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中“绿”字表达了什么感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中“绿”字表达了什么感情?,第1张

三月江南,春风拂绿,草长莺飞,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全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

形容绿的四字词语:翠色欲滴、碧波荡漾、一碧千里、青山绿水、绿草如茵、翠色欲流、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停僮葱翠、绿树成荫。

1、翠色欲滴:翠色欲滴就是翠绿得要滴下水来将要滴出来,形容树叶颜色十分青翠。

2、碧波荡漾: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3、一碧千里:形容青绿的颜色,指一片碧绿的颜色,十分宽广。

4、青山绿水:表示明朗,让人看着舒服的颜色。泛称美好山河,形容美丽的河山。

5、绿草如茵: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形容草十分茂盛、绿油油的。

6、翠色欲流: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7、郁郁葱葱:草木茂盛的样子,草木青翠欲滴、十分茂盛。

8、绿意盎然:气氛、趣味等充溢的样子,鲜花盛开,春意盎然。

9、停僮葱翠:形容树木枝叶十分茂密。

10、绿树成荫: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表示绿的四字词语:青枝绿叶、苍翠欲滴、绿草如茵、青山绿水、苍松翠柏。

一、青枝绿叶 [ qīng zhī lǜ yè ] 

释义:

1、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

2、比喻年轻。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译文: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放在炼丹炉里,烤得焦干,送来还给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日一夜,恢复得青枝绿叶,与原来相同。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二、苍翠欲滴 [ cāng cuì yù dī ] 

释义: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分一样。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译文:春天的山影浅淡如同美人的微笑,夏天的山是鲜美的翠绿,秋天的山是明净的如同美人的面妆,冬天的山惨淡无色就好象睡着了没精神。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三、绿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释义: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出处:苏教版课文《孔子游春》: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

笔顺

四、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释义: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译文:问:‘牛头没有见四祖时是什么样子?’师说:‘青山绿水。’说:‘见了后是什么样子?’师说:‘绿水青山。’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泛称美好山河

五、苍松翠柏 [ cāng sōng cuì bǎi ] 

释义: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译文:古石幽香是名士的骸骨;苍松翠柏显示的是老臣的忠心。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38864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