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拍的屎烂为什么那么多人捧臭脚

《敦刻尔克》拍的屎烂为什么那么多人捧臭脚,第1张

诺兰——一位将时间变成敌人的魔术师

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时间线索的交错,成为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一次涉足真实历史所交出的答卷,《敦刻尔克》在他的执导下,不是一次足智多谋的撤退,也并没有着何般英雄主义的彰显,小人物视角直面战争的惨痛与绝望,成为了**最为诱人共鸣也最为深刻的内在纵深。

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次成功将33万盟军撤离纳粹围堵的历史奇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次尤为重要的转折点,在未看**前,对诺兰会如何去呈现这场真实的历史事件,个人是满怀期许的,这一次的他也并没有让人失望,在这部作品里诺兰并没有致力于从宏观上多么真实的去还原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而是透过对时间极为出色的把控,将分属陆海空的三个故事,在一种尤为克制的情绪中,用一周、一天、一小时三个时间,呈现了一场仍旧极具自己独特风格却又稳中有变的**作品。

对于一部战争**,《敦刻尔克》是复杂的,但对于一部诺兰**,它又是极简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在这位导演的手中早已被玩转的游刃有余,故其**在伊始才敢于大胆的摒弃了一切铺垫,直接便将观众带入了枪林弹雨之中,而随着剧情的发酵,你不难发现这是一部并没有绝对主演的作品,多视角多空间多时间对这场大撤退的还原,不仅将一股扣人心弦的紧张感维系到了**最后一刻,也令人看到了战争阴云下的残酷。

一部好的战争**什么最为能打动人?无外乎就是感人至深的人性之光和血腥残酷的战争画面,但在这部**中诺兰给予人物的台词少之又少,在战争场面上也没有多少血腥的画面,但对镜头语言和音乐的善用,使**对战争残酷的着点并没有逊色分毫,相反**一面在伊始便透过第一视角将观众拉近**,另一面透过小人物深陷绝望之境后能否绝地重生的悬疑,以及那用时间构思所带来窒息般的紧迫,都使人仿若真正的走进了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是一部没有德军镜头的作品,时间成为了这部**最大的敌人,而活着这种在和平年代最为基本的需求,在这部**中却成为了最大的希望,由此这部稍显另类的二战**,对反战的着点才会在诺兰玩转自己技艺的同时,仍旧充满了打动人心的魅力。

从影片本身来说,《敦刻尔克》是一部佳作,观赏性极高,IMAX质感优异,发挥了大银幕无可替代的沉浸体验和仪式感。从艺术和工业角度来讲,《敦刻尔克》并不伟大,也算不上影史杰出作品。叙事手法是简单自我重复,主题老套肤浅,表意过于直白。对战争片的发展并无贡献,对视听语言也缺乏自我思考和改良。其中许多缺点是诺兰固有的毛病。

也许有人会觉得言过其实,觉得对其要求太高了。但这可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啊,一位在本世纪革新好莱坞类型片的顶级导演。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但他将网状叙事、解谜和视点人物等手法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完成了前无古人的成就,深刻影响了无数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叙事语法。

《敦刻尔克》继续践行着诺兰“每一部作品都有成为代表作的潜质”,这是对类型片导演最高的一种褒奖,但这并不代表作品很完美。

作为战争片,《敦刻尔克》拍得异常干净,PG-13的分级,导致片中没流出过一滴血,死亡场面也少之又少。

诺兰继续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一个冷门的题材,以一个冷门的视角,处理成符合大众观赏要求的战争**。然而影片也呈现出许多问题,比如累赘的剧作段落,场面调度的失力,配乐过于饱满,缺乏多义性和暧昧性的主旨。

我不认同人们对它所谓“实验性”,或者“反类型”的论调。本片充其量只在某几个方面有着零星的实验性质,反类型则完全谈不上。如果说以《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血战钢锯岭》等叙事模式作为传统战争片的准绳,实际上《敦刻尔克》并没有跳出这个既定框架。我们不应以烟火的使用量、血液和尸体在画面中的比重来判断一部战争**是否“实验”或“反类型”。这些只是导演在剧作元素上的个人取舍,还达不到“实验”的高度。

真正对战争片做出全面实验性探索的,是《全金属外壳》《现代启示录》这类**。对个体与集体的冲突,对人性与体制的反思,对生与死的关系,都做出了极其深刻的,甚至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当然,它们也完成了对战争片镜头语言的创新开发,具体可以去看相关的拉片,这里就不多提了。

说句题外话,许多具有实验性质的战争**,都喜欢将背景设定在越战。到了本世纪,伊拉克战争则成为这类**的新舞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意味着,作战规模越小、战事越不明朗、战场越诡异多变的战争,越有发挥实验的空间,越会激发创作者剑走偏锋的欲望。

《敦刻尔克》的“反类型”更是无从提起。作为在好莱坞濡染十多年的导演,诺兰并不是一个颠覆者,也不太可能会做出“反类型”的诉求。好莱坞也不喜欢颠覆,这会让他们面临失去话语权的风险。诺兰只是改革了商业**的语法和风格,让普通观众也能享受到一些先进的创作理念,仅此而已。

虽然对好莱坞商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诺兰实际上是个戏路极窄的导演。他最大的强项是叙事结构上的创新,却又不像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无耻混蛋》)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21克》《通天塔》)充满对人性与社会的嘲弄和反思。

诺兰玩结构是纯理性的,是优先从娱乐角度出发的,个人表达其次。无论是《记忆碎片》的拼贴叙事,还是《致命魔术》的叙述诡计,或者《盗梦空间》的套层结构,无不优先为观赏性服务。《星际穿越》更是围绕着一个宏大的宇宙谜题,将时间作为环状叙事的载体。甚至在《黑暗骑士》中,也是通过碎片化段落与视点叙事,营造宿命感,丰富信息量,提升格局。

所以诺兰的**总是冠以“烧脑”的标签。他热衷于和观众玩儿智力游戏,我们在探讨诺兰的作品时,内容多是“小李子是否回到了现实”,“星际穿越时间线梳理”,“记忆碎片故事正序详解”,极少有对主题或情感的剖析,也确实没太多剖析的价值。这就让诺兰的**显得很肤浅,充满机械感,缺乏情感的升华。我们看完**,更多地是敬佩其结构手法,享受思维锻炼的快感,却很少体会到难以忘怀的感动。

这种创作哲学即是他炮制佳作的法宝,也是阻碍他成为大师的绊脚石。在这里,肤浅并非一个贬义词,相反,肤浅对类型片的发展是极其有必要的。在通俗领域里,诺兰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创作者。

他善于将简单的故事赋予一层神秘气息,通过高超的剧作手法,将之包装得精密复杂。让通俗的故事复杂化,并提高娱乐性与观赏度,需要作者极其缜密的剧作思维,以及强大的信息支配能力。光这一点,诺兰就超越了这个星球上的绝大多数导演。但如果他想成为大师,就必须抛弃结构上的花活,做出真正触及灵魂的作品。

《敦刻尔克》是诺兰的第十部作品,我们能在片中看出他想要突破的苗头。然而从影片本身来说,虽然依旧很好看,但这次的突破没能让他走得更远,顶多只迈出了一两小步。首先是选题上的突破——战争片是诺兰从未涉足的领域,却是他觊觎已久的题材。

《敦刻尔克》始于诺兰多年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经历,这让作为英国人的他联想起1940年那场紧张惨烈的“发电机行动”:9天的时间,三十三万英法联军士兵成功从纳粹魔爪中挣脱,逃到大不列颠。四万名负责殿后的法军被俘,近三万名士兵牺牲,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三十三万有生力量,为日后盟军反攻欧洲奠定基础。所以虽然是战败逃亡,但这次撤退被誉为改写人类命运的史诗事件,被长期歌颂。

诺兰一直想拍这段历史,最初担心自己没有拍摄大片的经验,所以直到经过《致命魔术》《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巨制后,才选择了这个故事。显然,对故事呈现方式的选择上,诺兰仍旧忌惮“转型”和突破的风险。因此,《敦刻尔克》被他自己描述成一部悬疑惊悚片,在如此简单的故事里,诺兰不能,也不敢摒弃自己的花式结构。

他最终选择的,还是典型的非线性叙事。三条线,三段不同长度的时间,橡皮筋一样拉抻交织在一起。一周,一天,一小时,陆地,海上,空中,形成立体的六维空间,将故事张力拉到最大。这次,诺兰彻底抛弃全知视角,将内容落实在个体命运上。

并尽最大可能放弃戏剧性,只保留基本的矛盾冲突,试图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达成他心中的“体验式**”。为此,诺兰必须营造出无可比拟的影片质感,再加上他对胶片的浓烈情怀,选择70mm IMAX胶片拍摄,是理所应当的事。

《敦刻尔克》没有采用战争**固有的宏大叙事,故意把视角从激烈的正面战场上挪开。我们看不到千军万马的大场面,看不到血腥的战斗,看不到运筹帷幄的将军,甚至看不到敌人的面孔。只有挣扎逃命的无名小卒,奔赴战场的平民,以及镇定的飞行员。即便是这样,影片还刻意回避了这些角色的背景。

虽谈不上颠覆,但这确实让作品更像一部群像式的灾难**。总之,通过对时空结构的精心编排,以六个维度对个体命运进行图景式再现,是我最欣赏本片的一点。

在**美学中,空间往往象征着权力,而时间则代表生命本身。因此,沙滩上的故事时间最长,在这条线中我们看到主人公为了登船不择手段,只是想要活着回家。海上的时长次之,平民马克·里朗斯为了拯救他口中“年轻的孩子们”,驾驶游艇横穿海峡,将危险抛至脑后,这是勇气的展现。空中的时间最短,一小时的对敌作战,直面考验,最终迫降被俘,是为歌颂英雄。

而象征权力的空间,在这里体现为人物对自身命运的主宰权。本片中,沙滩更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镜头主要以中近景和特写为主。前面是汪洋大海,后面是空无一人的城镇和脆弱的防线,沙滩成为四十万人的监狱。

诺兰在这条线中几乎抛弃了台词功能,情节主要靠动作和场景变换去推进,这是他的第二个突破。以前,诺兰常被评论界诟病其台词的乏味空洞,许多时候除了解释谜题原理,强行推进剧情,并无任何其他作用。这回好了,直接拿掉台词,效果也真的挺不错。从访谈中我们也能知道,为了更好地呈现创作理念,他学习了《党同伐异》《日出》等默片的表现形式,以及《大幻影》《死囚越狱》等片的叙事手法。

综上,《敦刻尔克》的沙滩线,像极了一部越狱默片。未登场的德军,寓意主人公面对的危险仿佛不是来自人类,而是躲在黑暗中的未知怪兽,进而渲染出惊悚氛围。这条线里的角色们均暴露在枪炮和轰炸机之中,没有主宰自己生死的权利,能活下来全靠运气,一心要逃出生天。

相比较来讲,海上视角仍有局限,但要比沙滩宽阔很多。这条线开始出现大量的台词,配以中远景及主观视点,展现着船长的信心和勇气。而空中是更拥有类似上帝视角一般的视野。沙滩的中近景,及海上船舱中的近景,都是对逼仄空间的呈现,容易令观众感到压抑和疲惫。所以空中线不仅承担着景别变化的任务,也作为影片唯一的战斗场景出现,调剂叙事节奏。

不同于任人宰割的沙滩士兵,以及手无寸铁的民用船只。三架喷火式战机是唯一能与敌人正面对抗的武器,也是撤退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汤姆·哈迪、杰克·劳登扮演的飞行员,拥有天空这个巨大的空间,揭示了他们对自我乃至集体命运的宰制地位。同时,在这条线中诺兰还认真贯彻了希区柯克的悬疑理论,汤老师的飞机上被打坏的油表,就是桌子底下的定时炸弹。

由此看出,《敦刻尔克》是一部非常工整的诺兰式**。海陆空三条线全程交叉剪辑,反复展现事件,编织成三种独特的视角,分别表达了勇敢无畏、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三个主题。至于这样的手法是否必要,是否对主题的表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呈现效果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去细细探讨。

时空维度的差别,也让本片保留了解谜的快感。在观影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留意前后呼应的场景,前一秒基里安·墨菲饰演的士兵在游艇上瑟瑟发抖,后一秒他又变成了镇定自若的指挥官。前面演着茫茫黑夜中从沉船逃生的军队,镜头一转又是阴霾的白昼,汤姆·哈迪在空中与敌机狗斗。如果错过了关键性的解释段落,观众仍然容易迷失在螺旋形的叙事中。

实际上,这一次以上情况很难发生,因为这回诺兰的叙事迷宫变得再简单不过。影片开头便将谜底以字幕形式告知观众,每个空间对应不同的时间跨度,再加上诺兰的老搭档,剪辑师Lee Smith对素材的有效运用,影片不再去主动给观众制造迷惑。由于场景转换不复杂,剪辑错落有序,所以呼应场景也都很明显。只要不长时间玩手机,就不可能错过任何情节线索。《敦刻尔克》这回彻底摆脱了“烧脑”的标签。

影片吸引我的另一大亮点,是音效的运用。无论是汤姆·哈迪驾驶的喷火式战机,还是德军的BF109战斗机,机枪声和引擎声都做得极为逼真。尤其是德军的斯图卡轰炸机,那令人胆战的尖啸声被完美还原,在IMAX影厅中真的就像在头顶飞过一般,这也是影片带来的另一重惊悚感。就冲这音效,《敦刻尔克》注定是在**院中才能得到完美体验的作品。

可惜的是,《敦刻尔克》从优秀到经典还是差了一丁点距离。这是一部优缺点同样突出的**。诺兰团队的创作思路,拍摄概念,包括制作水准都没有问题,但是一些累赘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已经精简化的台词仍然出现了问题,是影片的几个致命缺点。

这回,诺兰的废镜头变少了,但还是有,包括结尾声画结合的段落,剪辑变得较为凌乱,冲淡了本应升华的情感。伴随着芬恩·怀特海德和哈里·斯泰尔斯在火车上读着报纸,我们看到马克·里朗斯、汤姆·哈迪等人的最终命运,前者成功救回大批士兵,后者为保证撤退而被德军俘虏。他们都是片中象征人性光辉的符号。

在这一段中,丘吉尔的演讲、配乐和画面都在试图渲染出悲壮的氛围,创作者也明白,历史上的敦刻尔克撤退,是付出了大量物资、平民的生命和几万名将士的代价才成功的。但影片缺乏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作为句点,导致没有体现出悲壮感,失去了定场的力量。

巴里·基奥汉的死也有些莫名其妙。诺兰在访谈中说,这就是一个意外,为了表现命运的无常。但我看不出在战争片中,用这种手段去表现命运无常又何必要。是为了描绘基里安·墨菲的“炸弹创伤症”吗?太牵强了。我们看到他似乎相信了船长儿子的谎言,但在结尾也并没有给基里安·墨菲一个相对应的反应镜头,比如看到报纸而抱头痛哭之类的场景。如此大费周章地铺垫这段情节,最后却没给个说法,有些说不过去。

肯尼斯·布拉纳和詹姆斯·达西的角色,一个海军军官,一个陆军上校。两人在影片中极其尴尬,更像是现场解说员一般的存在。他们最大的作用,似乎就是用台词解释防波堤被炸的后果(结果就被炸了),船只吃水太深来点儿小船就好了(结果来了一堆民船),为了避免损失英军只能一次派出三架飞机(结果一架都没回去)等等无关痛痒的问题。影片结尾还有一个主旋律作用,即肯尼斯要留下帮助法军。这两个角色既扁平又无聊,是影片最大的败笔。

被许多人诟病的,还有影片的配乐。这回寂寞叔的配乐确实太满了,有种强行提气氛的感觉。通篇大段的谢泼特音阶(用多声部共同递进,制造一种音调不断上升的幻觉),80%的紧张感都是靠乐曲营造的,置画面于何地?有一多半的场景,将配乐拿掉之后,似乎立刻会变得不再扣人心弦。前一个小时还好,后面的配乐更是喧宾夺主,甚至起到了剧透的作用。与出色的音效相比,这次的配乐着实成为短板,令影片失去了应有的张弛度。

以及《敦刻尔克》中的情感高潮,与影片基调产生了无伤大雅的冲突。在军队绝望之际,大量民船航向沙滩的段落,极其鼓舞人心。这一段刻意没有加入特写,景别都是远景和中景,模糊了每一位平民的面孔,是对集体力量的典型赞颂。然而,影片绝大部分镜头都是在客观冷静审视,因此这一段突然的主旋律,难免会显得刻意。但它的情感冲击非常强烈,足以令人忽视其中的不协调。另外,这种场景是主旋律的惯用套路,虽然感染力很强,但实在是过于俗套了。

某种程度来说,《敦刻尔克》的整体气质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非常相似。两部影片都聚焦于个体命运,都是对一场战争的侧写,都试图给观众带来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式**,也都有着一些实验性质(《比利·林恩》是彻彻底底的实验**)。

诺兰和李安也都为了呈现题材,执意选择了并不常见的技术手段,只不过李安的120帧4K实验是对**未来的探索,而诺兰的70mm IMAX胶片则是对**视听本质的坚守。两部**都体现了大银幕的优越性,只有在影院中,才能获得最佳的观影感受。

如今战争**佳作越来越少,尤其是二战题材。希望去年风光无限的《血战钢锯岭》,再加上今年的《敦刻尔克》,能带动行业重新对战争片感起兴趣。诺兰的十部长片,除了《白夜追凶》勉勉强强,其余都是非常精良的作品。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他下次将带来的惊喜。

趁出差空儿,特意去影院看了《敦刻尔克》。

是冲着诺兰去的,虽然我并不算诺兰铁杆粉,但之前对此片评价的两极分化,特别是拿诺兰的《敦刻尔克》和吴京的《战狼2》相比,多少让我有些不忿,话说,这俩搁一块儿,关公战秦琼,能比吗?

实话说,《战狼2》不错,挺燃挺好看,但拿英国当年在缅甸战场上的怂样说事儿,借此呼号抵制《敦刻尔克》,真是脑子抽抽了。抛开感官上的鸡血刺激不说,稍微想想,就知道刻意打造的英雄主义主旋律,和从凡人视角出发去洞察人性批判战争,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对那场战争究竟如何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诺兰如何演绎那场战争。

然后,100多分钟的观影结束,却不像之前的满怀期待,心里倒是有说不出来的怪滋味了。

静下心稍微梳理一下,先下个结论吧:《敦刻尔克》,典型的诺兰风格,整体尚可,但与之前《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经典相比,就差了需要民船摆渡的浅滩上的那点距离,也许不远,但却是“致命”的。

整个的故事很简单,尽管诺兰还是祭出多线程片段式的标志性手段,打碎并重组,以营造一种复杂性,但也许,一句话就能概括总结了:一个陆军小哥,虽几经沉浮仍千方百计想渡海逃生,两名皇家空军,英勇顽强地在空中支援,而一位民船大叔,应征救援,在上有敌机轰炸下有潜艇偷袭的海面,分别救下了陆军小哥和坠海的皇家空军,最后,大家终于回到了彼岸的Home。

故事大致如此。

正如众所周知的,没有太多大场面,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过程演绎,没有敌人出现,甚至连个像样的结尾都没有。若不是诺兰,这样的“三无”**恐怕会被骂死,但,恰是因为诺兰,又让它脱离了“烂片”序列。

就像前面我的结论,《敦刻尔克》算是一部佳片,但却衬不起经典。

先说好的一面吧。

如果说诺兰最擅长将无论宏大还是细微的故事,以巧妙的方式揉碎打烂并重新拼接,那细节上的精心打磨,不管是一幕场景,一名路人,一句话,一个物件,都会成为诺兰制胜的法宝。所谓一白遮百丑,在细节上的考究和精致,使得《敦刻尔克》在宏观层面上的缺失似乎也可以被谅解了。

首先,《敦刻尔克》作为战争片,并没有把立意放在宏大而沉重的时空背景下,而是以小人物的视角切入,只去讲哪怕看似简单但却精当的一件事——回家。不煽情,不渲染,不刻意批判和反思,只去借由在战争中疲于奔命的凡俗身世而“刺痛”观众。毕竟,我们看到,小到兵士,大到将军,被战火裹挟陷于溃败,都如此无力、狼狈、麻木、自私而只能听天由命。这种基于现实的小而精的剧设,远不是那种漫威英雄式的YY可比的。战争是什么?放在局部来看,就是一旦引火烧身,任你是谁,都如草芥。

基于这样小而精的立意,《敦刻尔克》充分展现了诺兰独特的导演风格——细致、巧妙、交错纷呈。海陆空全方位,第一人称视角展现,震撼!没觉得吗?当陆军小哥匍匐沙滩,敌机撕心裂肺地嚣鸣而来,投弹由远及近,眼看着就要落到自己头上,那画面和声效,不是3D却胜过3D,让人身临其境。再说,三条线的不断切换与组合,让其实原本简单的过程变得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弃船,逃生,再弃船,再逃生,宛若过山车般,让人几近绝望。加上音乐,没错,就是貌似单调实则震撼的背景音乐,从开片起,那鼓点儿一刻不停,只有轻重缓急的变化,却好似催命鬼一样,让你的心跳跟着时缓时急,毫无喘息之机。

小场景,小情怀,小细节,加上小人物,诺兰对《敦刻尔克》的刻画,可以说几乎到了极致。

但,也就仅限于此,稍微宏观点、整体些看,《敦刻尔克》的硬伤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被颇多诟病的大场面,不晓得当年历史果真如此,还是诺兰有点“小家子气”,按理说有40万大兵一起奔逃的敦刻尔克海滩,场面应该是非常宏大才对,可**里呢?沙滩上就那么稀稀拉拉几行列队,满打满算不足万人吧,更别说想象中的万舰齐发了。

再就是情节上的不合逻辑。

比如,我很纳闷的是,真实的敦刻尔克,英国人真的就不顾法国人死活了?毕竟是并肩作战,法国人还帮你英国人固守防线呢,怎么就只顾自己不管友军?至少零零散散的法国兵,能救的还是该救吧?何至于拿着枪逼人走开?当然,你可以说这恰好展露的是战争的残酷,但,多少让人觉着,刻画得稍过了些(其实也应了很多诟病当年英军在远东战场尿性十足的口实)。

而另一边,从始至终没露过正脸的德国人,居然对处于大溃退的英军表现得如此“仁慈”,天上也就三两家飞机骚扰一下,地面更是除了一些散弹,毫无进犯。与其说英军面临德军的步步紧逼,不如说德国人是故意放空炮催英国人赶紧撤呢。这一点一直没搞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还真是希特勒当年神经病一样犯过的一个错误——突然叫停大举进攻的德军,给了英法联军宝贵的喘息和撤退之机。

还有就是,整个故事有点虎头蛇尾。至少在民船抵达之前,大家都还是紧绷着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士兵们刚上了一条船,沉了,侥幸逃生,再爬另一条船,又被炸,再挣扎,碰运气,想辙,周而复始,以至于到后来,观众都觉得要绝望了。但,突然,民船呼啦啦冒出来了,又呼啦啦都给救走了,然后,就结束了。给人的感觉是,之前屡屡受难的大军舰,其实真不如一艘艘小帆船?

再说人物刻画。平民视角很好,很让人感同身受,但也许线索太多,角色也多,均衡之下势必着力分散,导致除了几个主要角色,其他都草草了了。比如那位将军,以及身边的军官,除了站桩一样观望,没看出在整个撤退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组织和指挥作用。

而最让我觉得难以理解的,其实是影片着墨较多的那位皇家空军飞行员。勇敢是真勇敢,但,燃油不足时,为什么他不像之前战友那样在海面迫降?或者跳伞也成呀,毕竟周围都是民船和自己人,很容易就获救的,可他,偏偏选择了,巡礼般接受地面战友们一番致敬,然后,滑翔到沙滩。我以为他是想保全飞机,比如在岸上加油,重新起飞,结果,人家是把油箱打爆自毁,然后等着德国人抓自己俘虏呢。真的很不可思议,难道,他是想当卧底?

逻辑上的诸多不合理或难以理解,不能不说极大地影响了我的观感。

其实,抛开这些“硬伤”,除了精致的细节,就只说诺兰最拿手的多维度多线程剪切,我觉得也只能算及格吧,悬念是有的,也有巧妙的连接,但,整体性还是欠缺了些,原本故事的简单,决定了不需要怎么“烧脑”,也不必留意线索的埋藏、叠加和衔接,就能看懂。诺兰说他想拍的不是战争片,而是一部战争题材的悬疑片,我看,基本上是失败的。

很多人说,《敦刻尔克》应该算是诺兰的实验品,不晓得是给诺兰打圆场呢,还是原本即如此。

不管怎么讲,从实际情况看,《敦刻尔克》算得上良心之作,但绝非经典。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诺兰式**的小溃败。

如果让我打分,7分顶天了。

1:开头主角小哥跑到沙滩上排队,有个士兵示意他另找队伍排队时是这样说的,“我是掷弹兵”,开始不理解,一个掷弹的,分工不同而已,为什么有这样的优越感?回来百度才知道,掷弹兵不是分工,是部队中代称精锐士兵的荣誉称号。

2:德国方面只看见了飞机,什么大炮坦克机枪潜艇通篇一个都没出镜只在最后逮捕飞行员时,出现了几个人影远景和模糊的德式钢盔。

3:英军陆军军官说以为涨潮还要3小时,结果海军军官说要6小时,还嘲讽了一句这就是为什么我是海军你是陆军接着一群陆军士兵躲在荷兰小船里等待涨潮,讨论时果断预估涨潮时间3小时看来上行下效,在陆军里这是个常识性错误

4:德国人的传单印刷真是精美套版彩印,纸质坚韧,色度牢固(否则主角小哥就不怕擦红屁股么)

5:驱逐舰上有茶,民用船上有茶,火车站上有茶英国人对茶是真爱啊,难怪攻占我大清时天天哭喊着要拿鸦片换茶叶

6:从头到尾,防空警报般紧张单调的背景音乐里还夹杂着隐隐有表针快速走动的声音,听得人坐立不安,十分焦虑。成功撤退后,表针和音乐戛然而止,突然回归死一般的寂静。影院里能听见很多观众都松了口大气

7:陆军士兵开始被敌机轰炸时抱怨道:“我们的空中支援呢?!”海军因为被官方命令要保存实力,陆军士兵被救返回后,对一名海军军官发牢骚:“看看你们做了什么?!”

8:没有蓝波式,战狼式一个人吊打对面几十个的英雄,也没有撞敌舰,炸碉堡式的英雄。绝大部分人都只是努力地活着。英雄都体现在细节里面:陆军士兵几十万人不但没有哗变,绅士地排成的那一队。飞行员油量耗尽,前有敌机时,对返航油箱的那一拧。主角小哥(应为法国小哥)明明能逃离沉船,却返回去开运兵舱门的那一下。一位无名士兵绝望时打算游往祖国方向的一跃。海军军官最后撤离时把码头出口木杆的那一关。民船上儿子骗误杀自己兄弟的士兵的那一句他很好动作都不大,场面也不华丽,但可以感受到,做出这些动作是下了怎样的决心。

  《敦刻尔克》是由辛克匹影业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发行的战争悬疑片。该片于2017年7月21日在美国上映,9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二战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2018年3月5日,该片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奖、最佳音响效果奖和最佳剪辑奖。该片用细节而不是英雄主义来打动观众,是一部饱含艺术的商业**。全片场面壮观但不空洞,其出色之处不仅在于其雄心与精美的拍摄,更在于编剧兼导演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其情感细节中注入的很多心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637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