更要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能再次被它打动。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就已迈出了成功最关键的一步。但这一步也是最难的,要看你的文笔和才情是否到家。

真正的高手,他或许只是听了别人的故事,却也能做到感同身受,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对人性、对感情、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文字,也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反过来,有的人虽然也有着动人的

押韵是什么,通俗一点,要不然不采纳

韵母相同(声调再相同更好)

为什么人类会喜欢押韵?

因为押韵而愉悦必然是因为诵读者本人感受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美”的东西。

但事实上,押韵不见是一种必然。很多民族的传统诗歌中就没有严格的押韵,比如布依族或者毛南族等等。但这种不押韵并不影响人们在念诵歌谣的时候获得愉悦感。而且宗教信徒在唱诵宗教经典的时候也能获得愉悦感,而大部分的这些经典都是不押韵。

所以我觉得来自押韵的愉悦感更多地来自于后天习得,或者说成长过程中被告知的关于“美”的标准。相比之下,念诵过程中的节奏感似乎对于愉悦感的产生起到作用更大一些。这和歌曲中的节奏感是一样的。所以人们在念押韵的诗歌时产生的愉悦,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节奏感,而不是押韵本身吧。

(一) 江阳江阳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ang和iang以及uang的字,该韵部的中州韵与普通话字音完全相同,曲韵不分南北曲,皆同中州韵。 (二) 东同东同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ong和iong的字,还包括普通话中声母为b、p、m、f、w且韵母为eng的字,依据中州韵归入东同韵,一律念作bong、pong、mong、fong、wong。东同韵的中州韵念法同普通话,曲韵不分南北,皆同中州韵。 (三) 萧豪萧豪韵包括普通话韵母为ao和iao的字,该韵部的中州韵与普通话字音完全相同,曲韵不分南北,皆同中州韵。 (四)家麻家麻韵包括普通话韵母为a和ia的字,该韵部的中州韵与普通话字音完全相同,曲韵不分南北,皆同中州韵。 (五)皆来皆来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ai和uai的字,还包括普通话中声母为j、x且韵母为ie的字,依据中州韵归入皆来韵,一律念作jai、xai。皆来韵的中州韵念法与普通话相同,而其苏州音念法韵母均为ei。借来韵曲韵字音北曲一律依据中州韵,南曲中净行和末也依据中州韵,而生旦则接近苏州音,接近程度按照官生、雉尾生、巾生、正旦、贴旦等有所不同,依据曲词的情感不同而不同。 (六)车蛇车蛇韵包括普通话中除了声母为j和x以外(这两个归入皆来韵)而韵母为ie的字,还包括普通话中声母为zh、ch、sh、r而韵母为e的字,依据中州韵归入车蛇韵,如“遮、车、蛇、惹”等念作zhie、chie、shie、rie。该韵部的中州韵念法大体同普通话,而曲音不分南北,皆同中州韵。 (七)鸠由鸠由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ou和iu的字,这些字的中州韵念法与普通话相同,苏州音则需要将对应的尾音u一律念作yu(鱼,汉语拼音的一个韵母,其后用v表示),也就是念作ov和iv。曲音除了北曲的净行和末可启用中州韵,而其他行当的南北曲(包括净行和末行的南曲)均遵守苏州音念法。 (八)歌罗歌罗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uo的字,还包括普通话中声母为g、k、h且韵母为e的字,依据中州韵归入歌罗韵,如“歌、可、禾”等念作guo、kuo、huo。这些字的中州韵念法大体同普通话,苏州音则全部收成韵母ou(也就是等同于中州韵的鸠由韵念法)。曲音不论南北曲严格遵守苏州音。 (九)真文真文韵包括普通话韵母为en、in、un的字,其中大部分字的中州韵念法同普通话,只有声母为zh、sh、ch且韵母为un的字中州韵念作韵母为vn的字。真文韵的曲音不分南北曲均与中州韵相同,严禁将某些字苏音化为“准(zhen)、春(chen)、顺(shen)、敦(den)、吞(ten)、论(len)、尊(zen)”等。 (十)庚亭庚亭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ing和eng的字,中州韵念法与普通话念法相同。而苏州音庚亭韵一律念作真文韵,也就是将ing和eng念作in和en。曲音不分南北曲,均严格遵守苏州音,严禁普通话念法。 (十一)姑模姑模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u的字,中州韵念法与普通话也相同,只有两个特殊字“模”普通话可念muo或者mu,而中州韵只能念mu,“所”普通话念suo,而中州韵只能念su。苏州音姑模韵念法与歌罗韵完全相同,皆作ou韵。曲音不分南北曲,严格遵守苏州音。 (十二)居鱼居鱼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v的字,还包括普通话中声母为zh、ch、sh、r且韵母为u的字,这些字如“朱,楚,书,如”等皆依据中州韵念作zhv、chv、shv、ru。该韵部中州韵字音大体同普通话,曲音不论南北曲均与中州韵相同。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姑模和居鱼是不区分的,今当从《韵学骊珠》分开来。 (十三)支时支时韵包括普通话中音节为zhi、chi、shi的绝大部分字(少部分归入机微韵)和音节为zi、ci、si的所有字。中州韵的念法与普通话相同,凡zi、ci、si的字曲韵不分南北曲均与中州韵相同,凡zhi、chi、shi的字北曲用中州韵,南曲则遵从苏州音的“知如”韵,念成zhri、chri、shri,曲唱时遇到南曲中的这些字要注意。普通话中的特殊字音er的字,如“二、耳、儿、尔”等字,按照中州韵是属于支时韵的,音为ni,而由于语言变化巨大,曲音也只能依照现代语言,不论南北曲,皆念作er。 (十四)机微机微韵包括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i且不属于支时韵的那些字。普通话中有部分该归入支时韵的音节为zhi、chi、shi的字在中州韵里面却归入机微韵,而这些字的苏州音属于“知如”韵,例如“知,痴,势”等,但是这里处理这部分字与支时韵不同的是,支时韵中属于苏音“知如”的南曲从苏音,而机微韵的这些字不可从苏音,南北曲皆遵守中州韵,曲唱时遇到南曲中这些字要倍加注意,不能混入支时韵咬字。普通话的特殊字音ri(日)按照普通话也归入支时韵,但是中州韵却在机微韵,曲韵在北曲时按照中州韵,而南曲时这个字属于入声韵部,需注意区分。 (十五)灰回灰回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ei和ui的字。灰回韵中绝大部分字音的中州韵念法是与普通话相同的,但偶尔有一些字,例如普通话念lei(雷),而中州韵却等同于扬州官话念法,念作lui,但不管如何,这些字还是归入灰回韵,只是韵母是ei还是ui,中州韵与普通话不同。灰回韵的曲韵不分南北曲皆遵从中州韵。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机微和灰回是不区分的,故古代曲家这两韵部也通押,今当尽可能从《韵学骊珠》分开来。(十六)山寒山寒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an且声母不是b、p、m的字,还包括声母是j、x、y且韵母是ian的部分字,如“简、闲、眼”等,这些字依据中州韵念作jan、xan、an。该韵目的字苏州音韵母皆念作ein。曲音的北曲一律依据中州韵,南曲中净行和末也依据中州韵,而生旦则接近苏州音,接近程度按照官生、雉尾生、巾生、正旦、贴旦等有所不同,依据曲词的情感不同而不同。 (十七)先田先田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ian(归入山寒韵的除外)的字,还包括普通话中声母为j、q、x、y且韵母为uan的字,则依据中州韵归入先田韵,韵母念作van,例如“鹃、劝、悬、渊”念作jvan、qvan、xvan、yvan。还包括普通话中声母为zh和ch且韵母为uan的部分字,也依据中州韵归入先田韵,念作韵母为van,例如“专、川”皆作zhvan、chvan。该韵部的字苏州音同苏州口语,韵母为ian的念作ie,韵母为van的念作ue。曲音的北曲一律依据中州韵,南曲中净行和末也依据中州韵,而生旦则接近苏州音,接近程度按照官生、雉尾生、巾生、正旦、贴旦等有所不同,依据曲词的情感不同而不同。 (十八)欢桓欢桓韵包括普通话中韵母为uan的字(归入先田韵的除外)的字,还包括普通话中声母为b、p、m且韵母为an的字,依据中州韵归入欢桓韵,韵母也念作uan,例如“半、潘、满”等字念作buan、puan、muan。该韵部的字苏州音同苏州口语,韵母皆近乎ue。曲音的北曲一律依据中州韵,南曲中净行和末也依据中州韵,而生旦则接近苏州音,接近程度按照官生、雉尾生、巾生、正旦、贴旦等有所不同,依据曲词的情感不同而不同。 (十九)监咸作为与山寒韵相对应的闭口韵,韵母为am,中州韵的这种念法比较古老,只有在福建和广东的方言中还有保存,曲韵则同苏州音,与普通话念法相同,一律将监咸作山寒韵,即韵母也为an。 (二十)纤廉作为与先田韵对应的闭口韵,韵母为iam,中州韵的这种念法比较古老,只有在福建和广东的方言中还有保存,曲韵则同苏州音,与普通话念法相同,一律将纤廉作先田韵,即韵母也为ian。 (二十一)侵寻作为与真文韵对应的闭口韵。韵母为em、im、um、vm,中州韵的这种念法比较古老,只有在福建和广东的方言中还有保存,曲韵则同苏州音,与普通话念法相同,一律将侵寻作真文韵,即韵母也念作en、in、un、vn。 由于曲韵的实际使用介于中州韵和苏州音之间,在实际填词中有如下用韵规律:1) 江阳,东同,萧豪,家麻四个韵部是至为严格而互不相犯;2) 山寒与监咸阳实际为同一韵部,先田与纤廉实际为同一韵部,真文、庚亭及侵寻实际也是同一韵部;3) 由于实际填词用韵的习惯,古代曲家山寒,先田,欢桓三韵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犯;4) 姑模与歌罗在填写南曲时候可以通押,在填写北曲的时候尽量分押;5) 在填写北曲大嗓曲子(用于净末)时,鸠由韵可犯入歌罗韵;6) 居鱼和姑模,机微与灰回在作北曲时,可遵从古例通押无妨,填南曲则不可;7) 机微韵中的音节为zhi、chi、shi的字可犯入支时韵,其他则不可;8) 在填写南曲生旦曲子时候,皆来韵可犯入灰回,先田韵可犯入车蛇。 参考书目:1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2 清代沈乘麐《韵学骊珠》;3 王守泰《昆曲格律》第一章;内容多摘录自王守泰先生的《昆曲格律》。

小渔村第21期初级词班第12讲讲义:

词的选韵以及学习词牌《清平乐》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在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讲了词的起,过片和结尾,这一讲我们再继续学习词的选韵以及词牌《清平乐》。

一、选调须声意相谐

1、填词即为依声之学,所以,句子的长短,韵字的排列都与曲调不可分割,也就是说,歌词的喜怒哀乐情感的起伏都必须与曲调相协。

我们知道古人的曲调几乎没有留下来,但是留给我们的词却不少,我们就是从前人的词作中去挖掘词的真实性,

否则我们的填词就会造成曲调与情感相悖,韵字对于一首诗很重要,填词也不例外。填词的韵字选择以及排列的疏密等尤为重要。

2、例如《六州歌头》,只适合抒写苍凉激越的豪迈感情,如果来填缠绵哀婉的歌词,那就会导致“声与意不相谐”的结果。

大家看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从这个词牌的声韵安排上来看,它连用了大量的三言短句,一气驱使,旋折而下,构成了它的“繁音促节”,恰宜表达紧张急迫、激昂慷慨的壮烈情绪。

贺铸掌握了这一特点,选用了音色洪亮的“东钟”韵部,更以平、上、去三声互协,几乎句句押韵,增加了它那“繁音促节”的声容之美,这与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相称,烘托出一种苍凉郁勃的不平之鸣。

3、大家再看张孝祥的《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把这词牌用来抒写个人对南宋初期强敌压境而统治阶级却一味屈辱求和的悲愤感情,改用了清劲的“庚青”韵部,也能显示出本曲的激壮情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他忽略了仄韵部分,对“繁音促节”的声容之美是较欠缺的。

3、大家再看张孝祥的《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把这词牌用来抒写个人对南宋初期强敌压境而统治阶级却一味屈辱求和的悲愤感情,改用了清劲的“庚青”韵部,也能显示出本曲的激壮情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他忽略了仄韵部分,对“繁音促节”的声容之美是较欠缺的。

4、大家看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们仔细品味一下这个调子的声情,之所以激壮,主要原因在于前后阕的两个七言偶句,一般词调内,遇到连用长短相同的句子而作对偶形式的,所有相当地位的字调,如果是平仄相反,那就会显示和婉的声容,相同就要构成拗怒,就等于阴阳不调和,从而演化为激越的情调。

5、苏辛派词人所常使用的《水龙吟》、《念奴娇》、《贺新郎》等词调,之所以能构成拗怒音节,适于表达豪放一类的思想感情,它的关键就在于几乎每句都是选用仄声收脚。

除《水龙吟》常用上去声韵,声情较为郁勃外,词牌《满江红》、《念奴娇》、《贺新郎》、《桂枝香》等,如果用来抒写激壮情感,那就必须选用短促的入声韵,才能声情并茂,取得“读之使人慷慨”的效果。

6、短调小令,那些声韵安排大致接近于近体律,常选用平声韵的如《忆江南》、《浣溪沙》、《鹧鸪天》、《临江仙》、《浪淘沙》之类,音节都是相当的谐婉,可以用来表达各种忧乐的思想感情,差别只在韵部的适当选用。

7、适宜表达轻柔婉转、往复缠绵情绪的长调,有秦观的《满庭芳》、柳永的《木兰花慢》、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等。

我们通过检查这三个长调的声韵组织、平仄安排以及对偶关系,就能清楚地看出它是适于表达柔情的。它在结构方面,尽管句度参差,有许多变化,但在运用声律上,却是牢牢掌握着近体诗的基本法则,从而所构成的音节就特别和谐悦耳。

当然,由于作者选用各个不同韵部,也就可以表现各类不同情感,然而基本情调确是一致的。

8、适宜表现苍凉郁勃情绪的长调的,有辛弃疾的《摸鱼儿》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个长调的音节用“欲吞还吐”的吞唱式组成。在开端就用一个上三下四的逆挽句式,再加上前后阕的三言短句,接着一个上三下七的特殊句式,从而呈现着一种低佪往复、掩抑零乱的姿态。韵位安排又是那么忽疏忽密,显示着“欲语情难说出”的哽咽情调,而且选用的是上、去声韵部,不能像用入声韵那样可以尽情发泄,使人低吟密咏。

这个长调的音节用“欲吞还吐”的吞唱式组成。在开端就用一个上三下四的逆挽句式,再加上前后阕的三言短句,接着一个上三下七的特殊句式,从而呈现着一种低佪往复、掩抑零乱的姿态。韵位安排又是那么忽疏忽密,显示着“欲语情难说出”的哽咽情调,而且选用的是上、去声韵部,不能像用入声韵那样可以尽情发泄,使人低吟密咏。

9、短调小令类似上面这种适于抒写幽咽情调的,有《蝶恋花》、《青玉案》等,也都得选用上、去声韵部。例如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又如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两阕短调之所以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的感情,是因为全阕除《蝶恋花》的四言句外,整个都用仄声字收脚,这就呈现一种拗怒的声容,也包含欲吞还吐的情调。举一反三,对选调填词,是倚声家所宜细心体验的。

二、词的选韵

1、选择韵字时要注意的问题:

词韵上声和去声可以同用,因为上声和去声及平声是可以在一个韵部的。

但是不可以与入声韵混用,因为入声韵里边只包括入声字,是没有平上去声的。

清初黄周星论曲,就有“三仄更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的说法。大家在填词的时候要注意到这点。

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词谱所标注的无非就是:平、仄、中,而仄是有三个音调构成:上、去、入;平也有阴平阳平之分。它们对于表现情绪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2、选择的韵字不同,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就有所不同:

例如仄声字如果不是特殊的词组名词,那么在仄声字的部位应该使用上还是去,这就要看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何了。

例如《西江月》的煞尾是仄韵,最好用上呢还是去呢?

这就要看你想留给读者什么样的态度。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肯定的,那么你就用“去”声;

如果是让读者思考的最好就是选用“上”,在其他的词牌中基本也是这个道理。

因为同一个词牌作者要表述的内容千差万别,所以你就要根据自己的内容来选择。

3、选韵须细辨声情

各个韵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呢?词韵是平声和入声独用,上声和去声同用。词韵的分部,据传南宋时期的《词林韵释》,并以平统上、去,又将入声派入其他三声。有人说是为填写北曲而设。它的韵目如下:

⑴东红 ⑵邦阳 ⑶支时 ⑷齐微 ⑸车夫 

⑹皆来 ⑺真文 ⑻寒间 ⑼鸾端 ⑽先元

⑾萧韶 ⑿和何 ⒀嘉华 ⒁车邪 ⒂清明 

⒃幽游 ⒄金音 ⒅南山 ⒆占炎

这十九部韵的不同性质,据明人王骥德说:各韵为声,亦各不同。如“东钟”之洪,“江阳”、“皆来”、“萧豪”之响,“歌戈”、“家麻”之和,韵之最美听者。

“寒山”、“桓欢”、“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次之

。“齐微”之弱,“鱼模”之混,“真文”之缓,“车遮”之用杂入声,又次之。

“支思”之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至“侵寻”、“监咸”、“廉纤”,开之则非其字,闭之则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

他虽是为唱曲来谈,而且谈得也很笼统,但各韵部的声情不同,确是事实,在填词选韵时也是值得参考的。

明末沈谦另编《词韵》,也分十九部,但平上去并为十四部,每部拈出平上个一字作为韵目,又别立入声韵五部。全目如下:

⑴东董 ⑵江讲 ⑶支纸 ⑷鱼语 ⑸佳蟹 

⑹真轸 ⑺元阮 ⑻萧筱 ⑼歌哿 ⑽麻马

⑾庚梗 ⑿尤有 ⒀侵寝 ⒁覃感 ⒂屋沃 

⒃觉药 ⒄质陌 ⒅物月 ⒆合洽

清道光间,吴人戈载又著《词林正韵》,虽比较精密,但也只是把唐韵二百六部合并为平上去十四部、入声五部,基本上还是和沈书相同的。

语言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韵部也就跟着常有分合,但除《中原音韵》以下的北音系统消灭了入声,和词韵截然殊致外,其他各部还是差别不大的。

词牌沿革

《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为后人伪托。

纵观历代《清平乐》作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清平乐》词创作伊始,内容多伤春惜别、男女恋情,感情比较低沉,词风婉约。

到了宋代,《清平乐》这一词调在晏几道、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的笔下,沿袭了它的原有面貌,而随着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出现,受其词风影响,使用范围也不断发生变化,不仅书写内容有所扩大,感情基调也由低沉逐渐转向高亢。

后历经金、元、明、清各代的发展,其描写内容与声情更加丰富。

由此可见,《清平乐》这一词调并不像《水调歌头》《兰陵王》等词调那样具有鲜明、固定的声情特点,而是处于动态的发展演变中。

韵律声情

如何才能写出较为满意的《清平乐》佳作

1、上片起二句,由于句式的特殊性,要简明、浅淡,不枝不蔓,或状物、或托景,构思思路要清晰、可视、可听、可近可远。

2、承下二句,一定要接住起二句的主绪,开掘新的情感落脚点。

3、假如你起两句写景,那么,你的后两句就要借景抒情,已得到结构对称、意象美观的艺术效果。

4、同时,在转韵、歇拍的上片结句处,一定要存留下片的主绪伏笔

5、通常情况下,《清平乐》下阕通为六字句,上二下四句式,这就为偶对美的架构特色提供了可能的基础平台,如果你要想《清平乐》独具韵味,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独树一帜的精湛作品,那么你就可以选择对仗句、流水对等独特的下阕写法。

6、《清平乐》词牌,由于它自身体格的句式要求,其遣词造句忌:华丽浮夸、要朴实简练;忌死板平庸,要生动鲜活;忌漫无边际的豪语,要平实深邃。

7、《清平乐》该词牌,其调式原为大石调,其定格情绪适合于一事一作,物象显明、但不繁杂。主题内容为情咏、绪咏、境咏三大类,但不适合沉哀的主题。

定格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白

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中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谁边。 

中仄中仄平平韵中中中仄中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中中仄平平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

格二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又是秋光暮。冉冉流年嗟暗度。这心事、还无据。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中仄读平平仄韵

寒窗露冷风清。旅魂幽梦频惊。何日利名俱赛。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句仄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格三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盛气光引炉烟。素影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下面布置作业:

小渔村第21期初级词班第12讲作业

依据定格《清平乐》词谱,填一首习作,要以情感寄托为构思主线,写出眼中之景、心中之意、心中之情。题目、韵部不限。

《清平乐》,双调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定格 李煜

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小渔村第21期初级词班第12讲作业

依据定格《清平乐》词谱,填一首习作,要以情感寄托为构思主线,写出眼中之景、心中之意、心中之情。题目、韵部不限。《清平乐》,双调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定格 李煜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想要写好格律诗,就要明白格律诗的三个要素。

一、律和韵

(一)律

格律诗有六种基本模式:

(1)五绝:五言四句,格律稍宽,不用对仗,可叶平韵,也可叶仄韵;

(2)五律:五言八句,有特定格律。对仗方面,首联、尾联无硬性要求;中间两联绝大多数都要对仗,有少数名作四联全对,但仿效者少。只叶平韵,一韵部到底。

(3)五言排律:五言十二句以上,按五言绝句的组合四句递增,无上限。有特定格律,对仗方面,除首尾二联不用对仗,中间各联都要对仗,只叶平韵,一韵部到底,不可转韵。

(4)七绝:七言四句,格律讲究,不用对仗,但有对一联、对两联的例子,只叶平韵,若叶仄韵即被视为古诗、古乐府。

(5)七律:七言八句,有特定格律,对仗方式如五律,一平韵到底,不可叶仄韵。

(6)七言排律:与五言排律要求相同。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句子字数相等,句子分行成双排列,句中平仄有序协调,二、四、六字粘对关系严谨,偶句叶同部平声韵。这些规则已于第三章第二节作了详细的介绍。这种种规则的综合和变化,称为诗法,作诗前必须弄清楚。凡平仄错乱,不按谱式,如出现孤平、三平脚、三仄脚、拗句而不作补救措施,则视为出律。二、四、六位平仄错误,句子不遵守粘对规则(如所谓“折腰体”),则视为失律(因为无法补救)。该对仗的句子没有对仗,或对仗不合规范,则视为失对。在二、四、六字位,后一联的出句与前一联的对句若平仄不相同,则视为失粘。

(二)韵

律诗偶句末字必须用同一韵部的字且一韵到底,称为叶韵。首句末字不作硬性规定,不叶韵为正格,叶韵为副格。全诗若错用了第二个韵部的字,便视为出韵,在科举时代是一个很丢脸的错误。唐代有“邻韵”之说,绝句不能用,律诗大多只在首句用。有些作者故意使用邻韵作诗,或两部邻韵两个连用或间用,是为别体,仿效者少。邻韵指的是尾音相近的韵部而不是《诗韵》编排次序的左右部,比如上平声三江的左右是二冬和四支,并不叫邻韵,它与下平声七阳,因音韵相近,反而是邻韵。宋代时期,因填词需要,已将诗韵合为词韵,其原则便是把邻韵集合为一部。现代人觉得《诗韵》过窄,大多以《词韵》作诗,邻韵一说便不再存在。

律和韵是诗的骨架,由于这个架构是用特殊的汉文声调作材料建成,声音高低、缓急产生的音乐美显得十分精巧,理应倍加珍惜和爱护它。

平声有阴平和阳平,因调值不同,发音高低便有差异,粤音更明显。一首诗中不主张全叶阴平或全叶阳平,要适当搭配。其实句中的词组亦常考虑阴阳声搭配,不过对叶韵的要求稍高一些。这些技巧牵涉音韵学的原理,对其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它只影响声情而不会影响文情。

二、语言

做诗不能直接书写平常讲话的语言,文字一定要经过筛选、整理、加工,去粗存精,作出文化和雅化的处理。把重复的、近义的、可有可无的字删去,大凡具有具象性的名词,都要用形容词、动词或感性的词去修饰它,以取得丰满生动的形象效果。诗的语言不是直观的,而是感性的。也常常因平仄的要求和对仗的需要对语序结构作出改变,比如韦应物诗“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中的“云”和“水”,云在浮,水在流,只是意象而不是具象,不能套用现代语法的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模式,这样的句例在诗中会频繁出现。诗句不可以直译,不能用现代语法去解析,也不可以运用现代语法去创作。准确、精练、浓缩的语言,以及词语的组联技巧,可以在有限的创作空间内容纳更多讯息。

三、形象思维

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为逻辑思维;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触感,是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理性的,因为事物原本就是这样;形象思维是感性的,因为事物可能不是这样。形象思维具有双向性:理性的现象可以变成感性的认识;感性的意念可以用理性去说明。这个关系其实并不玄妙,在成语、谚语、歇后语中,都有大量例子,只要善于阅读,善于去发现,掌握形象思维的方法并不难,常用的有下列数种:

(1)比兴:包括以物起兴和因兴及物两方面,例如“鹏程万里”、“傲雪寒梅”、“疾风劲草”、“流水落花”等。

(2)意象:营造环境气氛以烘托感情。例如“小荷出水”、 “杨柳堆烟”、 “花雾空成”等。

(3)借代:以此物代他物,借此事代彼事。例如“指桑骂槐”、 “李代桃僵”、 “热锅蚂蚁”等。

(4)比喻:以物性比人性。例如“鸳鸯”、“连理树”、“花岗岩脑袋”、“四方木”等。

(5)引申:以此事因果暗示彼事因果。例如“水滴石穿”、 “润物细无声”、 “花红易衰似郎意”等。

(6)对比:排列事件互相证明。例如“寸草春晖”、“水火不容”、“判若云泥”、“天壤之别”等。

(7)通感:事物与情感的有机互动,是把握语言诗化的最佳方法,使虚化的意念有真实的皈依,真实的事物有感情的寄寓。在诗词的术语中,称为“通感”。

中国的文学,分为韵文与无韵之文两大类。中古时期,只有押韵的韵文才叫“文”,不押韵的文只能叫“笔”。韵文包括诗、赋、词、曲以及箴铭、颂赞、诔祭等。比如大家熟悉的《陋室铭》,就属于必须押韵的箴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本文以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这些字为韵脚,念起来十分谐和。诗文有了韵,就意味着某个特定的音节,在一定的位置有规律地重复,我们在诵读时,就会感到一种整饬之美、节奏之美,有韵的诗文,既美听,又易记,更容易激发我们的情感。

诗词都属于韵文,因此也就必须押韵。但由于两个原因,今天很多人缺乏写诗词必须要押上韵的意识。

一是古今音的巨大差异,使得很多地区的朋友,在读到古人本来押韵的诗词时,却以为是不押韵的。比如下面这两首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不但说普通话、北方方言的人,大多觉得不押韵,许多南方地区的人读来,也不觉得押韵。但在潮汕地区的人读来,第一首诗中的“者”念“贾”,和“下”字是押韵的。而第二首中的“期”与“儿”,在讲粤语或吴语的人念起来,也完全押韵,因为粤语中“儿”念成了“移”的音,吴语里“儿”念成了“泥”的音。

学个诗词难道还得把全国各地的方言都先模仿一遍不成?当然不用!请大家站在古人的立场上想一想,中国这个幅员辽阔、方音杂处的大国,要想让诗文作品通行全国,让各州各县的人都念起来觉得谐和,该怎么办?当然是树立一个全国通行的标准呀!古人的标准就是韵书。我们判断一首诗是否押韵,不是看它在甲地的人念来押韵,或乙地的人念来不押韵,而是看诗中的韵脚是否在韵书里同一个韵部中。自宋代以来,诗的押韵标准是平水韵,因最早的刊行于山西平水经籍所而得名。平水韵的刊行者,既不是皇帝,也不是大官,可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奉平水韵为押韵标准呢?原因就是平水韵所划分的韵部,与唐代诗人用韵实际是一致的,后人学诗既然要把唐诗当作一个标杆,自然也要在押韵的问题上与唐人保持一致,否则唐以后的人与唐人之间的文化血脉就被割断了。

所谓韵部,就是相互之间可以押韵的字的集合。韵书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规则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请参照通转古韵、108部平水韵

避忌

1、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唱和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

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你的押韵有问题 不在一个韵调上

本作的韵脚是:昔君情

[昔]韵部是:十二齐i,,er,ü

[君]韵部是:九文 en,in(ien),un(un),ün(üen)

[情]韵部是:十一庚 eng,ing(ieng),ong(ueng)iong,(üe

按韵调分别改一下:

旧地重游依凡心,佳人何处思郎君。又是一年月圆夜,举杯对影倍思亲。

按[中华新韵]

本作的韵脚是:心君亲

[心]韵部是:九文 en,in(ien),un(un),ün(üen)

[君]韵部是:九文 en,in(ien),un(un),ün(üen)

[亲]韵部是:九文 en,in(ien),un(un),ün(üen)

稍微改一下,平仄还是不好

昔 为韵调 :

旧地重游忆往昔,佳人何处寻郎息。又是一年月圆夜,举杯对月吟思曲。

按[中华新韵]

本作的韵脚是:昔息曲

[昔]韵部是:十二齐i,,er,ü

[息]韵部是:十二齐i,,er,ü

[曲]韵部是:十二齐i,,er,ü

●●⊙○●●○ ○○○●○○○

●●⊙○●○● ●○●●○○⊙

第16字[是]格律有误,此处:应○而用●

第18字[年]格律有误,此处:应●而用○

第23字[杯]格律有误,此处:应●而用○

第25字[月]格律有误,此处:应○而用●

第27字[思]格律有误,此处:应●而用○

[旧地重游忆往昔]可能犯孤平!

[佳人何处寻郎息]可能犯三平调!

[举杯对月吟思曲]可能犯三平调!

在一首七言律诗中,韵脚可以用同音不同形的字,但不能连用,必须隔开用。

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包括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用韵要求严格,有许多禁忌,其中一个禁忌就是连用同音字作韵。例如,首句用“汤”,第二句用“钢”,第四句用“冈”,第六句用“纲”,第八句用“刚”,就是连用同音字押韵。

如果押韵句隔开用同音字,则不属于连用,是允许的。例如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首诗的韵脚字是“香、光、乡”,其中“香”和“乡”间隔使用,是完全可以的。

格律诗一般情况下偶句押韵,奇句(除首句可押可不押外)都不用押韵字。这说明,一首律诗大概只有一半的句子押韵。如果在这有限的句子中再连用同音字,读起来就会声音单一,失去了诗的韵律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6231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