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华侨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第1张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华侨大学目前在天津、辽宁、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等省份都是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华侨大学是一所综合类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设有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翻译、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建校62年。

华侨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全国知名的大学之一。该校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综合办学实力、学科建设水平、地理区位、专业特色等方面具体较大的优势。

华侨大学简介

华侨大学(Huaqiao University)1960年创办于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1983年中共中央确定华侨大学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1997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06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2017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侨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是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之一,也是国务院侨办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

华侨大学现有28个教学学院,94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现有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17个。

华侨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现有教职工2800多人。有双聘院士6人,国家领军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华侨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加强学科建设,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覆盖11个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拥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17个。

华侨大学大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已与五大洲46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设立了90个办事或招生机构。

华侨大学董事会由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专家、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曾先后担任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任名誉董事长。国家***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现任校长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西鹏教授。

华侨大学始终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贯彻“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为海内外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超20万名,其中超过5万名校友分布在境外各地,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

馆藏资源

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总量超过460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60多万册,期刊16万册,现刊报刊6000种(含外文期刊258种),电子图书189万册,数字资源库81个。

另有音、视频信息资源138万小时,正逐步形成一个支持华侨大学理工、人文、社科、管理等多学科结构的综合性文献保障体系。

3月25日,媒体曝光一段84岁华裔老人街头遭袭的视频,受害老人接受采访,描述当时的情况。老人说,2020年2月20日他坐轮椅在街边等车,忽然从他左边冲过来了一名年轻人并猛地将他踹倒。老人当场昏迷并送医。老人表示并不认识那位袭击他的年轻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目前,老人已康复,但表示不敢再独自出门。他提醒所有的老年人出门都要格外小心,也希望袭击者能够得到严惩。至于那名23岁的袭击者,也已被捕归案,将于4月进行庭审。

我们也知道,近几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针对亚裔老人的攻击事件还有很多,袭击者多为莽撞冲动,接受过当地媒体洗脑的年轻人。而他们挑中老年人这个群体进行攻击的原因是认为老年人年老体衰,大多数毫无抗衡之力。这种针对弱者的攻击很让人不齿,那么面对这些无理行为,我们该何如保障海外华侨的安全?

我认为,首先应提高海外华侨的安全防范意识。尽量不要一个人单独出门,在夜间尤其要小心。其次,可以参与一些强身健体的运动活动,加强应对他人突然袭击的能力。然后,也要加强法律意识。遇到袭击事件一定要相信当地警方并去报案。华侨一般都生活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很少去主动了解居住地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法律,也没有形成要保留受伤害的证据的意识,因此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让袭击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自己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最后,语言问题也是不少华侨面临的一个障碍。有人因为顾虑到不知道怎么与警察沟通、交流,只好选择沉默,默默忍受歹徒对他们进行的伤害。殊不知这样息事宁人的态度给人留下了华侨华人好欺的印象,导致华人群体进一步被犯罪分子瞄准并进行侵害。

图:@视觉中国 《如何正确吵架:发掘问题、解读渴望、创造幸福的伴侣沟通术》 (美)朱迪斯·莱特 鲍勃·莱特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爱情也许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童话,幸福却只能来自积极坦诚的撞击。关系稳定后,伴随着最初的甜蜜过后,伴侣之间总是要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的。但吵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为什么吵?你们对待争吵的态度,将决定你们关系的未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除署名外) 这对夫妻爱研究「 ”吵架” 哪有伴侣不吵架?就算神仙眷侣,也难免在生活里有点小磕碰。美国有对高知的神仙伴侣,他们就对吵架这个事情很有兴趣。朱迪斯·莱特,美国著名婚姻与生活方式教练、演讲家、咨询师、教授,曾多次做客《奥普拉·温弗丽脱口秀》等新闻与谈话节目。鲍勃·莱特,美国著名演讲家、教育家、咨询师、教授,曾被《克瑞恩商业报》评为「 ”最佳咨询师”。他们共同著有《持续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莱特夫妇对婚姻进行了30年研究,在伴侣培训项目中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他们发现,一味回避争吵、维持表面和谐的做法,会让伴侣失去共同成长的机会,对爱情有害无益。只有学会正确的吵架方式,勇敢吵,坦诚吵,才有机会解决你们各自身上和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于是,他们写了这本《如何正确吵架》。你也许见过很多教你避免吵架、和谐沟通的婚姻指南,本书的主题却正好与之相反,看起来似乎是在教人怎么吵架,其实是讲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艺术。 错不在争吵本身,而在你们争吵的方式 争吵是一件完全消极的事吗?本书作者告诉你,错不在争吵本身,而在你们争吵的方式。只要吵对了,你们的沟通水平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你们能享受到对自我、关系与生活的真正的控制感。 在任何关系中——无论是公是私——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讨厌冲突。因此,学会将冲突变得具有建设性是获得稳固关系的诀窍。《如何正确吵架》会告诉你如何利用冲突拉近双方距离,你会发现这种冲突需要你们共享过往体验,更深入地互相了解,并发展出历久弥新的信任。 朱迪斯和鲍勃向我们展现了正确与错误的吵架方式,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争吵分为15类,剖析了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各种常见误区,提出了帮助伴侣获得幸福的6条技巧。 争吵不仅仅是具体事件引发的,它还可能反映出一方或双方未被满足的渴望、未被解决的问题以及某种需要打破的思维模式。你们要做的,正是借着吵架的机会挖掘这些意义,从而让大家不仅有相爱的 ,更懂相守的艺术。要知道,无论是交友、恋爱还是结婚,我们想要发展出良好的关系,都需要投入地与对方互动。 精彩书摘 建立或破坏亲密关系的15种争吵类型 下面,请认真浏览我们列举的15种争吵类型,并思考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难题。 1 推卸责任 这种争吵纠结的是「 ”到底是谁的错”。一旦陷入推卸责任的怪圈中,不满的感受往往会纷至沓来,却无法带来真正的改变。不要在争吵中推卸责任,而是应该明确你到底在为什么而烦恼、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以及如何改变现状。深入分析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如此在意责任归属的原因,便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得到的东西上。 2 家务琐事 由家务活的分配、马桶圈是不是该放下和「 ”你根本不珍惜我的劳动”等琐事引发的争吵,涵盖了一系列家庭纠纷,包括谁洗盘子、接孩子、做饭、洗衣服直到怎么做家务。这些争执常常体现了责任分配的不公,或有一方忽视了对方为家庭所做的贡献。 这些家庭责任的分配之争不该成为你们关系的负担,反而可以成为伴侣间巩固感情的绝佳机会。 3 财务纷争 关于钱的问题——缺钱、想增加收入与理财——本身可能都是切实存在的问题。然而,它们只是导致争吵的表面问题。金钱于每个人而言,都有着各种不同的巨大象征意义。这些争吵背后,常常隐藏着自我价值、价值观或安全感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可能是因为渴望获得欣赏或社会认可的心态,或是因为一些欲望(如攀比)没有得到满足。我们都想被爱,但我们很容易误把有没有钱和爱不爱混为一谈。 进化生物学和神经科学也表明,自古以来,我们的大脑就会把是否拥有足够资源和生存状况联系在一起,因此,缺钱造成的危机感会引发我们原始的恐惧,进而导致争吵。 4 有话不说 亲密关系中这种悄无声息的冲突很可能是致命的。你不用提高音调,甚至不用开口,就可以让对方知道你的敌意。事实上,隐形的恶意常常体现在沉默中,而你很容易装作分歧并不存在。还有一些对抗行为,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甚至看似友好,实质上却是种消极的攻击行为,逐渐侵蚀着你们的关系。 找到交流的重点,直面你们表达出的不安和愤怒的真实情绪,开诚布公地把压抑的矛盾说清楚,这些才是关键。 5 如果你真的爱我 如果你真的爱我,你就会戒烟,会早点回家……在这种对话中,与其对某些迷思深信不疑,觉得恋爱中的人都该会读心术,无条件地服从对方意愿,倒不如把关注点放在理解自己或对方为什么会打出「 ”如果你真的爱我”牌上。这类争吵——比如爱对你们双方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爱的责任是什么——会让你获得更深的见解。 6 我受不了你 「 ”我受不了你唠叨个没完。”「 ”我们又不是在乡下,别吧唧嘴,太难听了。”突然间,另一半咀嚼、走路、吃东西或说话的方式变得让你无法忍受。几乎任何事都能激怒你,或让你开始心烦。看看这些「 ”看到你就烦”式的争吵,你可能会找到很多没能表达出来的东西,以前它们被扫到了地毯下面,而现在你被它们绊倒了。确实有些事正困扰着你,但并不是你想的那些。你需要认识到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你才能使你们的关系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7 你爱……胜过爱我 这类争端的主题通常是「 ”你爱手机、运动、购物、社交网络、工作、孩子……胜过爱我”。这类看似吃醋的质问,动机没错,是表达出了错。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矛盾,坦率地讨论问题才有助于一段健康关系的发展。 …… 8 欲求不满 9 原生家庭矛盾 10 我早告诉过你 11你总是/你从不 12 你骗了我 13你跟你妈/爸一个样 14 你变了/ 你不会改的 15 你让我觉得丢脸 …… (文章有删节)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华侨是中国籍,持中国护照。华人是外国国籍,持外国护照。

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华侨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

扩展资料:

“华侨”一词的由来

“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1878年,清驻美使臣陈兰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国寓居国外的人称为“侨民”。“侨民”便成为一种专称。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使用了“华侨”一词。

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从此以后,“华侨”一词普遍成为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

-华侨

华裔,华人,华侨都是有着中华民族血统的人,其中在国籍等方面有着不同,他们的区别是:

1、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定居长期生活的人。华裔和华人是有中国血统,但是国籍不是中国的人。

2、华人在另一种角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统称,而华裔则是有着中国血统额度外国人,华侨是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在国外定居的人。

3、华侨因国籍的问题,主要还是受中国的法律所约束,而华裔因国籍的原因,只要不在中国境内违法,是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的。

4、华人是除华侨外,尚包括归化为外国国民以及移民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中国人;华侨则单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中,所谓华人指带有前述中华民族血缘而“国籍非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人”。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移居国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宋以前,移居国外的华人,没有固定的称谓。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对外贸易的扩大、交通的发达,移居国外的人数急剧增多,他们多被居住国的人民称为“唐人”。明清时期,也有的称为“华人”,“中华人”、“粤闽人”等。

海外华人主要生活于当地为相对多数民族的新加坡及在当地为相对少数民族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与越南。这些地区的海外华人主要是在十六到十九世纪福建省与广东省,以及后来的海南省。而从十世纪到十五世纪的移民主要是前往马六甲与东南亚。

——华人

——华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443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