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弟子应遵守的具体规矩有哪些

道教的弟子应遵守的具体规矩有哪些,第1张

1、无论是信士还是居士还是道士,见到出家人或正一派火居道士一定要尊其称之“道长”“仙长”“道师”“法师”“师父”等,或称职位“主持”“监院”等,年长的可称呼“道爷”,知道姓的无论坤道。乾道。可称呼“×爷”。万不可称呼“老×”“×哥”X姐“”X姨”“姨妈””姑妈”等俗称或绰号。居士(即使是同门)也不可与出家人称道兄或师兄。不要俗道不分,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造口业(即使是俗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侄男外女)。信众、居士不可与出家师勾肩搭手。

2、现在在网上还有很多未入道或未入道行功之人给自己取道号,这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你未入道给自己起道号的话就冲撞了道教的历代仙师和祖师,连自己是哪个门的都不知道,你如何起道号?再者,所谓“子”字,只能入道后有所成就的人可以用“××子”而居,而且在全真,“子”是给受戒道士用的,是由“传戒八大师”当中的“登箓师”所赐。你未受戒切不守戒律,玉皇大帝、三官大帝能饶过你吗?所以,不要给自己添些没必要的麻烦。

3、道教徒与道教徒和友人见面时一定要做“道礼”,所谓“道礼”类似咱们中国的“揖礼”。右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左手拇指从右手虎口插入,按在右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外。左手在外,右手于内,为阴抱阳。只要你不是和尚喇嘛就千万不要行佛教的“合十礼”!如果行“合十礼”那是对道教及道士极其不尊重。

4、与道长交谈或见到道长时有三不问。一不问年龄,二不问俗事(指全真道士),三不问功力。不问年龄是因为道士修的是长生,禁忌言寿,俗事是指家庭、籍贯、俗名等,因为全真道士都是出家人,不可论俗。道士绝大部分都会些道法术数,不要去问他修到了什么程度。

5、如果找道士算卦看病,千万不要问能不能算准,能不能看好等一系列质疑的问题,给你算完看完也不要问:“这是真的吗?”。因为修道人不妄言,既然能帮你算,能帮你看病,他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找道士看病问事,起名字,看日子,不可不给钱,有句老话:医不敲门,道不贱买。道不走空,道若走空,一场空。也就是说,让道士看了事,不付费,全当白看,起不了效果。

6、道教徒去道观的时候一定要去拜殿,因为你是个道教徒,不要见神仙祖师连头都不磕,这是对神仙极其的不尊重,而且道士一定要穿云袜,信士或居士拜殿时要把裤腿扎起来,以防身上的体毛掉落在大殿。这也是对神仙极其的不尊重。

7、进入道观时,千万不要大声喧哗、嬉皮打闹,尤其是在法师们做法事的时候,见到法师在做法事应立即去跪拜高真(神仙祖师),求神仙祖师保佑,不可不拜,如大声喧哗、嬉皮打闹这是对道教,对科仪,对法师,对神仙的不敬。

8、第一次或长时间没见到自己师父的时候应跪拜礼,向师父请安,师父或弟子要远行或长期不见面的时候弟子应向师父行跪拜礼,以示报恩。信众、居士见到法师的时候一定要行跪拜礼(即使不行跪拜礼,也要行九十度的礼)。

9、皈依弟子和出家弟子在逢年过节要给本师供养(量力),如果长时间没有见面,初次见面也要供养师父。

10、皈依弟子或出家弟子不能轻易要求师父帮助处理俗事,出家法师不是你俗间的朋友和领导(师父要做的一定是该做的,不要拿俗眼看法师)。他(她)能得法,一定有些玄妙在里面!

11、在平时交谈中,切莫直呼祖师名号或字讳,这是对祖师或神仙极其不尊重的,念经时更不能直呼祖师名号或字讳。例如纯阳派祖师吕洞宾祖师,我们平时应称其为“吕祖”“纯阳祖师”“吕祖爷”“纯阳仙翁”“孚佑帝君”“纯阳帝君”“纯阳真人”等,但在做道场时,我们应称为“纯阳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玉清灵宝真人”等。

12、去道观前应先沐浴,洗除身、心、口之恶气、浊气,烧香时应先洗手,烧香时应抱阴负阳对神仙祖师回向,不准行佛教的“顶礼”,这是对神仙祖师的极大不尊重,上香时应左手敬香,从右到左的顺序敬香,敬的香要横平竖直,香不离寸。绝不能称为“插香”。

13、诵读经典时,应焚香沐手后再打开经书,没看完时不能折页,不能损坏或撕毁经书。看折子经时不能用手去翻页,应用翻经木去翻经,折子经没看完应倒扣在香案上,不能合经,而且早不看晚课及度亡经,晚不看早课及祈福经。

14、去道观禁止吸烟及酒后拜殿,情侣禁止牵手、拥抱、接吻、打情骂俏,需监护的信众应由监护人带领进入道观

15、去厕所不能称“撒尿”“拉屎”等不雅词汇,信众或居士应称“消急”,道士应称“轮回”或“轮回五谷”或“除浊”,也可统称为“解手”或“方便”。提醒住庙道士或居士,道观内不应有不洁净之物,例如:烟、酒、赌具、荤、腥等。

16、女信众进入道观时,不得穿着露骨或穿短裙,不得浓妆艳抹,生理期时应自觉,不准进入道观及烧香。

道观各有规矩,也各有处罚手段。可以看一下张宇初天师写的道门十规。 张宇初(1359 -1410),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字子旋(音XUAN,别字)别号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

道门十规

正一嗣教道含无为阐祖光范真人领道教事臣张宇初撰进

伏闻圣人以神道设教,太上以虚无为宗,其广演宏敷,自尘劫以来,愈彰愈着,原其本也,虽有道、经、师三宝之分,而始自太上授道德五千言于关令尹,其所谓无为不争之旨。始殷三代之初,则广成子蒙黄帝问道于崆峒,等而上之,道所由立,出乎太上一也。修诸己而合夫内圣外王之道者,则有关、文、庄、列诸子之遗言;治诸世而验夫清静无为之化者,则有盖公、曹叅二公之善政。迨我祖天师立教于东汉,葛仙公、许旌阳演派于吴晋,曰教则有正一、全真之分,曰法则有清微、灵宝、雷霆之日,非究源以求流,必忘本以逐末。然吾道之盛,宋元已称,特至我朝,钦蒙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上下经,立成道门上范,清理道教,崇奖备至,谓道教之设,中古有之,如黄帝谒广成子于崆峒,祖天师炼丹于龙虎,役使鬼神,御灾捍患,所以历代不磨,祷祈有应,无不周悉。永乐初元,首蒙皇上圣恩申明,眷谕弥笃,务令一遵太祖成宪。由是观之,吾道之光赫,又岂前之所企及也哉。永乐四年夏,伏蒙圣恩,委以纂修道典,入阁通类。切念臣宇初匪材凉德,学识浅陋,忝窃是惧,徒承乏于遗宗,曷负胜于重任,然虽抚躬慊栗,诏命莫辞,两承勑旨之颁,时蒙宣室之问,揆之驽劣,惭悚益增,稽之遭遇,喜惧交集。又念吾道自近代以来,玄纲日坠,道化莫敷,实丧名存,领衰裘委,常怀振迪之思,莫遂激扬之志。兹盖伏遇圣明御极,神睿统天,偃武修文,成功定难。圣德合于天心,祯祥迭见;皇猷孚于华夏,道德斯昌。实道门千载一时之遇,成太平万世不湮之典。是用旦夕,搜釆前代定规,羣师遗则,撰成《道门十规》,志在激励流风,昭宣圣治,永为奕世绳规,玄门祖述,庶几上不负朝廷崇奖之恩,下有资道流趋学之径。其茂阐玄元之化,益宏清静之宗,阴翊邦祚,大振教谟,深有望于将来,期永规于厥后也乎。

道教源派,始自太上三代之前,则黄帝问道广成子,即太上也,及曰生于殷末,仕于周初,在文王时为柱下史,迨武王时迁藏室史,其所著则道德上下经,其徒则有关、文、庄、列、亢仓、柏矩之流,其言则修齐、治平、富国、强兵、经世、出世之术,互有之矣。见之太史氏曰:道家者流,精神专一,言广易操,斯可知矣。故所谓先黄老而后六经,甚则以黄老伦于刑名,则为过矣。其曰元始灵宝,乃混沌之初玄元始三气化生,其本则一。后之阐化,则有祖天师、许真君、葛仙翁、茅真君诸仙之振,世降之久,不究其源。各尊派系,若祖师之曰正一,许君之曰净明,仙公之曰灵宝,茅君之曰上清,此皆设教之异名,其本皆从太上而授。凡符箓、经教、斋品、道法之传,虽传世之久,各尊所闻,增减去取,或有不同,而源委则一。内而修之,则有内外丹之传。其见诸经典者,诸子未尝言之,丹砂药术,其曰修炼止性命神气之说。自秦汉以来,方士竞出,若文成五利之以金石草木,徒杀身取祸,遂世称方术矣。外而施之,则有祷禬祠祝之事。自寇、杜、葛、陆之徒,其说方盛。由后之师匠,增损夸诞,奔竞声利,而世曰异端矣。然二者,太上之初所未彰显,后之不究其本、不探其源者,流而忘返,眩异失同,则去太上立教之本,虚无清静、无为不言之妙日远矣。凡习吾道者,必根锯经书,探索源流,务归于正,勿为邪说*辞之所汩,遂乃递相鼓惑,深失祖风。盖经曰:虚无自然,道所从出,真一不二,体性湛然,圆明自足,是开立教之源,以为入道之本,所宜首务也。道门经箓、太上三洞诸品经典,乃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道德天尊金口所宣,历劫相传,诸师阐化。若元始说经,当以度人上品为诸经之首。灵宝说经,当以定观内观为要。太上立教,当以道德日用为规。内而修己,则虚皇四十九章经、洞古大通生天清静诸经最为捷要。外而济世度幽,则黄帝阴符经、玉枢北斗消夹救苦五厨生神诸经、玉枢朝天九幽诸忏,是皆入道之梯航,修真之蹊径。是以从道之士,先当恭敬神明,焚修香火,积诵经诰,皈依大道,首宿今之业垢,召福泽之良因。故经曰:一切神仙真人,皆以无上要言,得成道果。仙师云:经以敛心,经以着念,使晨夕能焚诵不辍,消除魔障,增广道缘,诚为方便中第一事也。凡持诵之士,必当斋戒身心,洗心涤虑,存神默诵,诚如对越上帝,默与心神交会,心念无二,句字真正,调声正气,神畅气和,庶几有功,则玉音摄气,灵韵交孚自然,和天安地,善俗化民,福集祸消,存亡蒙惠。苟若口诵心违,形留神往,不存诚敬,手怠足扬,虽日诵千百卷,于己何益,又岂能消灾散祸也哉。若为人持诵,犹当持敬存诚,以致斋主之敬,以通信向之诚,庶不致虚受斋供布施,为之析福消愆,自然有感。如或语言接对,嬉笑谈谐,思念不专,熏秽披诵,不徒无益于斋主,反以贻愆于己身。似此皆然,深宜规戒,兼以年代之远,经文讹舛,多后代师德之所撰注,谬误不无,因生轻慢。如或有疑,自信不笃,则守以一诚,慎勿鼓和轻薄浮妄之徒,擅生慢毁,自贻厥咎。其太上诸品经箓,若祖天师所受,则盟威都功;葛仙舫所受,则中盟四仙;茅真君所受,则上清大洞。其余符箓弥多,皆所以福国裕民,宁家保己,是以历代崇奉皈依者,皆获感应,随所祷叩,旋有异征,其太上设教之验,信不诬矣。然而代深年远,其或字画讹谬,句读乖舛,有之不得,一槩非议,毁訾四方,博识师德,善加考证诠次,申送教门改正刊行,犹为善果之一助也。

是的。早就是末法时代了。以后会越来越苦。古代的世间法连杀牛都不允许,现在的世间法居然连堕胎都不禁止。堕胎可不得了,堕胎是杀人。现在人已经明显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浊恶了,真是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末法时代。

道家弟子叛道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如果道家弟子叛道,他们可能会违反道教信仰、道德准则或法律规范,从而对道教造成伤害。

对于这种情况,道教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如果道家弟子叛道,他们可能会被驱逐出道教组织,或者被禁止参与道教活动。此外,道教还应该采取措施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包括加强对道家弟子的教育和监管,确保他们遵守道教信仰和道德准则。

总之,道家弟子叛道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道教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家弟子的教育和监管,确保他们遵守道教信仰和道德准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330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