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由性至爱的尴尬爱情

金庸笔下由性至爱的尴尬爱情,第1张

金庸小说中,有一类爱情是比较尴尬的,即先有性爱,然后才有爱情。

在生物学上,人与大多数动物都存在对性的欲望和需求,但区别是人是有情感的,性只是人类爱情的基础,在此之上,还要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提升与愉悦。

性是一种人之本能,而情则是在文化、教育、习俗等等各种社会因素中产生和滋长的。

理论上,“由性至爱”,还是“因爱而性”,很难说谁是谁非。但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太大,这二者便有了天壤之别,厚此薄彼,泾渭分明,把“由爱至性”奉为人伦天理,而把“由性至爱”当做是大逆不道。但可笑的是,儒家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是一种“由性至爱”的婚姻形态,即先结婚后恋爱也。

在这点上,金庸也不能免俗,他将《雪山飞狐》里的田青文,《飞狐外传》里的马春花,《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瑛姑,《天龙八部》里的梦姑,《倚天屠龙记》里的纪晓芙等由性至爱的一类爱情,写成了一种尴尬爱情。整个写过过程,金庸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先是作为局外人的立场去批判和讽刺,然后是移情于主人公,设身处地的赋予同情,到后来则是完全站在书中人物立场上,给予认同、理解和肯定。

《雪山飞狐》中的大反派角色田归农的女儿田青文,在许配给陶子安以后,却又跟曹云奇有了私情,并生有一子。为了掩盖这件丑事,更是不惜将自己儿子杀死。

若是说金庸如此写作是为了丑化田归农,那么,在《飞狐外传》中,金庸让马总镖头的女儿马春花在其父亲将她许配给师兄徐铮的第二天,就在花前月下投入了来自京城的连姓名都不知道的贵公子的怀抱,这显然是对现实的一种客观叙述与自然认同。

到了《射雕英雄传》里,身为大理国贵妃的瑛姑因无法得到性爱的满足,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便与周伯通发生了性关系,在儿子受到裘千尺暗算后,又因段皇爷吃醋不肯施以援助之手而死,这时候,金庸已然对瑛姑的遭遇有了理解和同情之心。穆念慈明明知道生性风流的杨康已经认贼作父,却又使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痴爱中,不可自拔,让人看了,更是深深掬了一把同情之泪。

在《天龙八部》里,对于由性至爱的问题已经有所认知的金庸,在写到西夏公主被天山童姥挟持到冰窖里,在黑暗中与虚竹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且由性生爱时,好像是在讲述一个美好的艳遇故事,两个人之间不知道姓名籍贯,不知道长相容貌,更不知道性格、经历、修养、本领,只有性欲的沟通交流与满足。

这种认同与肯定的态度和立场,在《倚天屠龙记》里峨眉派弟子纪晓芙爱上强暴自己的、跟峨眉派不共戴天的邪派明教左使杨逍的故事中,就完全表现了出来,一是纪晓芙经常暗中情不自禁地位杨逍的武艺高强与聪明机智而自豪,二是纪晓芙宁愿自己被灭绝师太杀死也不肯出卖杨逍,三是为自己女儿取名叫杨不悔,这些足以看出她对杨逍爱之深,爱之诚。

在[修订版]中,从火烧万安寺到灭绝化灰到张无忌去给赵敏千里送这期间,细数了一下,杨逍一共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营救计划中有一环是一见范遥在万安寺中放起烟火,便即在寺外四处民房放火,群侠便可乘乱逃出,张无忌觉得连累无辜百姓,于心不忍,于是杨逍劝他说:世事往往难以全。咱们救出六大派群侠,日后如能驱走鞑子,那是为天下千万苍生造福,今日害得几百家人家,那也说不得了。

从个人性格上看,杨逍跟范遥其实是性情相投的,杨逍有其仁义亲善之处,但在有些方面里跟范遥一样透着邪气,甚至狠辣。但从大局上看,杨逍又是个观大势谋全局的人,他深知革命必须流血牺牲,他的好兄弟为了明教大业可以自毁玉容,那么为了抗元这一更大的造福天下的事业,牺牲小部分的人自然也无可厚非,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二、购买马匹、雇佣车辆,在西门外等着准备接应六大门派。

三、支持了张溪松关于"反其道而行之,出其不意向西北撤退"的建议。

四、购齐各物,干粮酒肉,无一或缺。

由以上二、三、四可见,杨逍在万安寺营救计划中,主要担任的角色是保证后续撤退计划的顺利展开和后勤供给。

五、当张无忌要去处理私事并跟众人告别时,杨逍叮嘱了一句:教主,你是天下英雄之望,一切多多保重。

没有特别写六大派或者明教其他人对张无忌有什么别的表示。一方面可见杨逍这一人物在书中还是具有一定地位的,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杨逍与张无忌之间如主从却似父子的关系之密切。

六、[旧版]中杨逍还做了两件事:1、救出六大派后,空智大师当场提名张无忌当武林盟主,张无忌再三推辞,杨逍和范遥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把张无忌赶上了盟主之位;2、张无忌同意继任盟主后,杨逍带领大家喝血酒歃血为盟。这段情节后来的[修订版]和[新修版]都删了,至于是认为情节安排的不合理还是张无忌不适合当武林盟主,在此就不做深入分析了,反正个人觉得此时的张无忌的政治素养和江湖威望离"武林盟主"距离尚远。不过如果真的有武林盟主这档子事的话,逍遥二仙想必也是义不容辞地要把无忌宝宝推上去的。

七、[新修版]之后的情节又略有不同,并非张无忌告别杨逍等人独自上路,而是跟杨逍等人合计备船一起去冰火岛迎回金毛狮王,杨逍还提议带着赵敏一起去,这样就可以实现赵敏对张无忌提出的借刀的愿望了(可见杨逍之聪慧)。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他急于赶去灵蛇岛,只好匆匆留信给杨逍等人让他们不用原地等候。

万安寺一役也是灭绝绝命之时,她宁死不愿意让张无忌救自己,坠落过程中还给了张无忌一掌,然后自己重重坠地,脊骨粉碎性骨折而亡。

对于这个一掌打死爱妻的老贼尼,杨逍对于她的死有什么反应,书中没有提及,我不能妄下断言说杨逍无动于衷,只能说作者没有写。

94年马景涛版

首先我要为94孙兴版杨逍说两句话。估计有些小伙伴慕名去看了94版的倚天,看到跟纪晓芙谈恋爱的时候的那个略带狂躁症的易燃易爆版杨逍,都给吓回来了,我在前面的分析贴中也说过,这个版本的杨逍是最年轻的杨逍也是最暴躁的杨逍。但其实这版杨逍长了胡子之后,特别是嫁了女儿之后,性格也是很收敛的,尤其是在总是容易歇斯底里的马景涛版张无忌的衬托下,虽然有时候也会落拓不羁,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沉稳大气的,同时又不失年轻时的机智与灵活,颜值也不低,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魅力的。

本剧没有保留张无忌不忍烧民宅而杨逍予以劝解的桥段,但是杨逍的这席话却被移花接木到了朱元璋的身上。在万安寺营救剧情之前,有朱元璋告知张无忌他们关于万安寺一些信息的戏份,这段戏在94版中予以了扩充,对朱元璋这一人物亦做了很深入的刻画。对于张无忌救回来的人,他因为担心此人会泄漏明教的秘密而背着张无忌赶尽杀绝,被张无忌当场抓住,于是朱元璋就说了一段话,跟原著中杨逍安慰张无忌的话差不多,大意也就是:个人事小、天下事大。所以,这个版本加重了朱元璋的阴狠毒辣刚愎自用阳奉阴违和野心勃勃。

好几个小伙伴有私信我,跟我讨论19年新版杨逍的结局,都担心林雨申的杨逍最后也跟孙兴的杨逍一样被朱元璋毒死,我理解他们的忧虑,而且我也觉得左使大人被毒死太让人心塞了,但我都安慰他们不要太过忧心,个人认为编剧不会这样写。因为这个段子编剧已经写过。

根据目前的剧情来看,除了个别台词编剧会自我抄袭外,大部分的重要情节编剧都是重写的,尤其是杨逍的戏,与94年重合的并不多。其次就是朱元璋这个人物,新版朱元璋目前还是走着原著的路线,对朱元璋的性格描写并没有达到像94版这样的阴鸷露骨。

本版杨逍首先是给范遥当辅助:1、假意给王府保安下毒,威胁保安去把鹿杖客骗走,韦蝠王趁机把王爷爱妾塞进鹿杖客房间;2、和韦一笑一起放火烧汝阳王府,调虎离山。这两段戏加的挺合理的,算是对原剧剧情加以补充,反正64集呢,随便演吧。

放完火后杨逍则是带着剑直接参与了万安寺救人的行动。

本剧有个改编很大的地方:没有六大门派跳塔、张无忌用乾坤大挪移托起众人的剧情,六大门派都是自己跑出来的。那么灭绝是怎么死的呢? 此版灭绝是被鹿杖客一掌打死的。 其实这个版本的灭绝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长相上就很符合"灭绝"这一特点,看上去就是个很可怕的老巫婆,然而这样一个顽固不化的灭绝不是死于自己对明教的执念,而是死于意外,这不但写弱了灭绝的武功,还严重弱化了灭绝本人的性格。不知道是不是成本原因导致的改编,个人不是很喜欢灭绝以这样的形式死去。

营救结束后,杨逍有回来直接通报张无忌各大门派都离开大都各归门派了,撤退工作想必也是由杨逍范遥主导的。同时杨逍表示各大门派经过这一役都对明教大有改观,杨逍信心满满地表示明教自此以后可以干一番大事业。所以本剧将原著中的情节进行了浓缩,并通过杨逍的话来表达了书中的主要意思,虽然观赏性差了不少,但也勉强可以接受。

当杨逍汇报完工作后,张无忌感叹了一句:"可惜,救不了灭绝师太。"这时宋远桥显露出一个遗憾的表情,接着镜头就直接跳转到峨嵋派了。

从剧情上来看,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由于本剧一直是对杨逍的人物感情着墨颇多,这里 张无忌当杨逍面提到灭绝师太的死时,却没有给杨逍一个镜头 ,也许是这个时候的编剧还没有想好杨逍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表情才最合适,或者也许是拍了却被导演剪掉了,这都不得而知了,总之是有些感到可惜的。

救出六大派后的情节参照[修订版],张无忌告别众人离去,杨逍临别台词跟原著基本一致。而孙兴版的杨逍是猜到张无忌的用意,说了一句"是为了姓赵的姑娘吧",老司机毕竟是老司机。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01年吴启华版

本剧在这一段的具体情节与原著有较多的改动,我只说与杨逍有关的部分。

在万安寺营救活动开始之前,赵敏派人送来一封信要张无忌私下见面,杨逍此处提醒张无忌对赵敏不可不防。可见 杨逍是谨慎且在张无忌面前比较有话语权的 。

赵敏与张无忌见面目的是劝他归顺朝廷,张无忌回来后召开了明教高管小规模会议讨论了此事,并告知众人成昆没有死。

杨逍参与了此次会议。这里杨逍就说到自己当初在光明顶没有看到成昆的尸首就已经有所怀疑了,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成昆目的绝非仅仅是对付明教,很有可能是想称霸武林。我相信这绝非杨逍马后炮,而是体现了 杨逍的敏锐与细致 。

范遥将鹿仗客骗到万安寺,巧遇赵敏要求他陪她去见张无忌。镜头一转,小昭跑来通报张无忌说赵敏又来请他喝酒,还带着范遥。众人紧张不已,只有杨逍泰然处之,说:赵敏可能并不知道实情,也许只是来探探虚实的。这里体现了 杨逍的处事不惊 。

这版杨逍也是直接参与了万安寺救人、与鞑子兵正面杠的。

乘着火势还不大,杨逍和韦蝠王带着绳子、甩了个大轻功跳到塔上去、救出了少林两个大师,结果被元兵烧断绳子。

于是张无忌用轻功飞上去把人扛了下来。倒是杨逍看到张无忌飞下来怕他受伤,一掌将一块石墩拍了过去,给了张无忌一个缓冲。如此体贴的杨左使很得我心。

随着火势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张无忌在塔下还是选择了用乾坤大挪移接住从塔顶跳下的人。

所以本版杨逍在万寿寺参与度还是很高的。

这段的灭绝,虽然也是跳塔自杀,但是由于杨逍的出现,导致这个过程与原著有点大出入:

周芷若是先被张无忌抱着救下来了的,但因为造谣的事情,灭绝却还是纠缠不休在塔顶上跟范遥打得难分难解。

杨逍实在是看不下去,于是也飞上了塔顶,出手制止。杨逍和灭绝倒没怎么太动手,而是开始动嘴。

灭绝看到杨逍就开始骂他大魔头。杨逍回怼说"你这个老尼姑不可理喻灭绝人性",并劝范遥别跟她没完没了地缠斗。灭绝骂杨逍不但害死了晓芙今天还来羞辱她。杨逍反驳说晓芙明明是被她一掌打死的。灭绝说你先毁她清白在先不然她也不会杀她,你杨逍才是真正的凶手。杨逍说我没功夫跟你逞口舌之快,如果不是张无忌的命令,他才懒得管她。

接着杨逍喊了一声"范兄",两个人默契上前擒住灭绝想把她带下去。范遥此时还得意地表示:灭绝也是荣幸竟然能享受被逍遥二仙救的待遇。灭绝一听,气炸了,挣脱出来,跳塔自杀。

顺提一句,这是唯一一个版本灭绝死之前没有抓住张无忌的手命令他离周芷若远一点的。

杨逍范遥落到塔下,见到灭绝竟然死了,有一个略显意外的表情。

这段改编虽然与原著出入很大,但我个人完全可以包容,火烧眉毛了灭绝和杨逍却还在为陈年旧事吵架,略显可笑。但即使后面没有再演杨逍对灭绝的死有什么其他的表现,我认为有这么一段剧情就已经够了。 这毕竟是杨逍最后一次直面灭绝,他也终于有机会可以当面指责灭绝杀死晓芙。

然而,到底是该怪杨逍与晓芙不该相爱还是该怪灭绝心狠手辣,在这种背景下两个人是争不出结果。在这里,当老尼姑还在喋喋不休时,是杨逍首先顾全大局放弃了口舌之快而想着先救灭绝。不管是不是张无忌的命令,杨逍能放下个人恩怨而将大义置于前,都能显示出杨逍的胸襟和气度。换做是成昆,他恐怕早就一掌把灭绝给拍下去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我一直在说94版和19版的编剧一定很偏爱杨逍,TVB版的编剧其实也是很偏爱杨逍的,把杨逍塑造如此出类拔萃且颇有魅力,这肯定是有意地对这个人物多下了心思的。

从救出六大门派到张无忌携四美于灵蛇岛之间又发生了好几集与原著不同的事情(比如赵敏出嫁、张无忌抢亲之类),在此不作赘述。

顺便提一句:这个版本周芷若的戏份是真的加了挺多的。我倒没什么不满,我最喜欢的周芷若其实是佘诗曼演的。当然,我更喜欢的是黎姿的赵敏。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03年苏有朋版

本剧的杨逍也是参与了万安寺一役的。还弄了一个很威风的出场,鼓风机吹着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了。跟王保保的人打了一架。

张无忌见到杨逍后说他不是叮嘱他不用来嘛,杨逍则表示他是担心张无忌的安危所以还是来了。

张无忌利用乾坤大挪移救人,为防止赵敏从中作梗杨逍就站在旁边盯着她,赵敏见大势已去,离开万安寺,杨逍跟莫声谷说"莫大侠这里就交给你了。"后也匆匆离开了万安寺,所以此版杨逍是无缘亲历灭绝自杀的。由之后的剧情我们可以得知,杨逍是去带人乔装打扮候在城门口接应张无忌等人的。

所以本剧的杨逍还是很有统筹思维的,并没有拘于做单一的事情,也没有局限于张无忌的命令,算不上是僭越,应该算是有自己主观能动性的。

在火化灭绝的剧情中,本剧有一个亮点。

这一版杨逍是参与了灭绝的葬礼的,而且还是跟张无忌肩并肩站在前排。

这边烧烤着灭绝,那边镜头给了明教和六大门派的主要人物的脸, 当镜头转到杨逍时,画面回闪到了当年晓芙是如何被灭绝一掌拍死的画面。

这是其他所有版本都没有的情节。

张铁林的杨逍在表演上确实不尽如人意,用我一个职业撰稿人闺蜜的原话就是:"他只是一个剧情推进器,到点触发台词,装进一个人形外壳里,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

而林雨申的杨逍,演员想必是对人物有过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理解,并且明显可以看出演员有再度创作的痕迹。

但是此版杨逍并非一无是处的,就万安寺这段剧情来看,虽然他就是个说台词的道具,但是剧本本身对杨逍这个人物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刻画的,尤其是火化灭绝时闪回纪晓芙之死的镜头,至少能够反应出面对灭绝的死亡时杨逍的心理,其实并不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但却能保证杨逍的情感轨迹是完整的。

所以这版杨逍不好归不好,但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此版应该也是按照[修订版]拍的,所以张无忌也是脱离了大部队去找赵敏。但这里他是让明教众人先回光明顶,这版张无忌还真是让杨逍暂摄教主了,他特别交代"明教的事务就由杨左使来代理,你们以他为尊"。

个人觉得"分在各地统筹抗元"比回光明顶好一点,因为按照明教此时的定位不应该还是龟缩在西域,而是广大中原地区了,杨左使他们千里迢迢又跑回大西北没什么意义,除了天天在光明顶打麻将根本无事可做。至于让杨逍当代教主这件事,观点我在之前的灵蛇岛副本的文章里也提到过了,个人偏向于认为:在张无忌不在的时期,目前的明教分权比集权更为合适一些。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09年邓超版

此版杨逍老老实实按照金庸的设计没有直接出现在万安寺营救活动中,出了个假十香软筋散的主意后就消失了,再次出现就是在六大门派撤退后暂时休息的树林中,台词只有一处:看到张无忌和武当的伯伯叔叔们聊得没完没了(过程中杨逍一直背景板,全程“好无聊有完没完”的不耐烦表情,甚至还甩了一个白眼),就过来提醒了一句说"教主,时间不早了。"

从灭绝死后到灭绝火化,这期间峨嵋派都没有再跟大队人马在一起了,所以也没有明教及六大派众人与遗体告别的戏份,杨逍更是全程没有参与。 没演杨逍对灭绝之死的反应 ,虽觉得略微遗憾,但情有可原。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19年曾舜晞版

此版杨逍不仅是出了假冒十香软筋散的主意,还亲自指导范遥怎么做,可算是服务到家了。

其实原著里面这个瓶塞藏药的技巧是范遥自己想的,这里交给了杨逍。我认为问题不大。因为原著这个技巧是直接就实施的,读者看文字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拍成电视剧的话如果让范遥自己说出来显得招摇卖弄了,而由其他人来交代更为合适。

01TVB版没有这个设置,范遥是事先服下了解药然后一包毒药直接全倒进酒壶里;

09邓超版没演这个细节;

94马景涛版和03苏有朋版都是张无忌想出来的。

我觉得相比之下,让老狐狸杨逍主意出全套也并无不可。

杨逍再次出现是突然降临万安寺来援助韦蝠王了。

韦蝠王问杨逍怎么来了,杨逍的回答是:"我的事办完了,自然要来帮你呀。"至于办的什么事,如果依据原著来推测,应该就是去雇车买马准备撤退事宜了。

之后杨逍又负责打野、塔下清小兵,掩护无忌闪现到塔底下救人。

可以发现,除了邓超版,其他各版本的杨逍都参与了万安寺营救活动,这是个毫无违和感的改编。后勤工作做好了再来万安寺帮忙并无不合理之处。张无忌这边其实是人手单薄的,尤其是之后韦一笑中途还跑去汝阳王府放火了。所以从观赏效果来看,增加杨逍这个人手是可以增添精彩度的。

各大门派离开大都后,在树林里讨论抗元之事,这时青翼蝠王带着上好的女儿红出现,而在书中,是由杨逍准备好酒肉的。我认为改为韦一笑也是合理的,他轻功好,性子也开朗,最重要的是他是去制造往南逃的假象,酒只是顺带而已。

之后是我们都看到的,连范遥都拿出了肉来跟众人分享。而杨逍,既不喝酒也不吃肉。

我认为这版杨逍从一出场就表示出了不屑于与名门正派为伍的态度,这种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冷傲睥睨,而区别于范遥的乖张随性。是以虽然杨逍已经放下成见与名门正派并肩作战(甚至是他比所有人都预先站到了更高的高度,首先提出“放下恩怨、不拘小节、联合六大派”的方针),但如果突然让他拿着酒肉跟六大门派一团和气,这个人物反而崩坏,我相信也没人受得了。

另外恕我脑洞大开胡扯一番。这酒是“女儿红”,女儿红是什么酒?如家有千金,满月时深埋,出嫁日掘出,喜宴时共饮。对于刚刚把女儿托付给殷梨亭的杨逍来说,哎,这酒,名字听着都闹心了,喝个球啊喝。

之后按照[修订版]的故事发展,张无忌告别众人,独自上路去找赵敏。但在原著的基础上,将杨逍和张无忌的对手戏予以了扩展。

杨逍在这里是表现出明显对赵敏心存警惕之心的,他提到“狡猾”二字,我认为这里不算是杨逍看人不准,而是相比赵敏对张无忌的儿女私情,在目前局势下,杨逍更担心的是蒙古人与汉人之间对立的政治立场。所以当杨逍说完与原著中差不多的“群雄之望后”,外加了一句“千万不要下错决定”,杨逍对于张无忌,说是下属,其实更像是导师。

我把本剧杨逍对灭绝之死的态度这件事,放在最后来讨论。

先是在灭绝的遗体告别仪式,所有人都致以告别礼,明教这边张无忌也弯腰一拜。

记得之前张无忌给范遥跪下吗,当时杨逍和韦一笑看到领导下跪,也是立刻跟着跪下的,而这里杨逍和范遥却是直直站着,双手背后,无动于衷。

杨逍和范遥确实尊重张无忌,但并不是无脑追随。先前杨逍跟着张无忌下跪并非单纯是“教主干嘛我干嘛”,也是因为范遥虽然违反了教规,但他实为明教大局考虑,他自己也为明教牺牲巨大,功可抵过,值得人敬拜。

而面对灭绝则不同。

先说张无忌。灭绝有多残忍凶狠我相信他心里是清楚的,毕竟当年眼睁睁看着灭绝一掌打死了纪姑姑,不久前自己又中了灭绝一掌。不谈张无忌顺和豁达的性格,单从张无忌的身份来说,他现在是明教教主,又明确了明教目前的政治方针是联合各大派共同抗元,处理好与各门派的关系是抗元的重要群众基础,这一拜除了代表自己更是代表明教的立场态度,与其说是对着灭绝本人,不如说是对着峨嵋派和其他各大派。

再说范遥,且不说此剧中他是否知道好兄弟的妻子是死于灭绝之手。范遥本来就性格乖戾,行止由心,而且根据原著中的描述,他听杨逍说起明教许多兄弟丧命于灭绝师太的剑下,之前在万安寺中老尼姑又不可理喻毫不领情还恩将仇报,所以范遥向来就对灭绝是没什么好感,自然懒得拜。

而杨逍呢,他简直有一百个理由不拜灭绝。

接着灭绝火化,逍遥二仙甚至远远走开,杨逍更是直接转过身去,看也不看。

杨逍与灭绝算得上是结怨已久,从孤鸿子到纪晓芙,到底是谁拆散了谁的姻缘呢,双方其实各执一词。

那么他们之间所有的恩怨随着灭绝的尸体是否都付之一炬了呢?我认为没有。

从头到尾杨逍都没有表现出要为了替晓芙报仇而心存报复灭绝之意,其实明教上下,除了像谢逊这样由于亲历了灭门之恨后开始丧心病狂到处杀人嫁祸成昆以外,其他人大多还是将除暴安良而非挑起门派纷争作为人生目标的。所以,灭绝死与不死对杨逍来说又有何异。

他为灭绝的死感到高兴吗?他无悲无喜。她身死形灭,无非是这个人的物理状态消亡了而已。而她给他造成的影响却是一生一世的,即使再死一万遍也换不回他的晓芙。

只是此时此刻,让他不得不联想起了晓芙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罢了。

人终有一死,灭绝师太走的时候如此热闹风光,受众人参拜送别,而灭绝甚至还自以为自己是死得其所吧。

可晓芙走的那天呢,寂寞无助、孤苦伶仃,含着无尽的思念与遗憾匆匆离世,身边仅有年幼体弱的无忌将她草草安葬。

所以杨逍因为灭绝的死而放下了执念了吗?我认为只要他对晓芙是“此生惟你”,那么他此生都做不到。

我认为,如果杨逍对于灭绝之死的态度仅限于在儿女情长这一层面的话,那么杨逍就浅薄了。

杨逍对于灭绝之死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心绪。

在撤离万安寺的时候,宋远桥是怎么跟张无忌说的:“你用乾坤大挪移助六大派高手下塔,还无端挨了灭绝师太一掌”,俞莲舟则是大声说道:“大家都知道,师太是拒救而死的。”,可见,连武当和峨嵋这么好的关系,武当派的人都对灭绝这样的死法不太予以认可,灭绝自以为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其他人眼中不过只是她感动了自己罢了。所以这个灭绝追悼会,很有可能只是六大门派为了维系同气连枝的中原武林之核心而卖给峨嵋派一个面子。

如果连名门正派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杨逍呢?

杨逍对孤鸿子的死是什么态度?是藐视。杨逍觉得他心胸狭窄、输不起自己气死、纯属活该。

而对灭绝的死呢?

晓芙曾经说过:我们峨嵋派最大的宗旨是先除邪魔外道再驱除胡虏,跟个人的得失根本无关。这个无疑是灭绝师太给徒弟洗脑的原话。

当时杨逍就给灭绝师太盖章了,说她总是自命不凡,说什么以拯救苍生为己任,动不动就把信念挂在口头,其实根本都是为了个人的面子。

灭绝是怎么死的?她是拒绝张无忌的援助,宁可自己自杀。

在目前这个局势下,各大门派都放弃成见,将民族矛盾驾临于派系之争的人民内部矛盾之上,同心同德抵御外侮,抗击元朝暴政。 作为当年死守襄阳城以身殉国的郭大侠夫妇的女儿创建的峨嵋派的掌门人,你理应死人民、死百姓、死江山、死社稷,可如今你却死于个人的偏见与偏执。你的死对于峨嵋派的稳固、中原武林的发展以及民族斗争的事业,起不到半点推动作用和正面意义,简直是死的轻如鸿毛,死的一文不值。

在杨逍眼里,灭绝这一生都不过是在证明自己只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 。

杨逍对于这种人本来就嗤之以鼻,那么灭绝这样的无意义的死亡,只会让他更加鄙夷罢了。

关于这段戏,杨逍其实并没有太多直接反映内心世界的台词,以上仅是我结合本剧杨逍的人设和这段戏的镜头语言展开的联想和推测,请随意嗤笑。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

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人物众多、异彩纷呈,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还有中神通王重阳等等,令人印象特别深刻。

而武林之中,门派众多,但是基本上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有名门正派,同时一定也会有魔教、邪派。

江湖的纷争从哪里开始呢?我想,往往是从一个爱情故事开始的,比如殷素素爱上了张翠山,纪芙爱上了杨逍,张无忌爱上了赵敏

看看这些人,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他们的结合几乎都是受到外界巨大压力的,张翠山是武当派,殷素素则是明教(魔教),纪芙是峨眉派,杨逍则是明教,张无忌是明教,但是赵敏是元朝贵族,男女双方几乎是处于敌对的两个阵营,按照一般的世俗眼光,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他们偏偏结合了,这是一个套路吗?我想说,这恐怕不仅仅是套路吧。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金庸老爷子的小说往往都写在某个特定的年代,比如郭靖的就是宋人抗金,张无忌的则是元朝末年,总之,不会是和平年代的武侠故事,都是和国家动乱联系在一起的武侠故事。

国家动乱,英雄辈出,在碰撞之中擦出火花,让后打破世俗眼光,冲破重重障碍,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因为有了这个动乱,所以才有了打破重重阻碍的可能性。

金庸老爷子就是要用这种离奇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任何不可能的事情在乱世都是有可能的,任何不被接受的事情在乱世都是可被接受的。因此魔教妖女爱上正派君子的时候,就引出了无数的话题,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国家,大义隐藏在小人物的结合之中,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争斗把一件件要描述的核心内容交代完毕,升华,这样故事的主体就体现出来了。

不过,这也不失为很好的一招套路,百试不爽,毕竟观众就喜欢看这样的爱情呀

新版逍芙初遇是在第三集,没有具体演出后续发展

第五集纪晓芙出场就有孩子了,纪晓芙和杨逍的感情戏是在第九集蝴蝶谷那集以倒述回忆带过。。。

邓版倚天逍芙恋视频剪辑

http://mvbaiducom/export/flashplayerswfplaylist=http%3A//tiebabaiducom/%25BC%25CD%25CF%25FE%25DC%25BD/shipin/playlist/%25D0%25C2%25B0%25E6%25E5%25D0%25DC%25BD%25C1%25B5%25CF%25E0%25EA%2550%25CA%25D3%25C6%25B5

这里也有新版逍芙恋截图

http://tiebabaiducom/fct=318767104&tn=baiduKeywordSearch&sc=1&pn=0&rn=50&lm=4&rs4=4&rs3=3&word=%BC%CD%CF%FE%DC%BD&frs=jpq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37718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