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要完整的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要完整的,第1张

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二、《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三、《中秋》唐代: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译: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四、《中秋登楼望月》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译: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五、《中秋》唐代:刘得仁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译:不管是世俗中的还是超然世外的,都在期待中秋月明。

一年中只有这一次,所以唯恐这天有云遮月。

露水洗净了尘埃,月光照亮了万物。

正适合高声吟诵诗篇,可惜月亮又西沉,只给人们留下满腹惆怅。

创作背景: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同毛泽东的其他两首诗作《五律·张冠道中》和《五律·喜闻捷报》陆续写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

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所作。

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城。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扩展资料

诗中首联描绘了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

全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这首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是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

全诗运用了七个典故,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典故最为绵密的诗作之一。

参考资料: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⑴蟠龙:在延安城东北七十多里,是一个古镇。“度”通“渡”,过的意思。

⑵大野入苍穹:大野,一望无际的原野。入,溶进。苍穹,即苍天。

⑶佳令:美好的节令,这里指中秋节。

⑷鸿音绝:音信已断绝。鸿即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⑸凯歌奏边城: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

毛主席诗词有:

·七绝·咏蛙(1906年秋)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1909年)

·五言排律·(残篇)(1910年秋)

·五古·挽易昌陶(1915年5月)

·五 律(1915年5月)

·杂言诗·游泳启事(1915年夏)

·七古·(残句)(1916年冬)

·四言诗·奋斗(1917年至1918年)

·七 绝(1917年)

·五言诗·(残句)(1917年夏)

·归国谣(1918年春)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4月)

·五言诗·(残句)(1919年)

·祭文·祭母文(1919年)

·虞美人·枕上(1921年)

·贺新郎·别友(1923年)(图)

·沁园春·长沙(1925年)(图)

·西江月·秋收起义(1925年)

·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图)

·四言韵语·红四军司令部布告(1928年秋)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图)

·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图)

·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图)

·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图)

·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1930年7月)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

·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图)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图)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图)

·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图)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图)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图)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图)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35年10月)

·四言诗(1935年10月)

·沁园春·雪(1936年2月)(图)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1936年12月)(图)

·四言诗·祭黄帝陵(1936年12月)(图)

·四言诗·妇女解放(1939年6月1日)(图)

·四言诗(1939年6月1日)

·五律·海鸥将军千古(1939年7月)

·七律·忆重庆谈判(1942年秋)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1943年3月)

·五言韵语(1945年10月)

·五律·喜闻捷报(1947年)

·五律·张冠道中(1947年)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年4月29日)(图)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图)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1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图)

·七绝·咏贾谊(1954年)

·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图)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年10月)(图)

·五律·看山(1955年)??(图)

·七绝·莫干山(1955年)(图)

·七绝·五云山(1955年)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图)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图)

·七绝·观潮(1957年9月)

·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图)

·七 绝·有感(1958年2月21日)

·七绝·刘蕡(1958年)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图)

·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图)

·七言诗·赫鲁晓夫访美(1959年10月)

·七律·读报有感(1959年12月)

·七律·读报(1959年12月)

·七律·改鲁迅诗(1959年12月)

·七律·读报有感(1960年6月13日)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9月9日)(图)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11月17日)(图)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图)

·七律·答友人(1961年)

·七绝·屈原(1961年秋)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1961年9月)

·卜算子·咏梅(1962年12月)(图)

·七律·冬云(1962年12月26日)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图)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年12月)(图)

·杂言诗·八连颂(1963年8月1日)

·贺新郎·读史(1964年春)(图)

·七绝·贾谊(1964年)

·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图)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

·五律·西行(1965年7月)

·七律·洪都(1965年)

·念奴娇·井冈山(1965年5月)(图)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1965年12月)

·七律·有所思(1966年6月)

·七 绝(1971年9月以后)

·七 绝(1971年9月以后)

·四言诗·赠尼克松(1972年)

·五言韵语(1973年5月)

·五言韵语(1973年7月)

·七言诗·续李白咏“高阳酒徒”(1973年7月)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1973年8月)

·诉衷情(1974年)

·贺新郎·改张元千词悼董必武(1975年4月)

·四言诗·春日游花园小吟(1976年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42791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