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牡丹、菊花三种花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牡丹、菊花三种花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第1张

莲花:赞美,借莲花来说自己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牡丹:与莲花做反比,表达作者对牡丹所代表的追求富贵的世俗气的厌恶。菊花:类比莲花,作业也是欣赏菊花的品质,不屈不挠的精神。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鄙弃庸俗世风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的意思是: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有很多人吧!作者利用感叹的语气来表达,从侧面衬托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爱莲说》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4276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